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控制测量-角度测量_第1页
小区域控制测量-角度测量_第2页
小区域控制测量-角度测量_第3页
小区域控制测量-角度测量_第4页
小区域控制测量-角度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区域控制测量项目2任务2角度测量1.角度测量的基本概念2.经纬仪的构造3.经纬仪的使用4.水平角的观测5.竖直角观测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角度测量的误差

角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人为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认真分析这些误差,找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从而提高观测精度。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仪器校正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一、角度测量的误差

1、仪器误差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它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距沉降观测点20~100m,观测方便,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水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望远镜视准轴不严格垂直于横轴、横轴不严格垂直于竖轴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的方法来消除,而竖轴不垂直于水准管轴所引起的误差则不能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或其他观测方法来消除。仪器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偏离测站中心的位移叫偏心距,仪器的对中误差不应超出相应规范规定的范围。若仪器未能精确整平或在观测过程中气泡不再居中,竖轴就会偏离铅直位置。应特别注意认真整平仪器。当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零点超过一格以上时,应重新整平仪器由于测点上的标杆倾斜而使照准目标偏离测点中心所产生的偏心差称为目标偏心误差。观测时,标杆要准确而竖直地立在测点上,且尽量瞄准标杆的底部。引起误差的因素很多观测时应注意消除视差,调清十字丝。读数误差与读数设备、照明情况和观测者的经验有关。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一、角度测量的误差1.对中误差2.整平误差3.目标偏心误差4.瞄准误差

影响角度测量的外界因素很多,大风、松土会影响仪器的稳定;地面辐射热会影响大气稳定而引起物像的跳动;空气的透明度会影响照准的精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仪器的正常状态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测角的精度,要想完全避免这些影响是不可能的,观测者只能采取措施及选择有利的观测条件和时间,使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从而保证测角的精度。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一、角度测量的误差

3、外界条件的影响仪器安置的高度要合适,三脚架要踩牢,仪器与脚架连接要牢固;观测时不要手扶或碰动三脚架,转动照准部和使用各种螺旋时,用力要适中,可转动即可。对中、整平要准确,测角精度要求越高或边长越短的,对中要求越严格;如观测的目标之间高低相差较大时,更应注意仪器整平。在水平角观测过程中,如同一测回内发现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偏离居中位置,不允许重新调整水准管使气泡居中;若气泡偏离中央超过一格时,则需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二、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二、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213观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之前,必须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或自动归零开关设置“ON”位置。标杆要立直于测点上,尽可能用十字丝交点瞄准对中杆的低部;竖角观测时,宜用十字丝中丝切于目标的指定部位。不要把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读数弄混淆;记录要清楚,并当场计算校核,若误差超限应查明原因并重新观测。2.2.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三、未来职业岗位的应用五、思考题测量离不开精度,更不可能避免误差,所以对误差的研究是必要的,是判断数据可靠性的标准。角度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四、课程小结本讲主要讲述了角度测量误差的三个大方面的来源,以及相应的减弱或消除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时刻主要误差的大小。小区域控制测量项目2任务2.2角度测量1.角度测量的基本概念2.经纬仪的构造3.经纬仪的使用4.水平角的观测5.竖直角观测6.角度观测误差来源及消减措施2.2.4水平角的观测案例导入

佳苑建筑工地欲对B栋楼进行施工点位放样,施工经理要求施工技术员小徐对这栋楼进行施工点位放样。假如你是施工员你将如何解决问题?一、水平角的测量方法---测回法

2.2.4水平角的观测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0上,进行对中和整平。②盘左位置,瞄准左方目标,用拨盘螺旋转水平度盘对准0°或比0°大点,得到读数为α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得读数b完成上半测回观测。③盘右位置,先瞄右方目标,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再瞄左目标,读数完成下半测回观测。一、水平角的测量方法---测回法

2.2.4水平角的观测0AB

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应小于40″。此法适用于只有

两个目标时的测角。为了减少度盘的刻划误差的影响,各个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应该改变180°/n(n为测回数)各测回角度之z差,不大于24″上半测回:盘左:A-B(顺时针)下半测回:盘右:B-A(逆时针)一个测回测回法测角记录表2.2.4水平角的观测测站目标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各测回角值

O(1)A左00206B684918B右2484930A1800224O(2)A左900136B1584842B右3384848A2700148684706684712684706684709684706684700684703

半测回角值差≤40″一测回角值差≤24″水平角角值的计算应注意2.2.4水平角的观测(1)(2)55º12

25

018027090332º38

45

βAB32º38

42

115º12

22

018027090ABββ=第2个目标读数b-第1个目标读数aβ=115º12

22

-

32º38

42

=82º33

40

当b<a时,b应加360°后再减β=(55º12

25

+360º)-332º38

45

=82º33

40

2.2.4水平角的观测②盘左位置,瞄准起始目标A,用拨盘螺旋转水平度盘对准0°或比0°大点,得读数为a。顺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B、C等,分别读数得b,c等,最后又回到A点,读数。盘左从瞄准目标A到又回到A的过程,称为归零。两次瞄准目标A的读数差称为归零差

=a-a′。J6级经纬仪,归零差不得大于24″。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O上,进行对中和整平。OABC二、方向观测法(全圆观测法)此法适用于多于两个目标的测角。以上过程称为上半测回。二、方向观测法(全圆观测法)2.2.4水平角的观测OABC盘右位置,先瞄A目标,读数a。逆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C、B等,分别读数得c、b等,最后又回到A点,读数。注意检查下半测回归零差也不得大于24″上半测回:盘左:A→B→C→A下半测回:盘右:A→C→B→A一个测回以上过程称为下半测回。

2.2.4水平角的观测全圆观测法记录表归零后同一方向值较差不能大于18秒151202400112180011833120240-600109624833151202400115(00112)000006247211511912900106152483024120309001182700112612018333482427001060+6+12+690010615248272412024900115(900110)00000624717151191400000624719151191362471988315420840470010662483624248301800112-6+6

(盘左+(盘右±180))/2

A

C

B

AO(2)

AC

B

A

O(1)

盘右盘左水平角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归零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