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薯丸杂病探析_第1页
《金匮要略》薯丸杂病探析_第2页
《金匮要略》薯丸杂病探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匮要略》薯丸杂病探析

《金钱匮乏要领》记载了“气虚血虚、手足疲劳、脉证结合”的疾病。”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21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1丸,100丸为剂。由于本方叙症甚简,而药物又达21味之多,在张仲景诸方中仅次于鳖甲煎丸,故后世医家多以“气血阴阳双补”、“扶正祛邪”而笼统言其功效。笔者通过学习对本方方证有新的理解,现简述如下。1从病机及证候判断“虚假两分”的程度来分析“虚在实道”的病机对于“风气”,有注家认为“风气”作为病证名称,指的是“风病”与“气病”。如丹波元简《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说:“风气,盖是两疾。”其依据是《旧唐书·张文仲传》载:“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文仲集当时名医,共撰疗风气诸方……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当代学者李发枝等也持此说。张文仲所言的“风状百二十四,气状八十”是否就是张仲景所说的“风气百疾”?由于两者对“风气”的详细症状都未作明言,故无从考证。但我们认为张仲景所说的“风气百疾”,主要是指与风邪相关的多种病证,并非包括“气病”,其理由如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就指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这正说明,生长万物之“风气”则为自然之气,为正气;害万物之“风气”则为客气邪风,为邪气。“风为百病之长”,在“虚劳诸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气血虚损、正气不足,易招致风邪侵袭而发病。需要指出的是,张仲景所称风病并非单指一般的外感病,而更多的是指与“风”有关的多种杂病,如风眩、中风、风痹、历节、惊悸等。2薯丸—薯蓣丸方释义薯蓣丸由21味药物组成,该方配伍巧妙,以补为主,补中有散。薯蓣用三十分,在方中独重。《神农本草经》言其“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强阴。”强调其补中之效,突出其强阴之功。甘草用二十七分,大枣百枚为膏,也是方中用量较重者,二药具有培补中土之功。三药用量之大,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虚劳重视后天以大补脾胃为主的思想。由于薯蓣丸证的复杂性,“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因此治疗上需气血双补,滋阴助阳,脾肾同治,扶正祛邪,其方药配伍也多重交叉。对此,不少注家分析薯蓣丸的组方配伍,有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养血,理中汤温补脾阳,还含有小建中汤、小柴胡汤等,如此方解似乎简单明了。但笔者通过学习后认为,认识薯蓣丸的组方意义,领悟薯蓣丸方证之真谛,一要紧紧把握该方证的病机特点;二要尽可能地还原张仲景时代,从其书中的相关记述来分析;三要尽可能地从距离张仲景时代最近的医籍中寻求依据。欧阳琦教授在《杂病原旨·自序》中指出:“仲景治虚劳病,立祛风、补虚、破瘀三法,陈修圆谓‘三纲鼎足为此症不易之准绳’。”薯蓣丸证的病机特点是虚劳诸不足,兼挟风气为病,因此补虚为治疗之首务。我们把薯蓣丸放在复合之方层面上来认识其组方意义,补虚方面,薯蓣丸包含了“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的炙甘草汤和治疗虚劳病的小建中汤、肾气丸诸方。方中甘草、桂枝、麦门冬、人参、阿胶、大枣、地黄是炙甘草汤去麻仁,干姜易生姜,生地黄易干地黄;桂枝、芍药、甘草、大枣体现了小建中汤组方,干地黄、薯蓣、茯苓、桂枝体现了肾气丸组方。从“祛风”立法,防风为首选。《神农本草经》载防风“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痛痹,烦满”。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一书中应用防风的方剂有五见,即治血虚内风证之防己地黄汤,治虚中挟风证之侯氏黑散,治产后中风之竹叶汤,治身羸瘦、脚肿如脱、气血两虚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证,再即薯蓣丸。张仲景于其所创制五方中皆选本品,不外乎《本草经疏》所谓“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且方中都与桂枝配伍同用,所治各证都属于虚中挟风之证,此绝非偶合。防风与桂枝合用,相辅相成,可行于周身内外,祛风散邪。在复合之方层面上分析薯蓣丸,组方含有治虚中挟风证之侯氏黑散,药物为白术、茯苓、桔梗、防风、人参、当归、干姜、川芎、桂枝;还含有“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的续命汤,药物为桂枝、当归、人参、干姜、甘草、川芎、杏仁,诸此都充分证明了薯蓣丸的祛风作用。我们也可以看出,张仲景治风(尤其是后世所称的“内风”)方剂中非常重视养血行血药物的运用,薯蓣丸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诸药配伍,对后世“养血息风”治法的建立以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则的提出深有启迪。方中为什么用白蔹和大豆黄卷?白蔹,《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现代《中药学》大多把白蔹放在“清热解毒药”里讨论。薯蓣丸用之其意何在?《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载白蔹薏苡汤,由白蔹、薏苡仁、芍药、桂心、酸枣仁、牛膝、干姜、甘草组成,治风湿拘挛不可屈伸。张璐在《千金方衍义》中解释为“拘挛不可屈伸,首取白蔹以除风热,散结气”。《千金要方·卷八·诸风》中还载白蔹散,药用白蔹、附子为散酒服,治风痹肿,筋急展转易常处。风气之为病,取白蔹以散结气,附子以弛缓急,为散酒服,取行经脉之滞之意。同理,薯蓣丸用白蔹是取其散结气、除风之用。大豆黄卷,《神农本草经》载其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不足,益气宣胃,破妇人恶血,除胃中积热,消水气胀满。《普济方》有黄卷散,治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张仲景薯蓣丸用之,正是取其治湿痹筋挛膝痛之用。《本经疏证》说:“仲景薯蓣丸治风气百疾,取此与柴胡、桂枝、防风、白蔹为伍”,是因为本品有散风祛湿之效。3薯丸的临床应用近些年来,临床应用薯蓣丸治疗多种杂病时有报道。如邵桂珍治疗心功能减退,涂钟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顽固性荨麻疹、肺结核等慢性虚弱性疾病,刘百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梁晶晶等用加减薯蓣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具有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减毒增效作用。武兴伟等认为,薯蓣丸体现了扶正重视滋脾的主导思想,临床指导治疗肺脾气虚的艾滋病患者。黄煌认为,薯蓣丸可用作强壮剂,主治以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的虚损状态,患者常有消瘦、贫血貌、疲惫无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不成形、容易反复感冒等表现。研究表明,薯蓣丸能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从以上临床实践可以看出,薯蓣丸广泛用于脏腑虚损、气血俱虚、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的各种慢性虚弱疾患,每获佳效。但笔者认为,薯蓣丸是补虚祛风之代表方剂,所说的“风气百疾”包括与“风”有关的多种杂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