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_第1页
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_第2页
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_第3页
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_第4页
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

20多年来,中国的牛繁殖是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机会。同时,它也成为分散和小型牛繁殖的主体。大量小型屠宰厂和少量现代屠宰厂并存的牛产量模式。然而,2006年以来,很多地区出现的母牛和肉牛存栏严重下滑现象引发了牛源紧张问题,加剧了肉牛产品市场无序竞争的趋势,多数屠宰加工企业产能不足,部分企业甚至处于亏损停业状态,快速发展的肉牛产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肉牛产业化发展是解决牛肉有效、安全供给的重要途径。为研究如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提升肉牛产业化水平,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委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组成“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课题组,对我国肉牛产业化经营状况,如何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课题组采取全国层面的文献、数据资料分析和微观层面的典型主体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随机抽取11家龙头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对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市场、政府、龙头企业、养殖户及合作社)进行了综合调研。通过龙头企业提升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一、牛肉产业发展现状牛肉需求增加推动了肉牛产业的发展。我国有悠久的养牛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养牛的主要目的是役用。实际上牛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是人们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肉类消费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牛肉的需求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肉牛存栏量为7000万头左右,牛肉年消费量已达600万吨以上。目前,牛肉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三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和禽肉。我国已经形成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四个肉牛主产区,役用牛时期形成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渐向舍饲为主、集中育肥的生产方式转变。日益增加的牛肉需求不仅使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途径,而且也给资本创造了巨大增值空间。肉牛养殖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很多屠宰加工企业纷纷落户于各主产区,部分现代化的屠宰加工企业在四大优势产区也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国有肉牛屠宰加工点(场)2059家,其中,内蒙古和四川均超过200家,分别为236家和229家。21世纪初期,快速发展的肉牛产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分散的、小规模肉牛养殖为主体,大量小规模屠宰企业与少量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并存的牛肉供给格局。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市场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注水牛肉和瘦肉精等危害牛肉质量安全事件成为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急需破解的重要难题之一。此外,随着牛的役用功能需求下降,加之玉米等饲料价格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很多母牛养殖户和肉牛育肥户选择退出该行业,这些问题导致了2006年以来很多地区出现了母牛和肉牛存栏严重下滑的现象。母牛与肉牛存栏下滑引发了牛源紧张问题,而牛源紧张状况又直接增加了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剧了肉牛产品市场无序竞争的趋势,多数屠宰加工企业产能不足,部分企业甚至处于亏损停业状态。显然,我国的肉牛产业在经过快速发展后,已经到了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既能够开拓引领市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牛肉需求,又能够有效地组织养殖户进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安全的肉牛产品?这是我国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肉牛产业化发展是解决牛肉有效、安全供给的重要途径。国家已经将农业产业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积极推动。肉牛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肉牛产品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把我国肉牛繁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及流通与统一的大市场衔接起来,进行必要的专业分工和生产重组,实施资金、技术、人才和物质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产业的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和产品商品化(丘怀,1995;陈幼春,2000)。最终使得肉牛产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壮大,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10号)对如何发展龙头企业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但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委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组成“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课题组,对我国肉牛产业化经营状况,如何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二、调查问卷的设计“龙头企业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专题研究”课题的核心目标是研究如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提升肉牛产业化水平。根据这个目标,课题组采取全国层面的文献、数据资料分析和微观层面的典型主体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市场、政府、龙头企业、养殖户及合作社)进行了综合调研。结合研究目标,课题组设计了由包含客观数据的定量问题和有针对性的、可以自由讨论的定性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本次研究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按照调查问卷纲要,采取面对面的座谈方式,充分吸收企业负责人、市场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肉牛养殖户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四方面的参与主体不再是被动的被调查者,而成为主动研究的主体之一,其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深入讨论都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龙头企业是肉牛产业化研究的核心,目前,肉牛产业全国共有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实际是36家,4家企业因其肉牛产业业务相对少被排除在研究样本之外),课题组对这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为了更加深入地掌握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按照固定资产规模、企业所在地、带动农户规模、生产经营情况等指标,随机抽取11家龙头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并将11家龙头企业所在地区的肉牛产品市场、与企业连接的养殖户及合作社、当地政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龙头企业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牛肉养殖产业发展的思路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是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肉牛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提高而快速兴起。鉴于牛肉人均消费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肉牛养殖与加工的投资特点,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很早就确定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2003年和2008年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中更加清楚地提出了产业化建设的途径与保障政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肉牛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养殖规模的适度发展肉牛产业按照地区资源条件已形成东北、中原、西北、西南四个肉牛优势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我国养殖的肉牛源于农村家庭养殖的役用牛,分散的家庭养殖是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在国家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积极推行肉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引导下,小规模分散养殖不断向适度规模发展。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1世纪初,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年出栏10头以上的养殖户合计出栏量占全部养殖户出栏总量的比例)约为23%,2011年这一比例提高到41%。此外,优势产区内培育了一大批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养牛协会,为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肉牛地位的增加屠宰加工企业是肉牛产业化的龙头,这些企业负责把我国分散场户饲养的肉牛,通过屠宰、加工、销售及流通与消费大市场衔接起来,是产业化中的重要力量。随着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市场及政策引导下,很多投资者纷纷进入屠宰加工行业,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我国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约有2059家。屠宰加工企业的发展使肉牛生产加工条件逐步由开放的手工屠宰向封闭的机械屠宰过渡,由热分割向冷分割过渡,由简单分割向精细分割过渡。特别是一些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大品牌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在优势产区的崛起,不仅推动了肉牛屠宰加工水平,而且培育出一系列的全国知名牛肉品牌,极大地推动了优势产区肉牛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吉林皓月集团、大连雪龙集团、陕西秦宝牧业集团等。三、养殖模式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肉牛产品如何与消费市场有效连接,是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别标准之一。在牛肉需求旺盛和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很多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肉牛养殖者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我国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牛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订单方式收购育肥牛;二是通过与合作社或者肉牛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合作收购市场中的育肥牛;三是通过自己建立肉牛养殖场,将肉牛养殖和牛肉消费市场直接连接。显然,从目前屠宰加工企业收购肉牛、屠宰加工后再销往市场的过程来看,基本实现了“企业+合作组织+养殖户”或者“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一些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还在不断创新产业化模式。根据课题组实地调查,部分国家级龙头企业对紧密型户企合作连接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大连雪龙公司已经按照完全产业链的模式生产高档雪花牛肉。此外,肉牛产业化发展思路逐渐被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所接受,部分省市逐渐认识到母牛养殖群体、肉牛育肥规模化、龙头企业发展以及户企连接在产业化中的重要性,很多肉牛政策也倾向于扶持上述方面的发展。例如,陕西省除进行肉牛养殖大户、大县补贴外,还通过财政资金积极扶持秦宝模式发展;吉林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西北产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除采取“见犊补母”的政策扩大基础母牛养殖外,针对龙头企业发展也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牛肉与猪肉消费比例我国畜牧业整体上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每个国家的畜牧业生产都将考虑如何科学利用国内外资源。我国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猪肉、禽肉与牛肉的消费比例为61.6∶22.2∶8.7,按照国际发展状况,目前的牛肉消费仍具有巨大增长空间。因此,牛肉不可避免的同猪肉、禽肉等肉类生产在国内外资源利用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日益增长的牛肉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使肉牛产业发展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一、牛肉消费量ws我国是世界第三位的牛肉生产与消费大国,2012年牛肉产量657万吨,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但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为4.1千克(中国统计年鉴,2012),不仅远远低于美国(44.1千克/人)和加拿大(39.2千克/人),而且与亚洲的日本相比,也不足日本人均牛肉消费量(8.9千克/人)的50%。随着经济发展,牛肉消费需求必然增加,当我国人均消费达到日本当前的水平,我国牛肉消费总量将达到1200万吨以上,牛肉供给量需要再增加1倍才能弥补供需缺口。显然,如何满足未来的牛肉需求是肉牛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二、牛肉价格分析由于牛肉需求增加大于供给增加,牛肉平均价格自2000年以来呈现持续攀升的状态,13年上涨了346%(见图1)。根据商务部统计资料,2000年1月去骨牛肉价格为12.99元/千克,经过7年的时间牛肉价格在2007年2月上升到20.35元/千克。由于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牛肉价格经过12个月再次越升到2008年2月的31.41元/千克,一年时间价格提高了50%。此后牛肉价格在经过4年的平稳增加后,于2012年再次呈现迅速增加特点,牛肉价格由2012年1月的41.38元/千克增加到2013年2月的57.89元/千克,1年时间价格上涨了40%。牛肉价格持续走高严重影响了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和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牛肉是重要的肉类消费品,但对于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来讲,牛肉近似于肉类消费的必需品。当前的牛肉价格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国家正在通过价格补贴、储备肉和进口牛肉等方式缓解价格高位运行对这些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此外,牛肉价格高位运行不仅间接刺激养殖者提前出栏肉牛或者屠宰母牛获得短期利润,而且迫使屠宰加工企业跨区域竞争收购育肥牛,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三、牛肉的养殖效益下降,乳肉产业技术应用受限我国养殖的肉牛源于农村家庭养殖的役用牛,在发展初期养牛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部分役用需求,而且屠宰后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养牛的比较优势较高。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牛的役用需求逐渐消失,原来养牛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根据课题组的实地调研,农户养殖母牛采取“舍饲+放牧”方式,按照产犊8头计算,母牛养殖每年不计算人工投入可以赚取2000元/头,而企业养殖母牛成本与收益相当。我国母牛养殖主体是分散的家庭小规模饲养,随着牛的役用功能退出、封山禁牧政策及劳务经济的影响,母牛养殖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母牛存栏减少成为必然。养殖成本上升是导致育肥牛存栏减少的重要原因。此外,从对育肥牛的肉质需求上看,粮食在肉牛后期育肥生产成本中占较大的比重,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会继续缩减育肥户的养殖效益,进而出现肉牛养殖户积极性降低,退出养殖的现象。母牛和育肥牛存栏量的下滑,限制了屠宰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条规模下降。四、牛肉进口量价不高,牛肉价格偏低我国消费的牛肉90%以上是国产牛肉,只有少部分高档牛肉需求通过进口牛肉来满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目前只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国进口牛肉。随着国内牛肉价格不断增加,进口牛肉价格优势逐渐显现,进口数量也因此猛增。2013年1~4月,我国进口牛肉超过82000吨,不仅是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而且已经达到了2012年的全年进口数量。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查,2013年部分企业进口的带骨冷冻牛肉价格仅为36元/千克,低于全国很多热鲜牛肉的价格。部分中高档牛肉的进口价格也低于国内的品牌牛肉价格。例如,陕西西安麦德龙超市来自澳大利亚的部分牛肉价格低于陕西秦宝公司部分牛肉价格。北京大型超市内澳大利亚进口肩胛肉的价格也不到60元/千克,低于国内很多知名品牌的牛肉价格。显然,国内肉牛产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肉牛产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充分利用国外成本低廉的牛肉弥补国内供给不足是肉牛产业的理性选择。但充分利用国外牛肉资源不等于放弃国内肉牛产业发展,近5年国际上牛肉进出口数量平均每年约为900万吨,除我国进口牛肉外,俄罗斯、墨西哥、韩国、日本等国也有很大的牛肉进口需求,进口牛肉价格必然随着进口数量增加而不断上升,其进口牛肉价格优势会随之消失。因此,我国牛肉供给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在充分利用国外牛肉资源的基础上,国内肉牛产业必须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牛肉安全有效的供给。肉牛产业从21世纪初开始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弄清楚当前肉牛产业化发展在宏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重要的问题是肉类工业的发展一、市场管理机制的缺失是牛肉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尽管我国的肉牛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上看与肉牛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没有按照肉牛产区资源和空间地理气候特征形成区域化的、专有的肉牛良种。目前,中国拥有肉牛品种68个。其中,地方黄牛品种52个,培育品种3个,引入国外品种13个,是世界上牛品种最多的国家。尽管“夏南牛”、“延黄牛”和“辽育白牛”作为中国培育的肉牛品种先后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得到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但远远不能满足优质牛肉生产和消费需求。我国的肉牛产业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东北、中原、西北、西南四个优势产区,这四个肉牛产区在饲草资源禀赋、地理气候特征方面存在鲜明的差别,理论上每个区域选定的肉牛品种也会有相应的差异。但由于我国肉牛产业起步时间晚等原因,四个区域内肉牛品种的差异除了役用牛养殖时期留存的特征外,商业化的肉用牛养殖没有明显的差异。2.市场上缺少优质优价竞争与管理制度,牛肉产品质量缺乏安全保证。我国商品化的牛肉市场进入是非常自由的,小规模屠宰企业和现代化的屠宰加工企业生产的牛肉可以在一个市场上自由销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牛肉主要包括:四分体鲜牛肉、冷鲜冷冻分割牛肉。冷鲜冷冻分割牛肉的包装、销售形态和质量等没有规范的、统一的标准,四分体鲜牛肉的销售更是简单,胴体分级满足一定的标准后就可以自由销售了。这样的市场管理与竞争条件下,由于不能形成优质优价的竞争机制,产品质量安全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近期报道的深圳问题牛肉再次证明了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这一问题实际上也是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的综合体现。美国早在1927年就实现胴体分级和肉块流通分级,1996年再推出分割肉标准,其结果使市场上80%牛肉达到了优质水平。我国在此方面滞后很多。虽然制定过牛肉质量分级标准,但由于标准与生产实际出入较大等原因,该标准的实际指导和约束作用不大。目前,虽然有了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肉牛分割标准,指导冷鲜和冷冻牛肉的包装、批发与销售,但对国内未经排酸的热鲜牛肉的生产、包装和销售等指导作用很小。根据课题组的调研,我国部分小规模企业牛肉价格远低于龙头企业,其优势来源于不使用成本较高的现代化屠宰加工生产线以及对牛肉产品注水等作假行为。部分国家级龙头企业曾因为牛肉在价格方面因无法与小规模企业竞争,而被迫撤出局域消费市场。显然,有效标准和市场管理机制的缺失是我国牛肉市场混乱、牛肉质量安全无法保证的重要影响因素。3.户企连接方式松散,远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龙头企业是联结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成功的产业化模式要求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和农户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实际中,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往往因利益分配、诚信违约成本、肉牛养殖标准及市场等原因,经常性地出现违约或毁约现象。农业产业化多年发展实践表明,户企连接方式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买断型、保护型、服务型、返利型与合作型(尹成杰,1998)。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我国目前户企连接方式还处于发展初期,主要有以下两种:针对小规模养殖户,龙头企业一般是委托牛经纪人(或者养殖大户)与小规模养殖户建立联系,肉牛经纪人与小规模养殖户之间一般是买断型关系,即牛经纪人收购养殖户生产的肉牛,双方不签订书面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针对适度规模养殖场户或者合作社等,企业采取相对积极的连接方式,即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肉牛收购合同,价格随行就市,对交售大户在市场价的基础上给予价格上浮或者按照交售数量给予奖励。在被调查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大多企业与养殖场户或者合作社签有订单合同,但多数合同中没有利益分配方面的文字说明。课题组与国家级龙头企业订单养殖户座谈时,针对“你家的肉牛养殖是否需要专门的技术?”这一问题,90%以上养殖户认为不需要专有的饲养技术,依靠自己过去积累的经验就可以。上述现象说明,大部分企业包括国家级龙头企业与肉牛养殖户的连接方式是相对松散的,不能充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在引导养殖户进行专业化生产方面的作用不大,从而不可能形成肉牛养殖专业化。二、养殖龙头企业较薄弱随着肉牛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分散的小规模肉牛养殖不断向适度规模方向发展。但深入剖析龙头企业与肉牛养殖场户的行为特征与发展状况,其主要缺陷与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龙头企业肉牛实际屠宰加工数量小、分布不均衡,对市场和农户带动力不强。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开拓并引领市场,如果其市场份额过小,则这一作用将大打折扣。根据课题组调研情况,年屠宰规模在6000头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仅有206家(包含龙头企业),2010年实际屠宰量为284万头,其实际屠宰加工数量占全国肉牛出栏量的比例不到5%。同时,我国四大肉牛优势产区屠宰加工业发展差异较大(见表3)。中原优势产区管辖56个优势县,共有规模化肉牛屠宰企业107家,其实际屠宰加工肉牛数量最多,达到146万头;东北优势产区居第二位,规模化肉牛屠宰企业59家,2010年实际屠宰量为96.27万头;西北和西南优势产区规模企业实际屠宰加工数量更少,西北为34万头,西南屠宰加工8.48万头。现代化的国家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仅有32家,尽管屠宰加工能力比一般的规模化企业高,但肉牛屠宰加工总量也不大。显然,目前我国规模化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实际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弱。2/3以上的育肥牛通过小规模企业屠宰进入流通领域,现代化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产品对市场和养殖户的引导与影响相对薄弱,其农户带动能力自然不强。根据课题组调研,目前我国肉牛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合同带动与合作带动两种方式。2010年,我国年出栏50头以下的肉牛养殖户约为1344万户,而32家龙头企业合同带动养殖户数量总和约为46万户,占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下养殖户的比例约为3.4%。通过合作方式(企业返回给养殖户部分利润促进户企紧密联结方式)带动养殖数量约为5万户。占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下养殖户的比例仅为0.4%左右。这两种带动方式带动的养殖户数量占年出栏50头以下肉牛养殖户的比例不足4%(如表4所示)。2.多数龙头企业经营的产品链条短,产品增加值不高。在美国食品产业体系的产值构成中,农业生产占25%,加工占33%,而农产品营销所占比例则达到42%,即深加工、精加工以及市场营销所占产值比重远远要超过农业生产本身。从课题组对全国牛肉产品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调查来看,目前我国32家龙头企业主营的牛肉相关产品包括:未经排酸的鲜牛肉、排酸处理后的精细分割的冷鲜冷冻牛肉、熟牛肉、牛肉干和部分生物制品。未经排酸的鲜牛肉仍然是多数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精细分割的冷鲜和冷冻牛肉占企业销售收入比例相对小。将主营产品定位在熟牛肉上的龙头企业约占3/16,主营产品定位在精细分割的高档牛肉上的企业约占1/16。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如果单从利润增加上看,一头同样重的育肥牛,加工成熟牛肉销售获得的利润是一般屠宰加工直接向市场销售的2~3倍以上。而对于高档育肥牛来说,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育肥后屠宰经过精细分割销售获得的利润是一般屠宰加工销售的7~10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十几倍。此外,初级牛肉产品如果经过加工进入火锅店或者高档酒店,产业链条延伸带来的收入又比直接销售牛肉增加很多。由于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多数从事肉牛屠宰加工的龙头企业没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仅有4家企业建立了餐饮业向消费市场渗入。3.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缺乏稳定的牛源,产能严重不足。现代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是肉牛产业的龙头,这些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由于缺少稳定的牛源,多数企业不得不到全国各地收购架子牛和育肥牛进行养殖和屠宰加工。随着牛源紧张状况的升级,这种现象不仅越来越普遍,而且成本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面临着产能不足,亏损日渐严重的挑战。根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屠宰加工企业的调查,全国规模屠宰加工企业的平均设计产能为4.29万头/年,其中,东北和西南规模化企业的平均设计产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5),西北和中原肉牛优势产区规模化企业平均产能相对低一些,中原优势产区企业的平均设计产能最低,为3.28万头/年。但考察企业的实际屠宰加工能力,则更令人担忧,东北59家规模化企业屠宰量占设计产能的平均比例为33%,即说明规模化企业的平均开工率约为33%,中原产区这一比例稍高一些,但也仅是42%,西南产区规模化企业产能严重不足,平均开工率仅为19%。国家级龙头企业设计产能相对高一些,但开工率和规模化企业处于同样的境地。2012年,东北产区典型国家级龙头企业,平均设计产能3万头,实际屠宰1.21万头,企业开工率为40%,中原产区企业的设计产能为7万头,实际屠宰加工2.43万头,企业开工率仅为35%,西北产区调查的龙头企业开工率相对高一些,也仅达到45%,而西南产区调查的龙头企业2012年产能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开工率仅达到3%。总体来看,国家级龙头企业产能严重不足,这是企业增加利润,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制约因素。4.肉牛产业龙头企业整体经济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决定着其对肉牛产业化的带动能力。2008年我国5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8亿元,多数集中在1亿元到20亿元之间。而根据课题组整理分析,2011年我国肉牛产业龙头企业总资产平均规模67506万元,远远低于全国龙头企业2008年的总资产规模。只有5家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在5亿元到20亿元之间,25家企业的总资产规模集中在1亿元到5亿元之间,没有一家龙头企业其固定资产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显然,与其他产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相比,肉牛产业龙头企业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见表6)。肉牛产业龙头企业不仅资产规模相对小,而且企业经济实力差距较大。从平均固定资产规模来看,中原产区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规模最高,达到了57110.05万元,西南产区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规模仅为5187.25万元。从平均销售收入水平来看,中原产区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最高,达到了113735.3万元,东北产区位列第二,企业销售收入平均为84367.96万元,西北产区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最低,平均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为22591.29万元。从资产回报率来看,32家龙头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8.50%,远高于全国龙头企业资产回报率的平均水平(4.62%),但不同区域间龙头企业资产回报率差异较大。东北产区龙头企业资产回报率(10.5%)最高,比西南产区龙头企业资产回报率(6.1%)高4.4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我国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但整体经济实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见表7)。5.龙头企业庞大的金融需求期待着有效的解决途径。随着牛肉需求的不断增加,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增加更加旺盛。肉牛产业不同于生猪、肉鸡和肉羊等产业,肉牛生产不仅周期相对长,而且作为商品的仔畜和育成牛的个体重量较大,这一性质决定了龙头企业资金周转和利润回报时间都相对长一些。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通过对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贷款、资产等指标的分析以及对典型企业的实际调查发现,在我国牛肉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特别旺盛,目前的金融支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流动资产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原材料购买、工资和管理费用支付的主要来源。流动资产反映了企业资金链条运转状况,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资金需求状况。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011年流动资产如表8所示,流动资产不到10000万元的企业约有13家,而流动资产超过30000万元的企业仅有7家,而且部分企业流动资产仅有1567万元。显然,如果企业流动资产全部变现为现金而且80%用于购买育成肥牛进行屠宰加工,按照12000元/头的平均收购价格,购买肉牛屠宰加工数量超过10000头的企业仅为第4组和第5组的13家企业。而其余企业则因资金不足只能屠宰加工少量肉牛,部分企业屠宰肉牛数量仅为1500头左右。对龙头企业典型调查再次验证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事实,多数龙头企业认为缺少流动资金是制约本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的产品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等成熟计划因资金缺乏而被迫搁置,一些企业试图通过市场融通资金,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顺利实施。肉牛产业龙头企业资金融通困难。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率一般在40%~60%较为合理。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负债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根据3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011年贷款状况的调查,平均来看,四个主产区的龙头企业该项指标均没有突破35%(如表9所示),中原地区龙头企业该项指标达到31%,而西南产区龙头企业的该项指标仅为23%。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龙头企业有很强的偿债能力,同时也说明这些龙头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全国农业产业商会的抽样调查结果再次证明了农业企业贷款难的事实,其会员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不足企业贷款需求的8%。肉牛产业龙头企业融通资金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抵押担保资产不足。肉牛产业龙头企业主要以养殖、屠宰加工肉牛为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是很大,而育成活牛的价格接近13000元/头,占用很多资金但却不能进行抵押,从而导致企业抵押物不足难以满足贷款需求;二是资金的季节性需求较强。肉牛养殖出栏有很强的季节性,企业在特殊季节收购肉牛需要大量资金,而金融机构受抵押担保、贷款期限等规定约束很难满足其贷款需求。例如青海地区大多数牦牛养殖者为了避开牦牛入冬掉膘的影响,选择在入冬前销售育成牦牛,牦牛收购主要集中于8~10月。十牛肉与其他鱼类产品的竞争对产业化是我国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宏观管理制度的完善,还涉及微观主体的良性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引导与支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资源相对稀缺,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牛肉与其他肉类产品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我国的肉牛产业化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从这一角度讲,肉牛产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产业化道路建设:一、建立科学的品种体系,加大育种投入肉牛产业化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自己的主打品种,如美国的安格斯,法国的利木赞、夏洛来,瑞士的西门塔尔,日本的和牛等。国外优良品种往往是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严格选育而形成的,每个品种都有其突出的特点和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一般说来,种牛的销售半径为161~241千米,区域性肉牛品种的培育和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丰富的肉牛品种资源,此外还引进了13个国外优良品种,但至今没有形成与四大优势产区相匹配的专有化肉牛品种。尽管肉牛产业起步晚是重要的原因,但也与我国肉牛育种体系不完善、育种投资动力机制不健全有关。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大育种投资力度、完善育种投资的动力机制,成立专门的科研攻关小组,针对我国四大优势产区的资源与地理气候特征,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激励相关育种主体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品种改良和选育。同时,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引种与自主培育相结合,走联合育种的道路,培育不同经济类型肉牛新品种。二、建立市场化的养殖补贴模式母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母牛的数量与质量在整个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母牛养殖均采取了一定的扶持措施,但仍不能有效抑制近年来母牛存栏下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比较效益低。母牛养殖的产品是犊牛,市场最终可以通过犊牛价格淘汰留存母牛养殖者。但由于母牛养殖处于产业最上游,加之肉牛养殖周期长等特点,完全依靠供求关系调整可能会导致母牛养殖规模大量缩减、犊牛价格过高等既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又难以短期恢复的局面。因此,稳定母牛养殖户合理的经济收益是解决母牛数量与质量问题的关键。考虑到补贴资金庞大、实施难度和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结合部分地方政府“见犊补母”的补贴方式,建立市场化的母牛养殖补贴模式。按照母牛养殖规模和优势确定补贴区域,根据补贴区域内农村居民平均的劳动力收入,确定母牛养殖者的合理收益(R),按照农户出售犊牛的实际收益进行评估,对合理收益(R)因市场风险冲击带来的损失进行补贴。补贴基金采取国家、愿意享受补贴的规模化母牛养殖场户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形成滚动积累资金。按照特定区域和规模化愿意参加补贴农户数量确定投入资金,既能减轻国家和当地政府预算与执行难度,又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户风险,有利于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积极支持国家和当地政府出资,龙头企业资金配套方式建立以农户为核心的母牛养殖基地,基地内的母牛养殖户采用上述补贴方式。此外,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母牛养殖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研发,在提高配种效率、缩短能繁母牛产犊后的空怀期、提高牛犊出生后的成活率等方面进行专门的科技攻关,这些环节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牛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三、严格界定牛肉分级评价标准目前,国内牛肉不仅生产不统一,销售形态和包装等方面也不规范,而且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符合我国牛肉消费实际的肉块流通、牛肉分级评价标准的缺失和不能有效执行。2012年由南京农业大学牵头制定的统一的牛肉分级评价标准已经完成并开始实施,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这一标准并结合地方生产、消费实际制订有效的实施办法并严格执行。对于达到标准的产品都以相应等级的商品形态进入市场,不符合分级标准或等级划分不当的商品则不准进入市场,或重新分级,或改作他用。同时,在市场交易中不同等级的牛肉产品要分开销售,严禁以次充好。四、以龙头企业为承接点整合多种资源,完善肉源加工机制屠宰加工型龙头企业是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充足的牛源是其发展壮大的保证。美国每年屠宰肉牛约3500万头,50%由大公司完成。屠宰包装公司IBPInc、ExcelCorporation和ConAgraRedMeat的年屠宰量分别为850万头,480万头和530万头。我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龙头企业实际年屠宰加工规模突破30万头,牛源紧张是当前龙头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以龙头企业为承接点整合良种补贴等各项肉牛发展扶持政策。例如,肉牛良种补贴可以通过龙头企业转发放给养殖场户,国家将良种补贴划拨给指定银行,养殖场户凭借龙头企业开具的收购育肥牛凭证到银行领取补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龙头企业稳定牛源,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又增加了养殖户收入,而且可以规范全国肉牛流通市场,使流向小屠宰点的肉牛转向龙头企业,牛肉质量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在有发展优势的地区,地方政府也可以对其他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采取类似的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承接不仅使政策效果落到实处,而且使企业经济实力和牛肉质量安全得到双重推动。五、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缺少资金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课题组调研,2011年32家龙头企业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8.50%,高于全国龙头企业资产回报率的平均水平(4.62%),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但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强等原因,企业积累不足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由于缺少抵押物不能从金融机构融通更多资金,结果使很多成熟的发展规划无法推进。随着牛肉价格持续攀升,每头育成牛的价格达到13000元以上,建议国家创新担保形式,探索在保险公司介入的前提下,以育成牛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龙头企业可因此盘活企业大量的生物资产,将极大地解决龙头企业贷款难题。此外,建议国家和相关部门继续以拨款、补助、税费减免等形式给予龙头企业财税支持。同时,还要不断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金融机构可在信用评级和建立贷款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对资信状况好、资产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确定信用贷款额度,用于企业收购产业化链条中的育肥牛。此外,积极有效推进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服务与龙头企业金融需求等工作。由金融机构和国内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的龙头企业发起,吸收一定数量的其他龙头企业入股,成立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现代银行的体制和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专门服务于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以此来设定营销、信贷运营和风险防控模式。利用龙头企业熟悉行业运行状况的优势,从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的实际出发创新、设计信贷产品,建立简明实用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对企业家业务素质和信用记录的考核,重视企业潜在还款来源和持续盈利能力的评价,探索行业内信用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模式,而不仅仅依赖抵押担保。六、政府重视,政策引导是重点根据国际惯例,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2%,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而占比达5%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我国肉牛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比较晚,对技术研发的认识和经济实力都相对不足。目前国家级龙头企业总计32家,这些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相对弱,平均研发投入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而且仅有5家企业的这一比例刚刚超过2%。建议国家和相关部门采取经济和政策手段,积极引导肉牛龙头企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针对企业的上述行为,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根据研发或者引进设备的实际支出成本进行奖励。此外,建议国家和地方以奖励代替补贴,对那些已经成功延伸产业链条的龙头企业按照投资额度进行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七、实施养殖、肉加工联合,组建大型肉牛企业集团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屠宰加工企业实力很强,美国每年屠宰肉牛约3500万头,50%由大公司完成。根据调研,我国肉牛产业屠宰加工企业近2000多家,但多数规模较小。年屠宰规模在6000头以上的企业有206家,而现代化的国家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有32家,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实际年屠宰加工规模突破30万头。大量小规模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少数实力不是很强的龙头企业并存的格局,必然在牛源争夺方面存在激烈竞争,不利于牛肉产品质量控制,也不利于肉牛产业化发展。此外,龙头企业经济规模小、实力不强,必然不会在牛肉产品深加工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自然存在产业链条短和产品增加值不高的现象。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也没有能力让利或返利给订单养殖户与合作社,对市场和农户的影响就相对薄弱。目前很多屠宰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肉牛产业的养殖、屠宰企业兼并重组的条件日渐成熟。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7号)的相关优惠政策,按照不同产区实际,制订并执行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进入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