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与革旧鼎新_第1页
李与革旧鼎新_第2页
李与革旧鼎新_第3页
李与革旧鼎新_第4页
李与革旧鼎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与革旧鼎新

一李对云南的贡献李毅(1527-1602)是明代嘉靖和万历年间的英雄。他以“我的头是决的,我的身体是不可侵犯的”的勇敢精神,以“打倒世界”的斗争精神,强烈攻击封建传统宗教和假道学,并多次受到保守势力的包围和迫害。最后,统治者以“异端之尤”、“敢倡乱道,惑世诬民”2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牢。在残酷的折磨中,李贽含愤而死,但却虽死犹生,他的进步思想和斗争精神,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化知识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李贽一生曾做过二十多年的中小官吏,屡次与上司发生矛盾,吃过很多苦头。万历五年至八年(1577—1580),他出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任期刚满,他就提出辞职。辞官之后,迟迟没有离开云南,遍游滇中山水,打算永为滇中人,不再复出。后因妻子黄氏念及女儿、女婿还在湖北黄安,一再要求他回去,才于万历九年(1581年)秋离开云南至湖北(时年54岁)。李贽对云南很怀念,诗作《寄方子及提学》二首就抒发了这种感情。李贽的著作一再被禁毁,连在姚安的“李公祠”也被破坏。他在云南的著作,除《焚书》、《续焚书》中收入部分篇目外,其余均散见于云南地方志、碑文和李贽友人著作中。从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看,关于思想、政治倾向和生平活动方面的有:《论政篇》、《高同知奖劝序》、《禄劝州知州题名碑记》、《送郑大姚序》、《宏甫书高尚册后》;用人方面的有《二十分识》;宗教方面的有《念佛答问》、《六度解》、《钵盂庵听经喜雨》3诗一首、《青莲寺》诗二首、《光明宫记》、《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游记有《龙山说》。二李的“未尽”职责,内容上,云李贽最后一次任职即是姚安知府,他对如何在边疆地区施政的问题作过一番精心研究,并从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比较中,总结出一些可供施政时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做了一些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好事。其一,主张内地边疆“一体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同时对少数民族上层实行安抚政策,改善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关系。李贽继承了韩非“事在四方,要在中央”4的思想,称赞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他在《高同知奖劝序》中,对造成分裂割据的分封制表示不满,指出其“制未周”;赞扬郡县制是保证国家统一的良策,“其制美矣”;怀念明太祖朱元璋厉行法治的政绩,使“我国家统一寰宇,泽流区内”。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李贽刻意向少数民族上层申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勿负于我国家”,服从朝廷的节制。强调只有国家统一,其他一切事情才好办,这是一条真理。他反复说明朝廷的法令政策并非苛待他们,而是“恐其恃功而骄”,以至不听中央招呼,“故其法不得不详,非故薄之也。”为了保证国家统一,还必须集中兵权,有军队作保证。因此,李贽向少数民族上层指出:“有拥卫以防其蔓,有节制以杜其始,则无事矣……将与我国家为终始,无有穷时,其何幸如之!”5通过这些耐心的工作,消除少数民族上层与中央的隔阂和对立情绪,初步改善了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其二,李贽继承了先贤“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思想,倡导“华夷无间”、“一视同仁”的民族观,反对“贱夷狄”、“外夷狄”和夷夏对立的错误民族观。对于凡是维护和归顺明王朝的少数民族,一律表示欢迎,决“不血刃”,也“不忍迁之”、“不忍绝之”。6可是,当时的一些顽固派官僚却继续对少数民族实行残暴的统治。“是时,上官严刻,吏民多不安”。7那些顽固派上司,对少数民族不是以“夷狄”为“外”,就是以“夷狄”为“贱”,制造民族矛盾,破坏安定团结。对此,李贽曾多次向上司反映,不仅因此触怒了上司,而且被视为“无用”的“异端”。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从团结统一的原则出发,对少数民族持慎重态度,采取“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8的民族政策,注意民族特点,尊重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不用重刑,不滥施刑。这种认识和做法,今天看来仍然是明智之举。李贽还注意研究有关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总结对待少数民族问题的经验。万历年间曾任澜沧兵备道副使的姜梦宾,由于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和抚”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鼓励他们发展生产和繁衍人口,从而使各民族互相亲近,边疆安定,面貌为之一新。李贽读了杨升庵赞美姜梦宾的《蜻蛉谣》后,深有感触地写道:“姜公之心正与余合。”原因就在于:“古今人情一也,古今天下事势亦一也。某也从少至老,原情论世,不见有一人同者,故余每每惊讶,以为天何生我不祥如此乎!夫人性不甚相远,而余不同,非不祥而何?”9在这里,他提出了与众不同的“原情论势”的观点,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因时因地施政,才能“与军与夷,共享太平”。为实践其主张,李贽打破官府的传统法规,大胆改革弊政,主张“一切持简易”。他还主张宽待少数民族,着重开导教育,反对滥用刑罚。正如他自己所言:“是自律最严者莫我若也,但自律虽严,而律百姓甚宽。”10他“持法简易”,政策灵活,决不像某些官吏借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在少数民族身上敲骨吸髓,而是“禄俸之外,了无长物”。11要解决好民族问题,就必须承认少数民族在某种意义上实行“自治”的权力。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必要形式。明代后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市民阶层要求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李贽有一定影响。例如,他曾提出过“人人自治”的口号,12将“自治”和“执法”看作不可分离的整体,二者之间又偏重于“自治”。李贽任姚安知府时,曾对同僚提出:“将民实自治,无容别有治之之方欤。”13直到辞官离开云南前夕,他还这样设想,“积羡盈资,以兴义举,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化民成俗,各止其所”。14这种“自治”理想,在当时虽然不易实现,却能起到批判“贵中华,贱夷狄”观点的进步作用,也体现了李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斗争精神。其三,主张“因性牖民”,反对“执一害道”。是“因性牖民”,15还是“执一害道”,16是关系到国家是否要统一、民族是否要团结的重大问题。李贽倡导“因其时,用其术”和“革旧鼎新”的精神,反对墨守陈规,照搬孔孟教条。在《论政篇》里,他主张“因乎人”的“至人之治”,反对“本诸身”的“君子之治”。在他看来,“本诸身者取必于己,因乎人者恒顺于民,其治效固已异矣”。这二者的差别,正是当时统治阶层内部革新与守旧之间斗争的反映。“因乎人”的“至人之治”,是以内地边疆“一体论”的民族观和历史进化观作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结合当地情况决定施政方针和政策。他在《论政篇》中着重指出,“至人之治”是“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他认为世界上的道路不止一条,人们的心性不止一种,这就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来管理地方。他说:“从政者欲与民同其好恶,必先知好恶之所在,而后能得知是性命之情也。”17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制定政策的基本思想应“因性以牖民”。这就是说,要顺应历史发展,根据不同情况来施政和引导百姓,这样才能逐步改善民族关系,增强地方对中央的信任,从而保证边疆安定、国家统一。而“本诸身”的“君子之治”,则是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硬搬孔孟教条来治理边疆民族地区。这就像“以身之所经历者而欲人之同往,以己之所种艺者而欲人之同灌溉”,18是违背真理的做法。如果处处按“孔氏家法”行事,“于是有条教之繁,有刑法之施,而民日以多事矣”。19“虽欲求为非常可喜之绩亦不可得也”。20李贽这种进步的民族观和改革措施,在那些“读书食禄”的上司看来,“不以为狂,则以为可杀”。21当时云南巡抚王凝、守道骆问礼,就是实行“君子之治”的头面人物。李贽揭露他们对少数民族“过于刻厉”,根本无视“边方杂夷”的特点,实为“执一害道”。王凝、骆问礼等人受到李贽的揭露和批判,因而怀恨在心,视李贽为“无用”之人。李贽揭露他们是在“作意害我”。22其四,在用人问题上,李贽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在用人问题上,关键在于按什么标准选拔人才。当时的大官僚集团热衷于推行任人唯亲的用人标准,即按照他们所说的“君子”标准来选拔官吏。他们把持科举,搜罗儒生、奴才,堵塞中小地主阶级革新派和新兴市民阶层民主派的进身之路。对此,李贽是愤愤不平的,他在《送郑大姚序》一文中热烈称赞任人唯贤的好处,大胆抨击任人唯亲的弊端。文中以曹参、汲黯为例,对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等言论予以反驳。他说曹参、汲黯根本没有按照儒家那套礼节行事,也没有按照儒家所指定的道路去走,结果他们所管理的地方反而是“大治”。这在“君子”者流看来,曹参等辈“将不免以其不正之身,肆于民上,不庄不正,得罪名教甚矣”。但在革新派看来,他们不愧为“汉名相”、“古之社稷臣者”。李贽还将汉高祖刘邦善于用人的历史事实,同明代改革派的纷纷被排斥打击的现实加以对比,自然感慨万端、愤愤不平。这种反对封建传统教条的进步事例,“此岂儒者耳目所尝睹记哉”!李贽称赞“郑大姚”有曹参、汲黯的风度,目的就是为了批判那些被重用的“君子”。在李贽看来,如果让那些标准的“君子”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其结果必然是“执一害道”,将事情弄糟,局面难以收拾。这篇文章鲜明地体现了李贽在姚安时的进步思想倾向。李贽还提出了“识”(观察事物的观点)、“胆”(勇于革新、敢于反潮流)、“才”(治国用兵的本领)的用人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至人”。他在云南写的《二十分识》集中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并阐明了三者关系,指出“识”是第一位的,“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者也”。这个标准,凡是“治国治家,以至于平治天下,总不能舍此矣”。此文不啻是李贽反对“君子之治”的宣言书。对于有独立见解和革新精神的学生,他是赏识并着意培养的,而且热切希望能够从当地青年中涌现出“奇特汉子”和“接手英雄”。姚安人郭万民就是一直跟随李贽而被认为比较“称心”的学生,李贽认为能在边疆地区得到这样的学生要算一个奇迹。23综上所述,李贽认为,只有在任人唯贤的前提下,按照“识”、“胆”、“才”这三条具体标准选拔人才,才能顺利推行“因乎人”的“至人之治”,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三李对自己的影响李贽在姚安任知府期间,推行了一些较为进步的民族政策,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因而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称赞。“温陵李先生为姚安府且三年,大治”24,这说明李贽的改革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三年中,他“兢兢一郡,惟恐后时,譬则细人之理其家,然不为千岁之计不止也,凡一切备御经久之费,靡不日新”。25正因如此,也同时给李贽带来了麻烦,“其并时诸上官,又谁是不恶我者”?26当这种“管”与“触”的矛盾日趋尖锐时,更使李贽“见世之桎梏已甚,卑鄙可厌”,其“愤”已“满”,以至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不能不让他“反反复复”的考虑了许多问题。今后怎么办?这在他思想上引起了许多矛盾:“怕居官束缚,而心中又舍不得官,既苦其外,又苦其内。此其人颇高,而其心最苦,直至舍了官方得自在,弟等是也。”27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弃官的决心已定,于是“谢簿书,封府库”,“而走大理之鸡足”。28李贽辞官获准后,地方人士汇编了《高尚册》表彰李贽,作为纪念。据《姚安县志》载,李贽在姚安的施政业绩,使当地群众“终不可忘”,异口同声说:“先生之无负姚人矣。”张居正的老师李元阳在《卓吾李太守自姚安命驾见访因赠》一诗中曾有“姚安太守古贤豪……俸钱常喜赎民劳”的诗句。李贽离开姚安时,“囊中仅图书数卷,士民遮道相送,车马不能前进”。29以至“士民攀辕卧道,车不能发”。30李贽虽然辞官离姚安而去,但他在当地的影响一直延续下来。他在姚安留下的遗迹之一“连仓桥”(双卷洞砖桥),是他为了解决当地交通运输困难而捐钱修建的。又据《姚安县志》载:“东门外光明寺,万历八年知府李贽建,皆湮没草莱,不得见其碑记。”上世纪70年代初,笔者在昆明追踪李贽遗迹时,曾发现李贽写的《重修瓦仓营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