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及楼、阁考_第1页
楼阁及楼、阁考_第2页
楼阁及楼、阁考_第3页
楼阁及楼、阁考_第4页
楼阁及楼、阁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楼阁及楼、阁考

这座亭子是一座具有艺术魅力的多层建筑。它们体量高大、华美壮观,或跻身宫苑之内,架空百尺;或踞于市井之中,巍峨矗构;或傍依岩壁之侧,突兀层崖;或莅临江渚之畔,俯峙山川。其造型之精、结构之巧,展示了木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其遏云蔽月的壮丽之姿,又常常让人产生“可上九天揽月”之遐想,蕴涵着向高空发展的通天愿望。“楼阁”二字在汉语中虽然常常连用,泛指多层的楼房,但溯源求本“楼”与“阁”最初并不是同一种建筑类型。1“亭”的起源“古代关于阁的记载比楼多而且早”。阁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极其繁复的过程。1.1止墙之阁、长木阁从文字的演进来看,甲骨文和金文中未发现“阁”,现知其最早出于小篆。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阁”列在“门”部,“从门,各声”,“凡门之属,皆从门”,而“各”是从口、夂。夂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从之意,故各声字有暂止义。二者合在一起即构成“阁”字原意“所以止扉者”。但其究竟何以止扉,目前尚无定论,略述如后:其一,为门开后插在两旁用来固定门扇的长木桩。晋郭璞注《尔雅·释宫》所以止扉之阁为:“门辟旁长橛也。”清郝懿行《义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谓门之既开,其旁有长橛以止之,使不动摇。今时城门既开,插木橛于旁以止之,是其遗法也”。其二,指旧式门扇旁边用作转轴的长木桩。五代、宋初徐锴《说文系传》:“所以止扉,即今云门颊,扇所附著也。”门颊的作法在《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乌头门》中有“立颊长视门高”的记载。其三,谓为门闩。古又称为“剡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案蔡邕《月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载桩入地以止门扉者,现恐已无实物可考,但在《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门砧限》中还记录有“止扉石”的构件,大概是保留“止扉之阁”的作法,并以坚固的石材代替易朽的木料。以上各说,不妨存而不论,但从中可以总结出“止扉之阁”的两个共同的特征:“长木”之形和“止门”之用。以其长木之形,可泛指长木桩。《尔雅·释宫》:“谓之,在墙者谓之,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长者谓之阁。”郭璞注:“别所在,长短之名。”宋邢《疏》:“即橛也,一名;置在墙者名;在地及门中者名臬;大者名;长者名阁是也。”以其可使门止,引申之,《广雅·释诂三下》有“阁,止也”之说,更有言曰“凡止而不行皆得谓之阁”。1.2食阁食阁《说文解字》:“横者可以庋物亦曰阁”。如用于席间暂贮食物,便构成一种几案类家具──“庋食之阁”。《礼记·内则》∶“大夫无秩膳,大夫七十而有阁。”东汉郑玄注∶“阁以板为之,庋食物也。”即用几块板合成H形木架,以暂搁食物。又《檀弓》:“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郑玄注:“阁,庋藏食物。”唐孔颖达《正义》:“阁,架橙之属。人老及病饮食不离寝,恐忽须无当,故并将近置室里阁上也。”在使用桌椅前,宴会和平时用膳,盛酒菜的器皿都置于席前地上,《仪礼》中记载甚明。为优礼尊者或老人,特设置常膳,以供其随时取食,故需要阁,不食时器皿入阁,搁于一边。有时设席饮食之外,与僚友议事论学、对坐长饮,酒菜不必时时置于席前,需用时随手可取,则也需要庋藏之阁。食阁与类食案,皆有板面与足,用以盛放食物器皿,可自由挪动。不同之处是案低,阁高;案中食物是即时食用,阁是暂贮,待用。尤当辨识者乃是阁与凭几之别。阁作“H”形,则形制似几,所别于几者∶其兼作足的旁板高出于台面。且台面较几为短,故不可作凭倚用。长沙浏城桥一号墓与几同时出土漆阁,台板长不能容两肱,人无法凭倚。《檀弓》所记是人初死,在沐浴之前,即在尸旁设奠,谓之始死之奠。称谓“余阁”,就是仓促不及筹措,即用常膳的残余酒菜。食阁随着桌椅的出现,即被淘汰。至唐代,则常指称书阁,即庋藏书籍的书架。韦应物《燕居即事》诗“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几阁皆用以置书。“止扉之阁”因何与“庋食之阁”同名?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指出:“‘庋食之阁’与‘止扉之阁’皆长木,故二者同名”。“止扉之阁”本来就是“长木”,“庋食之阁”因用“长木”构件架空底部,因此也称为“阁”。食阁、书阁皆有暂时止物不动之意,且是指在高悬地面的木板上止物。故阁者,指于建筑,亦均是“暂时”止人止物之处,鲜有供人居处者,且早期还具有下部架空的特征。1.3阁道,阁道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交通桥梁也称作“阁”。《战国策·齐六》:“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栈道或称“阁道”、“栈阁”,是依山崖修筑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木桥梁──单臂梁式板桥。典型的栈道有梁有柱,通常是用一根横木,一端嵌入岩壁上的石孔之中,一端支在立于水中的木柱上,近似现代的半个排架。诸间排比过去,上搁简单的木梁,便成栈道。《史记·高祖本记》:“辄烧绝栈道。”唐司马贞《索隐》:“栈道,阁道也。崔浩云:‘险绝之处,傍依山岩,而施版梁为阁。’”《水经注二七·沔水》:“《诸葛亮与兄谨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后汉书·隗嚣传》:“白水险阻,栈阁绝败。”唐李贤注:“栈阁者,山路悬险,栈木为阁道。”峡谷栈道名阁道,而“复道”与“辇道”亦称为阁道。《史记·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宋裴《集解》:“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云:‘阁道。’”又《孝武本纪》:“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实质上凡是架空的道路都可叫做阁道。栈道是专指峡谷中、艰险之处架空的道路;而复道、辇道则是宫殿苑囿之间架空的道路,平易典丽气象与栈道迥然不同。1.4《汉纪六成帝纪》,云:“阁”应为“空室”“阁”作为单体建筑出现,确有历史记载的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地记》:“吴王于宫中作馆娃阁,铜沟玉槛”。秦二世曾“起云阁,欲与南山齐”。汉代宫苑中也兴建了许多以阁命名的建筑,如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尧阁、白虎阁、属车阁等。《三辅黄图》:“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砻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也”。又载画霍光等功臣像于麒麟阁。因之,后世凡收藏器物图书的房子,皆可称阁。秦汉时“阁”虽无实物可考,但至少可以肯定其与“楼”尚不相通,因为此时“阁”不是“重屋”,阁的底层平面和上层平面在使用功能上不一样,而且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一层“支柱层”。支柱层所形成的是一个没有封闭的空间,虽然形成“层”但却不能算作“室”。“阁”是“干阑式”房屋的一种发展,房屋建筑在一个由木桩支撑的平台上;这种木结构的平台即为“平坐”。结构形式是由阁道派生的,只是由长桥形的复道变为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房屋建筑。《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一》中之原注:“平坐,其名有五:一曰阁道,二曰复道,三曰飞陛,四曰平坐,五曰鼓坐”,就是最好的证明。石渠阁下“砻石为渠以导水”则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没有封闭的支柱层空间引渠水穿过,达到了防潮和消防的目的,阁亦因渠而得名。1.5“阁”的结构和功能转变至此可以作一小结。“阁”的意义包含三方面:底层立柱架空为其结构特征;暂止、庋置为其功能特征;底层开敞,主要使用功能在上部则是其空间特征。且在阁的名称由止扉的长木桩假借为几案和架空的栈道、复道,进而演变为建筑类型称谓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其中。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为扩大使用层面,通过如加“缠腰”等办法,将阁底部的“支柱层”封闭,因此阁的结构和空间特征随之消逝。《玉篇》:“阁,楼也”,说明在南北朝时“楼”与“阁”的概念已经混淆。阁发展到宋代时在结构上已和楼没有区别了,只在《营造法式》的记录中保留了一些痕迹。但阁的庋藏和暂止的功能仍延续下来。而宋《集韵》所云之“观也”和明计成在《园冶》中解说的“四阿开四牖”的“阁”已是园林建筑的形式了。有一点需要说明,俗谓“”为“阁”的异体字,实则不尽然。“”为门旁小户。《尔雅·释宫》:“小闺谓之。”“闺”和“”都是小门的意思。“阁”与“”义本有别,但后世二字互用,如“闺”、“下”皆误作“阁”。2“建筑”的含义“楼”与“阁”同样,在文字中的出现相对来说较晚。楼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概念及功能也有发展和变化。2.1楼与台的关系楼在早期是高台建筑的一种形式。《尔雅·释宫》:“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郭璞注:“修,长也。陕,狭。”宋邢疏:“此明寝庙楼台之制也。四方而高者名台。修,长也。凡台上有屋,陕长而屈曲者曰楼。”可见,在台上建狭长而屈曲之屋,即可称为楼,但此“楼”并不一定是多层的。台的建造既可夯土,也可用如井干之法木构。这表明,楼与台的概念在最初是相互关联的。《墨子·备城门》“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于碟四尺”,《六韬·军略篇》“视城中有飞楼”等,均表明早期的楼多与军事用途有关,如城楼、楼观、亭楼、望楼之类,便于眺望敌情和加强防御,故《释名》中说:“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楼楼然也”。战国时还出现了楼居的形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平原君美人居楼上”的记载。2.2楼为多层木构建筑秦汉时期则渐多,而多层的木构楼屋的大量出现则是在东汉。随着多层建筑的不断发展,楼的概念也有所变化。这与建筑技术进步、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当时“崇高”的思想观念紧密相关。楼之谓为“重屋”,始自东汉成书的《说文》。《说文解字·木部》:“楼,重屋也。从木,娄声。”清段玉裁注:“重屋与复屋不同。复屋不可居,重屋可居。《考工记》之重屋谓复屋也。”清朱骏声《通训定声》:“此重屋可居,别有名复屋者,不可居”。然而,无论是高台之楼,还是重屋之楼,它们的主要特征都是一个高字,非用梯而不能上达。其后,楼的称谓,一方面继续其高台建筑的特征,并逐渐掩没了其他如“观”、“阙”等高台建筑类型的称谓,如呼为“五凤楼”的午门就是由“阙”演化而来的。另一方面,随着阁的结构形式的改进,逐步向楼靠拢,最终以“楼阁”的合称,成为多层木构建筑的常用称谓。由此可见,作为建筑类型的名称,“楼”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尔雅·释诂》:“楼,聚也”。这“聚”字即“会集、积聚”之意,既是聚合的建楼之法,又涵盖了楼阁建筑的景观美学特征。3楼、阁、楼式塔通过考察楼、阁的得名和演变,可以得知,在中国古代,各种单体建筑类型的称谓并不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因和理由而进行划分的,它们的产生分别来自很多不同的因素,有的以构造为准,有的以用途作则,有的表示规模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进而上升为一种观念上的模式。文字上对建筑物有关的称谓本来的确是代表着某一种类型或者性质的建筑物,不同的“建筑物称谓”其含义严格地说来都有一种“概念”上的规限。但是,又不是所有文字上对建筑物有过的称谓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建筑物的类型。因此,基于不同因素而产生的称谓,就不能混合在一起而作为一种类型的划分。同一座房屋,因为用途改变而其称谓也可随之改变;也有用途改变了而称谓仍然沿用下来,结果就使这种称谓产生了另一新的含义。同一用途的建筑,因为选用不同的形式,叫法也可随之而异。建筑名词的含义又往往因时代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同一名词必须结合所指的时代才能做出恰当的解释。笼统地以为楼与阁无大区别,则未免有失确切。追其渊源,“楼”与“阁”在早期是很有区别的,而这些早期的区别,又因为缺乏可以对照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很难对其原义做出精确的界定。“楼”起源于高台建筑,而且最早并不一定是多层的,“重屋”之楼只是后世常见的形式。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古代文献中得到验证。而“阁”起初却与之相去甚远,是与门相关的一个构件。“阁”作为建筑类型出现,是由干阑建筑发展而来,陈明达先生认为阁“直接应用了栈道桥梁的结构技术”,则是在干阑建筑的基础上发展的结果。阁的演变过程始终贯穿着“长木”架空的线索,可以说在架空平坐上建屋的是阁。东汉以后,伴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宫室建筑不再大量使用高台形式,或许是从阁的建造方式中得到启示,高台楼被多层木结构的“重屋”代替,成为屋上建屋的形式。“楼”与“阁”在外观上逐渐接近,但在功能及构造上还保留着各自的特点。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则直接应用了楼阁的形式和技术。从唐宋时期开始,楼、阁渐渐融为一体,阁的发展趋势逐渐接近于楼。唐宋以降,命名为“楼”或“阁”的建筑物,在形式和结构方面大都没有严格的区别,阁的原始结构特征几乎不复存在。虽然“楼”和“阁”的称谓仍然保存,不过对于其中的定义就不再那么严格去考究,有时唯求其古雅,名实不一定相符。明代计成在园冶中讲到的“四阿开四牖”的阁已经是园林建筑的形式了。而计成却认为“汉有麒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