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净化后可直接饮用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C.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D.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2.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4 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C.二氧化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2O3→FeB..CO2→H2OC..HCl→CO2D..H2O2→H24.化学药品的存放错误的是()A.大理石 B.食盐 C.盐酸 D.氧气5.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水和食盐水→蒸发D.酒精和糖水→闻气味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S→SO3 B.H2O→CO2 C.H2O2→H2 D.CH4→C7.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柜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沉降澄清D.杀菌消毒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10.有关实验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作反应物是因为它是固体B.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后装置的内外压力差,造成水位上升并以此确定氧气的含量D.该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图为电解水的示意图,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是_____。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此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秋冬季节人们比较容易患感冒,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请根据阿司匹林(C9H8O4)的化学式计算:(1)C9H8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2)C9H8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3)______克C9H8O4中含有54g碳元素?(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学校附近某河的水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水样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__________,利用的是该物质的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3)取少量水样3是不是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4)根据净化过程,判断水样1、水样2、水样3和水样4中净化程度最高的______________。14.仔细欣赏图片,回答问题:(1)上述图片主要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2)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如果红磷不足,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理应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2)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子筛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检查__________。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进行______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D与图1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2)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拓展延伸)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4)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图5中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想探究其它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Al2O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猜想)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______________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不分解或分解速率较慢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l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木条复燃___________(结论1)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证据,不能证明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实验:(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2O3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__(填操作)、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Al2O3的质量。(讨论)如果反应前后Al2O3质量不变,则说明Al2O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猜想正确,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_。(结论2)(1)用化学式写出该实验过程中Al2O3分解过氧化氢的表达式:___________。(2)小华同学画出如图表示有、无催化剂时,生成物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其中表示有催化剂参与的是__________(填“a”或“b”)曲线。
(拓展)小明将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在此反应中,高锰酸钾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
A、明矾为絮凝剂,吸附一些不易沉降的微小颗粒,但不可吸附可溶的杂质和细菌,因此,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净化后不可直接饮用,故符合题意;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蒸发、降水等一系列物理变化完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过程中,絮凝、沉降、过滤等过程为物理变化,但杀菌、消毒为化学变化,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2、D【解题分析】
A、设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x+(-2)×2=0,解得x=+4,不符合题意;B、一个萘胺中含有10个C原子,9个H原子,1个N原子,故: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不符合题意;C、氧化钛的相对分子质量=48+16×2=80,不符合题意;D、这种试纸所含物质种类大于等于两种,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比例关系问题要注意一一对应。3、D【解题分析】
A、Fe2O3在高温时被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还原为Fe,可以一步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C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一步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HCl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可以一步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H2O2不能一步生成H2,故D符合题意。故选D。4、B【解题分析】
A、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大理石是固体颗粒,便于取用,故A正确;B、食盐是固体颗粒,固体药品应存放在广口瓶中,故B不正确;C、盐酸是液体,稀盐酸可以存放在滴瓶中,故C正确;D、氧气应存放在集气瓶中,故D正确。故选B。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不能鉴别,因为二者都不能支持燃烧,都会使得木条熄灭。故选A.考点:物质的鉴别6、D【解题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不能一步实现;B、水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碳,不能一步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一步实现;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一步实现;D、甲烷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时能生成炭黑,能一步实现;故选:D。7、A【解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故正确;
B、倾倒液体药品,试管应倾斜,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要进行预热。故错误;D、称量时要左物右码,且要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故错误;故选:A。8、D【解题分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杂质对应步骤①,故A不正确;B、超滤膜具有过滤作用,过滤对应步骤②,故B不正确;C、沉降澄清是将固体颗粒物沉降,和步骤③不对应,故C不正确;D、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对应步骤③,故D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0、A【解题分析】
A、红磷作反应物是因为磷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能使容器内气体的量减少,选项错误;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选项正确;C、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后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内外压力差,造成水位上升并以此确定氧气的含量,选项正确;D、该实验中减少的气体只有氧气,可以证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选项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氢气(或H2)2:1氢、氧元素水氢气+氧气分解【解题分析】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产生是氧气,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氢气,故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此反应的文字表示式为: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8035.6%54【解题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分子中此原子的个数÷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故填:180。(2)C9H8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35.6%。(3)设x克C9H8O4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54g,,解得x=90;答:90克C9H8O4中含有54g碳元素。【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活性炭物理有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煮沸水样4【解题分析】
(1)由于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具有吸附性,所以加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经过操作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是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等;经过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活性炭,利用的是该物质的物理性质;(3)水样3不是纯水,经过滤,吸附得到的水,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仍然属于混合物,将天然水煮沸,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4)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所以在这个流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水样4。【题目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各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能够除去哪些物质,然后再分析净化水的程度,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节约用水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解题分析】
(1)上述图片主要告诉我们要节约用水;(2)节约用水的方式有多次利用和避免浪费,如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偏小物理装置气密性白烟打开bABD76.2%温度红磷燃烧放热,使装置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解题分析】
[实验回顾]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进入水偏少,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偏小;[原理应用]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①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1)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从而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该选项说法正确;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以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和外界交换,该选项说法正确;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与图1相比,图3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2)经测定V1=210mL;V2=50mL,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00%=76.2%;[拓展延伸]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温度变化趋势,这是因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至室温;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图5中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冠脉造影术护理
-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人人节约》说课课件
- 商品质量责任分担合同(2篇)
- 托班育儿知识
- 应聘游戏行业自我介绍
- 教师继续教育概述
- 工作小时数协议
- 大公司行为规范
- 陇南地区文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中班冬季育儿知识
- 《入河排污口监管办法》解读课件
- 《护理法律法规》课件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月培训
- 专题0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题真题分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分类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 围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国开(陕西)2024年秋《社会调查》形考作业1-4答案
- 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表(社团)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Unit2Whattimeis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人教PEP版)
- DL∕T 956-201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04 人文地理(选择题专项80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