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对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p19--22。【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感受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2.能够说出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3.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美,发展审美观,感受对称的科学性。【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习题纸、彩色图形(金鱼、燕子、脸谱)、彩纸、剪刀【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视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我们一起来品味民俗文化的韵味。仔细看视频,你都能看到哪些民俗文化?谈话:谁来说一说?生说:京剧、秧歌、舞龙、剪纸……【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这些充满浓浓民族气息的素材进行学习的同时,受到民族情感及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渗透德育内容。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形成概念谈话:老师这还有几张民俗的图片,我们来看一下,出示金鱼、燕子、脸谱、不对称脸谱预设:生“啊”。谈话:为什么看到这一幅要“啊”,而前三幅不“啊”预设:这一幅不好看、左右不一样、不对称谈话:前三幅图呢?预设:金鱼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燕子和脸谱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对称的谈话:我们观察发现,这些物体或上下两边一样,或左右两边一样,都是对称的。今天我们来研究“对称”(板书课题:对称)谈话:刚才你们看到的这些物体,我们把它抽象出来,这些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你怎么证明它是上下或左右完全一样的,它是对称的?在你们的桌子上有这个图形,探究一下。探究要求:1、拿出图形,探究以下问题(1)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对称的?(2)动手操作后,你能发现什么?2、交流时请说明:①采用什么方法。②发现什么。3、人人都要动脑、动手、动口、动耳。4、探究时间:3分钟,音乐声为令。谈话:探究开始。谈话: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操作认真,一直在小声的自己向自己汇报。老师奖励了他大图形。请拿到奖励的三位同学来汇报一下。汇报交流:生1:我把金鱼上下对折,发现两边一样,是对称的。谈话:他刚才说的非常好,他用什么方法?(对折)发现什么?(两边一样)在数学上我们把“两边一样”叫做“完全重合”。(板书:对折、完全重合)谈话:你说的真好,我们俩击个掌吧.(老师和学生击掌)看,我们俩的手掌完全重合啦!预设:学生不同意.指生说明原因生2:我把燕子对折,发现完全重合,是对称的。(生2:我把燕子对折,发现两边一样,是对称的。谈话:在数学上“两边一样”叫什么?生2:完全重合。谈话:你能再说说你的方法和发现吗?生2:我把燕子对折,发现完全重合,是对称的。)生3:我把脸谱对折,发现完全重合,是对称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问题?(预设:我用量一量的方法,从中间到两侧距离是一样的。谈话:你怎么找到中线?预设:对折。谈话:量了部分后,其它部分验证了吗?预设:没有。谈话:数学要严谨,量一量并不能证明完全重合,而对折可以,所以我们采用对折的方法。)谈话:这三位学生都是通过“对折”发现了两边“完全重合”,你们也是这样吗?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所以,这三个图形是什么图形?生: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本环节创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发现对称,由物到形、由观察到验证引导学生思维严谨,培养学生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习惯。(二)剪一剪,加深理解谈话: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红心,我就是从这样的一张纸上剪下来的,你知道它是怎么剪下来的吗?能不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想一想。预设:先对折,画出来再剪谈话:不错,谁能说得再具体点?预设:先对折,画半个再剪谈话:谁再来总结一下。谈话:谁来当小老师指导我一下,我来替大家剪。生说,师做。谈话:它是轴对称图行吗?为什么?预设:是,对折后完全重合。谈话:你想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吗?想一想你想剪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指生说一说想剪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怎么剪就是轴对称的。剪完后,你如何验证它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剪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剪完后,想想你如何验证它是轴对称图形?生剪展示。随机选一个汇报,说一说是如何剪得。谈话:请同学们高举自己剪的图形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欣赏一下,看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谈话:同学们动手剪出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真了不起。【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验证自己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剪一剪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自主练习,应用新知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谈话:轴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教师补充(出示图片)谈话:看,这是哪?图中有轴对称现象吗?生说。谈话:不仅校园中有轴对称现象,周围很多地方都有。作为青岛上合峰会主场馆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因为对称犹如一只展翅的海鸥,栖息在黄海之滨。百年栈桥无论是其整体结构,还是矗立在其南端的回澜阁,处处彰显着对称的美。你觉得美吗?海洋中的一些生物:虾虎、蛤喇、墨鱼及各种鱼类身上都有轴对称的身影。国际海军信号旗也因对称而简洁醒目。2.哪些是对称的。自主练习2开火车说3.识别轴对称图形谈话:同学们在咱们认识的平面图形有一些就是轴对称图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看看你能不能很快地说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指生汇报。关注:平行四边形无论如何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指生对折验证。有同学可能提出将其剪开,两部分可以完全重合。师示范剪开,完全重合。有学生则会提出,剪开不是对折,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4.追根溯源选螃蟹谈话:周末老师去市场相带几只螃蟹回去,请你快速帮老师选几只。选完后想想你选的理由是什么。打开1号题纸,快速选。汇报选哪几只?说说你的理由。都同意他的观点吗?还有没有其它理由?(除了对称,还漂亮)谈话:你们猜猜,这些螃蟹中,哪些跑得快?预设:对称的谈话:是的,只有身体的左右结构对称,它们才能跑得快。同学们其实对称除了美观还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一个微课。(对称具有科学性微课)5.它们是谁呢?谈话:我们平时用的数字、字母、汉字中也有轴对称现象,只看一半,你能猜出它们是谁吗?数字:83字母:AM汉字:非品6.做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动作造型。学生思考,指生展示。学生起立都做一个自己认为是轴对称的动作造型。拓展:利用手指摆出数字1-10,要体现对称。【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涉及内容从“身边现象”——“实物图片”——“几何图形”练习深度从学生常见的事物到抽象的几何图形一点点的加深,把具体的图形抽象几何化,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初步几何概念;练习形式包括说一说、判断、选一选、猜一猜、做一做,多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对称的理解,考察学生对对称的掌握,学生乐在其中。四、回顾梳理,总结反思。谈话:同学们,本节课就要结束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知识方面:了解了对称现象,理解了轴对称图形。会剪一个对称图形。方法方面:会通过折一折判断轴对称图形。情感方面:感受到了对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学习方法、学情态度等方面来谈自己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的回顾整理,又培养了学生的善于反思、总结的意识板书设计《对称》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对称内容的起始课。生活中很多学生熟悉的物体都是对称的,例如有些建筑物、窗花、一些动植物等,学生对于这些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要感受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对称形成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是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探究周长的求法,再利用探究的知识回归于生活之中解决问题。本节课继续沿用这种“物——形——物“的探究策略。从对称的物体中抽象出对称图形进行探究,再回归到生活中举出实例,使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外显化。生活中学生有了对称的初步感知,但是对于概念的具体描述,学生还比较模糊。通过出示不对称脸谱,学生对比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形成视觉冲击,唤醒学生原有的对对称现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表达对称,描述对对称的理解.本节课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相同探究方法及对学生原有感性认知的唤醒,在学习方法与知识层面实现了本课与新旧知识的关联,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对称》效果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对称》的内容,为了符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视频导入--自主探究--拓展应用—回顾总结的教学流程,设计了有梯度、层次性强的课堂习题,创造性的改编了课后习题,使得其更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新授阶段,出示对称和不对称的图片造成矛盾冲突,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发现对称;动手操作折一折验证对称,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剪一剪创造轴对称图形,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一步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的认知结构,在练习的设置上,我选用了教材“自主练习”的几个题目,并进行整合创编。课堂评测,通过走批,普遍发现孩子们都能够快速、正确的做出答案,只是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出现了一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平行四边形不能完全重合,与头脑中原有想法形成矛盾冲击,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习题四选螃蟹,通过选螃蟹引出对称具有重要意义。微课介绍对称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科学性。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体会到对称在大自然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背后的科学意义。最后一个习题设置是开放型的,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动作造型。创造了让学生动一动、做一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做动作的过程也是对轴对称图形理解加深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重视学生“做”,鼓励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及逐渐完善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创造思想,引导学生更积极的思考。《对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三年级下册,《对称》的内容。教材给出的情境图呈现了三幅图片:剪纸金鱼、风筝、京剧花脸脸谱,借助问题“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很多学生熟悉的物体都是对称的,学生对于这些对称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设计的目的是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对称美,发展数学审美。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五年级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打下基础。本节课的选材注重练习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选取脸谱、剪纸、风筝等素材,这些图形非常典型,观察起来容易发现其共同特征;从这些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素材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发现、去探究,在“做”的过程中思考沉淀,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观察、对折等操作过程中认识对称,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既是“教材”也是“学材”。在教材资源的选取和习题的选用上,我在尊重课本材料的基础上,遵循了三年级学生发展规律和思维习惯,进行了适当改编整合,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数学文化、海洋资源、艺术资源等,设计了基础练习、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了解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验对称的科学性。《对称》评测练习1.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2.哪些是对称的。自主练习33.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是的图形下面画“√”.自主练习44.选螃蟹。在你想选的螃蟹下面画“√”5.你能根据他们的一半猜出它们是谁吗?数字:83字母:AM汉字:非品6.做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动作造型。《对称》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美,发展审美观,感受对称的科学性。本节课中的亮点:1.视频导入后,出示民俗文化的图片,教材中的对称图片及一个不对称的京剧脸谱,给学生造成一种矛盾冲突,快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本课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发现对称,动手操作折一折验证对称,剪一剪创造轴对称图形,练习中给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尤其是其中看似对称实则不对称的平行四边形,激发了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探究的欲望,通过对折发现,平行四边形不能完全重合,与头脑中原有想法形成矛盾冲击。从“发现对称”到“验证对称”再到“创作对称”又到“辨析对称”,一步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落实悦动目标。3.对于学生易混淆的“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合”,教师通过和学生击掌这个简单的动作提供了“完全重合”的反例,引导学生发现教师的手掌和学生的手掌在击掌时是“部分重叠”,弄清“部分重叠”和“完全重合”的区别,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善于质疑的习惯与意识。4.本节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艺术、海洋、科学相融合,实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关联,使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有效,也突出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5.本课充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抽象的对称与实际物象结合,使抽象思想具体化。引导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轴对称现象,做自己喜欢的对称造型,使对称思想外显化,从而变得生动有趣。练习中的选螃蟹题目,引导学生用对称的眼光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将对称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渗透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数学可以应用于生活来解决实际问题。6.注重德育渗透,在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思维严谨、独立思考、长于质疑,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限定探究时间利用音乐声为令,养成遵规守则的习惯。充满浓浓民族气息的民族文化素材带给学生民族情感及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