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_第1页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_第2页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_第3页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_第4页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会经济-高级经济师-农业经济-章节练习(新版)-中国“三农”事业发展与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问答题]1.简述农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为经济发展提供的直接和间接(江南博哥)原料(2)农业为国人提供主要的粮食(3)农业市场贡献(4)要素方面的贡献(5)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外汇的贡献[问答题]2.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主动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和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依靠农业及相关产业经营获得收入、以务农为职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基本要求包括:具备一定文化与科技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富有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问答题]3.利用所学,简述如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4)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5)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抚安置制度。(6)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多层次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7)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问答题]5.我国许多农业支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农业补贴政策财政成本高、增收效果趋于弱化,对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不明显;②农产品购销和价格干预政策不但没有降低生产成本,反而扭曲市场机制、影响资源合理配置,使农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而取消价格干预政策又将对农民收入产生负面影响;③关税制度对避免中国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的作用有限。[问答题]6.论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建立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才会不断增强。(2)建立科学、合理、稳定、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不是要征服自然,而要在适应中改造自然。这样人就与系统的其它组分取得了和谐统一。系统便不是在外部人力的强力干预下不规则地运行,而是在系统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调节中,有规律地进行新陈代谢、正向演替。(3)建设繁荣、富庶、美丽、文明的新农村;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加快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导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发展,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现代化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问答题]7.简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建立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科学、合理、稳定、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设繁荣、富庶、美丽、文明的新农村[问答题]8.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问答题]9.简述实现技术进步的战略目标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内容。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继续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第二步、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在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思想。这不仅要真正成为各级党委的共识,而且要成为政府的行为、社会的行动、法律的保障。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在实处,要切实做到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法律到位、领导到位。[问答题]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保障。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路径选择。[问答题]11.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三农”工作面临的局势和问题,开始研究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我国乡村发展中出现的空壳化、留守问题、环境污染、土地闲置等“乡村衰弱”的现象,2018年2月4日,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决定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想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其过程中迎难而上见招拆招,就必须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理解乡村振兴。问题:乡村振兴要发展,该走什么路?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产业是核心。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富裕。农业现代化是产业振兴中的首要任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完善农村产供销体系是振兴乡村产业的必由之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制度保障。②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力量。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参与者相互协作、彼此信任。党中央、基层干部、村民、各类智慧型人才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在众多参与者中,农民是人才振兴的关键主体。③乡村振兴不仅在于经济,还在于文化。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智慧之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把握好乡村文化的科学内涵。④乡村文化振兴的要义是实现文化从自觉到自信,要尊重文化再生长的客观规律,精准识别乡村文化符号,重塑文化的包容性,提升乡村文化。塑造文明乡风,首先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构建优良乡风的可靠措施。从乡贤文化建设角度出发,继承优良的古乡贤文化,培养有教育涵养、受民众认可、能引领乡村发展的新乡贤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要以新乡贤文化推动其他乡村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潜力,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乡村振兴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生态与旅游业要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生态与农业要相互联系,培育一批生态农业、生态农场、生态农庄、生态农民。绿色发展要贯穿于各个产业各个环节,做到农业生态化、种植业生态化及旅游业生态化等各种产业生态化,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助力乡村振兴。[问答题]12.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中,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山东济宁邹城市香城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努力打造“村在林中、院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美丽新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鼓励发展镇村公交,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铁路公益性运输的支持力度,继续开好“慢火车”。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鼓励商贸、邮政、快递、供销、运输等企业加大在农村地区的设施网络布局。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共同配送中心。②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大中小微结合、骨干和田间衔接、长期发挥效益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高节水供水和防洪减灾能力。科学有序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统筹推进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有序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实施水系连通和河塘清淤整治等工程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促进工程长期良性运行。③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④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金融服务进村等信息服务,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在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网络安全工作。[问答题]13.论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对策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使全社会将农民真正视为一种职业而并非身份象征,逐步树立农民职业平等观念,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②基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秉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诸如股份合作、转让、互换、出租和转包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从而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利的环境。③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条件进行改善,使职业农民可以切身感受到从事农业的舒畅生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职业农民队伍的形成。④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使之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以及科技化的需求。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方面,应选择取得相应资质,既具备丰富的培育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切实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监管力度,可将农业部试点开展的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合并立项,且设有专项资金投入以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开展。同时,要做好培育对象的筛选工作。可优先培育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合作社成员及农业生产业主等,树立示范,从而带动和发展更多的职业农民。⑦做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工作。要从政策、服务及资金等方面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问答题]1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作为人类生活的起点,农业满足了当时的人类生活需要,农业是影响人类的发展的主要的因素。[问答题]15.简述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对策。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使全社会将农民真正视为一种职业而并非身份象征,逐步树立农民职业平等观念,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②基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秉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诸如股份合作、转让、互换、出租和转包等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从而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有利的环境。③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条件进行改善,使职业农民可以切身感受到从事农业的舒畅生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职业农民队伍的形成。④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使之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以及科技化的需求。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方面,应选择取得相应资质,既具备丰富的培育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具有较强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切实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监管力度,可将农业部试点开展的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合并立项,且设有专项资金投入以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开展。同时,要做好培育对象的筛选工作。可优先培育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合作社成员及农业生产业主等,树立示范,从而带动和发展更多的职业农民。⑦做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工作。要从政策、服务及资金等方面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问答题]16.运用所学,简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动态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2)区域性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3)世界性和时代性我国加入WTO,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标准来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4)整体性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问答题]1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21年,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五位一体”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产业兴旺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业增收就保障不了,农村留人聚气也会很困难。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资源要素持续外流,部分农村凋敝,关键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不充分。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要有鸡犬相闻的田园风貌,更要有充满活力的乡村经济。产业兴旺,明确了要在何种水平上实现振兴的问题。(2)生态宜居衡量乡村振兴的内在品质。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底色。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美,美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自然生态,美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乡村产业兴旺,不能以牺牲环境、透支资源为代价;农民生活富裕,应该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不能让“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现象存在。生态宜居,明确了要以何种品质实现振兴的问题。(3)乡风文明塑造乡村振兴的主体价值。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具有浸润人心、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文明乡风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内核,能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能忽视甚至牺牲乡土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乡土文化不能成为城市文明的附庸,应促进乡村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文化融合,让乡风文明更具时代性、更富生命力。乡风文明,明确了要以何种精神风貌实现振兴的问题。(4)治理有效关系乡村振兴主体能动性。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强,部分农村劳动力会继续向城市转移,部分城市人口会下乡,农村人口结构、治理结构将更加复杂。要有效调动、高效组织各类主体参与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明确了要如何凝聚农村各方力量实现振兴的问题。(5)生活富裕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导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推进乡村振兴,必然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振兴,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生活的振兴。为此,需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发展产业、优化生态、传承乡风、强化治理,把乡村真正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生活富裕,明确了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振兴的问题。[问答题]18.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增收,不用顾忌质量的提高。这句话的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这句话的表述错误。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农业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所以题干中说“不用顾忌质量的提高”是错误的。[问答题]19.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三农”工作必须面对新情况,从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充分挖掘和释放出农村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新动力。问题:如何通过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活力让农村市场潜力变实力?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要处理好土地要素问题。现阶段,需要在前几年各地开展的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做法,搞活农地经营流转,创新农地经营流转模式。想方设法延伸非农业生产土地的价值链,盘活农村宅基地,加快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有序释放农村宅基地红利。培育和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价格弹性增长机制。②要健全劳动力要素配置。与城市相比,农村受其自身条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子女受教育等因素影响,人才总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再加上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部分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为此,要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人才信息互动。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激励机制,鼓励有一定技能、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留下来”。③要完善资本要素配置。农村发展,资金投入是保障。但受现实情况和主观意愿的影响,“金融惠农”融资的规模还远不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农民信用意识弱,与金融平台合作的意愿不强。针对这种情况,要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比如,加强县域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服务,增加投放农村的贷款比例;积极发展政策性农村金融保险业务,鼓励商业性金融保险机构参与涉农业务等。[问答题]20.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深入推进“六大强农行动”,打造“百千万”工程升级版,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推进“黄绿红蓝”彩色农产品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两茶一果一花”等特色产业;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土地合作型、乡村服务型等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年内全市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现清零。乡村振兴的号角早已吹响,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正在奋力推进。问题: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到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2)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3)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4)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问答题]21.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7)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问答题]22.简述新型职业农民特点。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理念。(2).具备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3).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4).是新农业生产的继承人与开拓者。(5).面对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型职业农民高度依赖社会分工,面向广大市场开展生产经营,而不是自给自足。(6).经营规模比较大。特别是在农产品流通、服务和加工领域,从业者的经营规模很大,甚至可以比肩跨国公司,足以使生产成本降到产生市场竞争力的程度。(7).依托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8).越来越多地采用环境友好的技术从事生产经营。(9).与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结成“金三角”。(10).新的农业经营、农业专业化服务、农业管理的主体。既要懂经营,又要懂管理,还要为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11).是农业新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播者。只有广泛掌握生物科技、计算科学、现代管理等知识,才能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2).新技术、新品种、新技能的使用者和发明者。没有新的技术装备武装现代农业,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没有新的优良品种被培育推广,市场竞争力就难以提高。(13).是现代农业新业态的创新者。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联结为一体,将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农村生态旅游融为一体,使农业成为集种养、旅游、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新业态。[问答题]23.试论述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到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二者之间的内涵。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通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乡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生态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在乡村美好生态环境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是乡村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升华。在发展理念上,乡村发展由单一的环境友好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变,更加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发展方式上,乡村发展由单一的环境治理向生态建设转变,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放在乡村发展中的突出位置。(2)生态宜居,关键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建设“山更青、水更绿、村更美”的美丽乡村,走中国特色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即一方面,强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良好乡村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生态发展,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设施,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绿色化与生态化,逐步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村落。[问答题]24.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连着粮食安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睡到、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作物单产显著提升,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6.5亿吨,粮食作物满足基本自给,口粮实现绝对安全。今日,中国农科院召开的“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主粮作物领域方面的育种专家详细解析了粮食安全背后的科技支撑。问题:如何深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①建立土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体系。扎实推进藏粮于地战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方面,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降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交易费用,打通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性障碍,为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②推动并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建立以财政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支持为主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制度机制,全面提高种粮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完善的三台粮食产业担保信贷保险体系,金融服务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构建起了以财政保障为主、以金融支持为辅的双重保障格局。③加快构建节粮减损长效机制。杜绝浪费,减少粮食收割、物流和生产环节的耗损率,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并实现了粮食运输和仓储过程的信息化与可视化管理,全链条的智能化监管水平,降低了运输与仓储环节的耗损率。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和宣传,营造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的社会氛围,培养科学、文明的饮食文化。④健全粮食生产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统筹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提质的贡献率,“藏粮于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加大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和人才投入,积极开展线上农业教育和远程农业指导。[问答题]25.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全面小康指明工作重点。十八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之一是精准扶贫。秉持“精准扶贫”的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但也要意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战略全面推进”明确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瓶颈的治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全局性,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因此,要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经济、生态、科技、文化、教育等全方位振兴。(3)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内生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的农民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创业、特色镇村建设三个重点。[问答题]2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今年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培育农业经理人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00万人,推进农民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问题:如何做好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分类培育现代农业带头人。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业经理人等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带头人队伍,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经营能力。深入开展返乡下乡创业培训,推动农村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特别要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留乡人员培训,帮助其就地就近就业。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提升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2)推动农民学历教育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双百计划”,探索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加大政策宣传和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媒体手段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政策宣介,提高农民知晓度。推进优质院校涉农专业改革,围绕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新专业,推行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培养模式,鼓励优质院校在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实习基地,提升产教融合育人水平。创新机制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举办高端人才培养班,鼓励培训机构组建学历提升班次,组织有学历需求的参训人员与职业院校对接,建立培训课时与学分转换机制,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3)健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系统设计,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用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参训率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优势,加强组织管理,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提高培训规范性。依托涉农职业院校,围绕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和全产业链需要,广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依托科研院所、推广机构,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发挥技术服务优势,开展技术培训与跟踪服务。支持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承担实习实训任务,鼓励涉农高校、职教中心等发挥资源优势,拓展面向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服务。(4)拓宽高素质农民发展路径。以培训为纽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