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伐檀》《无衣》-+【中职新教材】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1.gif)
![第1课+《伐檀》《无衣》-+【中职新教材】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2.gif)
![第1课+《伐檀》《无衣》-+【中职新教材】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3.gif)
![第1课+《伐檀》《无衣》-+【中职新教材】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4.gif)
![第1课+《伐檀》《无衣》-+【中职新教材】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0e832df3376eeb9100450edcc18c996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伐檀》《无衣》《诗经》【中职专用】统编版·基础模块(上册)《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四书五经”指什么?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六艺:①礼、乐、射、御、书、数
②《易》《诗》《书》《礼》《乐》《春秋》《诗经》“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诗经》简介表现手法内容《风》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宫廷乐曲歌词。(105篇)
《颂》则为统治阶级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40篇)《诗经》简介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例如《豳风·七月》就集中运用了赋的手法,按照季节物候变化的顺序,铺叙了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明喻和暗喻皆属于此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诗经》简介(1)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中大多数诗篇,是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写照。有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有反映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有反映当时的爱情婚姻生活的等。(2)《诗经》四言为主,但也有在四言中杂以其他字句,在整齐中显示出参差错落之美。(3)重章复沓或叫重章叠句。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几个字,反复咏唱。这种章法是民歌在集体劳动中彼此唱和,便于记忆和传习而自然形成的。它便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使感情得以尽情抒发。艺术特色《伐檀》正字音檀干涟
猗不稼不穑廛不狩不猎县
貆鹑囷飧寘漘tánzhìgānliányījià
sèchánshòu
lièxuánhuánchúnqūnchúnsūn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听名家朗读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里写的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场景。可分为四层:1.劳动情形;2.借景起兴;3.议论质疑;4.反语讽刺通“悬”,悬挂课文详解稼,耕种。穑,收割通“缠”冬天打猎为什么看到白吃,指不劳而获伐木声“寘”通“置”,放置。河,黄河。干,岸。前一“之”,代“檀”,后一“之”,结构助词,的。省略句,“河”之前省介词“于”涟:水波纹。猗:语气助词。指奴隶主反语,斥责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强烈的讽刺语气。君子、素餐(记叙)劳动——伐檀、寘(描写)休息——清、涟(抒情)揭露讽刺
愤怒责问胡瞻、县貆反语讽刺胡取、廛
译文:坎坎伐树做车辐啊,放在河的边侧啊。河水清澈有直波啊。不耕种又不收获,为何取得禾三百束啊?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中有悬挂的兽肉啊?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第一章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课文详解车轮中的直木。直的水波。同“繶”,缠。三岁的野兽。译文:坎坎伐树做车辐啊,放在河的边侧啊。河水清澈有直波啊。不耕种又不收获,为何取得禾三百束啊?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中有悬挂的兽肉啊?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第二章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河岸,水边。小波纹圆形的小谷仓。鹌鹑熟食译文:坎坎伐树做车轮啊,放在河的水边啊,河水清澈起微波啊。不耕种又不收获,为何取走三百仓禾啊?不上山去打猎,为何看你庭中挂着鹌鹑肉啊?那个君子啊,不白吃饭啊!课文详解第三章1、找出本诗三章中变更的词语。2、分别对这些词语归类看它们各表达什么意思?3、这些词语的变换达到怎样的效果?课文详解①“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反映了伐木者劳动的繁重与艰辛。③“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有力地突出了贪婪的统治者无偿占有劳动成果的数量之大,掠夺之疯狂。②“涟”“直”“沦”的更换写出了黄河水波的变化,反映了伐木者内心的不平静。④“县貆”“县特”“县鹑”的更换十分形象地突出了统治者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品种之多,搜刮无所不至。伐檀
干
涟
廛
貆
餐
伐辐
侧
直
亿
特
食
伐轮
漘
沦
囷
鹑
飧
重章叠唱,一咏三叹课文详解本诗三章中变更的词语县貆、特、鹑劳动生活伐檀伐辐伐轮(繁重、艰辛)借景起兴河水清涟(反衬)不素餐(食、飧)兮愤怒责问不稼不穑
反语讽刺取三百廛、亿、囷
伐檀不狩不猎
胡?
不劳而获剥削者本质课文详解
本诗通过重章复唱手法,尖锐地揭露讽刺了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剥削的罪行,表现了奴隶的强烈抗议。(1)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赋。如,“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2)比兴手法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中的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3)重章叠句的形式,为的是强化主题,突出重点。(4)句式长短错落,参差灵活,富于感染力。表现手法《无衣》
——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秦风·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气势雄壮、激昂豪迈的出征歌。
秦国与居住在我国西北部的西戎(《诗经》中也称猃狁)接壤,他们经常发生战争。本诗中的“兴师”,可能是指秦王与西戎打仗。从秦国方面来看,这次战争具有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质,所以,表现出了秦国人民同仇敌忾、踊跃参军,奋勇出征的爱国热情和精神。背景简介
无衣(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听诗歌朗诵
听范读
初入诗■这首诗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诗歌音节短促,声调激昂,诵读时要注意。看经典咏流传《无衣》,感受诗境无衣(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课文详解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衣物。“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设问。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诗歌开头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课文详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写“同仇”“偕作”,表现战士们爱国的情感与大无畏的精神。课文详解课文详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同泽
…………矛戟
……偕作……同裳
…………甲兵……偕行内容形象主题(思想)(准备)(赴战)团结友爱不计困难积极响应齐心备战同仇敌忾勇赴战场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形象分析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诗中的“我”是怎样一个形象?“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这首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互相激励的口吻,重章叠唱的手法,反映了秦地民众团结友爱、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是《诗经》中最为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模版(3篇)
- 2025年个人居间协议(4篇)
- 2025年中外货物买卖合同标准样本(2篇)
- 化妆品储存运输服务合同
- 农产品城乡配送合同范本
- 医疗设备紧急运输合同
- 咨询公司装修居间协议范本
- 服装物流配送标准合同样本
- 医院窗帘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莱州花纹艺术漆施工方案
- 农产品贮运与加工考试题(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学校财务年终工作总结4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读书笔记
- 《血管性血友病》课件
- 2025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日语助词「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课件
- 2024年监控安装合同范文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