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09纲要缓考卷_第1页
华南师范大学09纲要缓考卷_第2页
华南师范大学09纲要缓考卷_第3页
华南师范大学09纲要缓考卷_第4页
华南师范大学09纲要缓考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30题,每题1分)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佛教思想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贩卖奴隶D、掠夺土地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虎门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5.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半殖民地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7.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A、失业的农民B、手工业者C、城市贫民D、工人阶级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A、文化渗透B、经济掠夺C、军事侵略D、政治控制9.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C、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10.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A、传播西方文化和科学B、进行传教活动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D、干涉中国内政1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A.西京B.北京C.天京D.金陵1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D.《原道醒世训》13.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A.干王B.英王C.翼王D.忠王1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A.天京事变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C.金田起义D.北伐失利15.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1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A.福建水师B.北洋水师C.广东水师D.南洋水师17.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C.“师夷长技以制夷”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8.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A.《仁学》B.《劝学篇》C.《校邠庐抗议》D.《盛世危言》19.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B.工艺学堂C.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20.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A.福州船政局B.天津机器局C.湖北枪炮厂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2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39.ACD40.ABC修正为:ABCD41.ABC

修正为:D42.ABD

修正为:ABC43.ABC

44.AD

修正为:A45.ABD

修正为:C三、辨析题46.错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但是,这两大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47.错误。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人民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它与解放区的军事斗争(即第一条战线)相配合,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四、例举题48.邓世昌、林永升;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左权、彭雪枫、赵尚志、杨靖宇。五、论述题49.八七会议的召开,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中国共产党在各地领导的武装起义。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城市中心论”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在执行过程中使革命力量遭受了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些共产党人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围绕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探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包括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问题、军队建设问题、农民土地问题、政权建设问题、红军的战略战术问题等。其中,关于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