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优卷2020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项训练卷(一)古代词语鉴赏一、阅读1.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点绛唇·兰花姚述尧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枕石高攀龙心同流水净,身与白云轻。寂寂深山暮,微闻钟磬声。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琢,且对仗工整。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5.古诗阅读。奉诚园①闻笛[唐]窦牟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芳草访遗尘。秋风忽洒西园②泪,满目山阳笛③里人。次韵刚父即事绝句[元]赵孟頫④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注]①奉诚园:原是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②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③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④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义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古诗阅读。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注]长庆二年(822),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颔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浪淘沙[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①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②。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注]①桁:通作“行”。一桁,一带、一列。②壮气:暗用丰城剑气,见《晋书·张华传》。蒿莱:野草。(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①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②“终日谁来”,自己今为阶下囚,整日无人来访,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③下片金剑、壮气连用,既写出了李煜对亡国的无奈,又写出了内心的不甘。()④“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得明净、开阔。()⑤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2)“秋风庭院藓侵阶”与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都描写了苔藓爬上台阶之景,但两句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歌鉴赏。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长相思·雨万俟咏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选自《宋词鉴赏辞典》)(1)全词突出了夜雨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词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词人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述理由。A.恨B.愁C.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项训练卷(一)古代诗词鉴赏一、1.(1)A“当时正值初秋时节”解说不正确。“清秋”应为“深秋”。(2)答案: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意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能力。从“万里”可看出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夕阳垂地”突出大地被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之中,“大江流”突出长江的浩渺。2.(1)答案: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作铺垫和陪衬。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词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中松篁和桃李作为意象,主要是用来衬托兰花,这一点应弄清楚。(2)答案:词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故我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能力。该句的特点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以“风簪斜倚”状写兰花悄然开放的情状;“笑傲东风里”则刻画出兰花虽无人在意,仍独自在东风里傲然微笑的神态。从以上角度入手,加以赏析即可。3.(1)答案:(示例1)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枕石》中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问,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静谧祥和的氛同中参悟出禅意。(示例2)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枕石》中的钟磬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磬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示例3)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磐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感觉月华如水荡涤胸怀,淡然自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听袅袅钟磬音,参悟禅意。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三首诗,弄清楚其意思,然后思考其写作特色、包含的作者的情感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共同点。比如《枕石》中的“流水”“白云”“深山”等词都是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这和另外两首诗具有共同点,《竹里馆》中的“幽篁”“深林”“明月”,《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禅房”“山光”“潭影”“万籁”“钟磬音”,都是类似的。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赏析,都应紧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4.(1)D“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表述不当。虽然诗人忘情在闲适的田野之中,可是,他远不能像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而是生出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从“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两句可体会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之情。(2)C颈联着力刻画了牧者、猎者归来的生动场景。“返”“归”两词运用动态的描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祥和宁静,而非“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5、答案:《奉诚园闻笛》:诗人由如泣如诉的笛声联想到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达诗人的不平之鸣和追慕先贤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次韵刚父即事绝句》:赵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听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先通读第一首诗,结合注释可知诗人由笛声联想到马燧、嵇康的遭遇,从“忽洒西园泪”提炼诗人的不平之意、追慕先贤的心情和吊古伤怀的情感。再通读第二首,抓住“后庭花”,明确该诗使用典故,《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抓住“伤心莫听”以及注释对赵孟頫的介绍,提炼诗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梳理以上内容,答出使用的典故和诗歌抒发的情感即可。6、答案:(示例1)一样。《牧童词》“芦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牧童》“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示例2)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乱插蓬蒿”“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比较分析时,先要理解两首诗的内容,这两首诗都写出了牧童早出晚归的放牧生活,“芦管卧吹莎草绿”“牛得自由骑”“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都展现了牧童自由、悠闲的状态,从这一点看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而《牧童词》最后两句,牧童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勇士模样,不怕猛虎来欺负小牛犊,写出了牧童的顽皮活泼。7、(1)作者愁:离井思乡之愁;前路遥遥之愁;前途难料之愁。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细读诗歌,整体把握诗的内容,并结合注释,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愁”的原因。此诗是作者自请外任,自长安赴钱塘途中所作。由“中宵起望乡”一句可知这忧愁里面有乡愁的成分:“沙明”四句是作者中宵望见之景,给人一种清冷、空旷的感觉;结尾两句看似是在叙事,写路途遥远,实质上隐含着作者对未来仕途的担忧。(2)颔联整体使用了对偶修辞,前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句中又使用了比喻修辞,景物南远及近,江天一色,在月光映衬下,无论是江边沙洲,还是船上白帆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让人心情沉重,心绪低落。解析:本题考查诗句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可从诗歌的修辞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颔联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分析其表达的情感。(3)D本题考查对表达技巧和抒情方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理解颔联如何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的:月明星疏的夜晚,船上的帆是白色的,仿佛整条船上都是秋霜。“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勾勒了一个空旷清冷的秋夜。在如此寒冷的秋夜里,作者孤身一人站在船头遥望江面,更加体现作者心绪难平。然后逐一分析备选项,找到与之手法相同的一项即可。8、(1)(1)A(2)B(3)B(4)B(5)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诗歌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2)错误,词人没有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只是写出自己的凄凉处境;(3)错误,只有无奈和悔恨,没有不甘;(4)错误,词人的心境始终是愁苦悲伤的,没有随之变得明净、开阔。(2)“秋风庭院藓侵阶”表达的是词人悲伤凄凉之感,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苔痕上阶绿”,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秋风庭院藓侵阶”意思是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苔藓爬上台阶,给人以凄凉之感;“苔痕上阶绿”则是借居住环境的幽静,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9、(1)答案:“白玉条”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与后两句相呼应。解析: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一树寒梅白玉条”描写早梅的娇美姿色。“白玉条”生动地写出梅花之密集,洁白而娇美,像一条条白玉似的晶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成员在医疗安全中的参与措施
- 2025年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测试卷:物业管理与社区公共空间绿化管理试题
- 科研实验室室内空气控制措施
- 企业经营管理顾问合作协议
- 二年级语文课外拓展方案
-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协议签署及实施细节说明
- 科研机构财务部门职责的创新
- 超市商品进销存自动化管理系统协议
-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灾减灾措施讲解》
- 个人形象设计师服务责任免除协议
- 北京市西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劳’以展风采‘动’手创未来
- 2025届河南省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冲刺英语试题(二)(含答案)
- 2025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前瞻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外资银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寿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DB31-T 1564-2025 企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 2025年度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JT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
- 人力资源外包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