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不同元素的原子()A.质子数一定不等B.中子数一定不等C.质量数一定不等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2.M、N、R均为短周期的元素,M、N同周期,M、R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M2-和R-,N2+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RB.R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C.离子半径:M2->R->N2+D.复原性:M2-<R-3.以下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A.冰B.碳化硅C.干冰D.单质氦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碱金属与氧气化合生成的产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B.碱金属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响生成强碱和氢气C.碱金属锂、钠、钾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碱金属铷的密度比钾大,熔点比钾高5.以下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Mg2+][]2-B.Na+C·C.[B]-Ca2+[B]-D.Na[]2-6.(CN)2、(OCN)2、(SCN)2等通称为拟卤素,它们的性质与卤素相似,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2>(OCN)2>Cl2>(CN)2>(SCN)2>I2。以下方程式中错误的选项是()A.2NaSCN+MnO2+2H2SO4===Na2SO4+(SCN)2↑+MnSO4+2H2OB.(CN)2+2KI===2KCN+I2C.Cl2+2NaOCN===(OCN)2+2NaClD.2AgCN===2Ag+(CN)27.有aXn-和bYm+两种简单离子(X、Y均为短周期元素),Xn-比Ym+多两个电子层,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X只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B.a-b+n+m等于10或13C.b不大于5D.Y不可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8.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9.门捷列夫编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元素的发现和研究元素性质铺平了道路,当时门捷列夫编排元素先后顺序的依据是()A.原子半径B.原子序数C.相对原子质量D.质子数10.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原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B.该元素位于ⅢA族C.该元素最外层有4个电子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11.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的编排依据是()A.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B.按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C.电子层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D.按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12.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化学反响中都易失去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B.都是强复原剂C.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响生成强碱13.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含义错误的选项是()A.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B.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14.Rm+与X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两种微粒半径大小关系为()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不能确定15.在以下元素中,与氢气反响最剧烈的是()A.氟B.氯C.溴D.碘16.有A、B两种元素,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那么元素B的质子数为()A.a-n-3B.a+n+3C.a+n-3D.a-n+317.A、B两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强于B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复原性弱二、填空题18.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均是离子,且每个微粒中都含有10个电子。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有以下关系: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②通常状况下C的聚集状态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1molB离子与1molE离子作用可生成2molD分子;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参加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假设参加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都会溶解。(1)微粒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粒子F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F+过量C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复盐,向该复盐的浓溶液中滴加浓苛性钠溶液,依次产生的现象有: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沉淀逐渐增多;c.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d.沉淀逐渐减少;e.沉淀完全消失。该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元素的核素为X,其氯化物XCl2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20mL1mol·L-1的AgNO3溶液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X核素中有20个中子。(1)X的质量数是________。(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20.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答复以下问题:(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烧瓶中发生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响属于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响。A.Na2S溶液B.Na2SO3溶液C.Na2SO4溶液(4):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响,但能与浓硫酸反响;⑥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全部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⑦(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地是吸收反响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装置中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为探究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内可生成Cl2。(1)甲同学的局部实验记录如下:B处棉花变成蓝色;C处棉花变成橙红色。甲同学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①B处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认为应将甲同学实验中B、C两处的棉花调换位置,用氯气先置换出溴,然后溴再与KI接触,以判断Br2与KI能否发生反响。该设想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结束后,取出C处的棉花,将其与另一个沾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E)接触,发现E慢慢出现蓝色,结合甲的实验现象,他认为可以确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你同意此种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同学综合分析了前面几位同学的实验,认为假设将沾有Na2S溶液的棉花置于玻璃管中适当的位置,此实验还可以同时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他提出此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实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硫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等。实验仪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写出实验①和②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推断题23.X、Y、Z、W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它们的局部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表所示。请按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2)X、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4)实验室用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W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写出Z的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请写出这5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C、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C、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5.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mL1.7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mol·L-1(不考虑反响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ClO-和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1)吸收氯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复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3)假设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26.有氯化钠和碘化钠的混合物共26.7g,溶于水,通入足量氯气后,蒸干、灼烧,固体质量变为17.55g。(1)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M、R可形成最低价离子M2-和R-,那么M为第ⅥA族元素,R为ⅦA族元素;N2+和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N处于ⅢA族,N位于第三周期、R位于第二周期;可推知N为镁元素,R为氟元素,M、N同周期,那么M为硫元素。氢化物稳定性:HF>H2S;氟元素无正化合价;硫离子复原性比氟离子强。3.【答案】D【解析】氢与氧、碳与硅、碳与氧等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氦原子间不能形成共价键。4.【答案】B【解析】碱金属形成的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与酸反响时,除生成盐和水之外还有氧气生成,它们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碱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钠和钾的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5.【答案】C【解析】简单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电子式,不用加中括号,选项A错误;所有阴离子周围都要加中括号,选项B错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选项D错误。6.【答案】C【解析】根据同一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选项C中氧化性Cl2>(OCN)2与条件不相符。7.【答案】C【解析】对于短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层数和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阳离子的电子层数比其原子的电子层数少1。aXn-比bYm+多两个电子层,X、Y两元素在周期表中应位于相邻周期。可能的组合:①bYm+为1H+,aXn-为8O2-、9F-;②bYm+为3Li+、4Be2+,aXn-为16S2-、17Cl-。X可能在第二周期或三周期;Y可能是氢、锂或铍元素,其原子序数可能为1或3或4;由①可知:a-b+n+m=10;由②可知:a-b+n+m=16。8.【答案】D【解析】设x、y分别为A的L层和M层的电子数,那么B的L层和M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x、y+3。由于B的M层上有电子,其L层肯定充满电子,2x=8,x=4。由于A的L层未充满电子,其M层无电子,y=0。A、B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6、13,是碳原子和铝原子。9.【答案】C【解析】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10.【答案】B【解析】第一至七周期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86<114<118,114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118-114=4,0族元素的前面第四个族为Ⅳ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4,该元素为金属元素。11.【答案】C【解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横行,并按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12.【答案】C【解析】碱金属在化学反响中都易失去最外层上的一个电子,其单质都是强复原剂,都能与水反响生成强碱和氢气,都能在氧气中燃烧,但燃烧产物并不都是过氧化物,如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13.【答案】C【解析】C为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元素一种同位素。14.【答案】B【解析】Rm+与X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同,R的核电荷数比X的核电荷数大,其离子半径Rm+<Xn-。15.【答案】A【解析】氟原子半径最小,得电子能力最强,与氢气反响最剧烈。16.【答案】B【解析】设B的质子数为b,由题意可得,a+3=b-n,即b=a+3+n。17.【答案】C【解析】A、B两元素位于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比B大,那么A位于B的左边,A元素的金属性比B的强。18.【答案】(1)OH-水合氢离子第三周期ⅢA族(2)Al3++3NH3·H2O===Al(OH)3↓+3NHAl(OH)3+OH-===AlO+2H2O(3)NH4Al(SO4)2NH4Al(SO4)2===NH+Al3++2SO【解析】A、B、C、D、E、F六种粒子,都含10个电子,由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为气体,可知C为NH3,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参加C的溶液(氨水),可生成白色沉淀W,C溶液过量沉淀也不消失,可判断出F为Al3+,W为Al(OH)3,参加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Al(OH)3都会溶解,且E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可知E为H3O+,B为OH-,再根据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A为NH,由①A,B两种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C、D两种分子可确定D为H2O。向复盐的溶液中滴加浓苛性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溶解,那么推知复盐中含Al3+,再滴加浓苛性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那么推知复盐中含NH,复盐为NH4Al(SO4)2。19.【答案】(1)40(2)第四周期第ⅡA族【解析】n(Cl-)=n(Ag+)=1mol·L-1×20×10-3L=0.020mol,所以n(XCl2)=0.010mol;M(XCl2)=111g·mol-1,M(X)=111g·mol-1-71g·mol-1=40g·mol-1;那么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故质量数也为40。X核素中含有20个中子,那么质子数为40-20=20,即为钙(Ca)。20.【答案】(1)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O2↑+2H2O(2)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3)A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2-+Cl2===2Cl-+S↓置换(4)B(5)Cl2+2OH-===Cl-+ClO-+H2O【解析】该实验装置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原理是氯气可以将硫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1)装置A的作用是制取氯气、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盐酸,所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响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可以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其除去,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为。(3)氯气将硫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可以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反响的原理是S2-+Cl2===2Cl-+S↓,装置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所发生的反响属于置换反响。(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那么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②正确;S2-比Cl-易被氧化,说明单质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硫,故③正确;元素的氢化物越稳定,那么其非金属性越强,故④正确;非金属单质氧化相同的金属,得到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价态越高,说明非金属单质的氧化物越强,那么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⑥正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能力越强,那么其非金属性越强,⑦正确。(5)实验时,用氯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21.【答案】(1)Cl2+2KI===I2+2KCl不正确该实验没有验证Br2能否与KI反响,无法确定溴与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2)不合理氯气不可能被NaBr消耗完,它会与溴一起到达C处(3)同意甲、丙的实验分别证明了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碘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4)氯、硫同周期棉花变成黄色,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S2-+Cl2===2Cl-+S↓【解析】(1)由B、C处产生的现象可知B处有单质碘生成,C处有单质溴生成,结合由强生弱的反响规律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碘强,但因没有比拟出来溴单质与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也就无法得出溴、碘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因此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2)乙同学的设计不合理,因为氯气与NaBr溶液反响时氯气无法反响完,即仍有Cl2与KI溶液接触而发生反响。(3)丙同学证明了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结合甲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氯、溴、碘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4)氧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周期,氯气有氧化性而Na2S有复原性,氯能置换出硫,使棉花变成黄色。22.【答案】(1)同周期(2)①试管②酒精灯③滤纸④烧杯(培养皿)(3)BFACDE①Mg+2H2O△,Mg(OH)2+H2↑②Cl2+Na2S===S↓+2NaCl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增强,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镁条与沸水反响的实验需用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钠(取用时需用滤纸擦干外表的煤油)与滴有酚酞试液冷水反响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3)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响,反响比拟缓慢,有气体产生,向反响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浅红色(选B)。②硫化钠溶液与氯水发生置换反响,有黄色沉淀单质硫生成(选F)。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响的现象是:反响剧烈,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选A)。④镁带与稀盐酸剧烈反响,有气体产生,镁与盐酸反响比铝剧烈(选D)。⑤铝条与稀盐酸反响比拟缓慢,有气体产生,铝与盐酸反响不如镁与盐酸反响剧烈(选C)。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响使沉淀消失(选E)。(5)实验①③说明钠与水反响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④⑤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响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⑥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响,又能与酸反响,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②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3.【答案】(1)第三周期ⅦA族(2)NH3>CH4(3)HClO4>HNO3>H2CO3(4)Al3++3NH3·H2O===Al(OH)3↓+3NH(5)Cl2+SO2+2H2O===4H++2Cl-+SO【解析】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分子中有14个电子,对应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X有多种氧化物,如XO、XO2、X2O4等,所以X为N元素;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那么Y为C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其为非金属元素,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那么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Z为Cl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化学反响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n+,那么n=3,所以W为Al元素。(1)Z为Cl元素,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