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道德教化_第1页
教育与道德教化_第2页
教育与道德教化_第3页
教育与道德教化_第4页
教育与道德教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与道德教化

一、从实践理性本身的角度对于人性的价值的实现具有绝对的意义德国的道德资本认为,人们作为有限理性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他不仅是一个可以随意使用的工具,也是一个为自己和其他理性行为辩护的工具。无论他们的行为如何,它都应该是为了自己和其他理性事物。人之所以是自在目的,是因为人具有实践理性。实践理性为人在实践中的超越构建了先验的自由和提供了意志的力量,并且使人承担出自道德律令的普遍的道德责任,使人作为自为的道德存在者而存在。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意味着,人作为道德的存在先验地构成了自身的目的,人自身作为自己的目的而存在,同时也以自身作为绝对的目的而存在着。正是实践理性的这一在实践中自我超越的特性,人才在道德责任的承担和德性生活的实践中成就道德人格。作为有限的实践理性,人作为目的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价值,他不是作为手段依附在其他价值之上的条件性价值,因为人是条件性价值的创造者。因此,人作为绝对价值本身是无条件的,不依赖于任何环境、任何物、任何他者。人的存在自身就是目的,是任何其他目的都不可代替的目的,一切其他东西都作为手段为他服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超越于人的绝对价值,它们只是相对价值。人的理性赋予人先验的实践能力,他的人性是不可估算和不可限制的,因此人不是工具。康德提出了道德实践的绝对命令:“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在道德实践中,人所面对的所有的物和人所意欲、所能够支配的一切都只是手段,而不能作为凌驾于人的理性之上的目的,惟有人以及所“共在”的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才是目的本身。实践理性所赋予的自由,就意味着作为自在的目的而非他者的手段承担道德责任的自由。人本身是目的,才能成为以道德律令获得道德实践现实化的主体。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因为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赋予的先验的自由,而不能委身于任何他之外的意图或目的,单纯作为手段为他者所利用。这是绝对的实践原则。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是人作为自在目的的最高根据,也就是说,人作为自在目的是自我确定的,他的道德责任和行动的目的是从自己的意志中产生出来的,他先验地不被任何他之外和内在的欲望和爱好所驱使。他的德性就是为着实践理性所赋予的最高的道德律令和道德责任所做出的顽强的努力。这样人作为自在目的就是实践理性的必然,也是人作为自由意志的必然,同时也意味着人在任何时候是自律和自主的。因为,如果他不是自主的,那么,就意味着他是被迫的,他就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每个有理性的东西的意志,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被看作是立法的意志,因为若不然它就不是自在目的的了。”人是自在的目的,意味着人性先验地就是受尊重的对象,人性不是任何主观目的的对象,而是一切主观目的的最高条件,它是来自纯粹理性的实践的客观目的,它超越于任何相对性价值之上,没有任何等价物能够取代,这就是人性的尊严。这种尊严是先验的,即就是必然的,是实践理性自身的立法、自由、自律、责任所实现的必然的人性的绝对价值。“惟有立法自身才具有尊严,具有无条件、不可比拟的价值,只有它才配得上有理性东西在称颂它时所用的尊重这个词。所以自律性就是人和任何理性本身的尊严的根据。”因此,尊重只是指向作为实践理性本身的人性,指向自我立法的理性本身,尊重指向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自律,也就是说,人作为实践理性本身,作为道德律令的自律者,他的人性先验地要求对任何条件性价值的尊重,尊重他的自由意志的实践能力,尊重他的自主性,尊重他们作为绝对价值和自在目的的存在本身,永远不把他们仅仅当作实现主观目的的手段。因此,康德说,尊重始终指向人,而不是指向物。它指向人,就是因为人是实践理性本身,尊重因而是尊重实践理性所立的道德律令以及出于律令的道德责任承担者。道德行动是一个有理性的东西能够作为自在目的而存在的惟一条件,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一个人才成为实践理性、自由意志的实践者,人才成为人本身,道德因而是人作为自在目的的条件,是人作为人的存在的特性,即人作为有限的实践理性的特性,道德向人展示了一个超越于任何感觉性欲望和任何约束性因素的生活,一种独立于感性世界的纯粹的理性生活。道德向人昭示,人作为自在目的是德性的,他的德性力量使他超越一切相对价值的限制,成就自身的人格。理性的人的道德人格是道德行动的目的。因此,只有道德以及与道德相适应的人性,才是具有尊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尊严所要求的尊重是人作为德性的存在物所必然的。人能够出于纯粹的道德理由而行动,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即是人的这一特性的最高的根据,实践理性的道德性使人所具有的价值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的环境,同时使人有能力履行道德的目的,人所具有的尊严不是人作为感性存在的尊严,而是人作为自由的理性存在的道德尊严。尊重因而是对人的道德的自由意志的尊重,对道德的自我立法的尊重。人是自在的目的,因此意味着我立意(根据如此的道德理由)而行动,任何具有他图的因素都不能驱使我而否定我的自由意志。人是道德律令的主体,人的目的因而就是道德律令的目的,目的表现了道德律令,而道德律令表现了人性,人所具有的尊严正是普遍的道德律令所具有的尊严。尊重就是对道德人格的尊重,也是对道德律令的尊重。二、实践理性的人是目从人所具有的尊严和人性所要求的尊重来看,“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不仅是人的道德行动的绝对命令,而且,任何与人相关的条件性价值都必须以这一基本的态度来对待,这是积极的道德生活实践的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没有这种相互之间的道德“关切”和“同情”,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的道德生活。一个人只有当他尊重,当他热爱所有的人性与自由时,同时当它自己的个性、他自己的自由与人性同样受到所有人的尊重、热爱、支持时,他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人。尊重构成了对道德律令的尊严的敬仰,对德性的希望和赞赏,它使得普遍的道德律令和道德责任成为人的目的的必然性,成为人之间的德性教化的基础。实践理性在德性的努力和奋斗中需要理性的启蒙,从而摆脱理性的不成熟状态,这就需要理性的教化和道德的陶冶。在理性的不成熟的阶段,教化对人的引导是必要的,引导的目的就是要合目的地把理性发展起来,从而使个人有勇气和决心运用自己的理性,把自己的道德准则放置在实践理性的考验之下,使自己按照普遍的道德律令而承担必然的道德责任,这就是人作为有限实践理性的目的。这样,人才能达到自主和自律。在实践这样的道德生活的人生旅途中,人也就获得了道德人格。道德的陶冶和教化因此就是通过鼓励理性的实践而意识到自己理性的终极目的。在实践这样的目的中,个人也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人性和人格当作目的本身,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所承担的道德使命,才能不违背自己的使命而在世界中行动,也才能把他人的理性存在真正地作为目的来尊重。教化就是打开人们的眼睛,使他们自己看到理性之光照耀之下的人生的目的以及人格的尊严,使他们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在德性的天空中飞向超越。所以,康德说,教化必须要引导个人知道他的生命须要达到的理性目的。教化因而是属于实践理性的目的本身的,虽然它是一种外部的引导力量,但是它不是决定人的道德生活的“他律”,它以人类普遍的价值来映照人的目的和启迪有限的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自律和自主,教化因而必须是实践理性的作为,它以普遍的道德价值为基础,以人为绝对目的,而不是培养道德工具,不以道德的约束为手段,它仅仅是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照下的对人的一种道德的关切和尊重,这种关切和尊重意味着在教化中人永远是目的,同时人通过理性的教化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在自己的理性的目的的实践中把自己以及他人的人格永远作为目的本身来对待,而不是作为工具来使用。因此,教化不是把人当作表现一定道德的工具,不是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把人作为绝对价值和终极的目的加以尊重。基于实践理性的先验性,教化本身先验地被实践理性赋予了这种终极的普遍的使命,被赋予了对待作为有限实践理性的人的尊重方式和态度。经验领域中的教育有可能是违背人的目的的,它有可能把人当作工具而以“塑造”的态度加以关切,它仅仅成为控制人的工具。但是,凭借人是绝对价值和人是不以其他目的为转移的自在目的的先验性,凭借教化的使命与职责的先验性,我们可以反思和批判任何经验领域中的教育的非理性。教化是一种条件性价值,因此应该以绝对价值作为自己的目的。德性教化以人作为终极目的,就意味着教化以尊重个人的自由和自律为基点,以人的自由意志的确立为教化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化不是质料的,把一些道德的准则灌输给人,如果是这样的,教化就是违背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把人作为道德的容器而充塞,人就成为实现某种伦理目的的工具。教化应该是形式的,它以尊重的态度和方式引导人实现自己的意志的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就是说,能够公开地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化的这种形式中,儿童能够善用自己的理性,善用自己的自由,能够把经验中的生活准则放置在理性中考察,能够自我立法,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并在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中实现自己的品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变革(即人的精神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教化都是在自由的基础上的尊重人性的形式,而不是道德原则或准则的传授,一切道德教化都是使人获得理性地探询普遍道德律令的能力和信心的形式,是人获得自由和自律的形式。人作为有限实践理性,作为自在的目的,也意味着人的行动以及任何条件性价值只有以人格本身为目的,也就是说,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成为一个人,去实现自己的人格,人的目的因此不在人之外,而就在于理性生活本身,也就是在实践理性的实践中,人不把自己的自由委身于任何他者,只把自己的理性和意志作为目的本身来尊重,同时,也尊重他人作为目的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因此,成为人,就是成就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就是成为自主和自律的主体。道德的教化,以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为基础,也就是尊重人的自主和自律,尊重他成为人的理性生活和他作为目的的目的。因此,约束和责罚是与道德教化相悖的。我们常常把道德教化作为管束和驯化的手段来约束人的自由,道德因此成为规训人的工具,成为限制人的行动的手段。这样的道德完全是“他律”的,是驱使人的意志的。但是,道德完全是出自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的,是人的实践理性自我树立的,因此,道德是出于主体自身的,而不是来自他者的,道德之高洁就在于此,它不是管束,不是驯化,而在于养成品格,在于人之成人,即成为实践理性的实践者,道德律令的履行者,道德责任的承担者,这是人之为人的目的本身。道德教化以人为目的,在于尊重人作为实践理性的自主和自律,尊重人的运用理性的自由,即思想的自由。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把一切准则放置于理性的考察之中,这样才能按照普遍的道德律令而行动。运用自己的实践理性,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并必须在生活的具体的处境中判断和坚持自己的目的,判断生活中的各种价值,能够意识到实践理性的意志力量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从而勇敢地担负起道德的责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道德性人格。道德教化如果把人作为手段,仅仅灌输一定的道德准则,或者以一定的规范管束行动者,那就是阻碍个人运用理性而思考的自由,否定个人实践理性的自律能力。只有个人在道德教化中得到真正的尊重,个人才能做出源于实践理性的生活决定,才能自由地实现价值判断和以行动来履行和承担道德责任。如果道德教化没有或者缺乏这种尊重,个人的自由就受到剥夺,实践理性的自律就不存在。建立在人是目的之上的尊重,意味着人具有了自由发挥理性的实践能力的机会,从而使人的自我发展的自主和自律有了保证。尊重给人向经验、向自我学习和反思的机会,使他免受外部力量的干预和胁迫,同时,也不会处在理性的蒙昧中盲目跟从。在人格受到教育的充分尊重的条件下,即个人真正地成为目的本身而独立时,真正地具有自由意志的前提下,每个人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律的、理性的人格,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德性。三、实践理性是实现人的德性的手段康德曾经指出:“人类,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并且在这个范围内,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虑感性方面的利益,并且为谋求今生的幸福和来生的幸福(如果可能的话)而为自己立下一些实践的准则。”人类向往幸福是为人类的理性所认可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理性秩序所应达至的圆满状态。对于康德来说,重要的是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结合起来。他把幸福看作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如意的那种状况”。作为经验的感觉,幸福不是道德必然的产物,也就是说,道德的追求不可能承诺幸福。德性只是配享幸福的最高价值,但是德性与幸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德性既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也不能必然地带来幸福,幸福既不是德性的经验前提,也不是道德的必然成果(美德的报酬)。幸福不是道德的最高目的。道德只是自由意志所实现的善,这是纯粹理性的作为,没有任何来自经验的动机。把幸福还给了上帝之手以后,实践理性在世界中惟一的绝对使命就是为道德立法,从而把幸福的欲求排除在道德之外,奠定道德超越感性的满足的纯粹性。这就意味着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的力量在于获得德性,而不是幸福,也就是说作为实践理性的人,在道德实践中可以期望着幸福,但是他的德行并不必然地给他带来幸福。人可以希望幸福,但是,他的先验的绝对使命就是实现德性,而不是寻求实存的欲求满足的状态。作为实践的自由意志,当意识到自己的终极的目的之后,人及其道德实践就获得了纯粹性。道德实践与人格状态最根本地在于我们作为理性存在能够做、必须做和正在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能够享受什么和正在享受什么。作为道德实践本身的道德教化因此并不是教育人们去追求幸福,而是去追求德性。康德所谓的教育文化是指把人们的意志从欲望的诉求中解放出来的形式。道德教化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促进人的绝对使命的履行,也就是德性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目的就是人的目的,德性的教化就是为了德性本身,也就是为了人本身,而不是在德性之外还有什么目的,这是实践理性的天职。人只要是在世界中理性地存在着,他的目的就是实现他的人格本身,即实现他作为理性的实践者由德行而获得的人性的价值状态,这是他的最高的目的。任何教化包括道德教化并不能承诺幸福。因为,如果是这样,教育就是把获得幸福的手段和技能赋予人,教育就仅仅是对人的“福利”的关怀,它教导人如何去提高他的利益,这样的教育可以使人获得实现自己利益的有效的技巧和能力,可以使人获得关于要达到的意图的明智的知识,虽然这些都是人的自然所需要的,但是这些都不可能是人作为理性本身的目的的必然使命,它们把人作为实现人之外的别的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它们是为人的,但却不是人本身的,因此,最终是与人的德性无关的。现代性的道德教育走向了相反之途。它所教导的就是,要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和利益只有依靠在此岸世界的理性的行动中。教育的目的因此导向了幸福。这样,人的理性和实践本身成为获取幸福的工具,教育就是提高工具性能的手段。教育因此遗忘了“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在把理性及其实践工具化的过程中,人格就降格为单纯的一种吞噬它物的存在物,人性成为物性。人的超越的自由意志和德性失去了终极的价值,人不会为自己的道德生活承担理性必然的道德使命。实践理性不是德性的根据和源泉,而成为一种获取幸福的机智。即使在这一过程中有一定限度的道德,道德也仅仅成为获得幸福的手段。人因这种教育而“沉于物,溺于德”。德性的教化如果以幸福为目的,就必然地拔去了德性实践的理性之根,也就会失去德性之果。康德毕生反抗的就是把道德拱手交给人在经验世界的感性。自然的感性成为道德的基础,不仅使道德失去崇高的理由,仅仅成为人们利益的附庸,而且也使理性的实践能力仅仅成为一种技艺。人因此会失去实践理性先验赋予的自由意志,成为欲望对象的奴隶,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康德从纯粹理性的实践中看到,人不会甘心如此,因为自由使他越过自然实存的界限而创造自己的人格。纯粹理性的实践倾向就是要超越人的自然存在的限制,而实现人的理性让人必须而且能够去做的使命。康德就是要在道德哲学中为实践理性的实践奠定先验的自由基础,为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而建立自身就是目的的终极承担者的信念,把实践作为理性的存在者自律、自主、自我创造的以自身为目的的过程本身,从而确保道德的崇高和纯洁,确保人性的尊严和人对来自理性的道德的尊重。康德之所以重视教化,就在于他认识到教化的目的与人作为目的本身的理性实践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教化就是为了“成人”,就是通过理性存在者本身的存在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目的,既不是把理性作为实现个人幸福的工具加以发展,也不是把人作为实现他者意图的手段加以训练。然而,现时代的教育却把人彻底地当成了工具,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并且向接受规训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为了获得幸福,现代人越来越把自身交给了教育的生产过程,越来越成为一个可算计的工具(柯福说,现代教育制度越来越使人具有可算计性)。在教育的阶梯上爬进,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人的实践的使命已经被物的需求所取代,人是目的已经被其他的目的所替换,人仅仅成为他无法把握的社会机器中的一部分。康德的思想在哲学的领域中带来了“哥白尼的革命”,但是,经验世界中的人的实践却更喜欢对幸福的享受,人对幸福的渴求所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人对德性的追求。利己主义已作为整个伦理实践的原则在生活中广泛浸染,个人欲望的满足成为生活的轴心。实际上,康德对于人并没有美好的幻想,他多次提到人性在现实中的败坏和堕落,他说:“人的确是足够罪恶的,但在其个人里面的人道对于他必定是神圣的。”他之所以把自由意志构筑在先验的领域中,就是在哲学上确定人的道德使命的必然性,确定人是自在目的的必然性,从而向现实的人显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所应该走的路。但是,经验的现实毕竟是现实的,道德的崇高和绝对也许使人们觉得幸福的感觉更坚实一些,这使得我们越来越“实在”了。在我赞叹、敬仰和批判康德的思想时,我不由自主地困惑,是我们及我们的时代迷失了理性的目的,还是康德的思想不合今天的时宜?康德的道德哲学虽然把“至善”放置在彼岸世界中,从而把“至善”作为人在现实的经验中永远追求却永不可及的信念,但是康德赋予先验的实践理性以及自由意志超绝的地位,这实际上给予人一种凭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