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_第1页
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_第2页
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_第3页
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_第4页
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太州司马懿阎识微墓志考释

2002年4月至5月,西安文物保护研究院(现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乔桥区马家沟村东侧挖掘了唐太极少夫的陵墓,并对唐朝及周边地区的魏方法官阎俊伟的墓志进行了挖掘。墓主阎识微为唐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孙(表一)。这两合墓志的发现,为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就志文所涉及的问题考释如下。一“创造河南,运人不置马邑,则改县等,居民。”第20页据阎识微墓志记载,其曾祖毗,祖立德,父邃,弟知微。阎立德和阎知微在两《唐书》均有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阎邃仅有二子,为知微、巨源。由墓志可知,识微为知微的兄长,故阎邃应有三子,此可补《宰相世系表》之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阎氏族源有三:“阎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弈于阎乡,因以为氏。又云,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阎’,康王封于阎城。又云,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晋灭,子孙散处河洛,前汉末,居荥阳。”《元和姓纂》所载与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相同。阎立德子阎庄墓志记载:“□讳庄,字当时,河南人也。剪桐分壤,胙晋以开基。食采承家,居阎而得姓。”因此,识微一族应为唐叔虞之后。此外,陈寅恪据文献考证后认为:“其人(阎立德、阎立本)俱含有西域胡族血统,而又久为华夏文化所染习,故其事业皆借西域家世之奇技,以饰中国经典之古制。”查阅文献及墓志,阎氏郡望为巴西安汉、京兆、河南、河阴等。《晋书》卷四八云阎缵“字续伯,巴西安汉人也。祖圃,为张鲁功曹,劝鲁降魏,封平乐乡侯。父璞,嗣爵,仕吴至牂柯太守。缵侨居河南新安”。《北史》卷六一载:“阎庆字仁度,河阴人也。曾祖善,仕魏历龙骧将军、云州镇将,因家云州之盛乐郡。”《隋书》卷六八载:“阎毗,榆林盛乐人也。祖进,魏本郡太守。父庆,周上柱国、宁州总管。”《新唐书》卷七三载:“显生穆,避难徙于巴西之安汉……亨生北平太守安成亭侯鼎,字玉铉,死刘聪之难。子昌,奔于代王猗卢,遂居马邑。孙满,后魏诸曹大夫,自马邑又徙河南。”《新唐书》卷一〇〇载:“阎让字立德,以字行,京兆万年人。”《周书》卷四:“(558年)庚申,诏曰:‘三十六国,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皆称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关中,宜改称京兆人。’”阎庄和阎婉墓志记载其为“河南人”,《秀容县君阎氏墓志》记载其为“河南河阴人”,阎炅墓志记载其为“河南洛阳人”。阎识微墓志云:“君讳智,字识微,河南人。”《旧唐书》卷七七所载“阎立德,雍州万年人,隋殿内少监毗之子也。其先自马邑徙关中”和阎用之墓志所载“自马邑家河南”,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相吻合,故阎氏应为阎满时由山西迁至河南,阎庆时迁到关中。《旧唐书》卷七七载阎立德为“雍州万年人”,应是从马邑徙家河南又迁至雍州(京兆)万年。文献和墓志记载阎氏为“河南人”或“京兆人”,可能与北魏南迁河南、北周迁居关中有关。二天授二年,除道要求下,赵氏应任大东北部拓展县令阎识微,河南人,生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弱冠,以明经及第,任申州司功,怀州、陕州司仓,转扬州大都督府仓曹。后擢授婺州兰溪县令,寻加朝散大夫。后迁雍州美原、洛州阳城县令,加朝请大夫。又寻加朝议大夫,行太州司马。后卒于圣历二年(699年),春秋五十八。据墓志记载:“徐敬业作逆江都,恣行驱逼,君故折其臂,抗节凶徒,贞气凛然,忠情无挠。贼宁,明制褒赏,擢授婺州兰溪县令,寻加朝散大夫。”据《资治通鉴》中胡三省注引《御史台记》云:“薛仲璋矫使扬府,与徐敬业等谋反,夜,与江都令韦知止子茂道计议。仓曹参军阎识微发之,长史陈敬之不察,抑识微,令逊谢。仲璋佯事竟,还出郭门,群官毕从。其党韦超遮道告密,复留系问,遂斩敬之。”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起兵,此时阎识微已任扬州大都督府仓曹参军,为正七品下,这与《御史台记》记载相吻合。垂拱元年(685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同时“明制褒奖”,阎识微升任为婺州兰溪县令,从六品上,寻加朝散大夫,从五品下。据夫人裴氏墓志所载,裴氏于天授二年(691年)五月二十日终于“兰溪之官舍”,“长寿贰年(693年)岁次癸巳五月景寅朔八日癸酉,权葬于洛阳龙门之原”,志书“大周朝请大夫行宜州美原县令阎君夫人裴氏”。由此可知,天授二年五月,阎识微仍任兰溪县令,长寿二年五月,已任宜州美原县令。雍州、洛州为京畿要地,其地县令地位较高,品级也较高。美原、阳城均为畿县,其县令为正六品上。朝请大夫,从五品上。任职京畿县令者,比其他等级县令地位高,仕途一般较为光明,多会发展为一方要员。阎识微任职美原、阳城县令期间,“京都近地人,多恶少,吏附豪权。君威以秋霜,煦之冬日,咸知自勉,风化载清”。因此,“寻加朝议大夫,行太州司马”。朝议大夫,正五品下。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避其祖文穆皇帝名“华”,改华州为太州。太州司马一职,《旧唐书》载其为“(从)六品上”,《唐六典》卷三〇载为“正六品下”。阎识微从阳城县令升至太州司马,然而实际权力却有所削弱,推测是因为其任职县令期间触怒了当地豪绅所致。阎识微任太州司马期间,“骥足不申,牛车忽祸”。此处应是说阎识微刚任职不久,才干未能发挥,家中便突遇祸事。“坐弟知微,忽从非命”,因弟知微牵连,连坐而死。三裴氏及裴思庄墓志志文载夫人裴氏,“河东闻喜人”,“生自盛门”。河东裴氏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裴氏的源流和房支有载。夫人裴氏“以大周天授贰年五月贰拾日,遇疾终于兰溪之官舍,春秋肆拾有伍”,可知其生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裴氏墓志载:“祖俨,随(隋)散骑常侍、银青光椂(禄)大夫、亳州刺史、舂陵县男。父重晖,唐膳部员外、中书舍人、万年县令,袭封舂陵男……”阎识微墓志载:“夫人河东裴氏,唐银青光禄大夫、舂陵公庄之孙。中书舍人舂陵公重晖苐五女,母曰新野县主。”两方墓志中的“俨”和“庄”应为一人。据《韦余庆及妻裴氏墓志》记载:“夫人河东郡裴氏,祖散骑常侍、眉亳二州刺、舂陵男庄。考唐中书舍人、万年县令晖。妣文武圣皇帝侄女新野县主。”韦余庆夫人裴氏与阎识微夫人应为姊妹。新野县主,文献无载,但据上述墓志,可知其为太宗李世民的侄女。裴氏曾祖为隋鄀州刺史裴颙,文献无载。裴思庄,《册府元龟》卷一四二载:“(贞观)十六年十一月,亳州刺史裴思庄奏请伐高丽。”《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三《度支郎中》录有“裴思庄”,但无考。墓志与文献所记“裴思庄”的时代、官职均相符,应为同一人。阎识微墓志中记载裴氏祖庄,推测是遗漏“思”字。据上,裴氏祖名俨,字思庄,殆以字行。裴俨(思庄)任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眉亳二州刺史、舂陵县男等职,而文献仅记载其任亳州刺史一职,裴氏墓志可补裴俨其他官职之阙。裴重晖,《韦余庆及妻裴氏墓志》有“考唐中书舍人、万年县令晖”,《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金部郎中》录有“裴重晖”,应是同一人。墓志载其任膳部员外、中书舍人、万年县令等职,袭封舂陵男,此可补史阙。另在清康熙年间所修《裴氏世牒》和乾嘉年间所修《裴氏世谱》中,记载其葬于西京。四武后杀培训人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令淮阳王武延秀前往东突厥,娶默啜女为妃,并遣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裴怀谷为监军。文献对此均有载,仅和亲月份上有所不一。默啜以武延秀非李唐王室,将其囚禁,并胁迫知微、裴怀谷降于突厥,后立知微为南面可汗。八月乙卯,默啜攻打定州,杀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九月,默啜使阎知微招谕赵州,知微在城下与突厥共唱万岁乐。戊辰,默啜围攻赵州。《资治通鉴》卷二〇六载,圣历元年冬十月:“突厥默啜离赵州,乃纵阎知微使还。太后命磔于天津桥南。使百官共射之,既乃脔其肉,锉其骨,夷其三族,疏亲有先未相识而同死者……突厥在赵州,瓒邀杨齐庄与之俱逃,齐庄畏懦,不敢发。瓒先归,太后赏之。齐庄寻至,敕河内王武懿宗鞫之;懿宗以为齐庄意怀犹豫,遂与阎知微同诛。”《旧唐书》卷六记载,圣历元年冬十月“阎知微自突厥叛归,族诛之”,同书卷七七载:“知微经岁余自突厥所还,则天以其随贼入寇,令百官脔割,然后斩之,并夷其三族。”阎氏被夷族的时间,《资治通鉴》和《旧唐书》所载相同,均系杀阎知微的同时,阎家即被夷族。但《新唐书》卷一〇〇和《隋唐嘉话》卷下记载,“朝廷以知微卖国,夷其族。知微不知,逃还”,则是先夷其族,后杀知微。两种记载不一致。阎识微墓志载“圣历二年腊月廿一日,坐弟知微,忽从非命”,阎炅墓志载“俄以叔父知微衅犯国章,累及家族,灭否莫问,清浊浑并,高木风倾,乌鹊共鹓鸾共尽;平原火燎,芝兰与萧艾俱焚……爰以圣历二年十二月廿一日弃于东都市”,两方墓志所记的时间同为一天,可证阎氏被夷族的时间为圣历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这与《旧唐书》卷七七所载“知微经岁余自突厥所还……然后斩之,并夷其三族”相符。阎氏被夷族的地点,《资治通鉴》载在天津桥南。《朝野佥载》卷一云:“则天磔知微于西市,命百官射之。河内王懿宗去七步射,一发皆不中,怯懦如此。知微身上箭如猬毛。锉其骨肉,夷其九族,疏亲及不相识者皆斩之。”阎炅墓志仅记载“弃于东都市”。阎氏被夷族的具体地点尚不清楚,但应在东都洛阳无疑。是否在天津桥南,或为洛阳“某市”,或为《朝野佥载》所记的“西市”,还有待考证。天津桥是洛阳城内连接洛河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一些政治活动常在此举行,在此以叛国罪磔杀阎知微,并夷族,不仅可以显示朝威,也是对朝臣和百姓的一种警示。因此推测,武后杀阎知微及其家族可能在东都洛阳天津桥南。《旧唐书》卷七七和《资治通鉴》卷二〇六载为“夷其三族”,《朝野佥载》卷三和《太平广记》卷二四〇均记为“夷其九族”。究竟是“夷三族”还是“夷九族”,目前尚缺乏直接的证据。阎氏被“夷族”,据《旧唐书》卷七七记载,阎知微子阎则先因是武三思婿而免于一死。此外,阎用之墓志载“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终于京师,春秋五十九”。可知阎氏被夷族时,阎用之不足一岁。唐律规定十五岁以下者不在诛族之列,因此,阎用之得以幸免。五学校大名县杨志宗夫人杨氏阎识微墓志载:“粤以神龙二年岁次景午十一月辛丑朔九日己酉,合祔于万年县崇道乡原,礼也……中兴受命,洗雪流恩,爰有自出,返塟归魂。”阎炅志文载:“顷□皇运中兴,洪恩广被,掩骼埋脔,已轸深仁,举枉申冤,持隆于至德。”《旧唐书》卷六载:“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因此,阎氏平反应在神龙元年(705年)之后。神龙二年(706年),阎识微夫妇合葬于万年县崇道乡,故推测其子阎炅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改葬的。关于阎识微一族的葬地,文献记载阎立德陪葬昭陵,其碑石在《宝刻丛编》卷九引《京兆金石录》见载,“《唐赠吏部尚书阎让碑》,显庆元年立”。阎立本曾官至中书令,武后参与朝政后,被贬江西,咸亨四年(673年)病逝,阎立本墓在今江西省玉山县城冰溪河南武安山东北坡。阎氏在长安的葬地主要分布于白鹿原、高阳原和少陵原。此处为汉唐时期长安城周围的重要墓葬区,出土了许多隋唐时期的墓志。阎识微葬于崇道乡白鹿原上。阎炅的葬地位于长安县郭杜镇茅坡村,属于高阳原。阎庄与夫人刘氏也合葬于高阳原。至德二年,阎用之与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