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1.(2023湖南邵阳一模)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肆虐欧洲,造成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人口的损失。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去,变成了人间地狱,连信仰虔诚的教士也接二连三死去。作为亲历者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神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据此可知“黑死病”()A.引发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B.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诞生C.成为中古时期文学艺术表现主题D.冲击了欧洲人的信念和心理2.(2023湖北高中名校测评)莎士比亚在诗集中,把时间描述为一把无情的镰刀,天下万物都难躲过,相比末世论时间观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他认为人类生命尽管是短暂的,但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却可以抵抗时间的侵袭。这一观念()A.否定基督教会的权威B.突出了理性至上的原则C.导致享乐主义的盛行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3.(2023江苏徐州高三调研)近代早期“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可以表述为小写的国王(自然的)和大写的国王(政治的)。16世纪英格兰的普通法学家们把国王的政治之体和大写的国王视为一个法人,国王和他的臣民构成了这一“集合法人”的头和肢体,随后国王甚至被视为一个“独体法人”。据此可知,“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的建构()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B.体现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C.挫败了基督教会的势力D.奠定了自然法学说的基础4.(2023福建莆田四模)马丁·路德指出,教皇是人不是神,教皇权力不是来源于神的,而是人为设立的。教皇职责在于宣讲上帝之道,否则就不称职,甚至是敌视基督者。这一论述()A.否定了罗马教廷的传教职责B.宣扬了教民的信仰自由C.打破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D.凸显了人文主义的理念5.(2023河北唐山二模)加尔文派的《比利时信条》宣称,自然界是在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在其中的一切受造之物,不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这种观念被英国皇家学院追捧和采纳。这说明()A.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科学进步B.宗教改革揭开了科学革命序幕C.英国重视近代科技革命的发展D.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权威6.(2023广东名校联盟大联考)伏尔泰说,人们在英国西敏寺瞻仰牛顿塑像,犹如人们在雅典看到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塑像一般;而在法国,笛卡尔虽与牛顿贡献相当,因为他寻求真理,真理在法国被贫乏的经院哲学所迫害,最终客死他乡。伏尔泰旨在论述()A.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更受欢迎B.应以暴力推翻法国的专制统治C.在法国进行思想启蒙的紧迫性D.科学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发展7.(2023山东青岛一模)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恐惧来维持的,在这个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一切人都视同草芥;同时他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这说明了孟德斯鸠()A.主张人民主权B.主张暴力革命C.力推民主共和D.反对君主专制8.(2023湖南名校联合体高三11月)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A.意在广泛地传播理性主义B.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C.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D.是西欧生产方式变革的产物9.(202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8世纪中期后,德意志地区掀起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热潮。思想家赫尔德赞美德语是激情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强调德意志历史的独特性。文学家格林兄弟出版了《德国英雄传说》《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语语法》等书。这些现象折射出()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德意志地区B.德意志地区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C.启蒙运动促进德意志统一的进展D.德意志的统一推动民族文化发展10.(2023重庆模拟)《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还撰写了《对自然的解释》《生物学基础》《关于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等著作。另外,康德也有大量自然科学的著作,伏尔泰不仅对牛顿很崇拜并亲自做了大量科学实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A.脱胎于近代的科技革命B.运用了科学精神和方法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D.摆脱了神学观念的束缚11.(2023福建三模)据估计,1620—1642年,英国约有58万人越过大西洋,去往北美和加勒比地区。17世纪50—60年代,海外迁移达到高峰。迁移人群中不仅有清教徒,而且有天主教徒、罪犯等。据此推断,17世纪英国人口的迁移()A.减轻了农村就业和生计的压力B.实现了殖民文化向多层次转型C.推动了殖民扩张和贸易的发展D.缓和了欧洲地区新旧教派矛盾12.(2023江苏新高考4月联考)一位希腊人曾说:“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妙。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可以佐证拿破仑战争后,欧洲()A.民族独立意识不断高涨B.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C.各国普遍确立共和政体D.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应运而生13.(2023山东聊城一模)在1800—1870年,德意志发生了“阅读革命”。1800年前后,不阅读者与阅读者的比例是3∶1,到1870年前后,这个比例是1∶3,阅读者群体从少数城市文化上层扩展到其他社会阶层。德意志的“阅读革命”()A.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B.得益于该地区语言文字的统一C.与其政治革命同步进行D.源于其经济的世界领先地位14.(2023北京高三期末)1518年西班牙国王颁布特许状,允许本国在美洲的殖民者把非洲黑奴输入加勒比海群岛,被视为欧洲各国“合法”从事黑奴贸易的起点。到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如下表。在此期间()项目西属美洲(%)葡萄牙殖民地巴西(%)欧洲人18.223.4混血种人28.317.8非洲奴隶11.949.8印第安人41.79.1A.西葡两国的黑奴贸易远超他国B.印第安人遭到种族灭绝C.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显著变化D.非洲文化发展为拉丁美洲的主流15.(2023江苏南通二模)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方的学习之旅。·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的“新加坡和谐之旅”。·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16.(2023广东广州一模)公元前280年左右,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建成亚历山大博物馆。博物馆的资金主要源于国王和政府拨款,用于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活动,并出版了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亚历山大博物馆的建成有利于()A.古希腊文化的传承B.自然遗产的保护C.分科教育逐步推行D.印刷技术的改进二、非选择题17.(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世纪前后的启蒙思想包含很多复杂的观念,以下的这几个“子概念”相互关联,构成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架构:(1)宗教宽容精神、(2)怀疑批判精神、(3)理性主义、(4)理想主义。思想家们主张应由个人选择而非由国家决定宗教信仰形式;揭露社会流行观念和成见的谬误,用批判的方法检验所有公认的传统习俗、制度和信仰体系;启迪民众的心智,相信自己和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并相信人类可臻完善以及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根据材料,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概念”,结合近现代的中外历史,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8.(2023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远古以来,亚欧大陆的南北两部分形成互相平行的两个地带:北方的游牧地带和南方的农耕地带。这两个地带的国家和民族经常互相交往,不管和平交流还是暴力交往,都是两个地带之间闭塞的突破,人类文明地区的扩大。民族大迁徙是亚欧大陆上南北两部分国家和民族交往扩大的一种表现形式。3—5世纪,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逐渐弃牧务农,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逐渐向南方农耕地区迁徙。匈奴人西迁促成4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境内的迁徙,在新建的日耳曼人诸王国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不断增长,最终促成了西欧社会的变革。——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1810年,阿根廷对英国实行贸易开放政策,许多英国人因而来此经商。1825年,英、阿两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阿根廷政府采取诸多举措,吸引西方的农牧业移民。这一阶段的英国移民主要是中小商贩和中小农牧场主,也有少数大商人和大农牧场主。1852年,大量英国企业、金融公司、交通运输和建筑公司因此在阿根廷建立,大批英国管理人员随之进入阿根廷。据统计,1895年到1914年,阿根廷80%以上的制造业和75%左右的贸易掌握在英国移民手中。英国移民在阿根廷兴建学校,大量招收阿根廷本土学生。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私立学校中,英国移民及后裔所占的比重仅为40%左右。英国外交大臣坎宁说:“拉丁美洲已经独立,如果我们处理得不太糟糕的话,它将属于英国。”——摘编自卢玲玲《19世纪英国对阿根廷的移民及其影响——以“移民殖民主义”为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3—5世纪游牧民族的迁徙对中国和西欧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阿根廷移民的特点,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答案:1.D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古时期欧洲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等知识可知,“黑死病”冲击欧洲人对天主教的迷信,质疑天主教会的说教,故选D项;“引发”不符合史实,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517年,排除A项;“诞生”不符合史实,应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诞生在古希腊时期,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D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人为视角来衡量时间,人的生命成为度量时间的尺度。这种以人为本的时间观念也深刻地体现在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作之中,故D项正确;否定基督教会的权威是宗教改革的目的,排除A项;理性至上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原则,排除B项;在人文主义时间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更加注重现世生活的享乐,但材料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内涵,排除C项。3.A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思想是想使国家拟人化,通过仿照人的身体、行为和思想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治体,带领人们去构建具有自然法特征的文明国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故选A项;当时英国已经是一个民族国家,排除B项;这一思想并不以挫败基督教的势力为目的,更何况基督教在当时欧洲政治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排除C项;古希腊思想家奠定了自然法学说的基础,排除D项。4.D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教皇的权力来自人的设立,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作用,肯定了人的价值,凸显了人文主义理念,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教皇的职业就是传教,并没有否定罗马教廷的传教职责,排除A项;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虽然反对天主教会和教皇,但其仍强调对基督教的信仰,没有宣扬“信仰自由”,排除B项;马丁·路德提倡的因信称义只是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并没有打破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排除C项。5.A根据材料可知,加尔文派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界,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引导人们观摩,且这种观念被英国皇家学院追捧,体现其对这种观念的认同,侧面反映了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科学进步,故选A项。6.C结合所学可知,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伏尔泰,将笛卡尔的悲惨与牛顿的荣耀相比较,意在呼吁法国要进行思想启蒙,让科学家受到尊重,故选C项。7.D根据材料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可知,孟德斯鸠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故选D项;孟德斯鸠批判了国家权力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但并没有涉及国家权力应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体现人民主权的原则,排除A项;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体现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推翻君主统治,排除B项;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体现推翻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开明君主制,排除C项。8.C根据材料可知,启蒙运动在经济、宗教、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提出了革命性的口号,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社会的制度和习俗,故选C项;材料中所列举的口号更侧重于对传统的颠覆,而非理性主义原则,排除A项;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只体现政治领域,对材料概括不完整,排除B项;西欧生产方式变革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启蒙运动无明确因果关系,排除D项。9.C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中期后,德意志地区掀起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热潮,有利于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发展,加强对德意志民族国家的认同,即启蒙运动促进德意志统一的进展,故选C项;文艺复兴是在14—17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B项;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0.B根据材料可知,启蒙思想家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运用科学精神和方法,故选B项;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的弘扬,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非脱胎于科技革命,排除A项;近代科学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前,排除C项;启蒙运动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排除D项。11.C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英国大量人口迁移适应了英国加强对美洲殖民扩张的需要,同时推动了欧洲与美洲之间贸易的发展,故选C项;根据所学可知,减轻了农村就业和生计压力的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排除A项;迁移到美洲的清教徒、天主教徒和罪犯带来的是英国本土的文化,实现殖民文化向多层次转型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6—17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说明新教和旧教的矛盾依然尖锐,新旧教派的矛盾以及对清教徒的迫害,是推动17世纪英国人口迁移的原因之一,排除D项。12.B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使人民质疑国王权威,反对王权和专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促进欧洲人民的民主意识加强,打击封建势力,使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故选B项。13.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阅读者的人数不断上升且范围逐步扩大,1864—1871年,普鲁士的三次王朝战争,促进了德意志的统一,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14.C由于黑奴贸易的持续进行,到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属巴西的人口构成中印第安人的比重都在50%以下,更多的人是来自拉美之外的人种或者混血种人,所以说这一时期美洲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故选C项。15.D根据材料可得,新加坡的做法让外来的移民更有归属感,逐步认同新加坡的文化,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故选D项;材料说明新加坡的做法是要形成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而不是维护文化多样性,排除A项;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实现了工业化,排除B项;材料中这种做法能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但不是新加坡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16.A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博物馆积极推进希腊典籍和相关科学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古希腊文化的传承,故选A项;材料说明博物馆主要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了“高等教育”等模糊概念,而且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科学研究,而不是推广教育,排除C项;印刷术改进是在中国的宋朝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7.参考答案示例观点:启蒙运动的怀疑批判精神催生理想主义,并深刻影响了近现代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