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前言医疗器械行业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现在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种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确保将来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停加大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紧,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在,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加17.57%,累计顺差额31.90亿美元。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126.97亿美元,同比增加20.33%,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一、“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令出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在新医改逐步推动和老龄化加速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年复合增加率为28.5%,远高于现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8%的增速。年以来,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带来行业内生性增加。现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水平偏低,年政府计划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因此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000因此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另首先,在6月18日举办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明确表达,“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上六个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616.58亿元,同比增加26.5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达598亿元,同比增加27.17%。

然而,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国内公司的医疗器械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0~15年,行业进口规模仍然居高不下。上六个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进口额达26.15亿美元,同比增加2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优势,出口规模整体保持较快增加,但低端商品成为主力出口品种。上六个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达29.43亿美元,同比增加21.4%。其中,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和注射器等商品累计出口额占比达50.6%。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仅为1:10,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已经达成1:1,因此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较大缺口,“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年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累计投资7.2亿元,~年期间,中央将考虑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备,受益于政府的大力资金资助,“十二五”期间,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消费重点。二、行业产销规模稳步上升,将来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医疗器械行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刺激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均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中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从政策上来看,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和高端医院将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有所增加,有助于拉动医疗器械行业供应规模的稳步上升。从行业发展空间来看,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统计,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42%的全球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约5%,远低于美国的16%,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扩容空间仍然较大。因此,年以来,在政策扶持、市场扩容空间仍然巨大等多个因素的带动下,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985.44亿元,同比增加26.60%,比上年同期提高3.51个百分点;行业工业销售产值达955.99亿元,同比增加27.58%,比上年同期加紧5.17个百分点。然而,在行业高端产品方面,国内进口规模仍然居高不下。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进口额达42.30亿美元,同比增加27.9%。其中,前三季度共进口CT机547台,同比增加25.46%;进口额达4.85亿美元,同比增加35.98%。

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处在高速增加早期,我国人均家用医疗器械费用不到7元,相对于美国的90元/人以及日本的75元/人,有巨大的提高空间。同时,家用医疗器械的普及率还非常低。汞柱式血压计是家用产品中普及率最高的,但在我国1.6亿高血压病人的状况下,血压计年销量不到500万副,而美国5000万高血压病人带来的电子血压计年销量超出1000万副,普及率差距很大。在我国沿海和发达地区,糖尿病患者中也仅有10%的病人在使用血糖自测仪器或装置。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的普及率远低于10%,“十二五”期间提高的空间非常大。

目录第一章产业概况················································(6页-7页)第二章供求分析················································(8页-30页)一、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状况····································(8页-18页)(一)供应:①基层医疗体制的建设和新医改的推动增进行业工业总产值加速上升②政策激励和市场扩容空间较大共同推动行业总产值稳步上升

(二)需求:①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转变等多个因素造成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旺盛②人口老龄化加速、消费构造升级等多个因素助推医疗器械销售产值平稳上升(三)存货:①“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令出台,行业库存增速快速回落②产销两旺增进行业库存增速继续回落(四)价格:①原材料价格上升和部分进口产品垄断市场造成医疗器具消费价格稳步上升②原材料价格涨幅放缓造成医疗器具消费价格环比小幅下滑二、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状况····································(18页-23页)(一)进口:①进口增速略有回落,影像设备进口需求较高②进口增速继续回落,CT机进口规模居高不下(二)出口:①出口增速小幅回落,低端商品成为主力品种②出口规模整体较高,高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处在较低水平三、医疗器械行业经营状况······································(23页-28页)(一)行业规模稳步上升,但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二)行业销售成本平稳增加,利润增速快速上升(三)需求旺盛和政策扶持推动行业规模稳步上升,但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四)销售成本继续攀升,利润增速小幅回落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预测······································(28页-30页)(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二)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将来消费重点

(三)我国家庭医疗器械发展前景广阔(四)我国医疗器械价格的“行政性下调”可能性较低第三章政策解读··············································(31页-33页)第四章附录(中国前30强、50强医疗器械生产公司)··············(33页-40页)产业概况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在逐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产业集聚区,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和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其中珠三角以研发生产综合性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为主;长三角重要生产开发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型医疗器械;环渤海湾地区重要从事高技术数字化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另外,成渝地区是新兴的、以生物医学材料和植入器械及组织工程为特色的地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区域发展状况以下图所示:中国医械产业的增加快于全球医械产业增加,近来发展速度在15-18%的年增加率高速增加,年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加率达成20%左右。在全球医械市场销售额中,美国占32%,欧盟占26%,日本占9%,中国占7%。年1-11月,工业总产值达成677.35亿,销售产值达成656.25亿。中国医械产业的增加明显快于中国医药产业增加。医疗器械的收入、利润增速为28%、41%,远高于医药的19%、21%。保守预计3年间医疗、医药、医械支出增幅分别为16%、15%和20%。中国医械产业构造性需求增加来源于新增、弥补和更新。近3年,在医疗机构总数增速下降的状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实现了20%以上增加;余所县医院装备配备平均缺口30%,西部地区超出50%。农村医疗机构缺少基本医械装备,需要建设乡镇卫生院超出70%。整体医疗装备水平低,15%是70年代产品,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产品,我国至今没有医械管理法规,加上不少医疗机构甚至医院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大量破旧残次医械仍在使用。一旦立法规范管理,将释放出巨大需求。另外,随着技术和医械的研发,三甲和二甲医院升级换代的设备在具体市场布局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构造层次分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在的状况是:公司多,品种多,价格低,调头快,这是优势。但其中有80%是中小型公司,技术力量相对单薄,劣势显而易见。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本土公司无优势可言。如果将我国的医疗切屑市场比作一种巨大的“金字塔”,宽敞的“塔基”代表中小医院,其设备基本以国货居多;尖细的“塔尖”代表大型医院,尽管其数量不多,但是占据了大部分医疗器械资源,使用的基本是进口医疗器械;余下“塔中间”医院则成为中外产争夺的“阵地”。第二章供求分析一、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状况

(一)供应:①基层医疗体制的建设和新医改的推动增进行业工业总产值加速上升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带来行业的内生性增加。现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水平偏低。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显示,在余所县医院中,装备配备平均缺口30%,西部地区缺口甚至超出50%;而乡镇卫生院等其它基层机构也存在类似的状况。年政府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因此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000因此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另首先,新医改等政策的推动刺激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不停扩容。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累计投入达成14099亿元,相比年新增投入11342亿元,超额完毕新医改原先目的。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原则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全国医疗支付能力将大幅提高。

以来,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保持加速上升的趋势。1~6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616.58亿元,同比增加26.52%,比上年同期提高4.51个百分点。②政策激励和市场扩容空间较大共同推动行业总产值稳步上升

首先,政策激励发展医疗器械行业。第一,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和高端医院将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有所增加,有助于拉动医疗器械行业供应规模的稳步上升。第二,自年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医疗机构整体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带动医疗器械消费市场的快速上升。政府对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原则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全国医疗支付能力将大幅提高。另首先,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扩容空间仍然较大。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统计,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42%的全球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约5%,远低于美国的16%。因此,以来,在政策激励和市场扩容空间较大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1~9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985.44亿元,同比增加26.60%,比上年同期提高3.51个百分点。

(二)需求:①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转变等多个因素造成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旺盛

首先,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器械产品需求。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处在加速阶段,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3.26%。根据社科院公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后来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加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由于老年人更多的受到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困扰,更多的依赖于家用康复护理仪器(制氧机等)、日常检测设备(血压计、血糖仪等)以及日常护理产品(轮椅、助听器等)等医疗器械,极大地推动了产品需求。另首先,人均收入的增加提高医疗器械产品消费能力。我国人均收入低下是造成家用医疗器械普及率低的核心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加,2季度,我国城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41元,同比增加13.16%。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之余,人均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对医疗器械的需求量。最后,生活方式的转变增进消费需求。随着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已成为现在发展趋势,推动了对于多个医疗保健器械的需求,如身体脂肪含量测量计、计步器、按摩器刷等;同时,更多的慢性病患者乐旨在家接受康复护理治疗,越来越多的人乐意防患于未然,对自我诊疗和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加大了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1~6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达598亿元,同比增加27.17%,比上年同期加紧6.02个百分点。②人口老龄化加速、消费构造升级等多个因素助推医疗器械销售产值平稳上升第一,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3.26%,“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性。根据9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政府将加紧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助于拉动对医疗器械产品需求。第二,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有助于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产品消费能力。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加,有助于拉动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00.85元,同比增加7.8%;农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5875元,同比增加13.6%。第三,消费构造升级有利拉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需求。随着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壮大,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已成为现在发展趋势,推动了对于多个医疗保健器械的需求,如身体脂肪含量测量计、计步器、按摩器刷等。同时,更多的慢性病患者乐旨在家接受康复护理治疗,越来越多的人乐意防患于未然,对自我诊疗和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加大了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1~9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达955.99亿元,同比增加27.58%,比上年同期加紧5.17个百分点。(三)存货:①“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令出台,行业库存增速快速回落在6月18日举办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明确表达,“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在政策扶持和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存货增速快速回落。上六个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存货达138.89亿元,同比增加18.13%,增速比一季度末下滑了7.73个百分点。②产销两旺增进行业库存增速继续回落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形势,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行业库存消化能力不停提高。同时,卫生部提出的“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策对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形成了利好支撑。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存货达145.94亿元,同比增加17.91%,增速比二季度末下滑了0.22个百分点。

(四)价格:①原材料价格上升和部分进口产品垄断市场造成医疗器具消费价格稳步上升首先,自年以来,在国内CPI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医疗器械的重要原材料(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和部分化工原料等)呈明显上升趋势,刺激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消费价格的稳步上升。另首先,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仍需大量进口。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中逾八成被外国跨国公司垄断,外国医疗器械在我国大医院占有率超出70%,因此,进口医疗器械的高昂价格也抬高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消费价格。综合以上因素,以来,我国居民医疗器具及用品消费价格指数不停上升。但由于医疗器械产品关系民生,因此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对产品价格有严格的调控,将来难以出现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局面。②原材料价格涨幅放缓造成医疗器具消费价格环比小幅下滑首先,自年以来,国内CPI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医疗器械的重要原材料(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和部分化工原料等)价格较上年同期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造成我国居民医疗器具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相比稳步上升。

另首先,三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加的适度回调,有助于缓和总供求的矛盾,减轻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同时银行信贷紧缩造成流动性不停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物价上涨的流动性压力。因此,在三季度CPI小幅下滑的带动下,医疗器械的重要原材料(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和部分化工原料等)价格涨幅也逐步放缓,居民医疗器具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下调。

综合以上因素,以来,我国居民医疗器具及用品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不停上升,三季度居民医疗器具及用品消费价格指数呈环比小幅下滑趋势。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关系民生,因此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对产品价格有严格的调控,将来难以出现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局面。

二、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状况(一)进口:①进口增速略有回落,影像设备进口需求较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高科技产品方面,我国公司除了少数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外,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0~。国际巨头把持行业高端领域且向中低端逐步渗入,如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公司占据中国超出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上六个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进口额达26.15亿美元,同比增加2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末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影像设备进口需求较大。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进口额达成3亿美元的医疗器械产品有4类:使用光学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其它仪器及装置、彩色超声波诊疗仪、其它弥补生理缺点、残疾用器具等(涉及穿戴、携带或植入人体内的器具及零件)、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②进口增速继续回落,CT机进口规模居高不下前三季度,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进口额达42.30亿美元,同比增加27.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1.3个百分点,比上季度末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CT机进口规模居高不下。前三季度,我国共进口CT机547台,同比增加25.46%;进口额达4.85亿美元,同比增加35.98%;进口均价为88.65万美元/台,同比增加8.39%。从CT机进口来源来看,我国CT机重要进口国是美国、日本和德国,进口总量占比高达94.9%,进口额占比高达96.3%。

(二)出口:①出口增速小幅回落,低端商品成为主力品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出口规模整体保持较快增加。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二季度,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共出口到206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共有1.59万家公司从事医疗器械出口业务,同比增加66.02%。

上六个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达29.43亿美元,同比增加21.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0.9个百分点,比上季度末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低端商品成为主力品种,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和注射器等商品累计出口额占比达50.6%。

②出口规模整体较高,高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处在较低水平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产品的价格优势,行业出口规模整体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三季度以来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缓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消费需求疲弱,外需不振造成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增速保持小幅下滑趋势。前三季度,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达46.78亿美元,同比增加18.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2.0个百分点,比上季度末回落2.8个百分点。我国医疗器械的高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处在全球较低水平。以CT机为例,前三季度我国共出口CT机1451台,同比增加12.74%;累计出口额为2.32亿美元,同比增加15.43%;出口均价为16.32万美元/台,比进口均价低72.32万美元/台,表明我国出口CT机仍属于低端产品,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从国内出口省市来看,北京、上海和辽宁位居全国前三甲,三个省市累计出口量占比达99%,出口额占比高达99.6%。

三、医疗器械行业经营状况

(一)行业规模稳步上升,但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以来,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扶持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行业规模稳步上升。上六个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总资产达988.14亿元,同比增加21.06%。然而,由于国内公司产品线相对较单一,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年国内前10大医疗器械生产商所占份额仅为18.45%。(二)行业销售成本平稳增加,利润增速快速上升由于大型医疗器械生产周期较长,尽管钢材、有色金属等部分原材料价格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对医疗器械生产成本影响有限。自三季度以来,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销售成本保持平稳增加趋势。而以来,医疗器械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品销售收入增速逐季提高,带动了行业利润增速的快速上升。

上六个月,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品销售成本达453.13亿元,同比增加27.82%;实现利润总额62.83亿元,同比增加23.49%,增速比上季度末加紧9.35个百分点。

(三)需求旺盛和政策扶持推动行业规模稳步上升,但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

从需求上来看,以来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始终位于2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政策上来看,近年来,政府通过对医保药品实施政府定价,废止医院自行采购而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减少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医疗体制改革的加紧,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和完备的又一助推剂。医院通过改造软硬件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医疗体制逐步理顺,医院的医疗服务性收入将逐步成为主角,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种持续动力。

因此,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旺盛和新医改等政策的实施对医疗器械行业形成了巨大利好支撑,行业规模稳步上升。前三季度,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总资产达1030.55亿元,同比增加19.38%。

然而,由于国内公司产品线相对较单一造成市场集中度整体偏低,国内前10大医疗器械生产商所占份额仅为18.45%。根据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较高,排名前2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累计约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60%。(四)销售成本继续攀升,利润增速小幅回落以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CPI屡创新高。尽管9月份CPI回落至6.1%,但仍处在历史较高水平。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等因素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成本持续上涨提供了动力,由此造成三季度行业利润增速小幅回落。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品销售成本达737.02亿元,同比增加30.52%;实现利润总额96.54亿元,同比增加20.16%,增速比上季度末放缓3.33个百分点。

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预测

(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业产值复合增加率高达28.5%,使得其占医药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9.4%,但是仍然远低于全球医疗器械的42%。另外,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仅为1:10,而发达国家该比例已经达成1:1,因此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较大缺口,将来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最少尚有5~的高速增加期,预计将来几年将继续维持20%~30%行业增速。(二)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将来消费重点卫生部表达,预计农村急救体系建设累计投资7.2亿元,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投资5亿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投资1亿元,用于配备有关设备。另外,~期间,中央将考虑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备,加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实验能力建设、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建设和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并配备必要设备。受益于政府的大力资金资助,“十二五”期间,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消费重点。(三)我国家庭医疗器械发展前景广阔我国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处在高速增加早期,我国人均家用医疗器械费用不到7元,相对于美国的90元/人以及日本的75元/人,有极大的提高空间。同时,家用医疗器械的普及率还非常低。汞柱式血压计是家用产品中普及率最高的,但在我国1.6亿高血压病人的状况下,血压计年销量不到500万副,而美国5000万高血压病人带来的电子血压计年销量超出1000万副,普及率差距很大。在我国沿海和发达地区,糖尿病患者中也仅有10%的病人在使用血糖自测仪器或装置。由此可见,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的普及率远低于10%,将来提高的空间非常大。(四)我国医疗器械价格的“行政性下调”可能性较低近年来,为了减轻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进一步贯彻新医改政策,国家发改委等机构对部分药品价格采用了“行政性下调”,但预计将来医疗器械价格“行政性下调”可能性较低。

第一,我国医疗器械的招标政策较为宽松。我国仅对500万元以上的设备进行集中招标,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分为甲乙类,甲类卫生部统一招标、乙类进行省级招标。国内自主生产的医疗器械重要是500万元下列的设备,这些产品没有规定统一招标,降价压力较小。

第二,新医改的大思路是降药价和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现在政府通过发改委定价和集中招标来减少药价,药品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而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要通过各项物理诊疗、化学诊疗、影像诊疗及各类治疗操作来实现,因此,从新医改思路来看将来医疗器械降价压力小。

第三,各地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覆盖的诊疗项目广度与职工医保基本相似。随着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统筹比例提高,患者对确切诊疗的规定将越来越高,经验用药将逐步减少,各类诊疗设备的引致需求强劲。

第三章政策解读一、《医疗器械召回管理措施(试行)》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四、有关印发《~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备规划》的告知五、《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第四章附录⑴中国最具投标实力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品牌供应商三十强排名公司名称销售额

总资产

利润

三项综合得分注册资金

经营年限

年上缴税金

三项综合得分加减分

公示得票

两项综合得分评价

总得分1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54927728511112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54726130011083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1631028011064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48133828411035上海复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9930529611006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51334024210957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1432925010938力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49230329610919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13292274107910烟台冰科集团有限公司504262284105011深圳市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496275276104712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12273261104613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公司470310265104514佛山康神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471315258104415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57306279104216山东育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64295280103917北京宏润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96270272103818江苏奥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95269273103719江苏康欣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85283268103620汕头市福利医疗器械厂485309240103421江苏蓝韵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68303262103322上海美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70309253103223南宁市三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468316245102924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60315253102825万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470304253102726郑州迪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463298262102327北京鑫和拂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66286266101828上海汇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70282265101729仙居药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43304266101330深圳圣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413112601012⑵中国最具投标实力临床检查分析仪器品牌供应商五十强排名公司名称销售额

总资产

利润

三项综合得分注册资金

经营年限

年上缴税金

三项综合得分加减分

公示得票

两项综合得分评价

总得分1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5422629210722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457.52802841021.53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402401959754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29.5140272941.55无锡市欧普兰科技有限公司5251942139326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417.5191290898.57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535.5116246897.58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销售有限公司487.5131.9277896.49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550.5159.517988910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40820626688011长沙爱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487.5147244878.512上海迅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430.5138299867.513长春市曼特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8321916386514深圳市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55214217086415深圳市凯特生物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0115918984916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44723316284217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454.5200186840.518深圳市恩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445.5198193836.519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496.5189146831.520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015916082921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435223.5170828.522深圳匹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8.5163155826.523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6153.5149818.524深圳市雷杜电子有限公司480165.5170815.525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442.5101268811.526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435188.5186809.527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483143.5180806.528江苏奥迪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402204.5198804.529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42621415479430深圳市越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4714719478831深圳市美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496.5126164786.532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490.5109.01184783.5133山东兰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39315723078034厦门安普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1.577174762.535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25.5135297757.536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412.5182156750.537重庆云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59131.5159749.538深圳市盛信康科技有限公司39018216773939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3969624573740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4448818071241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110016971042深圳市航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373.5159176708.543深圳市普康电子有限公司42012116470544济南金浩峰技术有限公司370.5120191681.545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51.576147674.546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327154.6187668.647四川美生科技有限公司367.5119.4178664.948重庆鑫瑞川分科技有限公司316.5167.18178661.6849珠海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42384.5148655.550长春市柏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330171.46151652.46⑶中国最具投标实力医用X射线品牌供应商三十强排名公司名称销售额

总资产

利润

三项综合得分注册资金

经营年限

年上缴税金

三项综合得分加减分

公示得票

两项综合得分评价

总得分1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59128919910792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583.52671931043.53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550.52202581028.54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522291989795锐珂亚太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550.5130.6294975.16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982722009707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71.5204177952.58沈阳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86.5189173948.59日立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56115617489110南京普爱射线影像设备有限公司526.5166197889.511北京东方逸腾数码医疗设备技术有限公司50718618988212北京航天中兴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3415519288113南昌宝镭特医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487.5198.3184869.814天津邦盛医疗装备有限公司515.5110241866.515南京卡普(中国)有限公司50717318286216福建梅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90.5185185860.517上海爱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9219317285718南京杰雄医疗装备有限公司53413219085619河北宏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1911918682420山西康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87.5137195819.521北京东方惠尔图像技术有限公司49513917580922杭州美诺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49510819079323青岛海青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466.5145181792.524南京威达天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48611918579025南京中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138218878326玉林好邦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48011717977627山西太谷万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453137.3183773.328沈阳盛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4514317476229佛山市精髓光电有限公司44414117676130贵州奥华康经贸有限公司481.5102.5171755⑷中国最具投标实力医用磁共振品牌供应商二十强排名公司名称销售额

总资产

利润

三项综合得分注册资金

经营年限

年上缴税金

三项综合得分加减分

公示得票

两项综合得分评价

总得分1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54923429910822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9228030010723日立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558225.642721055.644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51024028810385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50721829310186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547.52771921016.57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17.51952971009.58宁波鑫高益有限公司556.5143.9279979.49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71.5204187962.510深圳贝斯达科技有限公司54621919495911北京大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571.5196191958.512沈阳东大阿尔派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520.5203233956.513上海爱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519323094814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496.5255195946.515嘉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38.5192.4198928.916上海卡勒幅磁共振技术有限公司523.5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