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_第1页
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_第2页
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_第3页
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_第4页
地理总复习精细化讲义:学案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案33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1.原因。(1)自然原因。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______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______________。②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________。(2)经济原因。区域间发展水平________,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________。答案:(1)①很不均匀资源贫乏区②流动性(2)不平衡不匹配2.案例——西气东输。(1)基础:________天然气资源。(2)起止点:以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答案:(1)新疆(2)珠江三角洲上海香港以练促记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的关系图.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解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由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不平衡,该国的四地中,①地的资源储量大而需求量小,④地的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大,故最可能出现①地资源大量调往④地的现象。答案:B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____________,对能源的需求量__________,但是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____________的限制,使丰富的________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答案:(1)发达大(2)经济水平能源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____________为主,带来一系列____________问题.(2)________给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____________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2。7%.答案:(1)煤炭环境(2)北煤南运(3)天然气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________。(2)四大气区:新疆、____________、川渝、陕甘宁的__________。(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答案:(1)北多南少(2)青海鄂尔多斯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意义: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________,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答案:煤炭大气质量2.影响.(1)对西部地区eq\b\lc\{\rc\(\a\vs4\al\co1(将优势转变成,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的发展))(2)对东部地区eq\b\lc\{\rc\(\a\vs4\al\co1(缓解状况,优化,能源的,发挥、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改善大气质量,沿线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严格的要求沿线农村地区:缓解因带来,的环境压力(4)对环境的影响(4)对环境的影响答案:(1)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相关产业(2)能源紧缺消费结构经济(3)资源经济技术(4)煤炭环境保护植被破坏以练促记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亚洲时报》报道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将为连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提供更充足的供应。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材料二“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材料三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1)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A.扩大出国劳务规模,缓解就业压力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5)为解决材料三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解析:(1)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相对短缺,积极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可保障我国的能源进口。(2)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管道的修建.(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4)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答案:(1)C(2)河西走廊地形平坦(3)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4)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5)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读我国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完成(1)~(3)题.(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A.能源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2)与乙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相符的是()A.资金B.技术C.能源D.人才(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B.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1)甲图中反映了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可判断甲图表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路线,乙图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路线,由此可以判断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水资源。(2)南水北调的东线从江苏扬州调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短缺。(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B(2)C(3)C读下面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图,完成(1)~(2)题。(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D.木材短缺(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短缺;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由于经济欠发达,自身消费量较少,能源资源的生产地与消费地并不统一。(2)西气东输主干管线,途经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管线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1)C(2)D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解析:(1)本题考查河道整治工程措施的作用。读图可知,“丁坝"的存在,减小了流水对河岸的直接侵蚀,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丁坝”的存在还可以提高河流中部流水速度,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而两岸的沉积还可以提高枯水期水位,利于通航.(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