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体传播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谈到群体性传播与群体事件的关系,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群体事件,什么是群体传播。我们首先可以从定义上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对和分析。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群体传播依附于群体事件,群体传播的内容需要有群体性事件,才能传播开来。群体传播的广泛性等特性也是跟随群体性事件自身的本质和大小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我将从群体事件中的群体传播流程,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方式和特点,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一、群体事件中群体传播流程。在群体事件整个过程中,群体传播主要存在三个发展阶段1,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集中于突发性质案件本身的议论,不能口口相传,此为群体伊始唤醒议论纷纷的阶段;2、社会大众出现对事件之外相关的种种联想,开始集聚现场,出现了演讲等舆论动员的信息传播方式,情绪较为激烈,此为群体事件形成的流言四起的阶段;3、社会大众重点由对事件本身真相的追究转移,集中到权利体系和当局,情绪激化,冲动、暴力行为发生。此为妖言惑众阶段。在议论纷纷的意识唤醒阶段时期,群体传播主要呈现以口口相传为只要方式,具有较强可信度,但由于主要是随机传播,信息往往容易失真。在流言四起的意识形成阶段,信息集中,核心信息出现,核心信息集中于案件细节的惊人,骇人之处的描写和深层次原因的剖析,并转向社会原因。同时信息领袖,群体中心形成,这表明事件已经由自发阶段向组织阶段升级。在这一阶段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文字信息成为主要载体。在谣言惑众的群体行为阶段,群体的情绪多少焦虑,不安,愤懑等,甚至出现原始本能宣泄尤其是暴力的冲动主宰群体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谣言信息成为主流。这种谣言信息目标明确,攻击性强,信息传播频率加快,口头语言成为主要方式,在此期间的流言传播会变得越来越迅猛,内容越来越离奇。二、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典型代表案例及思考。在我国先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或然性,组织化群体领袖还没有生成,因此当群体性事件发生之时,政府等部门对行为的控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形成组织不力而过度宣传的局面,当暴力事件发生时,谣言传播的主导者变成各路人群,大家情绪激昂,但盲从度更高,相互感染,只有暴力行动才能发泄愤怒。瓮安事件完全符合上文推演的信息传播流程。2008年6月22日凌晨2时27分,瓮安三中初三女生李树芬溺水身亡,法医初步鉴定后,其家属被告知死因为自杀式溺水身亡,三位当事人被释放。第二天,死者之父李秀华提出质疑,当日上午,死者父亲等人到瓮安县雍阳镇派出所询问案情,被告知已交到瓮安县公安局刑侦队负责。刑侦队告诉他们,李树芬系自己投水死亡,与当时在场另外三名青年无关,要求家属自行埋葬尸体。死者父亲等人不服,提出要进行法医鉴定。当晚,瓮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科的法医到现场作鉴定[1]。由于怀疑李树芬并非自杀,她的家属用冰棺将尸体冷冻后停放在出事现场,同时从附近的居民点接来电线,还用竹竿和编织布搭起棚子遮盖冰棺。当时有六七十人围观。法医在做完常规检查后认定李树芬系溺水死亡。由于当时家属没有质疑是奸杀,法医并没有检查死者外阴。死者家属在签字后认为鉴定只是“拿着手电随便照了照”,过于随便,因此到黔南州公安局申请第二次复检。同时有传言说女生可能是被两名当地青年强奸后掐死并抛尸河中[2]。25日,黔南州公安局派来的法医进行了第二次尸检,按照死者家属委托书中的要求做了解剖并对死者死前有否中毒和性行为进行了检验取样。26日检验结果公布,称排除了服毒和强奸的可能性。但死者家属认为法医“取走了部分器官”,并且没有公布结果。这时往停尸处围观的人增多,有传言说元凶是瓮安县委书记的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当地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又有传言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死者的“叔叔、爷爷、奶奶因上告被打住院抢救,妈妈被打得说话含糊,已失去理智,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1][3]。另外,死者的二叔瓮安县玉华乡中学教师李秀忠在离开公安局途经当地保险公司门前时,遭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士打伤而入住医院(此前曾有李秀忠为公安局唆使的黑社会打至重伤,并于28日死于医院的传闻,但死亡一说已被李秀忠本人证伪)。[4]女孩的同学前去问询,也被殴打。民众纷纷前去围观,有人辱骂警察,结果有三人被打,入住医院,引起民愤。15时,两名学生引导。数万群众尾随,游行至县政府及公安局大楼前请愿,4小时请愿无果,群众烧砸大楼,六二八事件正式发生。由此可见,群体传播对于群体性事件有深重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三、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方式和特点。1、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传播者与受众往往合为一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一般都具有两点共性,非理性和情绪性。人们往往同情弱势群体,仇富仇腐,因此,他们传播的信息也具有此特点;2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是一种特殊信息。传播者带来的信息有可能是亲身经历,也有可能是道听途说,传播和接收的内容只是正常信息的碎片,如果这种特点被犯罪分子操控的话,在危机状态散布谣言,从而使这种情绪刺激加剧成为某种传染,从而使这种情绪性信息迅速成为整个群体的主导意识,加剧破坏性。3、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信息传播过程简单且带有强制性。容易导致一错再错,错上加错;4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具有匿名性,这种状态下使参与者失去社会责任感与自控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四.群体性事件中群体传播的信息管理。在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看似突然爆发,但实际上都经过了民意到民怨再到民怒的过程,并非不可逆转和无法控制的。作为社会主流信息的提供者,当前政府信息传播应遵循传播规律,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提高信源的可信性,取信于民。应加强政府及主流媒体的建设,提高他们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其次。提高信息开放度,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噪声干扰-------谣言止于真相。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途径是真正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发布最新动态消息,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实现公众的民主权利,引导舆论。第三,保持政府主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在群体性事件中,由于来自正式渠道信息不足,导致谣言不绝于耳。因此,要及时公布信息,最大限度消除群众的不安情绪和紧张心理,使得大规模破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没有了可能。群体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群体传播的方向引导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因此,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要迅速采取合适收到,控制群体传播,有效引导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最终圆满解决。
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组织1、组织定义:组织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特征:①是两个人及以上;②是专业化的部门分工;③有非常明确的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与群体的区别:群体更具有偶发性,并没有非常结构化的角色来制约群体里的人;而组织有着非常明确的职务分工,位置决定角色。可以说,组织是比较特殊的群体。2、古典学派——机械隐喻观点:在这个隐喻中,员工更多是一种工作角色,或者说机器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零件。这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案例:《摩登时代》有两个情节,充分展现了这一“机械隐喻”,以及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剥削关系。①首先是羊群的隐喻。电影开始时,一个羊群被赶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就是工人们“羊群般”进入工厂的情景。②其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这部电影里又众多描述人如何被大工业时代“异化”成机器的俘虏的镜头。比如卓别林扮演的小人物,在生产线上拧螺母,单一重复的工作最后僵化到要去拧别人的鼻子和衣服扣子。反思:发生于2010年的富士康“跳楼门”事件,不仅引起大众对于人与机器以及工厂关系的讨论,也给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来自实践的挑战。人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对资本和资本家来说),更是社会性的。高度的工作分工,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以及科层化的工厂权力下,个人除了成为一个机器零件,不能有其他方面的自由和权利。这无疑会引发来自劳动者本身的抗争乃至以牺牲自己的身体来展现劳动的“异化”过程。于是我们需要新的看待企业和组织的视角,乃至行动。3、人际关系学派——家庭隐喻观点:更关注员工的感受,以及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和谐关系是决定组织关系的效率。该学派提倡对员工需要的满足,提倡内部传播的开放,尤其是鼓励非正式的人际往来,让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共同分享组织的发展与进步。案例:谷歌公司允许工程师有20%左右的工作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项目;谷歌中国为每一位员工提供2000元预算,自行购置办公用品,布置办公室。这一以人为本的、家庭式的企业环境,无疑为组织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和谐的人际环境。启示与反思:①人是社会性的,有着感情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一个机械零件;而内部和谐关系的搭建将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升。②人际关系学派也面临一些问题,即在实践中关注个体发展,走到极端,从而使得组织的发展与和谐内部关系的形成脱节,导致效率下降。否定之否定,新的学派又出现了,那就是人力资源学派。4、人力资源学派——团队隐喻观点:把整个组织看作一个团队,以完成组织目标为最终目的,在这个前提下,关注以信任感、凝聚力和归属感为特征的人际关系和谐文化建设。与人际关系学派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人力资源学派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延伸。①首先,它并没有抛弃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在组织大家庭中的各种交往需要的关注与满足;②其次,更加关注员工的智力和体力在提高生产效率上的作用,比如各类团队建设的培训组织项目就是出自这一理念;③最后,这些措施都是为完成组织目标,达成组织利益而服务的。5、组织传播视角下的三个学派从传播的内容来看,古典学派更关注任务的达成,人际关系学派更关注员工内部社交的需要,而人力资源学派关注的因素更多,包括组织任务、社交和个人能力提升等。从传播的方向来看,古典学派更多地关注垂直的、从上到下的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学派更关注水平或者由下而上的信息流动,人力资源学派更关注全方位的信息传播。在传播渠道、交往方式等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也有着差异。组织传播6、组织传播定义:组织传播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更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手段:纸质文件,电话(包括内部电话网络和外部电话网络),会议(面对面或者媒介化的面对面),企业内部的专业渠道等。功能:组织传播对于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①协调组织内部关系;②监测和控制组织外部环境;③交流情感;④提高凝聚力。7、组织内传播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也是组织维持其内部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和整体运作的过程。包括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两个方面。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一般来说,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根据信息的流向,可区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如组织成员工作之余的交谈、单位内外的各种私密交往;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如各种自发的革新小组、兴趣小组或联谊会中的信息交流等。8、组织外传播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企业组织的信息输入渠道是多方面的,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部门和员工,可以说都是企业组织伸出的信息触角,都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功能,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互联网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瞬息万变的条件下,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亟需一个迅捷可靠的信息系统。Eg:POS(销售数据系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1、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际数据;2、提供最新数据和实时信息,最能反映市场的现况及其变化;3、商家可以据此把握市场动向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如产品定位或产品周期分析以及流行趋势分析。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这里指组织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宣传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1、公关宣传:“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publicrelations,简称PR。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的关系和联系;公关宣传,则是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公关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举办大型公关活动以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和报道、主办新闻发布会等为传媒提供报道材料;其作用包括使外界公众了解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社会意义,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及防止和解决组织与周围公众发生的矛盾和冲突。2、广告宣传: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是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而且具有直接的促销效果。3、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也译为“企业表征系统”,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所采用的象征符号一般为具有特色的视觉图案。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二是行为规范标识;三是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CIS活动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CIS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组织传播与公共关系9、公共关系公关关系,简称“公关”,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的关系和联系;公关宣传,是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公关关系主要扮演了组织与社会大众之间、组织和大环境之间信息交流的中介角色,是一个积极的、目标明确的中介。为组织利益服务,是所谓“公共”关系的核心要义。群体传播案例四(群体传播)一位记者赶到某个火灾现场进行采访和拍摄,随后完成了撰稿和编辑工作,这条新闻在当地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中播出了。群体1、群体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分类:①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人划分成各种各样的群体,如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民族以及国家等。②理论上,(1)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参考群体和偶然群体。(2)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3)德国社会学家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③现实社会中,还有另一类群体的存在,这就是由临时的集合行为所产生的聚集人群,法国心理学家勒朋称之为“乌合之众”。集合行为所产生的人群,与我们通常所讲的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群体有不同的性质,需要作为一种独特的群体现象加以考察。2、初级群体定义:以亲密的面对面的结合、联合和合作为特征的群体,是非常私密的群体。通过持久稳定的互动,成员对于该群体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说,初级群体是个体获得社会身份的重要来源,个体脱离了初级群体是无法生存的。特征:①规模很小;②面对面互动;③成员互动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即具有较长的历史。形式:核心家庭、扩展家庭、亲戚、朋友和邻里。如北方的大杂院和单位体制,南方的宗族等,往往是除了家庭之外,个体获得社会身份和资源的重要网络。相关理论:①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及其“差序格局”理论,认为中国人的群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多地依赖血缘或地缘关系。这一“推己及人”的、基于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与西方个体主义的契约式社会结构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不管社会如何剧烈转型,这些基于初级群体的、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都是个体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②西方社会学家滕尼斯,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共同体/社区”(community)和“社会”(society)两个类型。前者更依赖于血缘和地缘关系,是有机的团结,含有更多的初级群体;后者则依赖于契约和身外的制度体系,是机械的团结。而人类社会的演变就是从有机的团结到机械的团结的变化,也是共同体不断解体的过程。社会意义:现代社会,初级群体不断解体。但值得注意的是,初级群体仍然扮演着重要的组织和社会动员作用。比如下文中将提到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在陌生人组成的城市中,依托于初级群体而发生。3、参考群体定义:个体不隶属于参考群体,却从参考群体中获得评价自身和调整行为取向的标准。特征:①规模可大可小;②但参考群体对个体来说比较固定。形式:最为典型的是粉丝群体与偶像。城市中产阶级额的生活方式往往是打工者向往的,而社会上层的生活往往是中产阶级所模仿的。社会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的不断分层,人与人在占有财富、权力、社会地位以及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正在深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参考群体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社会流动(通常是向上流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偶然群体定义:临时组成的群体。特征:①时间上可长可短、规模上可大可小;②具有极强的事件性;③因共同关注的利益、事情或一些突发事件和议题而聚集在一起。形式:北京南城天桥的艺人和驻足观赏的过客,美国街头的抗议人士,电影院的观众等。社会意义:偶然群体之所以聚在一起,往往是因为他们具有共同关注的利益(比如住房、食品安全、传染病、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事情(比如爱好,舞台艺术、戏剧、电影、足球和篮球的观众)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和议题(比如美国频发的枪击案,往往与种族议题有关,经常激发临时性的社会抗议)。群体传播与群体事件5、群体传播定义:它是一个非组织化的群体内部以及群体和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特征:①非组织性。即群体行为或群体传播活动是非正式的,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划、机制和规定。②不确定性。规模是不确定的,因时因地因事而异;群体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也是不确定的。③个人参与的灵活性。④情感导向。实例:如学生宿舍里的“卧谈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共同聚集在不同的宿舍里,每晚睡觉前讨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没有规划、没有组织的。从周一到周五,讨论的问题往往是白天的所见所闻。规模也是不定的。比如有时有人出去了,有时由于讨论过于热烈,把旁边宿舍的人也吸引过来了。讨论过程中,你可以不参与而去睡觉,也可以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整个讨论。至于情感导向,自然不必过多解释。因为情感类话题往往是最多的选择。当然,卧谈会的过程与效果也是充满不确定性。比如谈论一场球赛,最后可能是不欢而散,也可能形成一种共识。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群体传播现象:它既不是人际传播,一对一的;也不是组织化的,有科层化的严密的组织;更不是大众传播。网络环境中的群体传播: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广泛普及,群体传播也越来越被“媒介化”(组织传播的媒介化、制度化,如公关),群体传播正因多种传播媒介的介入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借助社交媒体而发起的群体性事件等。6、群体事件与群体传播定义:群体事件或称群体性事件,是转型中的中国遇到的众多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是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产物,也是表达公众诉求、影响公共政策乃至改变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而群体事件中展现出的群体传播的独特特征,也非常值得关注。中国群体事件的特征:①区域性。尤其是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接合部。②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期性。③事件诱因的多样化。群体事件的出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各类媒体的催化,有着多元的面向。④广泛的关联性。群体性事件虽然多是偶发的,但如果关系到更广泛的社会和公众利益,则可以产生跨地域、跨行业乃至跨文化的影响。(地点、时间、原因、范围)群体传播与群体事件的联系:①群体传播是群体事件的信息组织机制,没有这个传播的过程,群体事件是无法发生的。②群体事件需要多种媒体的参与。主流媒体考虑更多的是政治经济影响及其自身利益,经常扮演保守的角色,无法参与到群体事件的组织过程中。因此,对群体事件里的个体和群体而言,寻找另类的渠道表达声音和诉求就是一种合理的选择,eg:社交媒体。③群体事件有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与现代信息传播体系的弥散性密切相关。这也给包括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部门在内的社会治理进程带来了重大挑战。(相关的理论和经验,见下一节“组织传播——公关关系”和“大众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意义: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基本上都带有“抗争性政治”色彩。这种政治的主要基础是社会底层,往往带有社会泄愤的情绪化表达。无组织的动员、无利益的诉求、无权威信息、无规则底线等也是其重要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已经超出了传统社会治理的范畴,提出了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应该发展出怎样的群体传播理论去研究和分析中国的抗争性政治,看待这种没有组织化的,甚至是没有目标的抗争行为,比如社会泄愤事件,将是重大的理论挑战。7、群体动力论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场”的概念——场是被察觉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体的行为受到这些关系和行为的影响。如果把这个概念应用到群体传播之中,就形成了“群体动力”,对群体中的个体有着全方位的影响。这就是“群体动力论”。首先,群体的动力或压力来自哪里?这是个心理基础的问题。其次,从运行机制来说,在一个群体当中,往往存在两种传播的运行机制。一个是显在的社会活动,另一个是隐性的人际交流,公开的讨论和私下的交流共同影响着群体传播的方向。这两个机制是群体共识产生的基础。最重要的一点,群体之间的交流是会形成压力并最终导致合意,甚至态度改变的。这就是群体动力的基本理论。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8、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既指群体成员的个人情感,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即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的影响: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交流和互动频率高,群体意识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双向性强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即群体的凝聚力更强。群体意识对群体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群体意识虽然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为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仍属于一种集合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9、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拥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也就越倾向于积极维护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因此,当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规范发生冲突时,他所面临的群体压力是巨大的。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2)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哪里,它还会唤起一种“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效果出现逆反效果。10、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指的是群体传播活动中,一种并不基于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的合意形成机制。当这些中坚人物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形成新的合意。集合行为11、集合行为(可用于舆论)集合行为可以说是群体事件中社会破坏性较大的一类。定义: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波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特征:集合行为容易引发破坏性的社会后果,是一种自发的非常态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传播,即更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如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发生条件:群体行为虽然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但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一般认为集合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①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社会不公、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达到临界点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结构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②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例如,在人们普遍对经济萧条感到担忧的社会气氛中,一条“某某银行可能要倒闭”的消息可能引起普遍的挤兑风潮,而一条“今晚可能地震”的流言,也会引发大量居民露宿街头的避难行为。近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帖信息所引发的。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状况下,人们与其相信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主渠道发布的正式信息,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应对方法: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条件中,至少由两个条件与信息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第一个条件,即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危机状况和结构性压力,也是社会传播的结果。因此,信息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始终,而治理集合行为的根本,在于消除它产生的温床或发生的条件。12、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可用于舆论分析)信息传播贯穿与集合行为的全过程(发生的三个条件均与社会传播有关)。但是,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与正常的社会传播有很大的不同,它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与正常的、有理性的传播行为相比,这些传播机制更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主要包括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13、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群体暗示: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在人际传播中,接不接受暗示通常基于受传者的理性判断;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则不同,它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于狭小的物理空间(舆论的发生条件),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一些情境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认为,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对他都成为有力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为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群体感染: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集合行为中传播的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如一人大哭,全场便跟着大哭;一人大笑,全场跟着大笑等等。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与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例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大赛中的球迷暴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迫害华人事件,就是其典型事件。14、群体模仿与“匿名性”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前者是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而后者则是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自觉的模仿或有意识模仿。但是,在集合行为特别是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用常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出现了相互模仿。心理学认为,这种模仿与人的安全(或防卫)本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把它作为最有效的安全选择。但是这种失去理性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又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例如,在电影院失火的场合,一个人向出口跑去,全体观众跟着蜂拥而上造成出口堵塞,所带来的危险要比冷静应对大得多。这种非理性模仿的发生基于一些原理,其中之一是“匿名性”原理。集合行为使个体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15、流言传播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和争议的一种现象。一方面,人们把流言看做正式渠道信息的补充,而现实生活中,流言或小道消息最后证实为事实的事例并不少见。(eg:新冠肺炎的吹哨人)另一方面,流言由于其暧昧性和可靠性,不容易与别有用心的谣言相区别,同时又常常引起不良社会后果,故而人们对流言的评价一般是负面的。(eg:双黄连抢购潮)定义:所谓流言,是“一种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且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特点:(1)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传播;(eg:从口头传播到社交媒体传播)(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网络时代“流言”的新形态、新特点:(1)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更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2)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3)社交媒体和媒体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分包协议
- 预拌砂浆购销协议案例
- 市政工程分包合同的签订与解除问题
- 购销合同全文格式
- 个人房产交易合同样本
- 租赁办公设施团队合同
- 制造合同书生产范本
- 电动伸缩门仓库采购合同
- 挖掘机使用合同模板
- 租车合同协议格式
- 《招商银行转型》课件
- 灵新煤矿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护校队安全工作制度(3篇)
- 2024年安徽省广播电视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线广播电视机线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糖尿病酮酸症中毒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HSE(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书
- 金蛇纳瑞2025年公司年会通知模板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