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试卷分析_第1页
立足试卷分析_第2页
立足试卷分析_第3页
立足试卷分析_第4页
立足试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立足试卷分析引导课堂教学捕捉中考信息关注评价改革——2004年全市初三数学教学工作会议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孙朝仁各位老师: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又是播种的良机。一年一度的全市初三数学教学工作会议今天在新海实验中学召开了。今天,我们一方面要为取得的成绩而欣喜,另一方面更要为未来的希望而思考。下面我就“立足试卷分析,引导课堂教学,捕捉中考信息,关注评价改革”这个主题作一粗浅剖析,并就新学年抓好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谈几点思考性建议。背景链接2004年全市中考情况链接背景链接2004年全市共有59853人参加中考,其中市区7597人,东海县15538人,赣榆县14436人,灌云县12129人,灌南县9494人,其他办学659人。各县、区及直属学校部分分数段(较高分)情况如下表:表一:2004年连云港市中考分数段比率对照表(略)表二:2002年、2003年、2004年连云港市中考高分段人数比例对照表(略)成绩情况一、2004年中考数学成绩情况分析成绩情况1、各县区数学均分情况表三:2004年连云港市中考数学成绩统计表单位参考人数数学均分数学及格率数学优分率直属学校224393.0983.2437.00新浦区175577.5758.6310.14海州区113773.8251.1910.29连云区152082.3067.2420.20景区26581.9565.2914.92开发区67777.0157.3613.21市区759782.9167.0520.64东海县1553867.6946.769.04赣榆县1443663.2443.659.10灌云县1212971.7954.9313.03灌南县949471.2748.679.67其他办学65972.4750.5311.08全市合计5985370.0050.5911.46从上表可以看出:直属学校的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均遥遥领先,其中均分比全市总均分高出23.09分,及格率高出全市近33个百分点,优分率高出全市近26个百分点.市区整体也较好,但海州区的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四县从均分来看发展还是不平衡,灌云与灌南较好,超过全市平均,从及格率与优分率来看,只有灌云县其优分率、及格率超过全市平均.赣榆县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较低,需反思影响的因素。2、全市数学平均分前40名学校表四:2004年连云港市中考数学均分前40名学校排序表名次03年名次升降情况单位所属县区实考人数均分及格率优分率13+2新海实验中学直属770102.5895.5858.05220灌南实验中学灌南县760101.4196.3251.0531-2灌云县中灌云县70398.5391.6147.6545+1板浦中学灌云县35296.5191.7633.52511+6东港中学连云区57496.3890.7737.2867+1东海实验中学东海县96194.1285.7434.4476-1杨集中学灌云县48694.0190.5322.8484-4赣榆实验中学赣榆县87093.7684.0235.529博文中学灌云县3392.7681.8224.24108-2市外国语学校直属38789.3079.3328.941112+1海州实验中学直属60688.5275.4126.571220+8青口盐场中学其他办学8387.5277.1118.071315+2碱厂中学连云区6287.4275.8125.811413-1朝阳中学开发区28187.0275.8020.281514-1师专附中直属48086.7076.4622.921610-6海宁中学新浦区58886.2573.4719.3917新知学校灌南县10185.4476.2418.8118120+102平明中学东海县17285.1176.1613.371982+63灌南第四中学灌南县77184.7569.0016.212018-2铁路中学其他办学13880.9357.9715.222127+6岗埠中学东海县23180.6764.9414.292297+75宁海中学灌云县38680.0163.2119.172321-2云台农场中学其他办学6779.5256.7210.452443+19连云中学连云区14979.2861.0712.082562+37鲁河中学灌云县36578.8166.3014.522636+10中云中学开发区39678.3557.8311.112732+5穆圩中学灌云县40378.0461.2910.422829+1新世纪实验其他办学16977.9257.9912.432990+61侍庄中学灌云县37677.7962.2317.0230131+101伊山中学灌云县41277.7664.0818.693125-6下车中学灌云县60077.3663.5013.833226-6花果山中学景区26577.0157.3613.213348+15南辰中学东海县35876.7459.5012.293447+13云台中学新浦区36576.5956.717.123523-12新浦中学新浦区34276.0956.736.7336112+76石梁河二中东海县11775.9055.565.983734-3朐山中学海州区24175.7253.945.393819-19龙河中学赣榆县41575.5356.8712.5339117+78东海初级中学东海县54375.3955.8013.444074+34百禄中学灌南县42675.3854.467.98从发展情况来看,上升幅度较大的学校是:东海县平明中学(+102)、灌南第四中学(+63)、灌云宁海中学(+75)、灌云县鲁河中学(+37)、灌云侍庄中学(+61)、灌云伊山中学(+101)、东海县石粱河中学(+76)、东海县初级中学(+78)、灌南县百禄中学(+34)等;下降幅度较大的学校有:赣榆县青口一中(-129)、灌云县东辛农场中学(-126)、赣榆县的班庄中学(-96)、赣榆县马站中学(-67)、赣榆县黑林中学(-54)、赣榆县的墩尚中学(-51)、灌云县的龙苴中学(-49)、灌南县的三口中学(-24)等。3、全市数学均分后20名的学校表五:2004年连云港市中考数学均分后20名学校排序表(略)其中东海县占5(12)所,灌云县4(4)所,灌南县2(1)所,其它办学2(3)所,赣榆县7(0)所,市区仍然没有.(注:括号内的数据是去年各县区进入后20名的学校数)4、数学成绩高分段分布情况表六:117分以上人数前10位学校排序表序号学校实考人数117分以上人数104分—117分78分—104分1新海实验中学770843632892灌南实验中学760573313443灌云实验中学703542813094赣榆实验中学870432664225东海实验中学961352964936东港中学574231913077海州实验中学606191422968市外国语学校387121001959师专附中480129825710灌南第四中学77111114407全市合计59853601(1%)6257(10%)23420(39%)市区7597193(2.5%)1431(18.8%)3730(49.1%)东海县1553891(0.6%)1316(8.5%)5867(37.8%)赣榆县14436106(0.7%)1223(8.5%)5037(34.9%)灌云县12129125(1%)1455(12%)5083((41.9%)灌南县949486(0.9%)832(8.8%)3703(39%)表七:全市数学成绩前32名名单学校姓名成绩学校姓名成绩学校姓名成绩新海实验中学王晨旭130东港中学金飞126碱厂中学黄龙125新海实验中学王昕130灌云板浦中学李蒋126东港中学徐圆125海州实验中学顾实130新海实验中学李远宁126灌云南岗中学杨磊125赣榆实验中学徐迪129教院附中刁力126灌南实验中学吴湛125市外国语学校倪想128教院附中王爽126赣榆实验中学董炳虹125新浦中学张良127灌南实验中学徐祥康126赣榆龙河中学梁艺男125灌南实验中学刘小会127灌南第四中学冯玉洁126赣榆欢墩中学刘士帅125赣榆龙河中学王家宁127赣榆实验中学杨春生126东海黄川中学许宁波125东海实验中学葛乐乐127东海临洪联中王恒星126东海实验中学张宝125新海实验中学李辰126东海实验中学刘成林126东海实验中学苏涛125新海实验中学夏青126东海初级中学贡省省1265.全市数学低分情况表八:全市低分率最小的前20名学校(略);表九:全市低分率最高的20名学校(略)全市低分人数(39分以下):市区591人,占7.78%;东海3553人,占22.87%;赣榆4250人,占29.44%;灌云2519人,占20.77%;灌南1581人,占16.65%;其它办学102人,占15.48%;全市合计12596人,占21.04%。特别提出的分数为个位数有1031人,0分有890人。试卷分析二、2004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试卷分析1.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卷结构。今年试题总题量为27题。其中客观题18题(选择题12题,填空题6题),解答题9题。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58%。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的比例为:66∶36∶28,分别占50.8%,27.7%,21.5%。按分科统计,代数78分,几何52分,分别占总分的60%和40%,与它们在教学中所占课时数的百分比大致相同。表十:近三年来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对照表2002年2003年2004年总题量312627从题型看选择题16题40分占30.8%12题36分占27.7%12题36分占27.7%填空题6题18分占13.8%6题18分占13.8%6题18分占13.8%解答题9题72分占55.4%8题76分占58.5%9题76分占58.5%从类型看几何题52分占40.0%43分占33.1%42分占32.3%代数题58分占44.6%64分占49.2%68分占52.3%综合题20分占15.4%23分占17.7%20分占15.4%从难易看容易题50分占38.5%53分占40.8%66分占50.8%中档题51分占39.2%52分占40.0%36分占27.7%难题29分占22.3%27分占20.8%28分占21.5%从内容看数与式、统计初步25分占19.2%30分占23.1%30分占23.1%方程(组)、不等式(组)27分占20.8%34分占26.2%22分占16.9%函数20分占15.4%17分占13.1%26分占20.0%直线型34分占26.2%22分占16.9%25分占19.2%圆、空间图形初步24分占18.4%27分占20.8%27分占20.8%平均分(难度)66.9260.2370.00(2)难度值和区分度情况。考试抽样表明:平均分为78.83分,整个试卷难度系数为0.606。其中,难度在0.7以上的考题占50.8%,难度在0.4-0.7的考题占27.7%,难在0.4以下的占21.5%。表十一:各题难度与区分度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难度0.970.970.910.930.910.720.890.790.700.880.780.450.800.88区分度0.010.190.540.360.600.450.310.340.620.570.34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总计难度0.540.850.490.420.810.790.700.610.580.280.406区分度0.600.340.700.540.490.380.800.570.790.530.580.370.250.461表十二:抽样分数段统计表(样本:241人)分数段[0,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1)人数1523274170511312.试卷内容分析总体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全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题覆盖面广(涉及现行初中六册教材的主要基础知识点),起点低且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这些试题的分值占全卷75%以上,有的源于课本,有的取自《中考指南》,还有一些是对课本与《中考指南》中的题目原型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这样,考生只需直接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似曾相识”的解答即可,既可坚定考生考好数学的信心,又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2)重视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今年试题重视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很好地突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如第9、12题突出考查了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的考查,第26题突出考查了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类比推理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这些试题的内容虽在课本之外,但其根却在课本之内,考生只要稍加思考,还是不难解决的。(3)强化应用意识、创新思维的考查。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就在于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今年的试题特别突出对应用问题的考查,涉及应用的问题有37分之多,占全卷近1/3,其难度也比较适中,特别是第24题的应用题,只要考生仔细搞清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另外,还突出对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15题的开放性问题、第18题机器人的指令、第26题的分割方案、第27题的探究性问题等。同时,应用性试题题型背景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让考生解答问题时备感亲切,有利于考生发挥应有的数学水平。试题分析:(1)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从下表统计可以看出,考查数与式(含统计初步)知识领域30分,方程与函数(含锐角三角函数)知识领域48分,三角形与四边形知识领域25分,圆知识领域27分。应该说,作为初中数学的基础部分的“数与式”的考查占全卷的23%,而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领域的“方程与函数”的考查则占全卷的37%,即超过了1/3,对于几何部分的考查在注重知识覆盖面的同时,重点考查了对几何知识本质的认识。题号分值所考查的知识点所在知识领域题号分值所考查的知识点所在知识领域13倒数数与式153四边形开放题四边形23平方差公式数与式163等腰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33科学记数法数与式173圆锥侧面展开图圆43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183正多边形的外角和圆53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四边形19(1)6二次根式的计算数与式63经济、列代数式数与式19(2)6解分式方程方程73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206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83两圆的位置关系圆216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三角函数93中位数与众数统计226统计知识应用题统计103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238二次函数解析式、图像函数113垂径定理圆248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方程123函数图像信息函数2510圆的切线等综合圆133因式分解数与式2610梯形的探究类问题四边形143函数自变量范围函数2710一次及反比例函数、圆综合2.试题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重点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以学生作为公民的数学素养和进一步学习对初中数学发展水平的要求作为选取有关考试内容和认知水平要求的依据。(例1)学生数(例1)学生数做对题数97108评析:本题考查的是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中位数与众数,这与传统的统计考查试题不一样,首先在于要求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考查学生的加工与处理信息能力;其次在于要求考生根据图像找出“答对的题数所组成的样本”数据,即为答对7题的有4人,答对8题的有20人,答对9题的有18人,答对10题的有8人。本题将基本的统计概念的考查融入到图像信息中,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正是学生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之一。(例2)例2(试题第18题)(例2)评析:本题乍一看好像挺“难”的,其实考查的仅仅是对多边形基本知识的理解水平。首先,考生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考查学生的画图能力;其次,考生要边画图边思考:该机器人从出发到第一次回到原处,所行走的路径应是一个“多边形”,又每走1米左转,也就是说该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由此可模糊猜想这是一个“正多边形”,结合“多边形外角和为”,不难知道这是正八边形。本题考查的是对多边形外角和是的最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此基础上,若将本题中的“”换为“”,则易知是正十二边形。一般地,若将“”改为“”,则此时所行走的路径不就是一个正边形吗。应该说,本题虽然考查的是基本知识,但题中所蕴含的却是对知识的最本质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正是学生的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之一。3.试题注重以图表来呈现,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是今年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其中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的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际问题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图表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等手段解决问题,突出了对获取、整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按照题意要求,准确地输出信息.stst(例3)评析:本题给出了两辆摩托车与A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函数图像,要求考生根据图像判断题中所给出的说法是否正确。考生只有在正确识别图像的基础上,搞清两辆摩托车在行驶全程的过程中各个基本量,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应该说,本题很好ABAB(例4)例4(试题第16题)评析:本题给出平面镜的示意图,意在让考生从这个示意图中获取到“入射角=反射角”这一信息,由此可以知道图中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整理与输出信息”的能力。例5(试题第22题)评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对于获得实际数据信息的分析,估计“节水量不低于1吨的用户占小区总户数的百分比”,接着要求学生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估计“该小区5000用户节水”情况。应该说,本题没有选用传统的试题形式,而是选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情景,给出一系列实际数据,让学生自行分析研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4.试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6)3(例6)310例6(试题第22题)评析:本题以降低天桥的坡度作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通过计算判断“离原坡角10米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背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由于本题用的知识都是基础性的,另外试题的背景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因而本题既具有较高的得分率(0.7),又有很强的区分度(0.8),是一道切合学生实际的成功试题。例7(试题第24题)评析:本题取材于我们的家乡——连云港港口的内外贸吞吐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很强的亲切感,只要仔细搞清每个量之间的关系,即可运用方程组解决。而第(2)问则对学生“阅读理解题意”的能力要求较高,须将题中用语言叙述的关系,改用不等式来表示,考查了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与水平。5.试题注重以能力来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以能力来立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对于基础知识强调考查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非这些知识的符号或文字叙述形式;②对于基本技能强调考查联系实际选择合适的技能,而不是技能本身所蕴含的技巧;③对于数学思考强调考查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与选择、处理并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考查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刻画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④对于解决问题强调考查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合适的方式(文字、字母、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今年我市的试题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例8(试题第15题)评析:本题是一道条件开放性试题,涉及四边形的基本数学知识内容,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条件的机会,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图形性质的认识水平。本题的另一特点是给考生创造了一个由基本结论出发进行思考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的机会,而不是传统的对有关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质的常规考查。(例9(1))例9(试题第26题)(例9(1))评析:本题先给出一些特殊的情形,让考生根据这些特殊的情形所得到的结论自主探究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给出证明,最后再应用猜想并证明出的结论来解决实(例9(2))际的分割问题.应该说解答本题的过程,就是数学学习的全(例9(2))过程展示,不是吗?第(1)小题就是数学知识的领悟过程,渗透了特殊到一般、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运用”,因此,第(2)小题命题者就设计出了分割图形问题,目的是让考生在领悟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考生只需要根据第(1)小题得到的结论表示出EF的长,然后依据两个直角梯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列出方程解之.可以说,本题具有较好的试题选拔功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三、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2.课堂教学的活动化;3.课堂教学的自主化;4.课堂教学的情感化;5.课堂教学的合作化;6.课堂教学的创新化。复习建议四、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复习建议1、重视基础目前,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尚未分开。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为了正确评价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中考数学命题时,一定有足够的分值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从近几年我市中考数学试题来看,整卷用于评价学生毕业水准的容易题,均在50分左右,如果再计入中档题,则占分比例将更大,达80%左右(77.7%_80.8%)。因此,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能力要求;在应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时要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需要注意的是:(1)切忌“死教”与“教死”,要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地用于各种情境中;(2)重点知识要重点抓,做到融会贯通,透彻理解。2、兼顾能力由于中考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特别是数学考试中的标准差较其它学科要大得多,区分度相对也大得多,更强化了数学在中考中的选拔功能。命题中提高试题区分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两个层次。一个阶段是以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老三大能力)为主,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带有各学科共性特征的能力为特点的阶段。这种能力要求对应于传统的数学教材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对应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在“老三大能力”的基础上又强化了“新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建立在新老三大能力基础上的作为数学核心能力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把数学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综上可知,在复习教学中,重视和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各种途径,切实加强学生的能力形成。3、学会思考为了充分体现中考数学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数学试题在命题时,一定会努力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景,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背景和相同的问题思考起点,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这是一。其二,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其三,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面对约有27道试题长度的考生,不会思考,或者思维不敏捷,要想取得好成绩是相当困难的。基于上述原因,让学生学会思考可能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解决问题的良方。请注意,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如我市今年试题中的第26题。4、关注改革无论是纵向看某一地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还是横向比较当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中考数学试题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归纳起来,需要关注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实施素质教育中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评价观念的改革要求(具体请参阅有关文件)。学科评价标准的内容:是否体现新的评价理念,是否着力引导课堂教学改革,是否在创新上有所作为,是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考试原则:依纲据本体现基础性,命题素材体现公平性,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知识考查具备有效性。(2)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改革要求,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于是,初三数学复习备课时,就应反思在前两年半的教学中,对照课程标准,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弥补。又如数学课程标准中强化的内容,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应的内容复习中有没有适当强化;标准中降低要求,甚至已删去的内容,复习中是否已适当降低要求,至少不能再拨高了。(3)题型的多样化问题。在近三年的江苏省13个大市的中考试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均有情境新,题型新的试题,建议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对这些问题要作深入的研究,理解其命题的思想和命题的方法,探讨这些问题的解法规律,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4)随时关注上级行政部门对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根据最新指导意见及时调整复习要求和复习安排,以保证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有正确的方向,防止无效教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苏教基[2004]13号文《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充分重视考试命题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导向作用。要强调考查内容的基础性,防止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为学生的合理创造留有空间。”5、注重实效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才是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首先,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其次,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确立有效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各校应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备课组内要群策群力,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切忌走过场式地搞复习教学;最后,要加强校际交流,校际间除了竞争关系外,更重要是合作关系。命题设想五、对2005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几点设想命题设想1、考查内容:所选择的考试内容都将是学生应该学习的数学内容,而所选定的内容都将有利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覆盖:将严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所规定的数学教学内容范围确定试题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将覆盖教学大纲所列出的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实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