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1.gif)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2.gif)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3.gif)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4.gif)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03db2f1348f2d8324356c546f6a4677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行业研究报告卞曙光摘要: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医药经济的一种重要分支。世界范畴内天然药品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以高于10%的年增加速度递增。中国作为世界中医药理论最完善、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中药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实现中药产业当代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本报告重点叙述了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状况、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及中药当代化的目的与方略思考,最后对有关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了分析。一、中药行业发展状况(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药的来源,据推算最迟也是从50前的新石器时代,历史上传说的“伏曦氏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就是原始社会医药活动的标志;公元前约二千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曾有动植物药的记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能够说是我国四五千年来中医中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新中国诞生五十数年来,我国的中药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建国早期到1978年:1950年至1954年,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尚处在前店后厂式的手工业生产规模。1955年,中国药材公司成立,中药由分散生产经营转向集中统一管理;1979年,中药行业由商业部移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管理,实现中成药工业的统一归口、统一规划、统一管理。1978年,国内中成药工业产值7亿元。2.“六五”时期:中成药生产从传统小生产模式转向当代工业生产,中药丸剂、散剂、片剂、冲剂、胶囊等生产工艺普遍被采用,1985年,国内中成药产值23.6亿元。3.“七五”时期:1987年国家制订了中药新药审批方法,增进了中药研究的当代化;198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现中医中药统一管理,46家中药厂晋升为国家二级公司,其中北京同仁堂药厂和天津达仁堂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公司。4.“八五”时期:中药行业坚持中西医药并用的方针,将中药产业的发展思路从对应的重视数量规模转移到提高素质和效益上;在1992年,国务院决定对中药采用特殊的行政保护方法,并在1992年12月14日颁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5.“九五”时期:中药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1998年3月成立新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强化了政府对中成药及各类药品、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中药产业行业管理工作转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承当。末,我国实现中药工业总产值520.62亿元。(二)行业基本介绍普通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为中医、中药,中药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按加工程度,中药能够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按用途,中药能够分为中药药品(治疗药品和保健药)、含中药食品、含中药化妆品等;按照来源,中药能够分为传统中药、民族药、民间药;按剂型分,则有丸剂、散剂、膏剂、煎膏剂、酒剂等33种。据统计,我国现有多个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药材种植面积超出580万亩,常年栽培药材达200余种,产量达40万吨。多个民间秘方、验方达30余万项,有记载的就有6万余项,已批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多达1000多个。中药产业通过数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化效益。现在全国比较重要的10个植物园和药用植物园引种的中草药达3500种以上,重要栽培的中药材在200种以上,栽培面积已达500~600万亩,年产量约2.5亿公斤,占药材收购量的30%。(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医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978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72%,获得了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加,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2767亿元,同比增加18.5%,但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完毕工业增加值809亿元,同比增加15.3%,高于全国工业水平5.4个百分点。通过对全国医药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出,医药工业在达成了创历史最佳水平,而在世界经济滑坡和国内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医药经济增加出现了回落,特别是工业增加值更是明显地回落了10.2个百分点。综合全年医药工业经济总量,医药工业对我国全部工业的增加奉献率为3.9%,即拉动GDP增加0.39个百分点。表11995-医药工业增加状况指标1995年年均增加医药工业总产值(亿元)10412778.517.8%医药工业增加值(亿元)281808.919.3%医药工业利润额(亿元)50176.023.3%医药商业销售额(亿元)8041780.314.2%医药商业利润额(亿元)49.3715.2%医药商品出口额(亿美元)3038.324.2%表2
医药工业重要经济指标和全国经济增加率对比指指标区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加率医药工业增加值增加率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增加率全国经济增加率1996-平均17.5%15.5%18.6%8.3%18.5%15.3%27.3%7.3%
2.中药工业在医药经济中的地位中药业是医药行业中的子行业,在规模上不大于化学制药业,不不大于生物制药业。1996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加17.5%,而中药业产值年均增加达20%,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加为24.6%,超出同期医药行业平均增速。中药工业利税年均增加24%,与医药行业利润增加速度持平。可见,过去五年我国中药工业获得了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增加。表31996-中成药工业增加状况及在医药工业中的比重指标1996199719981999/1-9医药工业总产值(亿元,90年不变价)125114001630194623321992增加率(%)—11.9114.014.219.717.8中成药工业总产值(亿元)243275340385379428增加率(%)—13.223.613.2-1.2816.0中成药工业比重(%)19.4219.4620.8619.7816.2521.50(四)行业发展快速现在,全国约有中成药制药公司5000家,其中中药厂1050家,生产中药的西药厂约1000家,中药保健品厂3000家左右,在品种上已形成35大类、43种剂型共5000余种中成药产品。现已有近百家中药公司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从中药与天然药品中开发的单体化合物新药达32种之多,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
近5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加20%。在中药消费中,中成药占中药类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60-67%上升到1998年的73%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停提高和人口老年化趋势的发展,多个疾病患病比例大大增加,中医药对治疗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多个慢性病,本身免疫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方面疗效明显,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含有许多西药无可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受到病人的青睐。近来,在我国药品总销售额中,中成药销售额增加10.85倍,大大高于药品总销售额(5.7倍)、化学药品销售额(5.69倍)、中药汤剂销售额(2.28倍),并且中成药销售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由13.7%猛增到24%,增幅高达75%以上。近年,中成药的销售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在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三大类品种销售金额中,中成药占38.51%,和的39%基本持平,所占比例位于化学药(占46.14%)背面,中成药公司或以中成药生产为主的公司(含以中药为重要原料的保健品公司)已成为国内药品零售市场的重要力量之一,有23家中药公司进入前50名,几乎占了二分之一,所占比例与同样。中成药在对慢性病的治疗、人体机能调节方面的独特作用,加上副作用小等方面的优势,使中成药在中老年人群中含有非常稳定的消费群体,该类产品中有22种进入单一品种销售前50名,特别是前10名品种中,有排毒养颜胶囊、百消丹、速立特胶囊、六味地黄丸(同仁堂为主)、酸痛灵喷剂和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六个品种稳居榜首。从排行上看,中成药在个别治疗领域的优势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慢性肝炎、止咳化痰、风湿性疾病、功效调理及妇科疾病治疗等领域都有多个优势品种。在营销模式上,中成药的营销也是各显神通,有以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代表的品牌营销模式;有以厦门东风药业为代表的终端促销为主的模式;也有江西汇仁制药为代表的广告促销加品牌营销的综合营销模式。表4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金额排名前50位品种序号药品名序号药品名序号药品名01曲美胶囊18护肝片35补肾益寿胶囊02贺普丁片19头孢拉定胶囊36安必仙胶囊03排毒养颜胶囊20红桃K生血剂37板蓝根颗粒04百消丹21吗丁啉片38汇仁乌鸡白凤丸05速立特胶囊22邦迪创可贴39奇正消痛贴06六味地黄丸23巨能钙片40头孢氨苄片07酸痛灵喷剂24999皮炎平霜41安宫牛黄丸08脑白金25诺和灵30R笔芯42维生素E胶丸09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26感康片43太太静心口服液10斯达舒胶囊27葡萄糖酸钙口服液44芬必得胶囊11金嗓子喉宝含片28日夜百服咛片45康乃馨抗宫炎乐12新肤螨灵霜29太太口服液46头孢氨苄胶囊13达克宁霜30汇仁肾宝口服液47洁尔阴洗液14络欣通片31大败毒胶囊48斯皮仁诺胶囊15蒂达胶囊32严迪片49双黄连口服液16赛尼可胶囊33阿莫西林胶囊50采乐洗剂17钙尔奇D片34复方阿胶浆随着全球化“回归自然”潮流的升温,必将给中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中医中药应用最早、理论体系最完善、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应在国际中药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和角色。
(五)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
90年代以来,受回归自然的潮流影响,天然植物药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在世界药品市场中,天然植物药的市场年交易额近300亿美元,并以高于10%的年增加速度增加。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品消费市场。据统计,1999年全美植物性治疗制剂的销售总额达43亿美元,并呈指数增加,增加率高达20%-22%;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植物药市场销售额亦高达45亿美元;制药工业先进的意大利,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药品制剂达余种;法国、德国、瑞士的植物药比重也占到24%-38%。另据统计,1993-1998年,欧洲植物药市场销售规模以8%-15%的年增加率递增,北美洲植物药市场1993-1998年增加率约为12%。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国际中药市场的规模将越来越大。这种旺盛的需求,使得我国中药出口前景看好,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疗效,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毒副作用大,近年来人们已把眼光转向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60多亿人口有80%的人使用天然药品,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全方面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唯一有能力和可能与国外公司竞争的行业,我国的化学合成药97%以上为国外仿制品,仅有的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也基本上来自于天然植物药。中国加入WTO为中药公司的全方面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六)中药保护,成绩卓越为增进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保护中药生产公司的正当权益,提高中药品种质量,国务院于1992年10月14日以106号令公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中药保护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标志着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自《条例》颁布实施7年来,已同意公布了27批158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其中11个品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1571个品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品种,共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6个中药生产公司。《条例》的实施,对规范中药生产和经营秩序,增进中药行业规模化经济模式的形成,推动中药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医药公司的科技进步,推动中药当代化进程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动的作用。1993年《条例》颁布实施以前,我国仅有3家中药生产公司的年产值超出亿元,但没有一种单品种年产值超出亿元。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后,1994年,产值超亿元的公司达成了16家,单品种产值超亿元的有2个;1997年分别发展到53家公司和17个品种;到1999年,则分别达成了107家公司和28个品种,其中2亿元以上的品种有9个。1993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为137亿元和23亿元;1997年,分别增至为279亿元和42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的290家公司的中药生产总值为211.6亿元,利税25.8亿元,分别占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和总利税的75.0%和61.2%;1999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976亿元,利税209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的644家公司的生产总值为367.3亿元,利税83.6亿元,分别占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总利税的18.6%和40.0%。(七)中药出口状况不容乐观现在,世界范畴内已经形成了三个国际性草药市场,即:以华裔及华裔社区为中心的传统中药出口市场;涉及东南亚各国市场、港、澳、台市场及北美、西欧各国以华裔社区为中心的市场;以日本、韩国、朝鲜为代表的传统中药市场及北美、西欧的西方草药市场。这三个天然药品市场的年销售量约占全球天然药品市场年销售量的90%,这三个市场现在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也是国际上天然药品生产公司竞争的重要市场。现在,我国的中药出口已遍及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按地区分布重要为:亚洲55%,欧洲25%,北美7.9%,南美2.6%,非洲0.6%,大洋洲0.56%,其它地区为7.58%。纵观我国中药近二十年来出口状况,在80年代,我国的中药出口额比50、60年代有了巨大的增加,80年代后来,基本上保持逐年稳定增加的势头,其间于1991年出现较大回落,1992年后来又开始回升,到1993年,我国中草药的出口初次超出了5亿美元,在1997年达成了6.6亿美元。1998年、1999年中药出口持续下降,持续两年出现了逆差,终于止跌回升。据海关统计,我国中药出口总值达5.58亿美元,比上年的5.42亿美元增加1600万美元,增幅为2.9%。具体体现为:(1)对亚洲、南美市场出口增加,对北美、欧洲等出口下降:对亚洲的中药出口38047.6亿美元,同比增加4.2%;对南美出口增加了48.8%;对非洲的出口与上年持平,以上三个地区的中药出口占我国大陆中药出口总值的77.9%;由于马兜玲酸事件及美国经济的衰退等影响,对北美、欧洲与大洋洲的出口下降,其中对北美出口下降了29.1%,对欧洲的出口下降6.8%,对大洋洲出口下降2.3%,对以上三地区共减少出口值1221万美元;(2)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大幅增加:,中成药的出口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较大幅度的增加,出口总值达成1.02亿美元,同比增加12%,中药材出口稳中有升,出口总值为3.54亿美元,同比增加1.4%,提取物出口与上年基本持平。
尽管我国中药出口额的绝对数值似乎很高,但我国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小,年出口额仅相称于日本“顺天堂”一年的产值,在世界天然药品市场合占比例局限性3%。现在,国际中药生产市场的格局基本上是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四分天下。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作为中医药发源地,近年中药产品贸易逆差现象日趋严重,进口增加远不不大于出口增加,中成药和中药材进口增幅分别为31.4%和26.4%,其中中成药贸易逆差3.9亿美元,而同期医药商品出口38.22亿美元,增加10.06%;进口总额33.22亿美元,增加37.1%,出口不不大于进口5.1亿美元。日本、德国等制药工业先进的国家都把中国作为他们天然药品的重要出口国,特别是近年某些“洋中药”、“洋中药材”的进口更是令国人忧虑!另外,我国中药出口商品构造不抱负,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仍是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的重要品种,近六年中药材所占出口比例平均高达67.0%,精加工、深提取、高附加值、高技术储量的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始终未能成为重要出口品种,从而使得我国中药出口呈现出量大价值低的局面;同时,由于对许多植物、动物等天然药品资源的保护不够,过分开发等管理不力因素,许多惯用药品资源已到濒临灭绝的地步,对此后的中药产业发展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加大技术含量、提高深加工、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中药制剂的出口比例是我国中药出口的必由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药整体进出口形势恶化的同时,中成药出口形势向好。中成药出口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大幅增加,出口总额达成了1.02亿美元,同比增加12%,其中云南白药出口达70万美元,同比增加1.7倍;片仔癀出口1031万美元,同比增加16%。表5中药类商品出口比例分析单位:万美元年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类别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中药材5036975.54687770.93268263.13328364.73490064.43540063.4提取物66679.7913713.81159222.41040020.21019318.81020018.3中成药1146316.71011815.3845216.3789915.4910716.81020018.3合计648991006613210052726100515821005420010055800100现在,中药走向世界重要面临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金属含量超标;(2)农药残留量过高;(3)缺少药理机制及质量控制原则;(4)剂型落后,纯度低;(5)包装材质低劣、形式落后等缺点。为确保我国出口中药产品质量,维持中药的国际名誉,1996年5月我国颁布了《出口中药产品质量注册实施细则》。《细则》的出台,使我国中成药出口产品有了第一种质量原则,这是我国中药出口产品质量确保体系的一顶重要举措,对增进我国中药产品出口质量的提高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世纪,我国推出的“绿色中药”工程将为推动我国的中药出口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外经贸部将在上六个月审定并推广我国的药用植物及其制剂的进出口绿色行业原则,以加强我国中药与国际上药品原则的双向接轨。,我国中药材质量原则规范化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全国4大专项组对71种惯用中药材进一步开展质量原则研究,拟定了控制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办法。(八)中药行业发展新特性1.增加势头较快近几年中成药工业产值年均增加20%,较GDP增幅高出近10个百分点,利润及利税年均增加24%。,中药工业完毕工业产值600.69亿元,同比增加15.38%,预计今年全行业仍将保持15%的增速。一季度医药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加,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21%,利润总额增加13.7%,其中中药行业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5.17%,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8.20%,中药行业仍为快速增加行业,且效益增速快于产销增加。2.中药消费持续增加日前,“回归自然”潮流使得中药在药品市场逐步受青睐,人口老龄化、都市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停提高,使得药品消费持续增加,也为OTC(非处方药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据经贸委统计,我国OTC市场已达14亿美元,预计增速将不低于30%。中药以其特有的保健、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迎合了OTC消费者的需求。国家药监局公布的非处方药品目录中,中成药以86.6%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另外,国内前50名药品零售公司中有23家以中成药生产为主,OTC市场的高速发展为中药公司带来了商机。3.政府支持不停加大4月,国家计划首批拨款3.5亿元国债用于中药当代化与产业化研究,将重要投向北京同仁堂集团等10多家大型中药公司,一是以“大品牌”为核心,延伸中药产业链;二是以“大公司”为龙头,形成当代中药发展体系,重点实施当代中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当代制药工艺技术。另外,“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中医药当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也于日前正式启动,全国将有224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司参加这一为期两年、总投资达6.8亿元的重要研究。现在这一重大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重要涉及四个方面:(1)中药生产核心技术及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涉及指纹图谱、大孔吸附树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程控和在线检测、膜分离、超微粉碎等技术的应用示范研究;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冬虫夏草、肉苁蓉、新疆紫草的繁育研究;30种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2)重大难治疾病的中医药诊疗研究:涉及中风病急性期、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IgA肾病、小儿肺炎、艾滋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以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研究等:(3)创新中药研究开发能力建设。涉及中药当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中药GLP中心、GCP中心、规范化药理实验室建设等。(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及国际化战略研究:涉及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略研究,康莱特、地奥心血康中药品种国际化示范研究等。4.中药绿色原则正式实施7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原则》在全国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种中药进出口行业原则,也是中药第一种绿色原则。“绿色中药”旨在全方面提高“同药”的品质,反击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该原则涉及重金属及砷盐、黄曲霉素、农药残留量及微生物等四项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现在,国内仅有30%中药出口公司达成该原则,预计三、四年后将成为中药进出的强制原则。5.药品原则全方面升级根据国务院规定,中成药地方原则在11月30日前全方面取消,从7月1日起地方原则药品严禁在任何媒体上公布广告,地方原则中成药品种在6月30日将全部停止流通。药品原则的强制升级将给某些公司带来考验,但将有助于行业原则的提高。6.中药保健品全方面退场现在,年300亿元规模的保健品暴露出诸多质量问题,已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后三次公示撤销了1959个中药保健药品批号。国家药监局开展了保健药品3年整顿工作,中药保健品或升为国家药品原则,或作为保健食品流通。未升为国家药品原则的中药保健品的公司在12月1日前仍可生产,4月1后来,全部中药保健品不得在市场上流通。据预计,整顿后将有三分之二的保健品公司被裁减,从而有助于保健品市场的净化。表6部分上市公司重要保健品状况公司名称品种备注交大昂立昂立一号、昂立多邦、西洋参等“食健字”,无影响健特生物脑白金太太药业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已申请“药准字”,静心口服液已获批文九芝堂保元酒、山鸡大补酒、参茸酒、骛芪口服液、天宝玉蓉颗粒、还少颗粒、保元片等已撤销,公司拟以募集资金4454万元用于龟胶及鹿胶技改迪康药业阴泰洗液已撤销,主导产品“殷泰”为药品,不同于“阴泰”太极集团产妇康口服液、双苓止泻口服液、山楂冲剂已撤销,公司的“产泰”为药品,不同于“产妇康”,双苓止泻口服液已申请“药准字”,其它品种比重较小对公司影响不大广州药业龟灵膏已撤销,其它品种比重较小,对公司影响不大青海三普阿胶、鹿角胶白支山穿心莲片、儿胃健口服液、洋参冲剂等桐君阁人参首乌精、虫草滋补酒、宫廷滋补酒同仁堂人参鹿茸丸撤销品种始终未生产,影响不大东阿阿胶灵芝孢子胶囊中新药业蜂王精软胶囊、健灵王软胶囊、五参保乾胶囊、五参保坤胶囊三九医药17种中药保健品被撤销(药健字产品),8个中药保健品正在申请药品批号,药健字产品停止对公司基本夫影响通化金马奇圣胶囊已申请“药准字”,现在正在审批中二、WTO对我国中药行业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对我国中药行业而言,既是一次历史的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对国内的中药公司来说,核心是如何把握WTO的机遇,同时加强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中医药的当代化,使中医中药走向世界。(一)机遇1.国际大环境有助于中药的发展“回归自然”已成为时代潮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60多亿人口有80%的人使用天然药品,天然药品已成为欧美国家医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据权威组织的调查,在西方有90%的人承认天然药品,有70%的人曾经使用过替代疗法。现在,全球已形成了300亿美元的天然药品市场空间,并以高于10%的年增加速度增加。我国作为全世界中医中药应用最早、经验最多、理论最为丰富的国家,加入WTO,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全方面复兴与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中药行业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唯一有能力参加国际竞争的行业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个,其中99%是仿制的。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而中药行业,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含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多个民间秘方、验方为中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是国外所无法比拟的。加入WTO,将更加有助于中医药参加国际竞争。3.加入WTO,有助于中药材的出口我国是世界中药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中药贸易大国之一。在我国中药出口中,中药材始终是我国中药出口的重要品种。加入WTO,将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机遇。重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中药材的对外开放:可充足运用资源优势,参加国际竞争,扩大出口;同时有助于吸纳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加紧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当代化进程;二是有助于我国中药材产业调节:加紧调节中药材品种构造、种植构造和产业构造,扩大优势品种规模生产,在国际市场中有效配备中药材资源,逐步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中药材生产构造和布局。4.加入WTO,有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紧中药当代化的步伐加入WTO,有助于中药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和冷冻干燥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及荧光色谱等检测技术,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增强公司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紧中药当代化的步伐。5.加入WTO,有助于我国中药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入WTO,中药产品和中药公司将参加国际市场竞争,中药产品只有严格按照GAP、GCP、GLP、GMP及GSP的规范来生产和经营,才干进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另外,也有助于中药公司的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全方面提高我国中药行业的素质和出口。6.加入WTO,有助于激发中药公司的竞争意识,主动参加国际竞争加入WTO,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有助于中药公司强化竞争机制,激发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竞争将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实现优化组合,强强联合,建立科、工、贸一体的大型当代化中药公司集团,从而实现资源合理配备与优化配备,有助于整个经济构造和产业构造的调节。7.最后,加入WTO,也有助于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医药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但由于我国对专利和技术保护不够重视,致使许多中药民间秘方不停流失国外。加入WTO,有助于尽快制订和完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避免中医药技术的流失,同时也有助于中药老字号及商业秘密的保护。(二)挑战中药行业面临WTO的挑战,重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药品进口关税的进一步减少,使“洋中药”更易进入国内市场。现在,我国药品制剂的进口关税为14%,加入WTO后,将降至5.5-6.5%,从而使得某些质量好,价格低的“洋中药”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中药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2)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现在,我国中药出口基本上以作为原材料或粗加工的中药材为主,始终占到65%以上,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不高。即便如此,许多出口药材的微生物含量、重金属含量及农药含量等超标也影响了我国中药材的出口。中药提取物及中成药出口比例有所增加,但基数较低,真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中药产品和植物提取剂则是少而又少。(3)新药开发能力较低,难以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将来医药市场竞争将重要是新产品的竞争,我国医药行业总体来说,创新能力局限性,R&D经费严重局限性。能否开发出新的高附加值的中药产品将决定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三、中药当代化——大势所趋(一)中药当代化的内涵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中药当代化已经成为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已经成为中药界的强烈共识。中药当代化是指充足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办法和手段,按国际现行的医药原则和规范,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开发能够正当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中药新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普通认为,中药当代化涉及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种的当代化,指开发新的品牌和名、特、优产品的二次开发或深度开发;二是装备的当代化,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制剂、包装技术及装备对产品的外包装、剂型等进行改革;三是原则当代化,严格按照GAP、GLP、GCP、GMP和GSP的规范来生产和经营;四是信息当代化,建立本身的中药市场信息系统和中药研究开发信息系统,亲密注视国际市场动态,理解国外的需求;五是人才当代化。中药当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融合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中药制剂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药行业“十五”规划》提出此后5-要主动推动中药当代化进程,明确了以中药当代化为中心、以特色发展为原则,主动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合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中药产业发展思路。中药当代化有助于(1)全方面提高我国中药产品的质量;(2)我国出口中药产品构造的调节;(3)中药产品的出口;(4)重塑我国中药王国的地位。(二)中药当代化的方略思考1.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认证(1)中药材的生产管理原则化(GAP)中药质量原则的制订,首先必须制订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原则。我国幅员广阔,气候、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中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受产地、栽培方法、采收、加工办法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实施中药材的规范化栽培,制订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以确保中药材质量。没有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就没有新药研究开发GLP和GCP,也就没有中药GMP,因此,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是中药迈向当代化的第一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2)生产经营中实施GCP、GLP、GMP及GSP规范GLP称为非临床安全性实验规范,它于1978年美国FDA颁布,现已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药品安全评价中的通行原则。涉及:哺乳类动物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理化检查和分析化学、药品代谢动力学以及安全药理学。GCP称为临床实验管理规范,它是为了确保治疗实验成果可靠性而由从事治疗实验机构、医生、新药申办者等有关人员恪守的制度。GMP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成为全球药品生产和进出口的质量规范。GSP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通过控制药品在流通环节全部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管理原则。现在全国药品批发公司约1.25余万家,药品零售公司14余万家,通过GSP改造和GSP认证的仅65家。从今年开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3年内对现有药品经营公司按类型分布实施GSP认证,终究,全部的药品经营公司都必须进行GSP改造、通过GSP认证,否则将取消药品经营资格。中药种植、研究、生产及销售中推行质量规范化认证,有助于提高我国中药公司及中药产品的质量,实现中药的当代化和国际化。
2.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同时应注意中医理论本身的当代化传统中医药理论为中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她讲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辩证施治,复方配伍。在进行中药当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更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去完善、发展和创新,用当代科学技术和理论证明中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运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及定量分析技术建立客观的质量评价和控制原则。对中药复方研究,应以君、臣、佐、使为原则,从功效及化学成分两方面分析。在全方药效评价的基础上,对配方中的每一味药品按药品功效、性味关系、互相协同及拮抗作用,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最佳配伍关系、最佳剂量,并用HPLC、MS等办法是研究中药复方配伍与体内化学成分的有关性及中药配伍规律。3.当代科学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在中药当代化过程中,应大力推广当代科学技术,提高中药产品科技含量。如超微粉碎技术、新型提取技术、分离纯化技术、浓缩干燥技术、包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包合物技术、微胶囊技术及当代生物技术。三、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评述1.经营状况分析现在沪深两市共有医药行业(主营)上市公司67家,其中中药行业23家。23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89亿元,平均完毕70386.82万元,同比增加23.76%,增幅远超出整个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4.9%的增加。23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7.72%,所占比重较上一年高出0.6个百分点,显示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在医药行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从主营业务收入公布看,仅有两家公司在一亿元下列,其它都在亿元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分别为广州药业(600332)、太极集团(600129)和同仁堂(600085),三家公司共完毕主业收入86.95亿元,占23家公司的53.71%,所占比重较上一年略有增大,规模优势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最大的为中新药业、九芝堂,分别同比增加85.01%和55.69%,下降最大的为通化金马,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08%,由此也出现了巨额亏损。23家公司完毕利润总额65812.56万元,同比下降63.54%;实现净利润1214.25万元,同比下降79.15%,下降幅度之大成为医药行业中下降最大的子行业。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在于行业内通化金马和ST海药两家公司报告期内出现巨额亏损所致,两家公司亏损额分别为58412.47万元和26461.04万元,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41.46%和389.28%。除此而外,许多质地优良的公司如太极集团、云南白药、江中药业、同仁堂及九芝堂等公司都实现了大幅增加,五家公司净利润平均增幅为57.62%。同样,由于通化金马和ST海药巨额亏损的影响,23家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101元,同比下降62.96%,若将其剔除后,则平均每股收益为0.235元,同比下降为13.92%。23家中药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效率1.77%,较下降幅度高达80.63%,较医药行业平均5.18%的净资产率也要低3.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幅下降重要还是由于通化金马和ST海药巨额亏损及紫光古汉收益的同比大幅下降所造成的平均净利润同比下降79.15的影响;另外,平均净资产(股东权益)由63703.73万元增加至68622.74万元(同比增加7.72%)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表7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利润总额(万元)净利润(万元)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同比%同比%同比%同比%昆明制药51203.9148824.00-4.525700.854966.51-14.713517.853832.168.930.3600.3908.336.877.397.57同仁堂102439.21161167.0557.3320717.4725884.5325.5314664.8519950.6541.970.6110.601-1.6415.3816.034.23广州药业426533.38533402.9026.3121993.5826013.7420.9214623.4214613.403.480.2000.180-10.0010.656.73-36.81太极集团119736.31174897.0746.358373.5112841.5384.555865.3110143.31107.050.2320.40273.286.0210.2069.44云南白药80640.5090029.9012.206040.008171.6837.344922.447513.7055.240.2650.40452.4512.6318.0042.52东阿阿胶42346.2445202.1111.5110356.3011883.5815.608444.5010966.8331.050.4030.402-0.2511.6214.3023.06西藏药业8312.297465.93-10.183594.781823.65-40.793572.181829.88-40.940.2900.150-48.288.914.53-49.16众生制药13992.2613608.20-2.745082.163315.59-31.214287.402908.56-27.740.3150.214-32.0610.456.98-33.21浙江震元50772.1550027.91-1.473685.442188.57-38.442093.551714.37-15.410.1670.137-17.965.094.14-18.66吉林敖东31418.3035963.4514.479967.129570.48-2.478261.637616.85-6.050.3540.326-7.917.696.66-13.39青海三普12387.9411814.71-2.361104.20-7.47-100.68939.84176.90-81.800.0800.015-81.254.140.85-79.47通化东宝19908.3520590.453.436419.833677.2792.054630.902933.43-36.660.1430.090-37.063.272.14-34.56通化金马50418.7310043.48-80.0831774.69-57592.81-281.2524191.49-58412.47-341.460.809-1.301-260.822.90-123.7-640.1九芝堂45584.2170968.7755.695003.706358.4250.114571.945237.0438.120.3550.40714.659.2210.4413.23迪康药业10534.689400.01-10.552820.082884.426.542610.572911.4813.270.3370.230-31.7522.344.55-79.63天目药业9417.5514442.6753.39520.61771.7028.37248.50336.822.370.0100.01880.001.101.5036.36金陵药业36495.0449941.7540.6514337.8115348.3118.1211885.4010868.522.430.4240.388-8.4911.2310.11-9.97羚锐股份13073.4517217.6431.703091.812940.95-4.882583.622510.726.590.2570.250-2.726.336.25-1.26华神集团17916.7422296.7724.452978.172376.65-6.912461.282235.145.070.3100.170-45.1610.025.69-43.21紫光古汉28356.1424567.84-13.353865.46-6721.77-273.893033.00-5967.04-296.740.149-0.290-294.68.08-21.32-363.9江中药业36846.0135496.59-3.637547.237021.2742.842761.604024.3845.730.1900.28047.375.287.6845.45中新药业82264.60152193.9085.0110923.208556.80-14.079178.406444.10-25.480.2780.170-38.858.644.45-48.50ST海药17548.6619333.8010.17-5408.21-26461.04-389.28-5408.21-26461.04-389.28-0.267-1.310-390.6-25.9-106.1-309.3平均56875.9470386.8223.767847.382861.42-63.545823.541214.25-79.150.2730.101-62.969.141.77-80.63表8中药行业与医药行业及全体上市公司业绩对比(1)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利润总额(万元)每股净资产(元)同比%同比%同比%全体公司97569.17133713.9137.058338.808948.607.312.5222.461-2.42医药行业69643.6083456.4520.267183.695682.32-20.902.7853.14112.79中药行业56875.9470386.8223.767847.382861.42-63.543.1493.119-0.94中药行业(剔除后)59060.4475691.4128.167339.217136.50-2.763.2313.4256.00表9中药行业与医药行业及全体上市公司业绩对比(2)净利润(万元)摊薄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同比%同比%全体公司6176.856184.910.130.17540.1358-22.596.9545.517-2.42医药行业5409.463980.25-26.420.2460.163-33.618.595.18-37.59中药行业5823.541214.25-79.150.2730.101-62.969.141.77-80.63中药行业(剔除后)5483.725371.49-2.050.2730.235-13.927.867.15-9.07通过表8和9的纵向及横向对比能够看出,医药行业67家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体现出与整个医药工业增速放缓相似的趋势(我国医药工业达成了历史最佳水平,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而我国医药经济增加出现了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服务保安工作总结
- 【正版授权】 ISO 59040:2025 EN Circular economy - Product circularity data sheet
- 2025-2030全球商业药品采购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草酸镥水合物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农机三角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级硅酸钾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航天设备零部件用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直流电流分流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帐篷地面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500+Ah电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2025年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计划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绪论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课件
- 最新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