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课程设计报告经济增加是大国最关心的问题,通货膨胀则随着着世界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本次的金融学课程设计围绕着通货膨胀展开分析,根据中国-三个年度的通货膨胀状况,分析内容涉及三年来的通货膨胀指标——CPI的数据状况,三年的通货膨胀实例,三年来的政策状况与通货膨胀的内在联系,这其中涉及通货膨胀的本源和政策评价。一、中国~的CPI统计数据年月全国都市农村全国全国现在全国同比都市同比农村同比PPI同比PPI环比11102.0
2.0%
2.1%
1.9%-2.2-0.110101.71.70%1.80%1.50%-2.80.209101.91.90%2.00%1.70%-3.6-0.1081024.50%2.10%1.80%-3.5-0.507101.81.80%1.90%1.50%-2.9-0.806102.22.20%2.20%2.00%-2.1-0.7051033.00%3.00%2.90%-1.4-0.404103.43.40%3.40%3.30%-0.70.203103.63.60%3.60%3.60%-0.30.302103.23.20%3.20%3.20%00.101104.54.50%4.50%4.60%0.7-0.112104.14.10%4.10%4.10%1.7-0.311104.24.20%4.20%4.30%2.7-0.710105.55.50%5.40%5.90%5-0.709106.16.10%5.90%6.60%6.5008106.26.20%5.90%6.70%7.30.107106.56.50%6.20%7.10%7.5006106.46.40%6.00%7.00%7.1005105.55.50%5.30%6.00%6.80.304105.35.30%5.20%5.80%6.8-0.503105.45.40%5.20%5.90%7.30.602104.94.90%4.80%5.50%7.20.801104.94.9%4.80%
5.2%6.60.912104.6
4.6%4.40%
5.1%5.90.711105.15.1%4.90%
5.6%6.11.410104.44.4%4.20%
4.7%50.709103.6
3.6%3.50%
3.9%4.30.608103.53.5%3.40%
3.7%4.30.407103.33.3%3.20%
3.5%4.8-0.406102.9
2.9%2.80%
3.2%6.4-0.305103.1
3.1%2.90%
3.3%7.10.604102.82.8%2.70%
3.0%6.8103102.4
2.4%2.30%
2.6%5.90.502102.72.7%2.60%
2.9%5.40.401101.5
1.5%1.40%
1.8%4.30.5(来自新浪网)(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来自百度和讯)二、~通货膨胀实例分析案例一四万亿救市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政府在执行的4万亿救市计划对经济增加的稳定做出了重要奉献。然而,4万亿救市计划在经济领域仍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如造成了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造成社会流动性泛滥以及“国进民退”等。在反周期的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中,这些问题多多少少是无法避免的。财政扩张的挤出效应,以及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等,这些基本的经济规律在发挥作用时,使得在做决策时不得不对多个目的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4万亿救市计划尽管在短期内稳定了GDP的增加率,但却使构造本已失衡的中国经济走向进一步的失衡。因此,4万亿救市计划被批评为向经济注入了吗啡,即使短期内稳定了经济,但却带来了长久的隐患。从消费的内部构造来看,4万亿救市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消费品市场供求格局。例如,9年和两年总投资4万亿元的项目将会扩大对钢铁、水泥、建材等产品的需求,这将推动有关产品价格回升,发放消费券、“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最后消费方法效果显现,将进一步刺激我国总需求的增加。4万亿救市计划即使稳定了我国经济的增加,但却并没有缓和我国经济的构造失衡,甚至使我国经济的构造失衡变本加厉,为我国经济将来的增加和稳定埋下了重要的隐患。另外,国际经济复苏似乎是一种很漫长的过程,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排除下一轮危机暴发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下一轮危机无法阻挡,那么,我们再也不可能并且也不能再动用大手笔的救市计划,否则,将很有可能陷入“滞胀”的泥沼。事实上,我国经济现在已经开始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潜在的“滞胀”风险。四万亿刺激方案对经济运行起到了持久的影响,四万亿的投入使得市场流动性骤增,即使政府投资一向严格限制渠道,但经济领域多个行业互相渗入,互相影响,面对过剩的流动性,生产能力没得到配对的扩张。供求的失衡,引发通货膨胀或加剧通货膨胀势在必然。随着中央有关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加的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贯彻,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主动变化因素增多,影响物价运行的因素,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多于克制因素。,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进一步扎实,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拉动我国外需增加,供求格局有所改善,加之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CPI月度上涨幅度较大,到11月份上升了5.1%,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但涨幅在可控的范畴内。1.通货膨胀的成因第一,我国消费品市场供求格局将有所改善。首先,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效果进一步显现,对需求形成较强支撑。扩内需仍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除了继续保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8大消费政策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方法之外,还在调节收入分派格局,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拓展消费空间和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增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加。随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有助于拉动经济增加,推动价格总水平适度上涨。另首先,外需形势将有所好转。,世界重要经济体逐步摆脱金融危机造成的衰退阴影。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主动变化。受此影响,作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美国、欧盟和日本,消费需求逐步恢复,进口增速将有所回升,我国对美、欧、日等重要经济体的出口增加,进出口总额比来了增加51074亿元,对经济增加的奉献增大,客观上改善了我国产能过剩的状况,从而对CPI上行形成支撑。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对世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也构成了上行支撑。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将有所回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将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我国有关产品价格水平,从而对CPI形成上行压力。第二,流动性过剩对CPI形成上行的压力。12月信贷新增5072亿,全年达成7.95万亿,突破7.5万亿的信贷目的,符合预期,也验证了进口数据的较好体现。由于信贷增加仍旧较快,造成12月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上升0.2个百分点至19.7%。供应量的增幅大大高于实体经济增幅,但是货币信贷的过快增加最后会通过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向消费领域传递。(来自金融界Http://JRJ.COM)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经济的总量和供求都在发生主动的变化,经济运行中主动因素不停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已经基本拟定。国内农业生产形势向好有助于稳定物价,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和外需的恢复,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有所改善。同时,由于食品和居住价格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流动性过剩的滞后效应,加之国际上不拟定因素影响,使得物价也面临较大上涨压力。物价运行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价格总体水平可控。11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创下我国28个月以来CPI的最高涨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年内,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到“糖高宗”“油你去”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的轮流上涨引发了各方关注。11月20日,国办出台“国16条”,规定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风格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纷纷采用方法。12月份以来,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2.通货膨胀的类型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拉动型。需求拉动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的货币供应增加过快,而货币供应增加过快的因素又有两方面:首先是国家采用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法,使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加,造成流动性过剩。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方法之外,还在调节收入分派格局,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拓展消费空间和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增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加。另首先则是外汇流入过多。近年来,外汇流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途径。从1月到9月我国的外汇占款与储藏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之比急剧上升。在,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为43%左右,初这一比例超出100%,此后这一比例继续上升,最高时达成129%,现在维持在12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基础货币完全是由购置外汇投放的,不仅如此,中央银行还得通过其它途径回收因购置外汇投放的部分基础货币。3.通货膨胀的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三个特点。首先,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1月至10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它各大类商品价格均上涨并且通货膨胀率有上涨的趋势;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从年初的低于100逐步上涨到100以上。另首先,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不不大于其它类商品,并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它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停扩大,10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类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它食品价格的涨幅,10月份鲜菜价格的同比上涨率达成31%,鲜果价格的上涨率达成17.7%。第三,本轮通货膨胀是在资产价格飞涨之后发生的。与商品价格的上涨相比,资产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更为引人注目。从到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特别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中仅,从年初到年末,北京的房价几乎翻了一番,而政府的房价调控方法几乎毫无效果。玉石、文物、古董、字画、高级酒等能够储藏的商品价格也大幅度上升。
总而言之,我国面临的是物价普遍上涨的局面,这种局面涉及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商品价格的上涨两个部分。其中,资产价格的上涨从时间上领先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涨幅也远远超出商品价格的涨幅;而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中,食品类价格特别是蔬菜类价格的上涨幅度有要远远高于其它商品价格的涨幅。案例二猪肉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事件屡屡发生,有些农产品价格遭到暴炒。猪肉价格也无法“幸免于难”。我们懂得猪肉是我国重要的肉畜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类,猪肉价格的高低关系到国计民生。而自我们研究的以来,猪肉价格直线飙升,无疑让老百姓的菜篮子变得沉甸甸的。,生猪价格始终保持上位运行(“上位”指成本预警线以上),生产经营效益一路向好。猪价高,猪肉贵,并牵动CPI升高1.5%左右,猪肉价格对CPI奉献巨大。甚至有网友戏称:中国的CPI变成了中国猪肉指数(ChinaPigIndex)。鉴于猪肉价格波动对CPI的巨大影响以及其对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较好反映,我们选用了一我国猪肉价格的数据,对其波动状况进行了分析。一我国猪肉价格(单位:元/公斤)以下表所示年份l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9.3118.6717.3216.2116.0916.0417.5419.320.1120.4221.3321.9422.1722.9723.0923.3923.9726.7129.3129.8230.3529.7827.9422.17表一一我国猪肉价格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运用EXCEL软件做的分析图表以下图一-我国猪肉价格通过图一能够看出全国猪肉价格在1—6月份出现较小幅度的下降,随即自6月至8月,猪肉价格呈现持续性上扬,而接下来的三个月上扬幅度逐步趋于缓和,基本保持在30元/公斤左右;从十月份开始猪肉价格又开始回落,截至12月其跌至22.17元/公斤。图二-我国猪肉价格对比图二显示出我国猪肉价格整体上相对高于,其各月波动趋势不尽一致,甚至有些月份还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可见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对猪肉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我们又将我国猪肉价格的波动状况做了分析,图表以下:图三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状况统计表图四年1-10月份全国生猪价格波动(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猪价是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的多因素成果。它的变动与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有关。通货膨胀普通是指物价水平的全方面持续上涨。我国重要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化,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指标。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统计的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三大类都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食品价格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重,大致占34%,远高于其它类商品。可见,农产品价格和CPI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农产品价格上涨必将会造成CPI这一表征变量走高。而猪肉价格又是农产品价格中含有代表性的一项内容,它的变动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我国CPI变动及通货膨胀状况。我国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首先来说是受生猪价格的影响,由图四能够看出我国猪肉价格波动是与这一时期生猪价格的波动是一致的。生猪的价格变动重要受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如玉米价格,饲料价格等。另首先,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是造成生猪价格变动的因素。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贬值了,致使货币“不值钱”了,从而在居民对猪肉的需求状况有少量变动的状况下猪肉的价格出现了上涨。当居民收入达成一定经济水平时,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就会逐步增加,在居民的收入水平超出普通水平时,猪肉就成了普通的生活必需品了,当出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时,猪肉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再者,猪肉替代品如牛肉、羊肉、禽肉等相对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最后,市场经济本身含有的盲目性、滞后性也会对猪肉价格的上涨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综合上述,可见本次的通货膨胀重要是成本拉动性的。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造成了对应产品价格的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下六个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加率都维持在3.0%以上,并且时至今年四月份都在不停上涨,即使个别月份增幅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从11月开始都维持在4%以上,5月达成了5.5%。有专家分析6月份将达成6%以上,实质上,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事实上CPI涨幅应当比所公布的数据还要高。从国内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看,市场上己经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给特别是上六个月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很大挑战。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持续超额发行充足的货币供应使价格的上涨成为可能,也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必要条件。金融危机暴发后,我国货币供应量更是快速增加,增加率年均25%,超出以前几年年均,增加率近7个百分点。1月M1增加率达38.96%的历史高位。11月份M1和M21拍增加率仍然处在22.1%和19.5%的较高水平,过多的货币供应形成了潜在的通胀压力。我国货币超额发行重要源于外汇占款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的增加。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占款始终持续增加,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再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货币和信贷大幅上升。(2)食品价格上涨是物价走高的重要推动力量现在我国居民消费构造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有很大关。以猪肉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带动了其它行业物价的上涨,使得CPI同比增加幅度较大。物价上涨使得货币实际购置力下降,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抵消了部分收入,并且物价的持续上涨会增大居民对物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选择,不利于扩大内需的宏观基调。(3)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将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我国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据统计,我国20-44岁的年轻劳动力总量在前就己达成顶峰,以往源源不停的劳动力优势己不复存在,面对的将是劳动力的短缺及对应工人工资成本的大幅增加。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公布的《亚洲发展展望》中警示,中国在劳动力方面面临三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红利"消失,纯熟和半纯熟工人短缺制约公司制造水平,以及构造调节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即使我国劳动年纪人口每年还在增加,但增加的数量越来越少,理论预测年前后是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另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也里明显下降趋势。通货膨胀的类型的通货膨胀重要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首先,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增加了我国商品生产成本,引发的物价普遍上涨。另首先,随着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复苏,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商品市场供不大于求,造成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从而使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反过来增进货币的超发和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的特点(1)从占CPI最大权重的食品价格走势来看,CPI在仍有上行压力。(2)从CPI的新涨价驱动因素——诸如成本、供应面、资源品价格改革等方面来看,的物价仍有上行压力。(3)各国的二次定量宽松政策造成大宗商品市场重新火爆,输入型通胀压力可能再度昂首。(5)克制物价的有利因素重要在于需求面,国内方面流动性扩张减速、经济扩张放缓,海外方面,重要发达经济体面临长久低迷的可能性。(6)流动性是决定通胀走势的根本背景,M2在过去十年间的扩张速度来看,将来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继续膨胀将会给中国的CPI通胀及资产价格带来持续不停的压力,短期内则会因货币成本下降带来投机需求,引发价格的轮流上扬。(7)迫于人口红利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中国工资进入上升通道,对CPI构成供应端压力。案例三全球通货膨胀对中国通胀的影响受全球通胀不停升级影响,多个新兴国家步入加息周期,加息的国家已达10个,涉及巴西、瑞典、中国、泰国、韩国、匈牙利、印度、越南、以色列、俄罗斯等。韩国央行6月10日宣布启动今年以来的第3次加息,以对抗持续高企的通胀。考虑到韩国经济近期也出现了增加放缓的迹象,韩国央行此举多少出乎市场意料。当天,韩国股市大跌逾1%,韩元汇价则大幅走高。现在尽管全球经济形势生变,美国、欧洲和中国等重要经济体都出现增加放缓迹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于近期呈现暴跌景象(除农产品之外),但这并未缓和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日益凸显的通胀压力,受困于此的许多国家将对抗通胀放在了当下经济发展任务中的首要位置。因受到天气、猪肉价格上涨以及房价因素影响,现在多家机构预测,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继续上涨,达成5.5%到5.6%。同时,专家们对中国现在的通胀形势预期并不乐观,认为本轮通胀高点仍很难拟定。据分析,按照近期每两月加息一次的规律计算,中国6月份继续加息将是大概率事件。在新兴市场忙于应对通胀压力的同时,仍在飙升的国际农产品价格却对各国的货币调控政策带来不利影响。今年上六个月“世纪大旱”席卷北半球,涉及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在内的重要经济体受到严重影响。美国中部和西部、南部有9个州的大部分地区遭遇至50年一遇的“极端干旱”;英国则面临了3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欧洲的北部雨量也比往年少了五成,法国现在正历经197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全球的大面积干旱使得国际粮食价格从4月份开始逼近历史高位。现在,小麦价格上涨了67%,玉米价格飙涨98%,糖期货涨了44%,稻米期货也涨了25%。从中国来看,也是面临着很艰巨的挑战,中国的两大问题,一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二是要确保经济的增加,从通货膨胀来看,原定的目的是4%,但事实上最高的月份都到了6.5%,影响通货膨胀的三大因素并没有消除。第一种因素,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现在还都是处在低利率的状况下,如果中国加息,那造成的成果就必然造成热钱流入,这两年人民币略有贬值,热钱在流出,这只是临时现象。因此货币政策不可能收得太紧,既然货币政策不能收太紧,那通货膨胀也就不可能有比较大的下降,特别是从全世界来看,都是处在一种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下,甚至流动性泛滥的状况下。第二个因素,大宗商品要是石油、铁矿石等的价格还是处在高位上。石油最高的时候到了100美元,近来才降到90几美元,黄金最高到美元,现在是1600到1700美元,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始终处在比较高的位置。另外一点,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原来国家进行房地产调控,明年的钢材产量预计要下降,大概是7亿吨要降到5亿吨,这个消息一传出,铁矿石价格立刻下跌,由于有些钢铁厂立刻去买,他能够储存,甚至将来涨价能够卖给别的小钢铁厂,这一抢着买价格又上去了,因此大宗商品的价格看来要大幅度下降也不大可能。第三,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原材料、能源价格的提高,工业用电涨价,也同时会影响物价,因此货币政策不能收紧,大宗商品价格输入性膨胀不能够大幅下降,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危险还存在,因此明年通货膨胀还可能处在比较高的位置上,大概在5%以上。前三季度,八大类商品七涨一降,食品、烟酒及用品服装、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价格同比都在上涨。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2%。其中,食品上涨幅度最大为5.5%,居住价格上涨幅度最小为0.2%,但涨幅都低于去年同期。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其中,都市上涨2.5%,农村上涨2.5%;食品价格上涨4.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其中,都市上涨0.8%,农村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1%。1.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条件相对宽松。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6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75万亿元,同比多增9087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48万亿元,同比增加13.9%,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货币扩张重回高增加轨道,央行分别两次减少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升物价涨幅。(2)食品价格推动物价上涨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CPI含有明显的食品价格驱动特点。波动幅度较大,出现了两个大幅度增加的时期,第一种时期是6月-8月,第,二个时期是10月至今。到12月份,全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46个百分点,约占CPI环比总涨幅的57.5%,也就是说,在0.8%的CPI环比总涨幅中,近60%来自菜价上涨的影响。据调查,12月份华北地区菜价上涨最多,平均涨幅达31.3%,个别省份靠近40%,有的市县甚至靠近70%。由于天气变冷,肉类消费增加,牛肉和羊肉价格环比持续上涨,涨幅分别为3.0%和1.5%,猪肉价格也由11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环比上涨,涨幅为3.9%。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加之春节临近,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可能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步转暖,鲜活食品价格上涨压力预计会有所削弱。(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大受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基数较高,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上年有所回落。1-11月,CRB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累计同比平均下降11.7%。以来,各国货币政策总体宽松;伊朗和叙利亚局势不稳,地缘政治风险不停发酵;美国和欧洲的干旱影响了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产量,以上诸多因素均助推大宗商品价格,因此输入性通胀压力将有所增强。2.通货膨胀的类型的通货膨胀属于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另外,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造成通货膨胀含有惯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首先,央行分别两次减少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投资增加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升物价涨幅。另首先,随着工资的普遍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从而影响我国商品生产成本,进而推动我国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并且由于国内资源局限性,某些原材料依赖进口,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含有几个明显的特性:1.复杂性。在通货膨胀率逐步攀升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也没停止。通货膨胀使人民币在国内的购置力正在下降,而人民币升值又使得人民币在国外的购置力增强了。因此,我国的通货膨胀不仅仅意味着货币币值。2.构造性。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构造性物价上涨的特性明显,物价上升的重要动力来自能源、原材料、食品及肉禽制品。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较两年前最大涨幅超出200%,造成各类能源和资源类产品大幅涨价。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拉动作用最大,可见,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是一种构造性的物价上涨。3.阶段性。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性特性也较明显。初,我国南方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就是一种重要的因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短期内出现迅猛上涨,拉动CPI指数快速爬升,待冰雪灾害影响因素消除后来就会出现快速回落。可见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一定的阶段性因素。三、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1.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1)货币政策的调节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6%;其它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对应调节。1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50%提高到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56%提高到5.81%;其它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对应调节。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3%上调至3.85%;一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2.88%上调至3.35%;再贴现利率由1.80%上调至2.25%。(完)(2)货币政策转向稳健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保持既往基调不变的状况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凸显出对流动性的控制和对通胀预期的管理。以前的10月20日,央行启动了三年来的初次加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2月26日央行年内再度加息,(3)政策调控效果上六个月,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经济增加高位回调,物价涨幅处在合理水平,资产泡沫化风险减少,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连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投资也不排除因房地产市场调节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因此,下六个月宏观经济政策还是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在稳定上六个月防泡沫、抑通胀成效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化解诸多矛盾和风险,逐步实现经济政策由应对危机型向常规型的平稳过渡。,我国的通胀压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椎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蒜、绿豆、生姜、食用油、向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使市场上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了挑战。2.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1)货币政策的调节初,中国人民银行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节机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月30日,公布《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75%提高到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81%提高到6.06%;其它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作对应调节。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3%提高到3.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6.06%提高到6.31%;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对应调节。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3.25%提高到3.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6.31%提高到6.56%;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对应调节。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政策调控效果即使中央定调的货币政策向稳健回归,但相比的政策并不意味着有实质性的变化。由于货币政策还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构造战略性调节,宏观调控既要控制物价持续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又要避免货币、信贷、投资和工业下降过快引发经济衰退,还要兼顾经济构造调节。央行没有明确今年的信贷额度和货币供应最增加目的,而是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就充足阐明了这一点,。央行将稳物价作为现在和此后一种时期的常要任务,将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但鉴于年已经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又考虑到现在的经济现实和中美利差的持续扩大,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将受到限制。,我国控制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任重而道远。2.中国政府的调控政策(1)货币政策的调节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5%下调到3.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6.56%下调到6.31%;其它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作对应调节。同时,调节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节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节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25%下调到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由6.31%下调到6%;其它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对应调节。同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节为基准利率的0.7倍。(2)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开局稳健。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居民收入增加较快,物价形势相对比较稳定。3月份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等重要指标均比前两月有所回升。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万亿元,同比增加8.1%,环比增加1.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贸易顺差6.7亿美元。以来,中央银行继续解决好速度、构造、物价三者关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个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加,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上六个月,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畴之内,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加,进出口增速温和反弹;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上六个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2.7万亿元,同比增加7.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全国城乡新增就业694万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体适度,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强。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2.5万亿元,同比增加13.6%。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6.0%,比年初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833亿元。上六个月社会融资规模为7.78万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6月份非金融公司及其它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06%,比3月份和年初分别下降0.56个和0.95个百分点。上六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贬值0.3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8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加呈缓中趋稳态势并继续出现主动变化。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加,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趋稳。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3万亿元,同比增加7.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加较快,贷款构造继续改善。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4.4万亿元,同比增加14.8%。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加16.3%,比年初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3)下阶段工作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对的解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节经济构造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预调微调,把握好经济增加、物价稳定和风险防备三者的平衡,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本身的调节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发明条件。综合运用多个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合理增加。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备,缓和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效。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利率浮动定价权合理定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加好地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有效防备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四、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本源1.流动性过剩由于近几年我国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从而使得过多的资金流入公司,促使公司投资规模不停增加,造成市场流动性增加和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张,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特别近三年,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始终在不停地增加,从到广义货币供应量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快速。大量的货币投放,缘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但是,货币的超量投放成为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一种重要因素。2.需求拉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加所引发的通货膨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紧我国经济增加的步伐,中央政府于底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方法,在中央投资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大步跟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加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加19.5%。其中,城乡投资241415亿元,增加24.5%;农村投资36725亿元,增加19.7%。东部地区投资115970亿元,比上年增加21.4%;中部地区投资62894亿元,增加26.2%;西部地区投资61875亿元,增加24.5%;东北地区投资30726亿元,增加29.5%。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236亿元,同比名义增加20.7%,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从环比看,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加1.26%。在大量的贷款和投资之下,我国经济在世界率先回升向好,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也强化了粗放扩张,恶化了经济构造,特别是形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3.成本推动(1)工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的利润水平减少,厂商乐意并且能够供应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成果造成均衡价格上升。预计全年城乡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将达4.6万元左右,比上年增加15%以上。职工平均工资指数均超出了同期GDP的增加率。工资的增加使得生产成本增加,进而增加了总价格水平。(2)原材料价格上升的通胀我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固定资产的大量投资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和木材,需求不不大于供应的现象造成了钢材、水泥、木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拉动了物价全方面上涨的序幕,物价上涨最后从生产领域传递到消费品领域。另首先是石油产品。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缺少讲话权,看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只能被动接受。而我国是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石油量相称庞大。到我国年均原油进口量增加13.6%。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引发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4.输入性通胀5月,我国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大关。中国的对外依存度比较大,美元贬值的影响会传递到我国。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持续高涨,造成了处在加工贸易端——中国的成本增加。并且,我国是石油、矿石、粮食等物品的进口国,当这些物品的价格大幅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通过进口渠道引发我国普通价格水平的上涨,从而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另外,中国现在的存款利率是美日等国家的十倍左右,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造成了大量不明资金涌入中国,这些国际热钱的涌入对于我国市场价格会造成资我市场,房地产市场短期炒作行为。并且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难度比较大,因此也会形成输入性的通胀。5.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11月开始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了过分的流动性。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以及大部分经济体都在危机应对中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全球流动性出现过剩。流动性过剩是全球通胀风险的货币基础。大宗商品市场成为通货膨胀传导的第一种环节,直接造成原材料成本上升。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属性不停增强,投资和投机的氛围趋浓,价格节节攀升,成为推动全球生产链原材料成本的第一推动力,给诸多经济体带来了“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原油进口均价从初至今上涨超出120%,3月棉花、小麦、大豆等进口均价同比增加约70%、35%和20%。原材料、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交错上涨成为通胀风险螺旋上升的重要推动力。笔者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课题组在广东的公司调研发现,~两年间原材料价格普涨30%~50%。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总需求的持续扩张为通胀风险提供了基本面支撑。美国产能和消费复苏十分有力,消费增加持续平稳进行,第4季度消费同比增加4.4%。美国产能运用率从中期的65%持续增加至1月的74%,产能运用率出现实质性恢复。在新兴经济体,消费也保持较快增加态势,例如巴西家庭消费支出增加幅度超出了10%。五、中国现在通货膨胀的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合同的技术需求与开发进度3篇
- 子公司建立合同
- 矿山项目造价员聘用合同范例
- 银行呼叫中心建设合同
- 乐器公司副总有偿聘用合同
- 停车场车位预留承诺书
- 印刷包装展位租赁合同
- 2024年度网络安全合同:视频监控系统防护与修复
- 2024全新预拌混凝土生产及销售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商业空间装修协议模板版B版
- 硅PU(塑料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2014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
- 第15课 有创意的书(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827材料科学基础试题
- 信访面试资料
- 焊接工艺评定转化表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拼多多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小学英语-module10 unit2 eat vegetables every day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Unit3Timeschange!Period1Startingout教案-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
-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缺考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