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1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2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3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4页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阶段性检测高三生物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第Ⅰ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1.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C.藻类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D.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2.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对象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 B.核苷酸 C.单糖 D.脂肪酸3.如图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分别是指核膜、细胞膜B.若d是叶绿体,则m、n一定是外膜和内膜C.图中没有核糖体D.图中的g和h分别是指囊泡和高尔基体4.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关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5.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D.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能”不需要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信号分子都需要经过血液的传送B.相邻细胞间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C.接受信号分子的物质位于靶细胞内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细胞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B.细胞中的囊泡均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C.细胞核既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又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有ATP合成9.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B.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增加农作物有机物的积累C.施用农家肥可增大农田中CO2浓度进而提高农作物光合强度D.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10.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B.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D.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11.关于细胞中的H2O和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H2OC.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H2O12.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第Ⅱ卷(共52分)13.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MA、Ma分别表示装置中相应溶液的浓度。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质壁分离过程示意图,MB、Mb分别表示外界液体和细胞液的浓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则液柱停止上升时,Ma___(填“>”“=”或“<”)MA。(2)图2中,当液泡体积不再变化时,MB___(填“>”“=”或“<”)Mb。(3)把图2中已经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当质壁分离复原后,MB___(填“>”“=”或“<”)Mb。此时,细胞___(填“能”或“不能”)持续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浓度___(是、否)相等。14.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VI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所示的物质IV是___,过程②是在叶绿体的___进行的。过程④是在细胞的___(具体场所)进行的。(2)图甲中的A阶段表示___,①表示___过程。(3)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图中___(填“甲”或“乙”)过程时产生了___。图乙过程中,产生CO2的阶段是___(填序号)。15.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赖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温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产物对NAGase活力的影响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AGase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从90℃降到最适温度的过程中,它的活性__________(变大、变小、基本不变)。(2)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如图2是降低酶活力的两个模型,判断精氨酸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方法是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提高,则属于模型A.(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某植物置于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氧气释放速率变化曲线(其它环境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1)叶肉细胞在图中所示的m点条件下,产生NADH的场所是__。图中b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2)若该植物缺Mg,则a点______(选填“左移”、“不移动”或“右移”)。据图分析,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若将图中曲线c点条件改为d点条件,短时间内C5浓度将___(选填“降低"、“升高”或“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4)若将该植物叶肉细胞置于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测得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出可能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受损所致,这样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少,从而使光合速率降低。

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度阶段性检测高三生物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务必填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第Ⅰ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到答题卡上)1.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C.藻类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D.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答案】B【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循环的过程,具有全球性。【详解】A、磷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磷脂中含磷元素,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B正确;C、ATP由C、H、O、N、P组成,淀粉只含C、H、O三种元素,C错误;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磷循环不能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D错误。故选B。2.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对象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 B.核苷酸 C.单糖 D.脂肪酸【答案】A【解析】【分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而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R基不同,氨基酸不同。【详解】ABCD、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CD错误,A正确。故选A。3.如图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分别是指核膜、细胞膜B.若d是叶绿体,则m、n一定是外膜和内膜C.图中没有核糖体D.图中的g和h分别是指囊泡和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d是叶绿体膜,e是线粒体膜,f是内质网膜,g表示囊泡,h是高尔基体膜。【详解】A、由题图可知,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A正确;B、若d是叶绿体膜,则m、n可能是外膜和内膜,也可能是类囊体的薄膜,B错误;C、核糖体无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正确;D、f能合成性激素,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因此f是内质网膜,g是来自内质网的囊泡,h是高尔基体,D正确。故选B。4.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关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和Na+的载体为同种载体蛋白;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低浓度葡萄糖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从组织液吸收K+并向组织液排出Na+均需载体蛋白和消耗ATP,所以小肠上皮细胞从组织液吸收K+并向组织液排出Na+的方式也为主动运输。【详解】从图右侧观察,肠腔吸收葡萄糖和Na+的载体为同种载体蛋白,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低浓度葡萄糖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小肠上皮细胞从组织液吸收K+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小肠上皮细胞排出Na+均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而肠腔中是高钠环境,而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再根据题意作答。5.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C.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D.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能”不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题图中M指的是腺嘌呤,A错误;食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B正确;如果ATP来自光反应,则这部分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胞吞和胞吐,C错误;ATP的合成和分解均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几种方式,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信号分子都需要经过血液的传送B.相邻细胞间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C.接受信号分子的物质位于靶细胞内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详解】A、据图可知,最左侧的两个细胞通过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没有经过血液运输,A错误;B、相邻细胞间,有的是通过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有的不是,如高等植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错误;C、图中所示的接受信号分子的物质均位于靶细胞膜上,C错误;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图示从左往右,图示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依次为: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各处,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运到靶细胞,再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D正确。故选D。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化学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细胞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A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此过程没有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B错误;细胞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B选项的判断。判断该选项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知道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依靠信号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等)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而实现信息传递,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的。8.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B.细胞中的囊泡均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C.细胞核既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又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有ATP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组成,其中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的消化车间,A正确;B、细胞中的囊泡不一定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比如细胞膜也可以形成囊泡,B错误;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而非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D、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ATP合成,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过程,有ATP分解没有合成,D错误。故选A。9.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B.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增加农作物有机物积累C.施用农家肥可增大农田中CO2浓度进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强度D.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无机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耗能,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可促进有氧呼吸,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B、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降低晚上呼吸消耗有机物,可增加农作物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施用农家肥,可增大农田中CO2浓度和无机盐,进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强度,C正确;D、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伤口处厌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避免厌氧细菌增殖,D错误。故选D。10.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B.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D.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答案】D【解析】【分析】还原糖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时会呈现砖红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反应。【详解】淀粉遇碘液会出现蓝色,A正确;葡萄糖与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会呈砖红色,B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脂肪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故选D。11.关于细胞中的H2O和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一定消耗H2OC.植物细胞产生的O2只能来自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H2O【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糖过程有水生成,A正确;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所以一定消耗H2O,B正确;C、有些植物细胞含有过氧化氢酶(例如土豆),可以分解过氧化氢生成O2,因此植物细胞产生的O2不一定只来自光合作用,C错误;D、光反应阶段水的分解产生氧气,故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只能来自于H2O,D正确。故选C。12.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动物体内激素的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有的属于蛋白质类,有的属于脂质,有的属于氨基酸衍生物。【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B、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

第Ⅱ卷(共52分)13.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MA、Ma分别表示装置中相应溶液的浓度。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质壁分离过程示意图,MB、Mb分别表示外界液体和细胞液的浓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则液柱停止上升时,Ma___(填“>”“=”或“<”)MA。(2)图2中,当液泡体积不再变化时,MB___(填“>”“=”或“<”)Mb(3)把图2中已经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当质壁分离复原后,MB___(填“>”“=”或“<”)Mb。此时,细胞___(填“能”或“不能”)持续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浓度___(是、否)相等。【答案】(1)>(2)=(3)①.<②.不能③.否【解析】【分析】1、分析图1,由于实验开始时Ma>MA,所以会出现漏斗管内液面高于管外(高度差为h),由于水柱(h)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即便达到了动态平衡,管内外浓度仍然不等,且为了抵消高出部分液柱(h)产生的压力,管内的蔗糖溶液浓度仍然大于管外,即Ma>MA。2、分析图2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即细胞液与外界溶液,若二者出现浓度差,则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液体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二者浓度相等时,处于动态平衡;当外界液体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小问1详解】渗透作用的原理是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等时,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一侧扩散到高浓度一侧,直至两侧渗透压相等,图1中当渗透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时,由于存在管内外液面差而产生了一定压力,只有当Ma>MA才能抵消这部分压力。【小问2详解】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分析,由于细胞液和外界蔗糖溶液都具有一定浓度差,水由于渗透作用由浓度小的细胞液流向浓度大的外界溶液,当达到动态平衡时,两种液体浓度相等,即MB=Mb。【小问3详解】由图2分析,已经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因渗透吸水,直到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外界清水的浓度虽然仍小于细胞液的浓度,即MB<Mb;但是由于受细胞壁的限制,植物细胞不再吸收水分,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浓度不相等。14.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VI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所示的物质IV是___,过程②是在叶绿体的___进行的。过程④是在细胞的___(具体场所)进行的。(2)图甲中的A阶段表示___,①表示___过程。(3)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图中___(填“甲”或“乙”)过程时产生了___。图乙过程中,产生CO2的阶段是___(填序号)。【答案】(1)①.[H]②.基质③.线粒体内膜

(2)①.光反应②.二氧化碳的固定(3)①.乙②.水③.⑤【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A阶段表示光反应阶段、B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Ⅰ代表NADPH、Ⅱ代表氧气、Ⅲ代表CO2;①代表CO2的固定、②代表C3的还原;图乙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Ⅳ代表[H]、Ⅴ代表O2、Ⅶ代表CO2;③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⑤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小问1详解】图乙中IV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可产生,能与氧气结合,故表示[H];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小问2详解】图甲中的A能够进行水的光解过程,表示光反应阶段;①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的过程,是CO2的固定过程。【小问3详解】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了图中乙过程,即有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产生的水会使粮堆湿度增大;图乙过程中,产生CO2的阶段是⑤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15.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赖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温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产物对NAGase活力的影响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AGase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从90℃降到最适温度的过程中,它的活性__________(变大、变小、基本不变)。(2)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如图2是降低酶活力的两个模型,判断精氨酸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方法是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提高,则属于模型A.(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40℃②.基本不变③.能④.不变⑤.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1可知,第一个图显示:NAGase催化活力受温度影响,40℃条件下酶活力最强,该温度是NAGase酶的最适宜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第二个图表明;NAGase催化活力受PH的影响,6.0pH条件下酶活力最强,该pH是NAGase酶的最适宜PH,高于或低于该pH,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第三个图表明:NAGase催化活力随水解的产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浓度的增加均减小,因此这三种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随葡萄糖浓度增加,NAGase的催化活力下降速度更显著,因此对于NAGase的催化活力抑制作用最强的是葡萄糖。2、分析图2可知,其中A图模型表示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的机理是精氨酸通过与反应底物竞争活性部位而抑制酶的活性,图B模型显示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的机理是精氨酸通过与酶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抑制酶活性。【详解】(1)NAGase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40℃,从90℃降到最适温度过程中,它的活性基本不变。(2)在研究实验中底物已饱和条件下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反应速率能提高,说明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的机理是精氨酸通过与反应底物竞争活性部位而抑制酶的活性;如果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则说明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的机理是精氨酸通过与酶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抑制酶活性。因此如果NAGase的催化效率能提高,则属于模型A;如果NAGase的催化效率不能提高,则属于模型B。(3)C组为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