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_第1页
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_第2页
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_第3页
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_第4页
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以来福建医药之神考述

1药王庙的结构由于中国有自己的医疗领域,对医学神的崇拜也很普遍。法院的医学神是三名不育的皇帝,始于元朝。《续文献通考·群庙》记:“(元)成宗贞元初,命郡国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以医师主之。”明代“世宗嘉靖十五年,帝作圣济殿奉安先医之神,岁时致祭。”清“顺治元年定祭先医之神之礼。”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伏羲尝草治砼以治民疾,……神农磨蜃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病正五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爱著《木草》,……黄帝咨于岐、雷而《内经》作,著之玉版……”。三皇是古代圣王,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医王”。在三皇之后,历朝历代又出了不少名医,这些名医多被后来的医家和百姓奉为医药之神。但通常情况下都被称为“药王”,因为医生主要是用药来治病的。民间信奉的药王很多,主要有3个,一是春秋时期的扁鹊。唐宋时,扁鹊被医家奉为老师。《宋史》记载仁宗时的一段事:景元年仁宗不豫,被许希针愈。命为医官,赐绯银鱼及器币。希拜谢,又向西拜。帝问原故,希回答:“扁鹊,医师也,敢忘师乎?请以所得全与扁鹊庙。”仁宗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二是唐代孙思邈。三是唐代韦慈藏。唐以后民间奉祀的医神或药王,大都为孙思邈。有关孙思邈的传说很多,主要是他为龙王之子治愈目疾,龙王为感谢他,把龙宫里珍藏的3000秘方送给他。孙思邈把龙宫秘方加到他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中,使此二书更珍贵了。还有一传说,是他在去看病途中被老虎吃掉坐下叫驴,于是他写了一道符,命老虎来当坐骑。又说他为老虎治好了牙痛,老虎为感谢他自愿当了坐骑。所以,唐以后的医家,供奉的药王孙思邈像的形式大都一样,为“坐虎针龙”,旁有对联:“龙因目疾离苍海,虎为牙疼出杏林”。普通的药王庙内塑的药王神像,其形象多为赤面慈颜,五绺长髯,方巾红袍,仪态厚朴。有的药王身边塑二童,一捧药钵,一托药包。有的身边还卧一只老虎,其实还是孙思邈。除了孙思邈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扁鹊、华佗、邳彤、三韦氏(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李时珍有时也被称为药王。北京天坛药王庙是明代武清侯李诚铭所建,庙祀伏羲、神农、黄帝及秦汉以来的名医。在该庙里,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被塑造成人们想象的神的化身,即伏羲蛇身、麟首、龙唇、龟齿;神农弘身牛颐,龙颜大唇,手执药草;黄帝附函挺朵,修髯花瘤,衮冕服。黄帝的左次为孙思邈,右次为韦慈藏。“韦慈藏,左将一丸,右蹲黑犬,人称药王也。”(但在传说中,将黑犬的应是韦善俊。《列仙全传》卷五云:“韦善俊,京兆人……遇黑犬绕施不去,因畜之,呼为乌龙。”“药王”之侧安排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10大名医:三皇时之歧伯、雷公;秦之扁鹊;汉之淳于意、张仲景;魏之华佗;晋之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唐之李景和。由于北京天坛药王庙里的药王是韦慈藏,那么左次的孙思邈就该是医神了吧。此外,我国还有只奉祀医药之神神农的“神农庙”。对佛教徒而言,他们奉祀的应为“南无药王佛菩萨,又南无北方九十九佛百千万同名大药王菩萨”或“南无药师玻璃光王佛”。上面叙述的是我国中原地区传统的对医神或药王的奉祀,但是福建的医药之神信仰又如何呢?2宁州东南角的文献记载明·黄宗昭《八闽通志》成于弘治己酉(1489年),刊于弘治庚戌(1490年)。查该志祠庙、宫室、寺观部分,未见有神农庙或药王殿。但在其寺观部分,见有五代以前建的药师寺院4所,即连江县五代(936~943年)晋天福时建的药师院;福清县(904~907年)唐天建的药师寺;闽清县唐咸通二年(861年)建的药师院;建安县(今建瓯)南唐保大(943~957年)间建在将相里的药师寺。另有怀安县(今闽侯)建于宋开宝八年(975年)的药师院;邵武县宋咸淳(1265~1274年)建在三十都的药师寺;建阳县元至顺四年(1333年)建的药师寺;建安县建于元至正(1341~1370年)的药师寺及未知年代建的晋江县药师寺;龙岩县聚集里的药师院;建宁县黄舟保的药师寺;莆田县的大药师庵与小药师庵;仙游县的药师庵;福宁州本州(宁德地区除宁德、福安以外的)在旧万安里的药师寺等11所。从这些药师院(寺、庵)的建筑年代及其起名看,它们奉祀的应是南无药师玻璃光王佛而非药王神农或孙思邈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中医药起源于北方,北方人认为人生病是体内循环失调,必须吃药调理以求平衡。而南方的福建地处亚热带,这里古代森林密布,沼泽遍地,福州五里亭至鼓山间多用“屿”命地名可为佐证。气候潮湿闷热,十分有利于细菌、病毒及蚊子、苍蝇、蠓(闽南俗称“黑蚊子”)及老鼠的繁衍生长。因此,瘟疫的发生就很难避免。再加上福建开发较晚,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比不上北方。《德化县志》载:“(德化)邑介丛山,地高而寒,岩谷间阳曦罕照,岚气郁深,晨起山村尽失。每值阴雨,霾雾霏霏,迷离竟日。春夏之交,梅雨连旬。盛暑时,西北诸里有被不撤絮者。八九月间,人婴瘴虐,十室九卧,鲜知医药。”由于“鲜知医药”,闽人就认为生病是因得罪鬼神,鬼神才降罪下来。如“(唐)开元末,新罗(今龙岩)县令孙奉先昼坐厅事,见神曰:‘吾新罗山神也,今从府主求一牛为食。’奉先请以羊豕代,神怒。于是疫疠大起,奉先亦病亡。”因为是得罪鬼神才生病,所以要请巫觋作法驱鬼禳灾而不是去看医生。“闽俗左医右巫,疾家依巫索祟,而过医门十才二三,故医之传益少。”百姓信巫觋信道士,信丹药信符水,并因此养成“信巫鬼,重淫祀”的习惯。“俗当瘟疫,其疾一起,即请邪神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礼拜,许赛不已。幸而病愈,又令巫做法事,以纸糊船,送之水际,船出入皆闭户避之。”然而,对神的信仰,福建各地是不相同的。“闽西北上四府大多信巫,而沿海下四府各县较为信神。”在下四府各县,有舁神寻药之俗,其所舁的神不必一定是医神。“病家或舁神庙神,或舁家所祀神,颠簸而行,至药肆前,像重,止不能行,随取肆中药,次呈像前,如是则像复轻,乃舁而归。不论何药,购而服之,虽死不悔。”在下四府,又有“做平安”的风俗,“地方遇时疫,辄先期祈神,后择吉醵资于社庙建醮曰‘做平安’。届时佥定首副及总理,于庙前竖木为旗竿,高丈许,先期素食,至期祭品甚丰,延道发表诵经,各家点灯演剧宴客,名曰‘谢天地’。大约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举行。”这是整个自然村的行动,且是一般的为免除翌年疫疠而作。对于个别家庭或个别人的独特病例,事急时就要求具体的医神。上段所叙述的“舁神寻药”和“做平安”活动见载于宋以后的书籍,应是明清时期闽南一带的风俗,但一种风俗总有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及过程,而产生于下四府的“较为信神”的基础上则是可以肯定的。3闽南地区的医神两宋期间福建发生了造神浪潮,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医药之神与航海之神的造神,其原因有3点:①中原地区对福建的3次大移民在北宋前已完成,外来移民与先住民己相对融合;②福建政局相对平稳,瘴疠瘟疫取代战争成了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隐患;③经过隋唐以来的开发,福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对中医药有了初步认识,有些人不再信巫而信医。由于人口增多,出海打鱼成了沿海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因此福建的造船技术提高了,航海也成了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期间福建有许多医术如神的人,如建宁叶道。“叶道名法广,建宁人,不饮酒茹荤,专行三坛五部法驱邪治病。”瓯宁暨存真。“人有疾病,饮以法水立愈。……元至正见赐号定应通觉惠昭普济大师。”邵武韦道人。“煦宁间来往邵武市中,或寓寺观。初,徐熙春市酒邑西门外,有井。道人每乞酒于婢,婢与之,道人无日不来。熙春知之,挞婢伤。道人以百伤丸饵婢,立愈,并教之制方——与水倾入井中再制,即取此水,可疗百病。后服之多验。”但这些道士和尚并未成为医神,或成为医神而香火不盛。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医术多玄虚,不能令人信服。两宋期间福建也建了一些虽不是奉祀神农或孙思邈,但“雨疾疫,祷之辄应”的庙。如建安县“龙城庙”,“庙之神,唐睢阳忠靖王也。雨疾疫,祷之辄应。”如浦城县“安边庙”,“庙祀二神,一是黄宠,一是范滔,皆下沙人。唐末,闽中乱,宠为制置镇节级,范为厢虞候,皆有战功而亡,后人为立庙。……旱涝疾疫,祷之辄应。”但这些神后来也未成为区域性医神。究其原因,只能说他们本来就不是医生,他们更重要的职责是保境安民。然而,两宋时期福建确实出现了几位区域性的医神,他们后来还东渡台湾,成了今天台湾人的医药之神。吴(979—1036),字华基,号云冲,龙海角美白礁人,祖籍河南濮阳。吴家贫寒,17岁起云游各地,遍访名医,虚心求教,收集秘方,经过实践揣摩,遂精通医理。后在家乡结茅为舍,业医济人不分贵贱,按病授药药到病除。仁宗景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日上山采药,不幸落崖身亡。乡人于白礁建祠塑像纪念之。著有《吴本草》。吴医术高超,在民间有许多崇拜者。其后曾任南宋兵部侍郎的永春人庄夏(?—1217)在治漳州时为白礁慈济宫撰《慈济宫碑》,记录了吴生前“不茹荤,不受室,尝业医,以全活人为心。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食病者,虽沉痼奇症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侯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远近咸以为神。”因为吴以“全活人为心”,吴死后,“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这是造神的开始。吴不但生前医术高超,死后也显灵验,连朝廷官员都加入造神队伍。兵部侍郎庄夏曾说:“尝见今枢密曾公言:‘幼年苦风,头疡几秃,就侯医辄愈。嘉定九年(1216)丙子岁,右股赤肿,人如杯口,惟祷于侯,不事刀匕之剂,未几日而平复。’”又如,宋乾道间泉州学录宋英“患背疡,褥之于漳之石礁神祠,有灵验。”宋英为感恩而在泉州育材坊建慈济宫。宋朝廷自乾道七年(1171年)封吴“大道真人”起,一发而不可收,庆元二年(1196年)封“忠显侯”,嘉熙三年(1239年)封“正佑公”,淳元年(1241年)封“孚惠真君”,德元年(1275年)封“孚惠玄道普真君”。明太祖封“昊天御史灵医真君”(1372年),明仁宗封“恩主昊天金阕御史慈济灵医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1425年)。加上宋明两代朝廷的推波助澜,确立了闽南人对保生大帝吴的信仰,同时在地域上,也扩展到漳泉一带。两宋期间闽南地区还出了2个医神,一为三平祖师;一为清水祖师。但闽南人对三平祖师、清水祖师的信仰是全方位的,因为他们都能驱鬼、祈雨、预测未来(出签)、保平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福州地区及闽东地区信仰的医神是临水夫人。关于临水夫人的姓名、籍贯、出生年代,有许多种说法。清·梁林在《退庵随笔》载:“夫人名(陈)靖姑,古田县临水乡人。闽王时,夫人兄守元有左道”。《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载:“陈四夫人祖居福州府罗源县,下渡人也。……时生于大历元年甲寅岁,……因讳进姑。”清·谢金銮的《台湾县志》则云:“夫人名进姑,福州人陈昌女。唐大历二年生,嫁刘杞。孕数月,会大旱,脱胎祈雨,寻卒,年祗二十四。卒时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陈靖姑死于难产,所以临水夫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生产的妇女和儿童。这一信仰甚至传到浙南,清·潘绍诒《(光绪)处州府志》云:“顺懿夫人庙,在丽水县治西,太平坊鹤鸣井南,妃闽中女子陈靖姑。”清·彭润章《(同治)丽水县志》云:“妇女敬事夫人,即所称顺懿夫人、护国马夫人也。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甚。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儿生,自洗儿及弥岁、周岁,必设位于家,供香火,招瞽者唱夫人遗事,曰:‘唱夫人’”。虽然如此,陈靖姑手下还有三十六宫婆巡护各地,铲除妖魔,维护正义,因此临水夫人还成了闽江流域的护法神。临水夫人的造神当从宋代开始,据《建宁志》记载:“宋时浦城徐清叟子妇难产,夫人幻形救之,谢之不受,问其姓名里居,但曰:‘古田人,陈姓。’后徐知福州,令人至古田访之,见庙中像,悟为夫人幻身,乃请于朝,加赠封号。”因此,“宋淳中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元朝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的古田人张以宁为古田县临水夫人祖庙撰的《顺懿庙记》,详细叙述了临水夫人的造神经过:“古田东去邑三十里,其地曰临川,庙曰顺懿,其神姓陈氏,肇基于唐,赐敕额于宋,封顺懿夫人。英灵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事始末具宋知县洪天赐所树碑。皇元既有版图,仍在祀典。浙东宣慰使……会广其规,未克就事。及至正七年,邑人陈遂尝掾大府,……申请加封”。4保生上帝信仰的实践意义闽人入台最早的大致可前推至北宋,据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苏钦为本家族族谱《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写的序言称:“(苏氏家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泉州、晋江、同安、南安塔口、永春、龙溪、台湾,散居各处。”其后,闽人入台有3次移民高峰:①明天启年间始,在日本的福建海澄人颜思齐、南安人郑芝龙等28人因受不了日本幕府与领主的双重欺压密谋起义,事泄后逃入台湾,他们招募大批福建灾民入台垦殖。此次移民多达数万。②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除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之后,福建又一次出现移民台湾的高峰。据一般估计,此次移民一二十万人。③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由于康熙实行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海禁”,台海两岸的闽人难以沟通亲情。乾隆中期,乾隆皇帝批准了福建巡抚吴士功的《题准台民搬眷赴台疏》,于是闽人通过各种亲戚关系移居台湾。移居台湾的移民要承受渡海危险,拓荒环境异常恶劣,土著民突袭,不同地区移民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巨大压力,他们只得祈求神明护佑。移民首先要横渡风信潮汐变幻莫测的台湾海峡,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甚至是严苛的“海禁”条件下,为避过清军水师的搜捕,为免遭大风大浪倾覆船只而葬身鱼腹的厄运,人们首先要祈求航海保护神的保佑。福建的航海保护神是天后妈祖。因此,妈祖娘娘来到台湾。到达台湾的移民面对着瘴疠横行、瘟疫肆虐的恶劣环境,在医疗条件极端缺乏的情况下,人们只有祈求医神药王的保佑。而移居台湾的大陆人多为福建漳泉人,他们把对医神保生大帝的信仰带到台湾。台湾规模最大的奉祀吴真人的庙宇台北保安宫之重修碑文记载:“台北初属淡水厅治,设置较后于南,其时草昧虽开而气候之不齐,水土之尚劣,……往往中人辄成,众患苦之。念非乞灵帝座,无以奠我邦族。渡海赴我同安之白礁,奉迎香火,立祠而虔祀焉。”保生大帝的分身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来到台湾,应是在明末。“真人庙宇,漳泉间所在多有,荷兰据台,与漳泉人贸易时,已建庙广储东里(今台南县新化镇)矣!”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