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1.gif)
![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gif)
![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3.gif)
![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4.gif)
![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2f57cb1f6dd02d0fa5e86c4aea4c9b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由碳、氢气、氧气组成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2.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白醋与白酒(观察颜色)B.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C.空气与氮气(闻气味)D.食盐与蔗糖(加水溶解)3.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为金属元素B.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C.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D.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4.年将要上映的小时代最终结局大部分人死于一场大火,这场火灾是取材于
年月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的真实事件,该大火导致人遇难,余人严重受伤.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逃生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B.用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C.图书、档案失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室内起火,马上打开所有门窗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图1实验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停在1刻度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图2实验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部依次变红6.对于分离液态空气得到较纯净氧气的过程,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 B.利用了气体沸点高低不同C.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D.先分离出氮气,再分离出氧气7.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2O3—Fe B.HCl—H2C.NaNO3—NaCl D.CO2—CaCO38.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礼花 B.面包变质 C.植物光合作用 D.冰雪融化10.2019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④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1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混有冰的水 B.蒸馏水 C.铁水 D.清澈的河水14.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A.植树种草 B.就地焚烧垃圾C.节能减排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15.春节中的一些活动,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包饺子B.看春晚C.放烟火D.贴春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请根据仪器用途选择相应仪器,将仪器的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1)用于存放液体试剂_____;(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3)用于夹持较高温度的物品_____;(4)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_____;(5)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1)在上述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3)D物质的组成__________,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4)以甲图为例分析,请写出从微观角度获得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18.(8分)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塑料袋,将口袋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如图。(1)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2)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_____和_____组成。(3)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5)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_____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装置有多种用途:(1)检验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从a处通入少量空气,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获得稳定气流:打开止水夹,从a处通入不稳定的氧气气流,在C处即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氧气气流,此时b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3)防止爆炸:气囊中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将气囊与a处相连,在处连接尖嘴玻璃管,打开止水夹,通入混合气,在尖嘴处点燃气体,没有爆炸。此过程中:①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b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错误;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葡萄糖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错误;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熟记化学式的意义。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2、B【解题分析】
A.白醋与白酒,观察颜色无法区分它们,应闻气味,故错误;B.水与双氧水,取样,加少量二氧化锰,若产生较多的气泡则是双氧水,无气泡则是水,所以可用来区分,故正确;C.空气与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故错误;D.食盐与蔗糖加水都能溶解,所以无法利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故错误。故选B。3、D【解题分析】
A、铟的偏旁是“钅”,可知铟元素为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忽略不写,故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D中单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A【解题分析】
A、被困火灾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口鼻,故A正确;B、泄漏的煤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可能产生爆炸,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会引燃泄漏的煤气可能会爆炸,故B错误;C、当图书、档案失火时,为了防止图书、档案损坏,最好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样不留下痕迹,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会损坏图书、档案,故C错误;D、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空气流通,易引起火势蔓延,故D错误。故选A。5、D【解题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此选项错误;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图1实验活塞先向右移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装置内的压强逐渐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再向左移动,消耗多少体积的氧气,活塞向左移动多少,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最终停在4刻度处,此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此选项错误;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图2实验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部依次变红,此选项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6、C【解题分析】从液态空气分离氮气和氧气,利用的是它们的沸点不同;在压强101.3kPa条件下,液态氮沸点为-196℃,而液态氧的沸点为-183℃,当液态空气在压强101.3kPa条件下,从-196℃以下温度升高时,液态氮首先气化,氧气仍然是液体,于是就可得到的是气态氮和液态氧;故选C。7、C【解题分析】
A、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NaNO3转化为NaCl,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NaCl,而硝酸盐和NaCl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该反应不能实现,此选项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错误,B、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正确,故选D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9、D【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题目详解】A、燃放礼花过程中火药发生爆炸,生成多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面包变质,其中的淀粉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植物光合作用时,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冰雪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B【解题分析】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不正确;②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泄溉农田,故不正确;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④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故选B。11、C【解题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而不是氮分子,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错误;C、该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0:14=5:7,正确;D、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错误。故选C。12、B【解题分析】
A、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破碎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3、D【解题分析】
A、冰和水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故是纯净物,故错误;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故是纯净物,故错误;C、铁水是液态的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是纯净物,故错误;D、河水中含有泥沙和可溶性杂质,故是混合物,故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1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植树种草符合创建卫生城;B.就地焚烧垃圾不符合创建卫生城,因为会污染空气;C.节能减排符合创建卫生城;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符合创建卫生城,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与环境15、C【解题分析】
A、包饺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看春晚不属于化学变化。
C、放烟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贴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题目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DAGHF【解题分析】
(1)用于存放液体试剂是细口瓶;(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试管;(3)用于夹持较高温度的物品是坩埚钳;(4)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的是燃烧匙;(5)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是烧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Cl2、O22分解反应D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等合理说法均给分)。【解题分析】
(1)单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所以可知甲、乙反应中涉及到到的单质有氯气、氧气;1个B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故填:Cl2、O2;2;(2)由乙图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3)D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D的化学式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0,解得x=+1,故填:是由氢元素、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1;(4)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后也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18、化合物碳元素氧元素物理变化分子间空隙增大红CO2+H2O=H2CO3【解题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课时 SSS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草房子》说课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4 楞次定律说课稿 教科版选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赁合同
- 2025地区代理合同样式详细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个人消防安装合同范例
- 俄罗斯电梯采购合同范例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材分析
- 胎儿性别鉴定报告模板
-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湖南大一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及质量创优汇报
-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 少儿财商教育少儿篇
- 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紫胶(又名虫胶)
-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