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教学设计: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1、评选速度奖2、评选专心奖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3、发下调查表选填(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一、导入: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三、交流方法四、实践深化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五、总结提醒: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二、学习观察静物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2、实践运用(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3、实践分组(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四、总结、作业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1)选定目标反复看(2)写出所得至少3篇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指名读;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六、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七、作业:1、抄写优美词句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课后反思: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久)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师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诗歌诵读比赛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四作业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一复习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二细读课文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师板书:心绪不宁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师板书:埋怨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1)自由轻声读课文(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师板书:宽慰(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4)再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三总结课文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四作业1背诵第4~6自然段
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板书:2
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课后反思:
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指导写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三、作业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课后反思:
4、秋天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三、作业: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2、熟读诗歌。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二、进入新课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重点品读:A、秋风:(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B、秋实:(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四、作业:1、背诵全诗。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课后反思:
习作1教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二、展开想象,指导说。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C、节日设立的意义。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1)
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2)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3)
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4)
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5)
自己再次完善表述。第二课时一、理清条理,练习写。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补充。(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课后反思:练习一[教学要求]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5.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四课时第
一
课
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2.指导。3.练习。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2.指导。复习讨论:(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该怎么查?(2)怎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将表中提供的解释带入词中进行比较,看其搭配是否相宜,然后决定取舍。)3.练习。学生自己查字典,同座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对。4.反馈。交流讨论查字典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查的,应该选择哪一个义项,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若学生字典不统一,表格中“在字典中的页码”一列的答案可能也不一致。最后一列“应该选择的解释”分别是①、③、③、②(供参考)。
第二课时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2.指导。(1)出示:广场上
。(2)指名读,讨论这一句缺少什么,应该怎样把它补充完整?(“广场上”是个地方,这一句缺的是“有什么”或“怎么样”。)(3)启发想象,让学生先口头练说,相互交流。(4)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3.练习。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其它三条练习,同座之间互相讨论,练说。其中第二小题,教师可适当点拨:这一句缺少的是“谁有”或“哪里有”。4.反馈。指名读补充完整的句子,师生评议,及时分析辨正典型的错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课时目标: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教学流程:一.口语交际。1.指名读题,明确说话要求及内容。2.交流。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帮助?你是如何感谢别人的?3.讨论感谢别人时要注意什么?(1)感谢要恰当。(2)感谢要出于真诚。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1)父母早早起床,为你做好早餐,并按时送你上学。(2)学习中遇到了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同学主动帮助你。(3)生病了,医生为你解除了病痛。(4)不小心摔伤了,同学把你扶起,并送你去医务室。5.学生交流,师小结。6.总结。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地人,让我们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板书设计:学会感谢感谢要恰当感谢要真诚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木字旁”和“提手旁”教学要求:1.掌握“木字旁”和“提手旁”的运笔方法。2.通过练写毛笔字,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教学流程:一.
谈话导入:本学期,我们继续练写毛笔字,握笔姿势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并练习过,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写毛笔字。二.指导写字1.出示:“木字旁”的运笔示意图,观察。2.生小组讨论,说说写好这个笔画的注意点是什么?3.师范写,生注意观察师如何运笔。4.讲解写法:4.学生练习写“木字旁”。5.学写“桂”(1)出示“桂”(2)小组讨论:如何写好这个字。(3)诗讲解:“桂”右边的“圭”字由两个“土”字构成,上下基本相似,两竖在一条直线上,四横各有长短,起笔收笔也稍有区别,四横间隔均匀,左边一竖要写的低于右边最后一横。6.范写“桂”,生注意观察。7.学生练写“桂”。8.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扌”和“打”。三.练习1.生自由练写,同桌互评。2.展览写的好的同学的作业,并鼓励。3.生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4.写完作业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写字用具呢?四.反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桂”和“打”的写法,你有什么想法呀?学生自由畅谈。课后反思:
5、天安门广场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2、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3、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三、实验目标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1、
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2、
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3检查自学效果(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2)出示长句。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1、
出示课件相应指导(1)指导品味第一段a.
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b.
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b.
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c.
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y.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3)指导学习第四段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1、自由读2、出示图片3、组织交流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6、组织齐读。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1、每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2、师板书:花、灯、礼花、人们3、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划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4、出示黑板5、齐读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6、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教学重、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教学过程:一、名言听说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三、名篇初读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第一段
为什么?(第1——3自然段)第二段
怎么?
(第4——6自然段)第三段
结果
(第7——8自然段)四、交流活动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2、交流词语的理解。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五、学习生字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2、描红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六、课后作业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第二课时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教学过程:一、复习反馈1、默写本课词语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二、问题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三、情景再现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四、品味感悟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2、重点体会“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3、学习构段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4、以读代讲学习第七自然段五、回归中心1、读后理解“震惊”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3、朗读活动,谈体会。六,积累内化练习复述教学反思:
7、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检查自学效果。(3)出示词语。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四、练习巩固1、描红。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2.学习第二自然段。(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3)指导朗读。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三、拓展练说(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四、学法练笔1、齐读第三自然段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5、怎么说就怎么写。五、练习巩固1、小练笔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教学反思:
习作二
教学要求:1、选择自己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写自己。2、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谁来说说(先让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张相片或一面镜子)上习作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记下来。2、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时喜欢静或喜欢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如看书、画画、体育等等),还有自己最特长的是什么?(如体育、舞蹈等)3、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很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1、同学们,既然要写下来,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作文的要求,那么,谁知道本次的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2、同学之间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1)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2)重点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3)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四、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三、拓宽思路,展开思维。1、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要有具体的内容。如一位同学说自己力气大,他就写自己“把大西瓜搬回了家”这件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阅读范文《我真棒》。(画出好词好句,细细体会)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可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2、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如一位同学说自己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就写了自己由胆小到喜悦,由失败到成功的学舞过程,让人不仅赞美她的舞姿,更钦佩她的毅力。阅读范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3、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用你的笔老告诉大家吧。四、起草作文,完成习作。1、出示题目:请为我竖起大拇指埋在心底的自豪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2、从以上三个给定的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习作,也可自由命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五、修改评议六、誊写习作练习二●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特别是三拼音节的认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提高运用工具书的能力。3、变换句式,将“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寻找规律。4、熟记8条成语。5、朗读、背诵5条成语。6、观察四幅图,以“奶奶心里照样甜”为题编故事,训练学生仔细地观众合理地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
教学重点难点拼音训练,写字训练,词句训练,读背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1、这节课我们完成练习2的一至三的练习。2、板书:练习2二、完成第一题1、出示第一题练习2、齐读拼音短语3、让学生用笔画出三拼音节。4、交流,并指出画错的。5、齐读三拼音节。三、完成第二题1、齐读三个词语2、指名分别汇报自己的选择结果,讲讲自己是如何选择的。3、纠正汇报中发现的一些错误。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选择义项的方法:(1)回忆词义(2)读带点字的所有解释,思考应选哪一个。(3)将想选取的字义放入词中辨别正误。(4)确认后在所选义项的序号上画勾。四、完成第三题1、出示例句2、学生细细观察句子之间的区别。3、学生交流,得出结论。4、教师小结:改写后的句子要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词的个数也要一样,只是词序有了变化,“被”字换成了“把”字。通常我们把它们称之为被字句和把字句。5、完成练习。五、布置作业课外完成练习册相应作业。第二教时一、教学第四题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准确认读。(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正音。(3)学生自由练读。3.了解大意。(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4.熟读成诵。(1)指名读。(2)学生自由读。(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4)集体背诵。(5)指名背诵。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2.读正确,读通顺。(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4.熟读成诵。(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2)同座位之间互背。(3)集体背诵。(4)指名背诵。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1、激趣引入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2、提出要求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2、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四、表演,练习对话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五、评议、选最佳角色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先请平时不太大胆的学生上台表演,多鼓励他们)
8、泉城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⒈读课题。⒉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⒈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⒉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⒊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四、检查自学效果⒈出示生字词。⒉认读生字词。⒊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五、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指名读这句话。(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六、练习⒈朗读课文⒉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第二课时一、复习⒈读第一自然段。⒉问:济南72泉,最著名的是哪些?二、继续讲读课文⒈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指导朗读。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⒉自学第3,4自然段。⑴出示学习要求。①默读3,4自然段。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⑵学生自学。⑶检查:①看图②填表⑷学生练读。⒊学习第五自然段。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⒈总结。⒉朗读全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指导背诵⒈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⒉练习背诵全文。三、识记生字字行,知道书写⒈指名读生字。⒉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⒊指导书写。四、作业1.抄写生字⒉抄写词语。⒊组词。⒋背诵全文。教后反思:
9.九寨沟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文录音磁带、相关歌曲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潘、敏、禽
(前鼻音)坪、羚(后鼻音)宵、县、恰、窜(三拼音)
掬、咀(同声韵不同声调)
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⑶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三、录音范读讨论: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4自然段)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4、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4、齐读。五、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县:里面是两横。3、范写:善、窜、捷、禽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一段。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吗?4、学生自学。5、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谈感受时品析词句,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身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通过“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词语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一句点明了“五花海”、“无彩池”的由来;**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欣赏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1、请你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板书: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4、小结:在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四种珍稀动物,作者抓住了“林深叶茂,游
人稀少”来点明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抓住“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住“憨态可掬”、“若无其事”来描述大熊猫的特点;抓住“行动敏捷”、“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写出了小熊猫的可爱。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读。3、默读课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交流小结:⑴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⑵使文章首尾呼应:最后一句与前文的“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5、指导有感情背诵第五自然段。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欣赏《神奇的九寨》。课后反思:
10、田园诗情教学目标: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三、抓住重点,品读感悟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3、自读自悟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5、大组交流反馈: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d、有感情朗读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四、拓展迁移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教后反思:
11、桂花雨教学目标: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书交流。(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3)指导感情朗读。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总结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板书设计:11桂花雨我喜欢的是桂花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比不上家乡的桂花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三、拓展延伸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小组交流三、指导学习生字。1、分析字形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教后反思:
习作三【习作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弄清他写作的重点。明白书信的格式。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确定写信的对象。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指名回答。板书:迷人的风光
古老的风俗3、这些地方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磊是怎样来写的呢?老师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封信。4、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用上平时自己了解的关于家乡特色的材料,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自己最想介绍给好友的地方:古老的风俗——赛马写得特别具体。5、这是一封信,你发现了写信的格式与我们平时的习作有什么不同了吗?6、同桌互相交流。7、指名交流。一起做批注。教师相机点拨:书信由六部分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贺语、署名、日期。(1)称呼在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3)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是信的主要内容,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一层意思可以分为一个自然段;
(4)祝贺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
(5)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在靠右处写署名,在署名的下一行靠右写日期。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三|、根据习作要求写作。
1、读了王磊写给李阳的信,我们了解了天山脚下的迷人风光和古老的风俗,让每一个读了这封信都产生了要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如果让你也来像王磊一样来介绍介绍我们自己的家乡,你想介绍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
2、小组交流。
3、指名全班交流。板书:独特的地理位置
江岛四季风光
丰富的物产
四通八达的交通——一岛两座长江大桥
扬中大道
扬中大堤
4、播放《美丽的扬中,可爱的家乡》风光纪录片,再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确定写作的重点。
5、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教师点拨:没有远方亲朋好友的,可以给其他人写信,写给文中的王磊和李阳也可以,还可以写给知心姐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可以向家乡的小伙伴介绍我们扬中
6、动笔写,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继续写习作。(10分钟左右)二、互相交流。(6分钟左右)三、全班交流:(8分钟左右)四、复习写信格式,誊写。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写信的方式向别人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想把自己写的这封信寄出去的同学,课后可以用信纸再誊抄一遍,抄写时也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老师还要提醒你,别忘了写信封。有人会写信封吗?(出示信封样式)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我们这的邮政编码是221333练习三【教学目的】1、学习读书时作记号,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练习使用这些记号,逐步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3、体会读书名言,明确读书意义,激发读书热情。【教学重点】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过预习新课文练习使用这些记号。【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教时一、教学第一部分:1、读题,了解题意。2、了解一些记号。3、自己预习15课,并根据需要做记号。4、集体检查。5、读名言,说说作者通过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二、教学第三题:1写好钢笔字。2教师范写提醒: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3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第二课时一、教学第四题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指导(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朗读练习。(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3、练习(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3)集体背诵。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练习要求。(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2)指名是试读,正音。(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7)集体齐读。3、练习。(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第三课时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日用品购销合同3篇
- 2024年广告费用分期付款合同2篇
- 2024年度沙石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合同3篇
- 2024版:餐饮加盟商保密协议标准文本2篇
- 2024年货车融资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度股权投资合同投资标的详细描述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机器设备租赁合同及运营管理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与运营合同2篇
- 人力资源管理顾问服务合同(2024年修订版)3篇
- 2024年度采购员福利改善合同:砂石场与采购员之间的福利待遇调整协议
- 生命体征的测量ppt
- 律师事务所注销申请表
- 2022年电大行政伦理学期末答案点题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我们神圣的国土教案
- 纸浆基础知识
- 表面活性剂分类以及基本特性概述
- 2022年中小学行政管理后备干部选拔考试试题
- 《大卫科波菲尔》优质课件PPT
- 县域经济发展课件
- 油水气井封窜堵漏堵水技术、施工工艺和案例分析
- 制造业公司组织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