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_第1页
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_第2页
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_第3页
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_第4页
外国电影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电影史乔治梅里爱的拍摄手法以及用这种办法拍摄的代表作。拍摄手法:“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手段,从此继续发明了慢动作、快动作、倒拍、多次曝光、叠化等一系列特技手法,他还初次透过玻璃鱼缸拍摄水下的情景。代表作:《贵妇人的失踪》布莱顿学派以及艺术电影学派(what)布莱顿学派:世界上最早的一种电影流派。一批含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于世纪初相继步入影坛。他们使用自己的机器,凭借过去拍摄景物照片的工作经验,开始了创作实践。他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发明“真实生活”,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纪录戏剧舞台的体现形式,从而拍摄出世纪初最有想象力的一批影片。在艺术创作中,提出“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的标语,逐步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即被称为“布莱顿学派”。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人像摄影师,把特写镜头运用于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发展了它的叙事因素。发明性的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段,电影最早的“分镜头”原则就此产生。代表作品《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詹姆士·威廉逊:曾担任过卢米埃尔的摄影师,使用追逐和援救的场面,以及富有节奏性的剪辑,发展了电影语言的体现力,强调运用物体的强烈的运动感来造成景别上的奇特变化,根据剧情需要,使用蒙太奇手段。“追逐片”的叙事特性,为后来的惊险片、西部片开辟了道路代表作品《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进一步发展了含有戏剧色彩的追逐片。“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的使用,开创了新的电影叙事手段。代表作:《汽车中的婚礼》希赛尔·海普华斯:在影片中,体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出现实主义的萌芽。代表作品《义犬救主记》布赖顿学派在多视点的时空观念上的突破,在采顾客外拍摄与情节体现相结合的解决,特别是通过“追逐片”的样式,推动影片向电影化的方面迈进了核心的一步。艺术电影运动:在法国,电影诞生十余年之后形势发展很快,电影院取代了集市木棚,高雅人士取代了普通观众,这时一种自称“艺术影片”的制片公司,据顶拍摄符合这一形势变化的影片,他们要把更为严肃的艺术性带到电影中来,要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舞台艺术家介绍给电影观众。这样一种创作倾向出现在一种含有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局限性为怪。特别是梅里埃的“银幕戏剧”所获得的成功,使得他们有理由相信,将传统艺术带入电影是可能的,并且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的生命力。《吉斯公爵的被刺》是最成功的范例,它所使用的制作办法不仅在法国得到继续发展,在乎大利、丹麦、美国和英国都先后采用这一办法制作影片,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电影运动”。艺术电影运动:聘任出名剧作家担任影片编剧;聘任含有舞台经验的人士担任影片导演;聘任出名演员搬演角色。《吉斯公爵的被刺》的艺术价值:1、它在演员的表演方面有很大的变革,初次进行了在银幕上体现人物的心理尝试,用人物的性格替代了电影中传统的手舞足蹈的动作。2、它第一次采用了专门的伴奏音乐埃德温鲍特的电影构造、叙事方式、代表作1902《一种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采用时空转换的运动关系进行叙事尽管在叙事时空的解决上还很幼稚,但是,将卢米埃尔式的富有生机的户外实景和梅里埃式的“人工布景”的室内布景结合起来。1903《火车大劫案》——进一步发展了他在《一种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中的对于电影叙事风格和构造观念的尝试,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中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体现上,发明性的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释便能够使人一目了然。在他的作品中并不是要强调在情节上的戏剧性效果,在人物刻画上大的情感表述、在细节上的主管视觉的选择,而是体现他对于一种含有强烈外部动作的事件本身的爱好,并以革新的剪接技巧作为基础,对于电影独特的时空构造的叙事特性进行了实践。为叙事电影开辟了道路,以至于直接影响了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观念的形成。先锋电影运动(what)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一次实验电影运动,普通认为发端于19代,19代进入高峰时期,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涉及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国家,这个时期的苏联电影学派也被认为是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一种重要学派。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构造而强调纯视觉性。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种统一的创作流派,它涉及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体现主义电影”等互有关联又互相区别的创作流派。印象主义(创作特点)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被称为是“第一种先锋派”。印象主义电影作品的叙事特性:以简朴的故事框架为依靠,以视觉构造的体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印象主义学派的重要特性与奉献:第一、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里叙事的体现:从作品的题材入手选择那些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故事情节,尽量充足地揭示人物的意识状态,如联想、幻想、梦境等,拓展电影的心理叙事。第二、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强调根据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的客观现实所予以艺术家的视觉印象和主观感受。第三、确立新的电影技巧以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体现:在摄影方面发展了主观摄影、引动摄影和特技摄影等技巧。第四、强调视觉节奏的体现与节奏性剪辑的运用。受格里菲斯电影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党同伐异》中富有情绪效果的视觉交响乐的影响。谢尔曼·杜拉克:“用画面的协调、明暗、节奏和面部表情的和谐来产生情感”。德国体现主义(导演及代表作)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罗伯特·维内)是德国体现主义电影诞生的标志,从19~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开始于慕尼黑,首先在绘画中,然后再文学、戏剧、音乐和建筑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特别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体现主义电影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发明,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爱好,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发明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推动超现实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蒙太奇学派、杂耍蒙太奇(what)杂耍蒙太奇的含义是选择含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宜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20世纪代初,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谢尔盖·爱森斯坦在戏剧与电影创作实践中采用并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构造表演的办法。杂耍蒙太奇在内容上能够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后能阐明主题的效果。与体现蒙太奇相比,这是一种更重视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为了体现某种抽象的理性观念,往往硬摇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镜头。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中出名的“敖德萨阶梯”一段,运用杂耍蒙太奇,现有画面的分解又有集中;现有全景又有特写。节奏快,有窒息感。突出体现了沙皇军警屠杀和平民众的血腥暴行。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生产体系的优缺及特点好莱坞鼎盛时期的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得以完善: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逐步形成了一套类似工厂流水线的制片生产模式,在好莱坞鼎盛时期,这种制片厂制度和制片厂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1、高度精密的组织分工。在好莱坞早期的制片体制中,制片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拍摄阶段和组合阶段2、制片人制度。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员,充当电影制作的总管家,组织和监督影片生产,对上向公司负责,对下控制影片生产的各个环节。3、明星制度。明星制度最早是由环球公司的老板卡尔·莱默尔发明的,电影史上的第一位明星叫弗洛伦斯·劳伦斯,来自比沃格拉夫公司。明星制度确立后来,影片的制作开始一切围绕着明星转。1931年,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草拟了《伦理法典》,又称“海斯法典”。《公民凯恩》在摄像上的特点运用大景深、仰拍和阴影逆光等许多的摄影技巧。摄影——调光:在描绘凯恩的年轻时代和他作为一位锐意改革的发行人时,所用的普通都是温和的高调光;当他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玩世不恭时,光线越来越暗,反差越来越大聚光灯的使用:凯恩既正派又堕落的、既成功又失败的双重性格,用对照的光来暗示景深镜头:使视觉构造更加真实;画面多信息解决能够引导观众入戏;仰拍:增强空间的真实感;烘托人物形象场面调度——主体、用光、角度、构图、画面、景深、人物距离、表演位置运动——摄影机的运动相称于年轻人的活力和精力,静止的摄像机往往与疾病、年老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升降镜头的运用。剪辑——剪辑师:罗伯特·怀斯经常随意的在两个画面中跳过几天、几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同一场景中使用几个剪辑风格;剪辑和音响技术相一致,用剪辑来压缩时间,用音响作为持续情节的手段;音响——为每一种视觉手法配上对应的音响手法,每一种镜头都有一种涉及音量、清晰度和构造的适宜音质。运用声音作为过分,从一种时间阶段或外景过分到另一种时间阶段或外景;配乐:和视觉形象一致,如“玫瑰花蕾”、早餐声音在诸多场景中被赋予象征性的意义,如苏珊的歌剧表演类型电影(what)类型电影: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是好莱坞鼎盛时期特有的影片创作方式,即按照不同类型的规定进行影片创作。类型电影:重要指在虚构类故事片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含有相似的叙事元素的多个故事片形态,是电影制片厂和观众互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制作者与观众之间默认的“契约类型的基本文化对立和固有的戏剧冲突是类型电影最为基本的、决定性的特性。类型对这种对立的解决普通是以一种简朴化的方式进行:两极的对立要么被其中一端的力量消除;要么通过融合把两种力量合成一种单位。类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叙事系统,能够按照它的基本构造成分(情节、角色、场景、主题、风格等)来进行考察。如西部片类型不是指具体的一部西部片,也不是指全部的西部片,而是确认了西部片电影身份的惯例系统。一种电影类型同时是一种静态又是一种动态的系统:首先,这是关联到叙事和电影成分的熟悉的程式,轻微的形式变动并不会变化那些主题特性;另首先,文化态度的变化、新的有影响力的类型电影、工业的经济状况,会持续地改善着任何一种电影类型。诗意现实主义(what)及最重要的代表导演及作品诗意现实主义是由乔治·萨杜尔提出的“诗意现实主义是1930年至1945年间,把克莱尔、维果、雷诺阿、卡尔内、贝盖尔、费戴尔等人联结在一起的一条共同纽带。””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1.大多体现法国人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描写普通人的遭遇,展示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带有作者的同情;2.这些影片多为悲剧;3.影片的手法细腻,多用实景拍摄,并且尚有某种诗情画意(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虚构构造,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4.体现形式上更多采用长镜头和深焦距镜头,以达成真实效果。5.演员的表演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让·雷诺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被巴赞称为是诗意现实主义真正的领军人物。《大幻灭》(1938)《游戏规则》(1939)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自由属于我们》《百万法郎》让·维果:《操行零分》自传体影片,是维果本人悲惨的童年时代心灵所受创伤的折射。表面上是体现一群不服管教的孩子的胡闹,更深刻的主题是批判寄宿学校对人性的压抑。《尼斯印象》社会纪录片,“先锋派末期强有力的作品”《塔里斯》《驳船阿特朗特号》让·维果影片的特点:体现社会的不公正、对底层人民的关心和同情;画面的诗意体现;体现青春的气息诗意现实主义的正面影响及缺点正面影响:第一,更新“现实”观念。对现实的把握仅在于体现“本质的意义的”真理。第二,景深镜头确实立与使用。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他的创作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提供了实证,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当代电影银幕的创作。景深镜头确实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第三,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电影编剧使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片在银幕上大放光彩,它再一次显示出了生活本身的活力和电影文学的功力,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位置。缺点:第一,无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这体现在某些影片中,由于强调对白和编剧的作用,强调文学的作用,却往往无视了电影首先是一门视觉性和听觉性的艺术,这样的误识在帕涅尔的影片中极为突出。第二,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由于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剧本普通出自于普莱卫、斯派克和让松等几位大编剧之手,因此作品往往显示出某种近似性。他们都依照同样的戏剧模式而构筑的,即一种搬到当代平民社会现实中的悲剧的模式。新现实主义(what)及其创作特性、代表导演及作品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规定,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规定体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新现实主义最大的特点便是真实,它与一切虚假为敌,将写实主义传统推向强所未有的高度。在内容与形式上分别提出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两个响亮的标语。特性:新现实主义使电影从越来越呆板凝固的戏剧性空间中解放出来,获得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空间。多用中景、远景,体现人物与环境的有机联系,通过场面调度解决群众场面。长镜头得到高度重视;避免戏剧性用光,多用自然光;电影语言不追求传统影片似的美感、修饰或体现主义式的寓言,其唯一原则就是真实。特点之一:影片构造的革新。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传统叙事是以起承转合的因果关系将事件联系起来,这是一种通过选择的虚构的戏剧性的构造关系;而新现实主义要直接注意多个社会现象,“把我们认为值得体现的多个事物,按照他们的日常状态(日常性),尽量充足而真实地体现出来”。特点之二:封闭构造的打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打破了传统影片大团圆式的封闭构造,构造的开放性,体现生活的延续性。特点之三:演员及表演。在演员表演方面,反对明星效应和“扮演”角色,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并尝试在电影中使用地方方言代表:西柴烈·柴伐梯尼《偷自行车的人》罗伯托·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都市》卢奇诺·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新现实主义的三个时期:一、准备时期(1942-1945)1942年到1943年间,维斯康蒂拍摄的《沉沦》、德·西卡拍摄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和勃拉塞蒂拍摄的《云中四部曲》等几部影片的出现,标志着意大利电影开始走向变革。这些电影多在真实环境中摄制,部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二、全盛期(1945-1950)严格意义上的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指1945年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都市》开始,到1950年这6年间。《罗马,不设防的都市》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成熟。西柴烈·柴伐梯尼《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米兰的奇迹》《云中四部曲》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都市》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意大利抵抗运动以及意大利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影片。罗西里尼将纪录片的手法引入叙事,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倾向:实景拍摄、自然光效、非职业演员、纪实风格。《游击队》《德意志零年》卢奇诺·维斯康蒂1936年开始电影创作,曾任让·雷诺阿的副导演,受写实主义影响。1942年执导《沉沦》,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电影之父”。《大地在波动》(1947)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典范之作。50年代后来的重要作品:《小美人》(1951)、《罗科和他的兄弟们》(1960)、《金钱豹》(1963)、《魂断威尼斯》(1971)德·西卡新现实主义的典型导演,早年致力于演戏,19开始初次舞台表演,30年代开始执导影片。《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别尔托·D》德·桑蒂斯新现实主义典型导演,代表作品《罗马十一时》,取材自一种新闻报道,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推向了另一种高峰。《悲惨的追逐》《艰辛的米》《橄榄树下无和平》《一年长的道路》分化终止期新现实主义从5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1956年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顶》问世后,新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电影创作运动基本上宣布结束。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走向两个分支:“玫瑰色新现实主义”:意大利传统戏剧同新现实主义的结合;“心理现实主义”: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为代表的当代主义电影。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地位明显提高巴赞电影理论的重要内容(1)观念与标语——“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从电影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比较中得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电影是完整的写实主义的神话,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在影像本体论基础上,提出电影的心理学来源问题:电影发明的根据是人们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即人类自古就有的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的“木乃伊情结。”巴赞后来也意识到,作为艺术的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再现,于是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电影语言的进化观》:巴赞通过对电影史、电影语言的研究来阐明他的美学观点。强调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变化,分析了蒙太奇学派、好莱坞电影等的利弊得失;他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增进了电影语言的进步,扩大了电影风格化的范畴。(2)艺术实践方式——“场面调度”理论

(或称为“景深镜头”理论和“长镜头”理论)场面调度蒙太奇场面调度蒙太奇生活情境的自然流动生活情境的自然流动时空统一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画面含义的多义性选择性观众:主动地位讲故事时空分割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画面含义的单一性强制性观众:被动地位“场面调度”理论a.避免严格限定观众的知觉过程,重视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b.长镜头(镜头—段落)确保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c.持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当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摒弃了戏剧的严格符合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有真实感。巴赞的“真实”即涉及表面上可见的事物——客观世界的再现的真实,同时由于他明显受到柏格森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西方当代主义哲学的影响,因此,他的“真实”更是一种心理的真实,或者说是感知的真实,电影的纪录功效更涉及人的内心活动。新浪潮(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在创作上的重要特性、在世界上的影响创作上的重要特性:1、主题:人的行为的偶然性;否认传统道德观念;权威的不可信任;政治与爱情的质疑;非政治性2、叙述方式:围绕偶发事件和枝节片段建构情节,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因重视生活的反映,角色和剧情缺少逻辑和行为动机,剧情叙事走向是开放的3、摄影办法:崇尚写实,排斥片厂风格,排斥品质传统的精巧外貌,刻意追求一种粗糙、即兴的自然风格:长镜头、景深镜头、跟拍、跟着主角移动的移动摄影、摄影机震颤等手段;创作上充满叛逆味道。4、剪辑:快速跳接剪辑——取消遮挡、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的传统手法,采用镜头之间的直接衔接,并在时空关系上进行跳接。这样加紧观众的视觉节奏,减轻叙事的繁琐冗长。5、音响解决:采用自然音响环境,增加真实感。6、演员表演:对白完全即兴,多用非职业演员,规定演员自然的演技,强调“不表演的表演”风格,完全摆脱戏剧腔,表演真实、自然、朴素。排斥完整剧本,角色塑造常出现断裂、重复,不合逻辑。“新浪潮”早期,多先拍短片,再拍长片,导演之间互相援助。“新浪潮”电影其它的特色故事多以第一人称叙述;不使用成名演员,多使用不出名的年轻演员;不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含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影片中的场景大多是巴黎或是巴黎近郊;制作简朴,制作期短。世界影响:(1)“新浪潮”不仅增进了法国电影体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当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在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影响下,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期间,日本、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及美国均陆续出现了自己的“新浪潮”(NewWaves)或“青年电影”(YoungCinema)族群的出现。左岸派(作家电影)的创作特性(受当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哪些当代主义思潮?)“左岸派”(LeftBankGroup)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种电影导演集团,因组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等。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斯和罗布一格里叶。“左岸派”导演们与“电影手册派”有着共同的爱憎,但也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人生观。其作品从主题到形式都更含有当代主义色彩,追求主题意念性和形式的完美。突出体现为对人的心理意识和电影时空特性的进一步探索。“左岸派”导演提出“双重现实”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这种创作追求使其电影首先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另首先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起来。“左岸派”代表作:1959年,阿伦·雷乃《广岛之恋》1961年,阿伦·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亨利·科尔皮《长别离》1962年,阿涅丝·瓦尔达《克莱奥:5点到7点》1985年,阿涅丝·瓦尔达《流浪女》创作特性:1、主题:偏爱回想、遗忘、记忆、杜撰、潜意识活动,试图将人的精神过程搬上银幕;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广岛之恋》姑娘爱上敌占军士兵,《长别离》战争夺取军官的记忆2、摄影摄影办法十分灵活,在摄影机移动过程中,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等效果。(主观镜头)3、叙事手法——“双重现实”的体现赋予某地、某种历史事件以“见证人式的画面”,同时以个人的见解作为影片的基础,让那些见证人或画面自己说话。4、声音大量对白、旁白和内心独白,台词的重复重复。强调“电影是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的联合”,所创作的音乐故意让人感知。5、表演普通选用舞台演员,故意识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突出演员的身份和“表演中尚有表演”的观念。6、剪辑——“左岸派”最重要的美学革命取消传统电影中的间歇;镜头位置的颠倒;循环剪辑。艺术家采用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和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此意义上讲,它是法国五、六十年代的“先锋派”。当代主义思想的影响:(1)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力图摆脱一切理性、法律、道德和习俗的约束的人的真实。(2)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重要体现在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传统作品中的“良好的感情”在这里一扫而光,代之以人的恐惧、社会秩序之荒唐、人之渺小孤单、人性之虚伪和参保等,突出了人的精神痛苦和丑陋。在体现荒诞的世界和战争给人造成的精神扭曲、变态、异化上,没有任何一种流派能够超出“左岸派”。事实上,存在主义称为左岸派新的“人道观”。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人应当去自我寻找”,萨特说:“人但是是他自己的发明,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他主张“行动文学”、“介入文学”,也就是说艺术家必须主动的干预生活。(3)接受了柏格森“直觉主义”影响,强调在文艺作品中通过非理性感受而进入意识深处,强调“直觉”在认识世界、艺术创作中与借鉴中的位置,清晰我们与“实在”之间的障碍,克服我们同“实在的距离”,是我们直接面对“实在”本身,使灵魂得到提高,超脱生活状况。“左岸派”接受柏格森的观点,从而赋予现实两字以全新的观念。(4)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作品中力图对现实进行波折的体现,以沟通内心的幻想。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再造自然。布莱希特在戏剧中运用间离技巧,被“左岸派”发挥到银幕上,他们主张艺术作品应当让观众时时处在景观的状态之中,让观众在这种“静”中认识世界。当代主义的标志?新好莱坞电影(what)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品新好莱坞是指1967——1976年。狭义上: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好莱坞在旧有电影体制崩溃之后的变革、转型、确立新电影机制的阶段。广义新好莱坞:20世纪60、70年代,好莱坞旧体制崩溃、新体制确立;80年代至今,电影资本和产业重组,在跨国媒体全球化背景下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整个历史时期。80年代后来好莱坞艺术特点80年代后来好莱坞艺术特点1,艺术电影与主流商业电影平行发展2,类型样式的发展与综合3,文化价值取向的变换狭义新好莱坞影片的艺术特点1,价值观念的颠倒2,新颖的镜头语言3,对真实的追求4,人物超越情节,成为影片的重要体现对象5,尊重社会潮流的音响发明6,类型融合与新类型产生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作家及作品:阿瑟·佩恩《邦妮与克莱德》丹尼斯·霍珀《无因的对抗》《当代启示录》《蓝丝绒》《逍遥骑士》斯坦利·库布里克《奇爱博士》《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巴顿将军》《吸血惊情四百年》、教父三部曲、《大都会传奇》马丁·斯科塞斯《谁在敲我的门》《出租汽车司机》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雷恩》伍迪·艾伦《汉娜姐妹》《开罗的紫玫瑰》《人人都说我爱你》《午夜巴黎》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黑色电影:重要指“好莱坞”在40~50年代早期拍摄的以都市中的灰暗街道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影片。“黑色电影”的主人公往往是都市中不被人注意的年轻人,他们独居阴暗、幽闭的房子里,性格内向孤僻,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喜好夜间活动,并且是独来独往。他们只是被人当作一种工具,于是他们对世界充满敌意和失望。其它: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对九十年代后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蒙太奇长镜头叙事通过时空分割解释和阐明含义,破坏了感性真实统计事件,不做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尊重感性的真实时空导演自我体现(叙事性)自我消除(统计性)画面人工技巧改造加工固有的原始力量镜头单义,鲜明性,强制性多义,瞬间性,随意性观众引导观众选择,被动提示观众选择,主动创作观念使用其它艺术手法,戏剧美学传统运用摄影机独特的统计和提示功效,反对把其它传统观念运用于电影上,追求没有艺术的艺术,消亡人为加工痕迹片段组合以短镜头为主,突出前景和中后景清晰度激励运用造型因素深焦距透镜拍摄长镜头,保持时空持续性演员无视演员的独立作用。演员只是服从导演的意图,在某些场合只是构成画面的一种造型因素。“一部电影的电影的创作是在剪接台上完毕的”强调演员自主作用,强调即兴表演,启用非职业演员以一种导演为例谈谈对台湾或香港的电影的理解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发展的特点第一,中国电影与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有着特别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早期电影、抗战电影、“红色典型”、文革电影、主旋律电影;第二,中国电影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亲密的联系;“文以载道”;戏剧和早期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第三,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跨国(区)因素;两岸三地政治分立的历史;国外电影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好莱坞、苏联电影(国家电影模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新浪潮电影……第四,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后于艺术;艺术创作个部门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与叙事直接有关的方面发展较快。国内最早的专业影院(谁建的?)1909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虹口大戏院三足鼎立局面、二三十年代人们对于电影的理解(电影传统)“影戏”传统艺华事件——左翼运动的转折、转入地下——左翼提出不同的观点(?)1933年艺华事件后来,夏衍、田汉等左翼电影人先后被捕或是推出电影公司,左翼电影运动被迫转入地下。黄家谟、刘呐鸥等人被安排进艺华公司。1933年3月,黄家谟、刘呐鸥等人发起开办了《当代电影》杂志,提出“纯艺术”、“纯娱乐”的“软性电影”的主张。左翼电影运动(第一步作品、代表导演及作品)《狂流》(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明星公司出品)被誉为第一部左翼电影,吹响了左翼电影登上影坛的号角《春蚕》,由夏衍改编自矛盾同名小说,是新文艺作品搬上中国银幕的第一次尝试。《渔光曲》(蔡楚生编导,1934年),苏联电影工作者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神女(吴永刚编导,联华公司出品,1934)《公路天使》(袁牧之编导,1936年),被誉为是“中国影坛上的一朵奇葩”。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有声电影开始走向成熟,也是中国左翼进步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夜半歌声》(马徐维邦编导,新华影业公司出品,1937)党的电影小构成立后来涉及的重要工作内容有哪几方面。(四个方面)首先,他们从编剧入手努力影响和改造电影创作。另首先,党组织努力通过多个方式,改造电影创作队伍,加强左翼创作力量。第三,他们有目的的大力介绍了以苏联为主的外国电影的经验。第四,他们还注意主动开展电影理论和批评工作,通过电影评论影响和指导创作和观赏。台湾电影——健康写实主义(what)“健康写实主义”:“中影”提出的电影创作路线,既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保持着一定的关联性,又符合台湾立法院院长张道藩在文艺政策中推行的“六不”准则(“不专写社会的黑暗”、“不挑拨阶级的仇恨”、“不带消极的色彩”、“不体现浪漫的情调”、“不写无意义的作品”、“不体现不对的的意识”),还以其对社见面貌、现实生活与普通劳动者的带有写实风格的描写,一改台湾电影服务政宣、远离现实的弊端。港台的代表导演及作品台湾:白克导演的《疯女十八年》和张英导演的《小情人逃亡》李行国语片《街头巷尾》宋存寿《母亲三十岁》(悲剧的人性刻画)白景瑞《寂寞的十七岁》(艰难的家族认同)刘家昌《梅花》(浓郁的思乡情结)香港:朱石麟《误佳期》、《一板之隔》、《中秋月》、《新寡》和《故园春梦》等李萍倩《寸草心》陶秦《四千金》《蓝与黑》王天林《南北和》唐煌《玉女私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