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_第1页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_第2页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_第3页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_第4页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帽子里的文明

子路因纠正帽子而放弃生命,钟毅被君主绑架两年,戴着楚王冠。韩宁优雅的顶帽。韩湘涵在儒家的帽子上小便。汉武帝不戴帽子,就没有勇气看到直接大臣的坟墓。为了消除首相的交叉,赵匡胤发明了长羽毛帽,朱元璋认为,冠服制度应该每两年审查一次。冠为衣之首,“冠者,礼之始,事之重也”,皇帝冠冕堂皇做示范的背后是对臣民伦理道德的苛刻要求。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帽子并没写下完整的儒家精神史,但生动记录了朝代更迭里众多知识分子的人格图像。这些图像,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的思考模式。普通儒生也好,专制帝王也罢,对待帽子的态度,最直接表露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帽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昂起的头颅代表不可亵渎的高傲风骨,各式各样的帽子是个人或群体尊严的变幻,也就有了誓死捍卫的充分理由。中华文明独特的连续性和商朝开始的丝帛纺织技术,使皇帝制订体系严谨的衣冠制度成为可能,而占据统治地位的注重等级、维护秩序的儒家思想则保证了衣冠制度的不断完善。强调个人尊严与国家荣誉的儒生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者,在朝代的新兴、巩固、衰落、灭亡等不同阶段,他们对象征秩序的衣冠制度的反应情况,表明了对人格价值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如今,蒙古人仍视帽如命,故意碰触别人的帽子意味着侮辱人格,受辱者将奋起抗击;帽子被人踩过或跨越,须用火“净化”后才可继续使用。很多时候,形式就是内容。西装革履、大牌横行的时代,仍有人频频回首,提倡重兴汉服。难以割舍的,恐怕不仅仅是汉服的宽大舒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足见衣冠文明的辉煌。“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与礼仪的发展产生互动后,才产生了华夏族的名号。七帽子。七个生命的关键顾城爱帽与儒家礼教十几年前,“童话诗人”顾城酷爱一顶牛仔裤腿改制的帽子,游泳的时候都不愿意拿下来。在他心中,这顶帽子是他和现实世界的边界,他拒绝长大,拒绝进入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对于顾城而言,不可一日无帽。但他的戴帽行为,与传统精神已经是十万八千里。如果说顾城爱帽是理想主义和率性而为,古代儒生群体的戴帽行为则是气节、皇权和儒家礼教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沉重的帽子,一旦赋予道德和政治内涵,就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和命运。当前,除了装饰和表现个性,帽子的作用日益萎缩。究其原因,是由于服饰制度已经完全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儒家思想中的“礼”也不再是具体的条条框框,失去了束缚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多数场合,戴不戴帽子,成为个人的自由选择,与生命和尊严无关。只是,帽子曾经作为尊严尺度丈量出的各异人生,令我们击节,令我们叹息。孔子的美国—子路宁死不舍帽做孔子的弟子前,子路是野蛮人,身材魁梧,性情暴劣,喜欢斗狠,帽子上插着雄鸡翎子,身上戴着公猪佩饰,以勇士自居。孔子虽然身高九尺六寸,长相异于常人,但缺少斗狠的经验,在与子路的体力较量中落败。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孔圣人以柔克刚,循循善诱,说服子路,收入门下,做了一个儒生。在孔子的72名弟子中,子路是唯一一个敢于直接和孔子当面顶撞,大胆提出质疑的,也是最死心塌地追随孔子的。孔子最落魄、最危险时,总有子路站出来为他排忧解难。孔子对子路的性情了如指掌,他感叹说,能够穿着破衣烂衫和衣着华丽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愧的,就是子路啊!子路追求的不是富贵人生,而是朋友义气。谈到人生理想,他说,希望和朋友一起使用马车、华服,用旧了也不会心疼。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很多时候,他是把孔子看作最亲近的朋友。“子见南子”这件事最能说明孔子和子路的亲密关系。由于提出的系列改革政策不为鲁国当权者所用,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开始十五年的政治流亡。与鲁国接壤的卫国成为流亡的第一站,掌握实权的南子向孔子发出邀请约见。孔子犹豫不定,南子是卫灵公宠妃,有倾国倾城貌,闭月羞花容。南子的第一次邀请,孔子拒绝了。后来有人告诉孔子,要在卫国大展宏图,只能靠南子引荐。第二次邀请,孔子去了,两人中间挂了一幅珠帘,南子穿着华美的礼服,在珠帘后朝孔子跪拜,很是恭敬。具体的谈话内容孔子没有向弟子透露,史书也没有记载,引起后世很多猜测。子路认为南子这种靠色相引诱卫灵公的“荡妇”,孔子去见就是违背道义。孔子从南子那里回来,子路毫不掩饰内心的愤怒,给他脸色看,当面讲难听的话。孔子只好对天发誓:我并未做不合适的事情,不要听别人乱说就深信不疑,如果南子真的罪大恶极,上天自然会惩罚她。孔子的解释并非滴水不漏,但从孔子的耐心可以看出他和子路之间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师生关系。孔子曾大发感慨:“如果大道不能施行,坐小船去远方,跟随我的,就是子路啦。”言必行,行必果,是子路的另一重要特点。孔子评价说,子路这人许下诺言,一定会如期践行。对于子路而言,认同的道义也一定会用生命去遵循。子路做了卫国孔悝的家臣后,一天遇到孔悝遭劫持,五十多岁的子路挺身相救,激战中被两个武士击断帽缨,帽子落地。这个时候,子路做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举动,他放下武器,弯下腰身,捡起帽子,端端正正戴在头上,大喊一声:“君子死,冠不免!”两名武士哪管这些礼节,曾以剑法自诩的子路为保全一顶帽子,被乱剑斩为肉酱。头上的帽子,比生命还要贵重,子路对“礼”的认同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反对礼教的鲁迅对这种牺牲方式很有意见,“子路先生确是勇士,但他因为‘吾闻君子死冠不免’,于是‘结缨而死’,我总觉得有点迂。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郑重,实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当了。仲尼先生自己‘厄于陈蔡’,却并不饿死,真是滑得可观。子路先生倘若不信他的胡说,披头散发的战起来,也许不至于死的罢。”噩耗传来,七十二岁的孔子失声痛哭,倒掉所有的肉酱。四个月后,再也经受不起打击的孔子郁郁而死。国朝钟仪的遭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实力足以和强秦抗衡,楚文化的奇诡浪漫也催生了众多高洁之士。由于称霸路上历尽艰辛,楚人的凝聚力更强,为了缅怀先祖,他们用原有地名为新地命名,丹阳、郢数次迁移不改其名。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在当时罕见,屈原的远祖屈瑕伐罗兵败后自缢于荒谷,鄢陵之战后司马子反自裁,吴越之战左司马沈尹戌的自刭,申包胥哭秦廷借兵复楚等,都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忠于楚国的民族大义。楚人钟仪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宫廷琴师,楚国和郑国的一场战争中,楚国战败,郑国俘虏了许多士兵和百姓,钟仪也在其中。郑国为了讨好晋国,把这批俘虏献给晋国。在晋国的战车仓库里,钟仪做了两年的囚犯。他衣不蔽体,但头顶的帽子干干净净、端端正正,分外醒目。晋景公继位后,到军中视察,遇到头戴楚冠的钟仪,非常吃惊。晋景公问:“你叫什么名字?”钟仪回答:“我父亲是楚国的琴臣。”景公命令为钟仪松绑,让他到宫中奏琴。钟仪轻调琴弦,百感交集,弹奏了一曲楚乐。一个囚犯胆敢在晋国宫廷弹奏楚国音乐,百官为之震惊。一曲终了,晋景公被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深深打动,问道:“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太监伺候。清早起床后,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他的我不知道。”晋国著名将领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他不说自己的姓名而说他父亲,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音乐,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候的事,是无私;说父亲是楚臣,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定能做大事。”晋景公于是以隆重的礼节对待钟仪,并放他返回楚国。钟仪归国后,将景公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转告了共王,共王表明愿与晋国重归于好,并派公子辰出使晋国,晋国随后派大夫欲至访楚。在钟仪的斡旋下,两国在共王十二年秋冬时节,缔结和好协议。唐代天才诗人骆宾王身陷囹圄后作《在狱咏蝉》,诗中悲叹:“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诗中,南冠即楚冠,用来指代囚犯,这个典故就来自对楚国忠贞不渝的钟仪。管宁的“主帽”战乱年间,衰草掩斜阳,儒生难自立,管宁却是一个特例。管宁自幼饱读诗书,一生不慕名利。管宁是齐相管仲之后,幼时家境贫寒,十六岁时父亲病逝,亲朋好友热心送来财物,被他一口回绝,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将父亲入土。汉末天下大乱,董卓乱政,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管宁离开中原,到偏僻的辽东避难。辽东太守公孙度亲自出迎,安置馆舍,赏赐财物,并请教称霸大计。管宁不语天下,只谈道德仁义。辞别公孙度,管宁结庐乡野之间,开荒种田。在辽东的中原避难者听说管宁在此居住,纷纷前来,不到一年的时间,荒凉之处就成为炊烟袅袅的村落。在管宁住所附近,有一口水井,前来取水的村民经常因为先后顺序争吵不休。有一天,村民们惊奇地发现,井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很多装满水的水桶。问来问去,才知道是管宁亲自买了水桶,打满水,让村民顺便取用,以避免争执。村民非常感动,昔日为水争斗的也感到异常羞愧。从此,井边再也没有争吵声。管宁的邻居养了一头耕牛,经常在别人田里放养,毁坏村民的庄稼。一次,管宁看到这头牛在自己田里毁坏庄稼,就将牛牵到树下拴好,喂它青草和水。邻居被管宁的大度感化,再也不到别人田里放牛。经过管宁的言传身教,此地人人守礼谦让,户户和睦相处,管宁的影响力也更为深远。中原局势稳定后,管宁不承认曹操政权的合法性,坚持住在辽东。直到辽东也面临动乱,管宁只好乘船离开他居住了三十七年的“第二故乡”。返乡途中,海面风浪大作,船只剧烈摇晃,即将没入水中。管宁从容不迫,正襟危坐,朗声道:“我管宁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晨起没戴帽子,三次晚起,一次上厕所没戴帽子,我一生所犯过失,只是这些!”同行的船只沉没,管宁乘坐的安然无恙,驶到一个荒岛上避过风浪。平民百姓分析说,善有善报,管宁积德行善,上天都不忍夺他的命。在管宁的内心,作为儒生,一生五次的“重大过失”中,有两次和帽子有关,可见帽子对他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返回故乡后,朝廷任命他做大中大夫,管宁不接受。曾经的同窗,“割席断交”的华歆要将太尉的官职让出,管宁也坚决推辞。据记载,魏主曾先后下诏十次征宁,委以重任,都被管宁拒绝。管宁在故乡山坡上建起一座小楼,终生不踏魏国土地,只是端坐楼上,戴着一顶高高的白帽,整日闭门读书。这顶白帽,就是著名的“辽东帽”。宋朝大文学家苏辙称赞管宁:“少非汉人,老非魏人。何以命之,天之逸民。”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样评价管宁:“辽东传有管宁楼,人去楼空名独留。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文天祥《正气歌》中写道:“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爱学,不忘“国家”数次击退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名垂青史的大司马卫青来见汉武帝,如果遇到汉武帝正上厕所,就直接在厕所里接见。丞相公孙弘求见,如果没有很重要的事,汉武帝就不会特意穿得整整齐齐。不过,只要听到汲黯的名字,汉武帝就会绷紧神经。有一次汉武帝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没来得及戴帽子,急忙躲进帐子里,不敢露面,嘱咐近侍代他出面,汲黯奏什么就准什么。面对霸气专横的汉武帝,众臣无不战战兢兢,为何汲黯让汉武帝如此恐慌?汲黯崇尚黄老之道,主张清静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汲黯的思想正是“罢黜”的对象,但他却不断得到汉武帝的提拔,位列九卿。汉武帝还对他大加赞赏,说他简直是社稷之臣,不可或缺。汉武帝希望听到的,是汲黯与众不同的挑毛病的声音。如果一段时间看不到汲黯,汉武帝就会非常想念。这或许就像饮食,甜的要吃,辣的也要吃,并且,辣的更香,更容易成瘾。长期以来,汲黯已经习惯了当着众臣的面,直接顶撞、指责汉武帝。思想上,汉武帝力倡儒学,但外儒内法,儒家思想更多时候停留在表面。汲黯明察秋毫,这一点自然瞒不了他。有一次,汉武帝召集群儒,正慷慨激昂地说到兴奋处,汲黯却打断他说,虽然你对百姓假称仁义道德,内心却有很多无法平息的欲望,儒学只是用来收买人心罢了,真要学先贤,恐怕还没有能力学到呢。汉武帝很生气,命令退朝。一场热热闹闹的“学术讨论会”被汲黯搅得不欢而散。众臣责怪汲黯太鲁莽,汲黯讥讽道,朝廷养你们这些只懂得溜须拍马的官僚真是丢脸!汲黯不仅在言语上对汉武帝“大不敬”,他还敢于抗旨不遵。汉武帝派汲黯去南方观察东越人的争斗,刚到吴越汲黯就返回,告诉汉武帝不用到东越,因为在吴越就已了解清楚,争斗乃越人的风俗天性,这种事情与朝廷大事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也用不着亲自去调查。汉武帝虽然生气,但细想汲黯的分析也有道理,只好暂且作罢。过了一段时间,黄河以北地区发生火灾,大火波及到一千多家百姓。汉武帝又派汲黯前往视察。半路上,汲黯看到黄河岸边百姓因为水灾和旱灾,颗粒无收,很多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汲黯没做任何请示,就下令当地官府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回到长安,汲黯报告汉武帝说,火灾的原因是有户人家不小心失火,波及左邻右舍,救火不及时,才导致如此大灾。火灾是偶然事件,以后注意一下就行了,重要的是,沿途看到很多百姓因为连年自然灾害,几乎父子相食,惨不忍睹,臣很替皇帝担忧,如果是皇上亲眼看到,也一定会赈济灾民。虽然汲黯所言句句在理,但擅自动用皇上令牌罪过不小,于是皇上就让他去荥阳做县令,汲黯不屑于做小官,托病回老家歇息了。后来,民间风行“盗铸”五铢钱,尤以楚地为重。汉武帝认为淮阳为楚地要冲,必须重臣赴任,于是召拜疾病缠身的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一听是楚地,以为要流放,伏地不起,拒绝印绶。武帝推心置腹将来龙去脉讲清楚,汲黯方才欣然领命。汲黯以黄老之术治理郡务,不到一个月,处理了二十多起积案,并且规定,任何人不得阻拦前来告状的百姓,百姓可直接到他病榻前陈述案情。他还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淮阳很快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七年后,汲黯病逝,当地民众在淮阳太守府院内兴建“卧治阁”弘扬汲黯的美德。“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是中国古代帝王中非常奇特的。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在赵普的精心策划下,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陈桥兵变”诞生。赵匡胤兵不血刃,黄袍加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开国之初,仍有八个政权与赵匡胤争夺天下,契丹更是占据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对当时的情形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卧榻三尺内皆为他人之地”。基本控制局面后,赵匡胤开始担心臣属效仿自己,江山再度易主。969年,在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设酒宴,召集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饮酒。喝到兴头上,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说道:“如果没有你们驰骋疆场,我就坐不到今天这个位置,你们的功德我时刻放在心上。但皇帝难做,还不如做节度使轻松,我现在整夜都不能安枕而卧。”石守信惊问缘由,赵匡胤说:“我坐的这个皇位,谁不想得到呢?你们虽无二心,但一旦你们手下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恐怕也身不由己了。”石守信等人惊恐万分,赵匡胤说:“你们不如丢掉兵权,到地方多置良田美宅,日夜饮酒欢歌,以终天年。咱们君臣相安,不是很好吗?”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有病在身,解除兵权,赵匡胤自然答应,派他们去地方做了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很多人批评赵匡胤只会耍小聪明,一心求稳定,不能进行跨越式发展。赵匡胤所开启的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自然留下很多后遗症。文官做三军统帅,兵变的几率降低,但也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消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的确,为了求稳定,赵匡胤无所不用其极。在一次早朝中,赵匡胤正听取一名大臣的奏章,突然发现其他官员交头接耳,随意议论,很不严肃,似乎忘记了皇帝的存在。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并未发怒,他退朝后想出一个聪明绝顶的办法,在幞头纱帽后面两侧分别加上用铁片、竹篾做骨架的一尺多长的长翅。戴上长翅帽,并排坐的官员就无法转动脑袋当着皇帝的面交谈了。通过装饰在长翅帽上的不同花纹,还可以区分官员级别。这种帽子两边的长翅后来越加越长,超出了赵匡胤的本意,变为更侧重装饰性。北宋的高度集权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导致“冗员”、“冗兵”和“冗费”的不断增加,尾大不掉。重视服饰的形式朱元璋是历史上最注重服饰制度的皇帝,他执政的31年中,平均每两年就要亲自修订一次服饰制度。帽子方面,朱元璋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正式成为官员的代名词。普通百姓的衣着规则也纳入国家制度,违者断肢,或者割鼻。朱元璋还规定,妓女只能戴黑色帽子,女人是妓女的男子只能戴绿头巾。一次,朱元璋赐傅友德宴,命叶国珍陪饮,并拨与歌妓十余人。席间,叶国珍酒酣兴起,命歌妓摘掉黑帽子,穿上华丽鲜艳的衣服。这一幕被朱元璋派来的特务看得真真切切。结果,叶国珍和歌妓一起被关在马圈中,之后叶国珍被鞭笞后发配瓜州,歌妓割鼻处置。除了极其重视服饰的形式之外,朱元璋对其形式延伸来的政治意味也很迷恋。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名士,他在受到朱元璋召见时戴了一顶黑色倒梯形的四角罗纱帽,朱元璋问他帽子的名字,杨维桢回答:“此四方平定巾也。”朱元璋自然喜欢统一天下、四海安定,下诏将“四方平定巾”写入了服饰制度。六合一统帽是明朝另一种常用的帽子,以六瓣布合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