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传统父权到离家出走美国早期犹太小说中的性别焦虑从《养家的人》看伊捷斯卡的女性自由
阿尼艾德卡(1885-1970,阿尼埃德卡)是美国20世纪初最有活力的犹太女性。她生于俄罗斯普林斯克,15岁时举家移民美国,定居纽约。关于这位早期的犹太女作家,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她一致赞誉有嘉,把她比作“犹太格托女皇”和“具有移民身份的灰姑娘”。《美国女性移民》一书的作者西塞莉·内德尔(CecyleS.Neidle)甚至把她看成是“介于美国和犹太两种文化之间的使者,一个以亲身经历向美国新世界演绎犹太女性敢于冲破旧传统,寻求自由、平等与自立的作家”264。诚然,综观其一生创作,伊捷斯卡对于这种评价当之无愧。她对美国犹太小说的突出贡献在于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塑造了反叛犹太教传统道德束缚,寻找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从《饥饿的心》(HungryHearts,1920),到《孤独中的孩子们》(ChildrenofLoneliness,1923),直至《无知的乞丐》(ArrogantBeggar,1927),我们都可以窥见一位东欧犹太女性移民作家凭借自己深刻的生活体验,从女性视角对犹太历史、宗教、道德观念所进行的全面而又深刻的探讨和批判。《养家的人》(BreadGivers,1925)是伊捷斯卡的代表作。从她对自身甘苦的叙述中,我们也能体悟到一位早期犹太女性作家寻求自我身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心路历程。作品中的女性性别意识和少数裔族群记忆问题引起了当时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作家的自传式叙事入手,认为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蕴含了现代女性与族裔身份的动态冲突模式,彰显了美国移民高潮时期犹太传统与主流文化间的内在对立及历史和现实的关系33。也有不少评论认为女性性别意识具有独特的空间特征。按照这些批评家的说法,女性从家庭的私人空间走入“异托邦”(1)的公共空间“不仅表征了成长主体的空间位移,而且成为族裔群体的深层文化记忆。”空间位移使她们能够看清传统加在女性身上的种种限制,从而能够在比较中更清楚地认识自身和传统的关系78。贫苦问题与性别意识间的关系也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关注,他们普遍认为,伊捷斯卡以女性视角“感知生活在美国底层的犹太贫民,这不仅透视出一位犹太女性对贫困忧虑的回应,也是对整个美国族裔群体担忧的回应”46。本文试图论证少数族裔女性身份重建的同时,反思在美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犹太女性对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根脉。伊捷斯卡对犹太女性身份的重构并非只是为了延续女性主义和犹太贫民问题的争论,《养家的人》的主题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女性主义作品。伊捷斯卡将有关犹太女性问题的讨论纳入到了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框架中,以此重新审视犹太女性身份重建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历史地反思传统文化在当代西方社会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中的平衡作用。本文认为,这是她小说创作的真正主旨和价值所在。一、犯罪人员的父权文化东欧犹太社会沿袭了犹太民族几千年来的父权制体系。依照传统的犹太教伦理,父亲在家庭中具有除了上帝之外的绝对权威,女性是父权制的服从者,而且尚未意识到父权制强加给她们的“他者”形象。东欧犹太移民还有一种源自传统文化的对教育和学问的尊重,而这种对教育和学问的尊重是建立在父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基础之上的。在东欧犹太人社区里,只有男人能通晓犹太律法,也只有男人能成为拉比(1)。犹太人将潜心研习律法而成为拉比的男人视为完美的男人,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而且还是好丈夫和好父亲。相比之下,女人则只是在私立的初级宗教学校读几年希伯来语,随着出嫁她们便终止了自己的学业,把结婚生子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归宿。在犹太传统伦理下,她们的生存空间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在家庭里,她们也不过是男人锁在房子里的财产,婚前归父亲所有,婚后归丈夫所有。她们的首要职责是相夫教子,甘当家庭主妇。《圣经·箴言》中对这种传统的妇德作了精辟的描述:她像一艘商船一样,只带给丈夫益处,使他安心研习《托拉》(2),丈夫对她赞誉有嘉:“你的才德超出众女子之上。”美国《圣经》学者托马斯·布劳德赫斯(ThomasBroadhurst)对《箴言》中的这段诗句作了明确的阐释:“忠心耿耿地尽妻子、女儿和朋友之职的女人,比那些无视自己的天职而沉溺于哲学和文学思考、在虚构和浪漫的幻境中飞翔的女人更有价值”。《箴言》中提到的女子的“才德”和布劳德赫斯所说的“天职”都是囚禁犹太女性的精神枷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精神枷锁,伊捷斯卡构建了《养家的人》的叙事文本。小说描写斯莫林斯基一家在美国的现实处境。在这个传统的东欧犹太移民家庭里,莫林斯基作为父权文化的化身俨然是一家之主,他奉行男性中心主义,在家里拥有绝对权威。他恪守犹太教伦理,整日浸染在希伯来经文里,不问世事,不理家政,把读经和祷告看成是自己人生中最崇高、最神圣的事情。他认为自己只要精通了律法,就尽到了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他曾直言不讳地对全家人说:“《托拉》里说过,只有依靠男人,女人才能生存;只有通过男人,女人才能进入天堂”8。其实,斯莫林斯基曲解了犹太教教义。犹太教的现世性表现在它对待世俗生活的态度上。《密西拿》上说:“无论是谁,如果他仅仅沉湎于对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什么是生前、什么是来世这些问题的纯粹思辨上,那他就如同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革马拉》也重申:“不要追求你无能为力的事物,不要理会那些隐秘不露的东西”。也就是说,犹太教所关注的是此世的存在,而不是来世的虚无缥缈。上帝不喜欢那些抛弃现实生活的人,在上帝眼里,一个自我封闭、沉溺于研究《托拉》的人是不可取的。斯莫林斯基在家庭中总是摆出丈夫和父亲的威严,把妻子和女儿视为顺从的“他者”。他用为人妻母来界定妻子的价值,用母性取代她完整的人性。在他的管教下,三个女儿言听计从,不敢有反抗之意,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完全成为了没有主体性价值的劳动工具。“我们的祷告从来都是于事无补的,”小说的女主人公萨娜痛苦地哀怨道,“因为上帝听不到我们的声音。天堂与来世是属于男人的,女人进不了天堂,因为她们是男人的妻女。女人天生不能研习《托拉》,她们只能帮助男人研习《托拉》。她们洗衣做饭,让男人安心研习《托拉》,只有这样,她们才有可能和男人一起升入天堂”。小说中的母亲是犹太传统父权制下的一个顺从僵化的女性,一位可以被犹太父权标榜为“才德”的女性典范。她未到美国前就操持着家庭的生计,同所有的犹太女性一样,她没有学习宗教经典的权利,也不可能在犹太会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她羸弱的身体承受着“血汗工厂”里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无休止的家务。她那被冬日吹得“椿红的脸颊”133和那由于过度劳累而“压弯的腰背”133印证着一个贤妻良母的“才德”。“她在迅速衰老,”萨娜痛苦地回忆着,“长期的劳累使她眼皮下垂,眼下露出黑圈儿”134。母亲默默维系着一切,以从容的态度面对陌生的新世界。在她那慈爱、温顺和自我牺牲的妇道“才德”中透露出犹太男权思想的丑陋和冷酷。斯莫林斯基的几个女儿的婚姻悲剧是犹太家庭父权制的必然结果。大女儿贝茜是一个双肩背负生活重担的“骆驼”45。她不仅要在家里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还得像母亲一样在“血汗工厂”呕心沥血。她把自己攒下的血汗钱全部交给父亲。贝茜的一名男工友正是基于传统的犹太伦理看上了她这种吃苦耐劳的品质,指望她今后能帮助自己持家立业。然而,当他发现斯莫林斯基的男权意识有甚于自己时,就放弃了这门亲事。二女儿玛莎喜欢打扮,贪图享乐,爱上了一家百货公司老板的儿子。他虽然能在经济上满足斯莫林斯基的要求,但他不守安息日,背弃犹太信仰,最终遭到斯莫林斯基的拒绝。三女儿范妮娅天生丽质,喜欢读书,爱上了一位诗人,而斯莫林斯基却认为他太富浪漫情调,也拒绝了他向自己女儿的求婚。为了把女儿嫁给他自己满意的人,斯莫林斯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她们,使她们一个个坠入包办婚姻的渊薮。他把贝茜“卖”给了一个年近花甲的渔贩,一个有着六个孩子的鳏夫;他把玛莎嫁给一个钻石商,而这个所谓的钻石商不过是个挥霍无度的骗子;他把范妮娅许配给了一个阔商,而这个阔商也最终堕落成一个赌徒。在父权制的紧箍咒里,三个女儿相继顺从了父亲为她们安排的命运。她们明知摆在面前的是火坑,却不得不往里跳,因为她们都把婚姻当成逃避父权囚笼的唯一出路,结果,都成为父权制下的牺牲品:范妮娅的眼神里再也见不到先前“那种青春般的稚气”174,生活留给她的只有“失望、孤独和焦虑”175。玛莎则把自己打扮成性感的尤物,成为男性的摆设和陪衬。贝茜的结局更加悲惨,她不仅要帮助丈夫操持买卖,还要拉扯六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痛苦地哀怨道:“我缝缝补补,洗衣做饭,何时能熬到头?他们[孩子们]总嫌我做得不够,我怎么尽心也不中他们的意。与其过这种日子倒不如让我死掉”177。母亲的羸弱和顺从以及三个女儿的婚姻涵盖了早期美国犹太移民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屈从于父权制传统的悲剧。作为少数族裔女性,她们处在社会边缘的边缘,失去了掌握自己生活的自主权。伊捷斯卡带着切肤之痛,深刻地揭示了父权社会家庭中传统女性听天由命的悲惨境遇。二、我—女作家的性别焦虑“家”是小说中的核心概念,家庭在犹太人的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家可以算是犹太人除了会堂以外的第二个生存空间。历史上,犹太民族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为了保持民族的凝聚力,他们需要家庭内聚力的文化。然而,在《养家的人》中,守护家庭的核心命题是以莫林斯基为代表的父权制及其宗教传统伦理,在萨娜看来,它不是维持完整家庭的和谐之音,而是压制人性的旧秩序和造成女性命运悲剧的根源,因此,颠覆维系这个家庭的父权制及其宗教伦理便成为萨娜成长的主旋律。离家出走是使萨娜重生、重获内心自由的“仪式”。伊捷斯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小说的自传性质,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在这里,萨娜占据了叙述的中心位置。与贝茜、玛莎、范妮一样,萨娜从小听从父亲的差遣,不辞辛苦地走街串巷叫卖鲱鱼,把挣来的钱全部用来补贴家用。然而,她的血管里却流淌着勇气、智慧、自信和反叛的脉搏。细读全书,我们会发现,伊捷斯卡一直以第一人称代词“我”直接对着读者坦诚述说: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鬼迷心窍动辄以律法来教训我们的父亲原来是一个与沙皇别无两样的暴君。他赶走了贝茜的未婚夫,又吓跑了玛莎的情人。每当他伤害了我们感情的时候,他训斥的嗓音就变得愈加高亢而响亮……仿佛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牢牢地记下我们一切过失,然后,他便以这些过失为借口,对我们百般挑剔,直至我们痛哭流涕为止。作为家庭中最幼小的女儿,萨娜却是小说中唯一萌发出自我意识的女性。在叙述萨娜的悲苦中,伊捷斯卡自然而然地以“我”的身份对读者侃侃而谈,直抒胸臆,没有任何顾忌。“我”向这个穷途末路的家庭指指点点,激扬文字,向读者传递信息。这种展现自我的表述方式突出了父权的缺陷:专制、家暴、自恃与潦倒———这些看似自曝家丑的做法,奠定了本书浓厚自传式纪实色彩的基础。对于渴望自由与平等的萨娜来说,父权毁掉了几个姐姐的幸福,也预示着自己命运的无盼无助。她要走出“家”的四堵墙,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当时种族歧视和社会偏见束缚女性自由的年代里,这样一个敢于冒险,孤身离家出走的犹太女子基本上是找不到的,因为“离家远行的女人一是易受伤害,二是不守规矩,道德上很可能有问题”57,特别是对刚涉足美国的犹太女子,离家出走不仅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贞操,还要蒙受社会舆论压力,稍不留意就身败名裂、众叛亲离。在全然不知当时的主流社会是否对少数族裔群体和性别有无限定的情况下,萨娜的离家确实是有胆识的不凡之举。萨娜的人生目标是靠读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她坚信女人必须有知识有才干才能与传统的伦理秩序和生活模式相抗争,进而赢得独立与自由的生活。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我”的空间视角逐步由闺阁式的私人空间转向开放的公共空间。对于萨娜来说,她身处家庭的空间越来越少,直到她“不再想同这所房子有什么联系”80,而她的内心空间越来越大。美国社会为她拓展自己的心灵世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里有我的生活,我的事业。这里是我自强自立的开端”198。萨娜渴望读书,“想学习,想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想进入学校”187,这正是当时很多东欧犹太女性的心声。在东欧犹太社区,女性被《犹太法典》禁锢,得不到正规教育的机会。在美国,公立学校不存在这种性别歧视,从客观上为犹太女孩提供了教育机会。在美国自由气息的影响下,许多犹太女性将教育自由列为美国自由精神最重要的部分。虽然艰苦的生活让她们疲惫不堪,但她们还是在免费成人夜校中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往往是犹太女子理想的职业,替代了家庭妇女的角色。萨娜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向世人证明犹太女子不仅可以研习《托拉》,而且能与男性一样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她学业优异,毕业论文荣获学校嘉奖,并被学校聘为教师。但是,应当提起注意的是,尽管在写《养家的人》之时,伊捷斯卡已经是一位有思想、有个性、独立自主的成名作家,但她在书中依然行文于“男性文本”的禁锢之中,小心谨慎地遵守着某些潜移默化的规则。她深知主流社会不希望读到一个犹太女性抛头露面,所以在描写了萨娜经济上和人格上开始走向独立的同时,也有意让萨娜主动接近美国白人男性,以获得读者的认同。萨娜与斯利戈私定终身虽然有悖于犹太律法,在早期的犹太移民中自然被视为越轨行为,而这恰恰是作者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群体和女性自由的限定的考虑而不得不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萨娜向斯利戈学英语,了解美国文化,在美国学校任教,总而言之,萨娜作为一个犹太女性的“神话”故事是伊捷斯卡在文本建构策略中向“美国梦”的一种妥协而已。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养家的人》没有像传统女性小说那样彻头彻尾地颠覆传统对家的定义,而是以萨娜和父亲的重聚做结尾。当她与父亲在街头巧遇时,她已经光辉灿烂地驻步于幸福的家庭生活,而看着老境的父亲走在人生的边缘,她的骨肉之情油然而生:我得回到20年前自己为争得自由而不得不出走的家。当时在我反叛的幼小的心里,只有出走才能摆脱这个家。而现在我却意识到一种责任感时时追赶着自己,而我必须面对这个责任感。275时光穿梭、流年飞逝,母亲已不在人世,父亲白发稀疏、弯腰驼背,更显得苍老无助,但他却依然固守着犹太传统。萨娜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让他在安宁和谐中度过自己的晚年。虽然她反抗父辈权威,但是却不能完全抛弃犹太传统。萨娜的叙述流淌着伊捷斯卡本人对生活在苦难中的父亲的同情。这里的观察主体“我”在塑造萨娜成长的过程中阐释了自己对“美国化”的理解。与萨娜一样,伊捷斯卡既不想割舍自己的犹太血统,也不愿否认美国化经历为自己带来的一切。母亲和姐姐们的失语状态、父亲的家长制以及萨娜离家出走并不完全意味着犹太传统的负面效应。与自己的主人公一样,虽然伊捷斯卡也受美国异质文化的影响,但她还是依赖于自己的犹太“根”,犹太家庭仍是她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支柱,这种本土文化的心理决定她只能在犹太思维基础上接受美国化,也预示着在美国犹太人的生活中犹太传统与美国文化相互交融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萨娜与斯莫林斯基之间的和解也是伊捷斯卡个体记忆与种族经历的契合点。正是在这种契合点和现实层面之间的张力使得小说的叙事结构得以延伸。三、“的评论员”及其他美国犹太裔学者阿萨克·罗森费尔德(IssacRosenfiled)曾这样描述犹太人的饥饿状态:“吃,吃,吃,并非我们的胃口得不到满足,而是食物填不饱我们的胃口”43。罗森费尔德认为,食欲蕴含着犹太人丧失“流着奶与蜜之地”的流放史,他们没有祖国,其安身立命的本领除了依靠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以外,还有无人能及的谋生本能。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天衣无缝,造就了犹太人水银泻地般的生存能力,使他们在美国移民中先于其他族裔群体步入中产阶层,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养家的人》中,“饥饿”是伊捷斯卡贯穿犹太移民生活的符号:卑劣的贫穷、社会歧视、死巷中的茅屋以及那恒久不变的传统。父亲因为是犹太人而受苦,孩子们却因为受苦所以是犹太人。能够证明犹太身份的,就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受苦;而一旦不再受苦,他们也就能彻底摆脱犹太人的传统吗?典型的犹太家庭就像是一个子宫般的避难所———组织严密、无所不包,在冰冷的夜晚,这里能够提供维持生命的温暖。伊捷斯卡旨在表明,养家糊口的人是真正善良的人。父权制维护下的希伯来学者不是可以依赖的养家之人,男人诵读经书,女人劳作是不公平的,违背神意和人性的。斯莫林斯基占用家里最好的房间存放他的宗教典籍,毫无愧意地从汤碗里捞取仅有的几片牛肉和洋葱,留给家人的却是清汤和面片,而且还理直气壮地说:“上帝的《托拉》才是真正的食粮”11。他一日三餐从不委屈自己,也不考虑全家人的生计问题。他用从贝茜婚事中得来的钱买下一个杂货店,想借此满足生活所需,最终却落得本钱丢尽,一贫如洗。看着空荡荡的家,再看看饥饿中的妻女,斯莫林斯基只能长吁短叹:“上帝能养活海里的鱼虾,天上的飞鸟,难道就养活不起我们吗?”133对此,罗斯·卡米尔(RoseKamel)恰如其分地评价斯莫林斯基:“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因幼教而美丽示范演讲稿(3篇)
- 河道保护倡议书
- 2024年全国技术高校(烘焙)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 四川省高考语文五年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 实习教师工作职责合同范本
- 广告制作授权合同模板
- 学生安全责任协议书
- 物业反恐应急演练方案(2篇)
- (高清版)JTG 2232-2019 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
- 扬州邗江区2023-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国家开放大学《合同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MOOC 中国天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互联网+远程问诊
- 2024年仓储与配送管理形成性考核答案大揭秘
- 中医饮食营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滨州医学院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 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