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上语文12拿来主义同步练习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该寺建于1839年,至今已有177年的历史。几经修复、扩建、装饰,形成了目前的由祈祷大厅和内、外院组成的三部分,既冠冕堂皇,又具典型的民族风格。(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向来被人们所看重,并且一直践行,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3)从餐桌上的“残羹冷炙”身上琢磨商机,是农学出身并兼具投资人身份的于家伊,过去数十年一直在做的事。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赏析文中加点的动词“捧”和“挂”的表达效果。(2)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义。(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拋来”的东西,这是“拋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文中加点词“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后果?(4)文中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5)仔细阅读并体味本段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三种类型想法行动实质共同点孱头(1)徘徊不敢进(2)不加选择(3)保存清白(4)全盘否定(虚无主义)废物(5)欣欣然蹩进(6)(6)仔细阅读并体味本段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整。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莱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分析对象喻义态度相关语句大宅子文化遗产有选择地吸收他占有,挑选鱼翅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吸收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1)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烟枪和烟灯(2)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姨太太(3)(4)(5)(7)课文第一段说:“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作者语含讽刺,带有贬义。你如何看待刘海粟、徐悲鸿在海外办画展和梅兰芳访苏演出的行为?(8)“拿来主义”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请结合当下现实举例加以阐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既“拿来”又“送去”①正在进行的“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影节”,我们“拿来”了十五个国家的十八个城市的电视节目。人家的艺术,我们可以观摩、思索、借鉴,既开阔了观众眼界,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电视艺术,可谓采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②。据了解,明年,本市将在汉堡举办“上海电影周”,在澳大利亚举办“上海儿童电影周”,上海杂技团,舞剧《大禹》将赴欧、美、加、日等国演出,等等。真是进进出出、热闹非凡。③“拿来”和“送去”,这便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会使我们文化更、更。切勿一提“开放”,就担心人家那儿的“苍蝇”和“蚊子”,只要注意借鉴,我们就可大胆地“拿来”,也可大胆地“送去”。(1)根据语境,解释第①段“采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这句话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在第②段横线处填写过渡句。(3)第③段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A.丰富完善 B.深刻透明 C.健康强大 D.充实成熟(4)文中的“送去”与鲁迅先生批判的“送去”主义是否相同?为什么?(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概括“担心”的人的心理特点。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快乐(节选)钱锺书①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渡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②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1)下列对第①段画线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糖”喻指快乐只是表象,痛苦才是实质。 B.“电兔子”喻指为快乐而作的努力只是徒劳。 C.运用比喻论证了快乐的诱惑能使人忍受痛苦。 D.作者暗含揶揄,讽刺人类为快乐所做的努力。(2)分析第②段作者引用穆勒的话的意图。(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有何效果?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自诩()冷炙()脑髓()国粹()徘徊()糟粕()吝sè()bié()进kē()头鱼chì()càn()头xuán()虚下列句中加点的“是”,表判断的一项是①此后是顺便到欧洲去传道②然而尼采不是太阳③“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④这是抛给的⑤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⑤ D.②⑤依次填入下面一句话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上天堂,落了地狱,我们的子孙是在的,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A.或或却因此 B.或许或但所以 C.或或但所以 D.或或许却因此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文学常识填空。(1)鲁迅著有小说集《》《》和历史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2)鲁迅的名句“,”表示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的意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可概括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南帆①不久之前的报纸披露,某些名流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人们可以从繁体的汉字之中读出古人造字的匠心,例如“愛”之中包含了“心”,“親人”必须相见,如此等等。繁体汉字的阅读和书写犹如拜谒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有机会再次向祖先表示由衷的敬意。②当然,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反驳的声音迅速传来。繁体汉字笔画繁杂,孩童识字必须耗费巨大的精力,甚至有可能畏难不前。一些人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先生们,请默写“簫、齊、鸞、齡、靈、叢、釁”这么几个字,感觉如何?③如果允许插嘴凑趣,我愿意追加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使用篆书书写。篆书不仅更为接近古代的象形文字,形象直观;而且,篆书的历史更为久远。繁体汉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不能抱怨这种要求的刁蛮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罢了。④相信我——提出篆书书写的意图并非制造某种夸张的调侃,而是再现文字史的概貌。篆书构成了文字史的第一个鼎盛期。众所周知,繁体汉字的流通大约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事实上,文字史内部另一个更大的转折是篆书退出日常的书写领域——时间大约是汉魏之际。我想指出的是,从篆书开始,或明或暗的汉字简化运动几乎始终活跃于文字史之中。总之,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⑤我不想纠缠每一个字的简化方案,也不想谈论隶书之后诸种字体性质各异的简化特征,我真正兴趣的问题是:那些名流为什么未能察觉文字史内部如此明显的演变倾向——为什么未能察觉,恢复繁体汉字恰恰与古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⑥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历史曾经将一笔又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转交给后人。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⑦偶尔能听到一种舆论:我们这个民族温柔敦厚,拘谨含蓄,很少显示出蓬勃的创新冲动。这种观点显然不对——一个没有创新冲动的民族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但是,多数人愿意承认另一个特征:我们这个民族崇尚古人,尊重传统,敢于自我作古、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太多。对于某些人说来,古人的辉煌业绩时常悄悄地转化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牢笼。这时,一个问题愈来愈尖锐: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⑧我想更多地提到“古人的创造精神”。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巨。创新不是单纯地靠灵感、聪明和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创新还包含了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创新意味着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为什么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历史条件的改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诱因。公务文字交流数量的急剧增加,书写工具的改变,这一切无不迫切地召唤另一种更为便捷的新型字体。这时,文字创新及时地赢得了一个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汉字简化存在相近的理由:文字交流的规模前所未有,书写工具的日新月异,大众的识字如何更为客易,孩童如何接受启蒙教育——这时,汉字的简化成为一项疏通瓶颈的文化工程。_______尽管如此,对于许多人说来,一个小小的不适已经足够瓦解创新的冲动。⑨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至少可以从文字史的演变察觉,古人曾经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积极互动。如果想到的仅仅是恢复繁体汉字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没有意识到隐藏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背后不懈的创造精神,那么,这种做法业已接近于买椟还珠了。⑩许多人已经熟悉了李鸿章的形容:现代社会的降临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种剧烈的震荡纷至沓来。这时,古人的现成经验显然不够用了。期望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的古人完整地解答当前遭遇的问题,只能证明我们的平庸和懈怠。古人的业绩属于过去,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是: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⑪无论是争辩汉字的繁简还是别的主题,“古人的创造精神”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首要内容。(有删改)(1)根据文意,第③段加点字“相同的逻辑”表明篆书与繁体字都具有的特点和的功能。(2)联系全文,下列有关“繁简之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简之争不仅是选择汉字形体的争议,更显示出思想观念的差异。 B.主繁方从汉字的文化内涵角度强调恢复使用繁体字利于传承文化。 C.主简方从书写的便利实用角度强调简化繁体字与传承文化不冲突。 D.繁简之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恢复繁体汉字,因而是全文的中心话题。(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⑧段横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我们稍作计算即可明白:现今每天文字交流的巨大数量。②当然,这个文化工程已经为中国古籍的研习或者书法艺术保留了繁体汉字的特殊区域。③但是,许多人仍然感到了不适,似乎是某种熟悉的感觉遭到了破坏。④如果每一个字的平均耗时增加0.1秒,整个社会必须增添多少成本。⑤必须承认,这个文化工程的开启需要胆魄和非凡的勇气。 A.②⑤①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4)概括文章第④段的大意。(5)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6)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试分析下列事例所体现的创新精神”。近几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如淘宝、京东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20世纪80年代,国内居民的世界遗产观念还相当淡薄。当时,法国雪铁龙公司策划在中国拍一个汽车广告,要将雪铁龙汽车开上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东段起点的老龙头。虽然文物部门极力反对,但最终竟获相关地方领导批准。然而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仅十几秒,即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束之高阁。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当时我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还十分淡漠。②据我国专门从事世界遗产工作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介绍:“二战”后,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变化。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应具有以下特质: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为一种现实的或一种消逝的文明、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如今已有占世界绝大多数的177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已有近700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缔约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自1987年我国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至今已有30个世界遗产项目,遗产数目排列在意大利、西班牙之后,位居世界第三。③“公约”已逾而立之年,它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就中国而言,它使我们从世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使遗产保护有了生动而具体的标准和前所未有的激励与促进。如拉萨近些年来改建和兴建了一些与古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甚至是违章建筑,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虽经有关方面反复敦促整改,但成效甚微。而在布达拉宫申报世界遗产后,拉萨市投入5000多万元整治环境,拆除了不协调的非文物建筑500多处。河南龙门石窟周围多年来市场脏乱无序、违章建筑拥挤不堪,虽经专家呼吁、文保部门干预,乃至全国人大考察团检查督促均未能根治;也是由于申报世界遗产,使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投入1亿多元,拆除了南门外的中华龙宫、环幕影城、部队营房及各种不协调建筑,恢复了绿地,美化了环境,使龙门石窟及周围景观相得益彰。其他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湖北武当山、重庆大足石刻等无不如此。四川都江堰为整治文化环境,拆掉了价值大约2.2亿元的建筑;武夷山在申报遗产中也花了1个多亿,连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两个小村落,也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整治环境。④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促进了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世界遗产要求的不仅仅是少数决策者对文化遗产的重视,而且要求每一个和遗产发生关系的个人和单位都具有良好的环境观、审美观、大局观、历史文化和科学修养以及优良的文明举止。人们精神境界和实际操守的净化与提升无形中使社会的凝聚力、进取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显现并大大增强。⑤在欧洲一些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有一二百年历史。“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使国内和国际社会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经常化、制度化,双方都获益匪浅。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方面和国际组织合作举办了10余项遗产保护培训项目,这使中国的遗产保护手段和设施不断改进,也使国际社会对我国目前的遗产保护状况有了真正的了解。1994年,一位外国专家在评估西藏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后,激动地说:“来之前,我有许多疑问;现在我的疑问全没有了,你们在西藏做了很好的事情,你们的遗产保护符合国际标准。”⑥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还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世界遗产世纪游”,获得了极大效益。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1994年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第二年的游客就增加了十分之一。山西平遥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1998年门票收入已从申报前的18万元一跃而至500多万元,当年旅游综合收入更是高达4800万元。世界遗产旅游热逐渐形成。(1)解释第①段加点词“束之高阁”在文中的含义。(2)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哪些?(1);(2);(3)。(3)第③段和第⑥段都引述了一组数据,分别论证了什么现象?(4)有报道说:在我国出现“申报世界遗产热”的同时,“世界遗产”秦始皇陵核心保护区内却建起了巨大的“接待中心”,北京故宫不到100米范围内拆除了南池子老建筑,泰山上建起了索道,黄山核心区内筑起了水坝,张家界山体上矗立起电梯,乐山大佛旁有了“巴米扬大佛”,武当山遇真宫出租给“武术学校”被烧掉,孔庙受了水淹,都江堰上边正要建水坝,南京明孝陵下马坊将要给公路让道,苏州拙政园要拆除其西花园的原有建筑……面对这些事实,你有什么看法?试作简要阐述。探究:鲁迅“拿来主义”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有什么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讨论:《劝学》和《拿来主义》都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试分析原因并讨论两者的异同。以“学习”为话题,选一个角度,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1.【答案】(1)错误。“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应改为“富丽堂皇”。“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2)正确。“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应对方。(3)正确。“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2.【答案】(1)“捧”描述出“大师”们呈送礼物给帝国主义殖民者时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丑态;“挂”则勾勒出“大师”们大张旗鼓的声势和自鸣得意的神态。(2)反语,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3)“送去”是统治阶级由惧外变为崇外、媚外的一种表现,将导致中国国势更加衰弱,文化趋向贫乏;“送来”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手段,是进一步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钓饵,将导致中国丧权失地,经济破产,内战不休,民生凋敝,加速殖民地化;“拿来”是自主的有分析、判断地学习外国的长处,将使国家焕发生机,培养新人,发展新文艺。(4)类比推理的方法,“尼采”“发了疯”类比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导致国家和民族灭亡。(5)(1)怕给染污;(2)拒绝继承(逃避主义);(3)昏蛋;(4)放火烧光;(5)羡慕;(6)全盘接受(投降主义)。(6)(1)批判地吸收;(2)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3)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4)坚决抛弃;(5)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7)示例一: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鲁迅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是为了提出“拿来主义”。这是鲁迅杂文的一种论述技巧。示例二:刘海粟一行在柏林、巴黎举办中国画展极其成功,大长民族志气;徐悲鸿举办的中国画展,破除了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艺术的偏见,弘扬了祖国的绘画艺术;梅兰芳应邀访苏演出,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中苏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见鲁迅先生的看法也是带有个人偏见的。(8)略。3.【答案】(1)观摩、思索、借鉴别人的艺术,提高我们的艺术。(2)这是“拿来”。此外,还有“送去”(3)D(4)不同。鲁迅批判的是只“送去”无“拿来”的欺世惑众、媚外求荣的行径,这里的“送去”属于正常的有来有往的文化交流下,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5)怕改革开放会放进有害的东西,而拒绝开放,拒绝借鉴。4.【答案】(1)D(2)用猪知道快活的假设,引发了“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的观点;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思考。(3)论证了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如果精神上很痛苦,再美好的物质享受都毫无价值的道理。寓意深刻,深入浅出,说理灵动又生动形象。5.【答案】xǔ;zhì;suǐ;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基因组编辑安全性-深度研究
- 房屋清洁市场细分分析-深度研究
- 2025年山西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基于差分隐私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
- 2025至2030年中国瓶启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 2025年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松木中纤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宁夏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狮子王影视鉴赏
-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
- DL-T573-2021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