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注意力易分散,但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乐于接受新知识,乐于体验。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在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本文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海伦·凯勒的作品,了解一点盲聋哑人的生活;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体验,能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这样对本课才会有深入的理解。二、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二)过程方法目标: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聋盲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独特感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莎莉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三、教学重难点(一)领会莎莉文老师博大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二)理解盲聋哑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四、教学思想和基本理念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理念,通过合作讨论、情感体验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相互讨论,分工协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五、教学方法与工具结合PPT课件和相关视频、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我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换位思考,加强个人情感体验。以读为本,让学生采用默读、朗读、细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预习任务(一)“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马克·吐温也给了她极高的评价:“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二)“教育的奇迹”——莎莉文老师简介。那么,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之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这里,我们要认识一下帮助海伦创造奇迹、重塑生命的老师莎莉文女士。安妮·莎莉文(1866—1936),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三)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感慨(kǎi)搓捻(cuōniǎn)疲倦(pí)怦怦(pēng)惭愧(kuì)碎片(suì)拼凑(còu)浸满(jìn)花团锦簇(cù)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忍受。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儿也不敢疏忽。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截然不同: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不求甚解:多指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解,了解,理解。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集成团。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盲人体验)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他们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们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如若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近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海伦凯勒,去认识创造这个奇迹的老师--莎莉文老师。(二)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学生齐读)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聋盲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独特感悟。3.领会莎莉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三)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指导,整体感知眼到——认真用眼看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心到——边读边思考手到——读的过程中圈画[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梳理和概括文本的能力。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十分感激莎莉文老师。请同学们做一个游戏,前后桌同学面对面,一个同学闭上眼睛,另一个同学在这个同学手掌心上用手指写“0-9”这几个数字,这个同学猜猜,看能猜对几个数字?通过这个游戏,你体会到了什么?(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切身体会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人的艰辛,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受到洗礼)思考:1.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2.谁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明确〕安妮·莎莉文老师。3.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明确〕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比喻义)。是莎莉文老师让“我”获得幸福的体验,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目标导学二:研读探究,细细品味1.思考:莎莉文老师怎样“再塑”海伦生命的?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1887年3月3日,她来到海伦的身边。(1)握住了海伦的手,把她紧紧抱在怀里。(2)送给海伦布娃娃,并且在她的手上拼写“doll”。(3)又给更大的布娃娃,继续在她的手上拼写“doll”。(4)当莎莉文与海伦为“杯”和“水”发生争执,海伦总混为一谈时,莎莉文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doll”。(5)在海伦摔坏了布娃娃后莎莉文没有生气,而是把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带海伦外出。(6)散步到井房,莎莉文老师把海伦的手放在喷水口下,让水在她手上流过,让她理解了水。总之,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凯勒的内心感受是: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2.人物赏析[设计意图]通过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辨识能力的提升。我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话中,感受到莎莉文是一位_________的老师。我从文中“__________”这句话中,感受到海伦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大声朗读课文,围绕下面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事,你能看出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什么,把什么带到了海伦的世界?(归纳莎莉文的形象。)〔明确〕富有爱心、耐心,能包容海伦。教育艺术高超:注重方法、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抓住契机。把爱、同情这些温柔的情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奥秘教给了海伦。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明确〕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学生回答,教师归结: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求知欲强、悟性极高、情感丰富、细腻敏感(这一点可归入情感)。(1)求知欲强: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模仿老师画画儿。与老师因为“杯”“水”两个词发生争执。(2)悟性极高:在进行了模仿后,几个星期后,领悟到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3)情感丰富:对光明无比渴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4)细腻敏感:“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目标导学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海伦·凯勒的成功便是如此。她的成功除了因为她自己拥有顽强的毅力外,更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是分不开的。[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积累历史事件,丰富其文化内涵。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顽强拼搏而最终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教师提示(出示图片):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聋哑人邰丽华用生命去演绎《千手观音》。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出了《我与地坛》等,成为著名作家。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海伦.凯勒(四)课堂小结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五)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锻炼学生阅读能力)1.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2.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九、板书设计:十、教学评价《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让学生体悟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结合本文的教学分析如下:(一)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落实重点和难点。(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较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创造情景,引导学生换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镇四所环保监察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涂饰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锡膏测厚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器开关增强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智能材质硬度无损分选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广式炒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浙江烟草市场规范指南
- 可持续发展工程精装修施工合同
- 体育场馆厕所翻新合同样本
- 户外广告拍摄剧组聘用合同
- 【课件】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新版教材单元分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课件-任务2 新能源汽车二级维护
- 第一单元《圆》(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GB/T 2423.65-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盐雾/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综合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电解池”教学设计第1课时
- 遥感概论课件
- JB-T 10833-2017 起重机用聚氨酯缓冲器
- YST 544-2009 铸造铜合金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