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大选举中的自选_第1页
论人大选举中的自选_第2页
论人大选举中的自选_第3页
论人大选举中的自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大选举中的自选

一、人大选举选举1979年7月1日通过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的选举办法》(以下简称《人大选举法》)经过四次审查,逐步完善了代表的选举制度。人大选举法对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选举程序等都做了规定,但是现行选举制度仍然存在众多问题和缺欠。(一)表资队伍的准入限制人大代表必须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这是体现其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选举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被选举者的素质,人大代表的素质又直接关系着其是否能够代表人民,以良好的业绩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人大代表在资格准入方面应该给予限制。人大代表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这项规定有利于保障享有公民被选举权,但条件太过概括,缺少评价标准,现实操作性差。有必要进行进一步限定,以保障人大代表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二)候选人地位不平等人大代表选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但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存在着候选人地位不平等现象。一些具有从政愿望并具有从政能力的人根本无法被提名参加选举,或者即便成为候选人,其地位也不被重视,最终被遗落,难以如愿。人大代表选举法规定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但是对于要介绍哪些方面的内容法律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候选人由选举小组负责进行介绍,主要围绕该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个人情况,而候选人与选民直接接触机会少。由于选民对候选人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行使选举权时必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出现只识其名不识其人。(三)进一步完善了差额选举制度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变等额选举为差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首次规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并在以后的四次修改中都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了差额选举制度。同样,1979年制定的地方组织法和其后的修改均对选举各级国家机关领导成员规定了差额选举制度。从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起,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就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制度的确立为竞争机制引入选举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和保障。现行法律虽规定了差额选举,但是在程序上并没有为竞选制度提供有效保障。即使有自荐的候选人,也因为缺乏法律上的支持而难于通过多种手段有效地宣传和推荐自己,不能很好地被选民了解,难于形成竞争。(四)基层党组织对选举过程的影响现行有关选举法律法规规定,地方人民代表的选举事务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办理,在实际工作中,选举工作都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进行的,同级党委要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干部组成选举委员会,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部门对选举的各环节有实质影响和控制能力。若这些组成人员参选人民代表,由于其既是负责管理选举事务的机构人员又是人民代表候选人,就有利用公共资源来操纵选举的可能。二、对自愿选举的模拟候选人的自荐是人大代表竞选方式之一。即拥有被选举权的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选民联系,了解其需求,在竞选纲领中反映选民意志,以赢得选民支持,当选人大代表的模式。自荐竞选者是指不具有正式人大代表候选人资格,通过向选民自荐进行与正式候选人的竞选,希望选民在选票上不投正式候选人,而在另选他人一栏内选之。自荐模式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扩大了代表候选人提名方式,是除单独、联名推荐候选人之外的第三种方式,有利于激发选民参政热情,是制度正义、机会平等的重要体现。姚立法是我国大陆第一个以自荐竞选人身份竞选为人大代表的人。虽然竞选之路曲折多波,但最终成功竞选为湖北省潜江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成功的例子还有王亮,在深圳福田区人大换届选举中,王亮以自荐候选人身份击败正式候选人,成为人大代表。实践中,还有一位将自荐坚持到底的人士——舒可心。他通过创建助选办公室扩大宣传,最后赢得候选人资格的事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助选办公室的职责是专门负责候选人竞选,其成员来自不同专业或学科,分别负责宣传、法律、财务等事项。助选办公室竞选机制类似于美国式的选举运行模式,有利于自荐模式走向规范化、程序化,但也给选举实践带来很多现实问题,首先,怎样给其定性的问题,政府应该怎样看待助选办公室及其相关活动的合法性。对舒可心的助选办公室,更多的人对此事也是持乐观的观望态度,而朝阳区及北京市人大常委的一些工作人员对舒可心和他的办公室的出现不可置否;其次,选民对助选办公室的合法性存在质疑,影响了双方沟通;再次,助选办公室运行所需资金缺乏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分析和探讨的。要真正发挥自荐模式的作用,政府要给予政策、制度支持,为民主形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自荐选举的模式给选举增加民主竞争的成分,本身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让自荐者多起来就是发动群众选好自己的代言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丰富人大选举工作,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自荐选举应该得到法律的承认和支持,我们的选举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在法律上给予自荐选举更多的支持。三、选举中的主观意愿参与选举是公民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真实、自由和独立地表达其政治意愿,行使其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不采取竞选的方式,同时官方公布的候选人资料又极其有限,封闭了选民对候选人及选举过程的全面知情权,因而选民在选举过程中很难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民荐候选人和自荐候选人越来越多地涌现,增强了人民对民主选举的积极性,其成功竞选的结果也给那些跃跃欲试的参与者以重大鼓舞。然而,联名推荐和选民自荐仍然难以成为选举的主流模式,实践中的探索更是艰辛的、曲折的,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法律上的支持,在民众对竞争的需求不断增强的现状下,将竞争机制引入人大竞选,并在法律上给予规定是必要的。在立法中明确、深入有关规定,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有实效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中严格遵守、切实贯彻履行法律,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影响选民参选者的直接投资目前自荐候选举人参选存在很大障碍,像助选办公室这样的形式更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当然这与助选办公室本身的性质和操作程序有关,但是,我们应该从这一形式中反思,至少应该解决如下问题:首先,参选者如何向选民宣传自己并和政府官员保持适度联系,建议从法律上具体规定参选者的竞选方式,如张贴海报、传法传单、亲自走访等;其次,自荐者的宣传方式是否可以而且应该给予放松规制,由于自荐者地位上很难与单位和团体单独或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平等,现有候选人介绍制度根本不足以使选民对自荐者产生足够认识,因此,建议在宣传方式上可以给与适当放宽,作为其不利地位的补偿;再次,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保密,选民如何向其反映问题,怎样监督候选人入选后实现向选民的承诺。建议设立民众对人大代表的问题反映机构,建立民众对人大代表的工作监督制度;最后,助选资金紧缺如何筹集,方式是否合法,政府是否应该给予资金支持。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自荐者真正多起来,而不仅仅是在实践中遭受重重阻碍的个别现象。(二)“持续沟通”:限制选民的参2001年,北大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代表中心”对20多个省市做了一份有关中国选举状况和选举改革的调查,其中显示,超过75%的选民对候选人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60%以上的选民对介绍候选人的方式不满意,其中35%的选民认为应该让候选人与选民直接见面。现有的候选人介绍方式使得选民与候选人之间存在很大隔膜,不能保障选民的知情权。候选人也未能充分行使表达自由。“四处奔走、多方游说”等联名行为是代表竞选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否则“联名”无从谈起,因此不应绝对定性为非法活动予以禁止,这样才能增进候选人与选民的沟通,才能给予自荐者更多机会和可选择的方法和手段,让选民充分了解参选者的情况。没有广泛良好的宣传,竞选是难以进行的,应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可采取的宣传方式,为宣传提供遵循的法律依据,禁止非法的宣传方式。(三)民主选举阶段的社会监督缺失我国候选人的产生方式是由选举机构向选民简单介绍候选人情况,使候选人在实际选举阶段规避了选民对其的广泛社会审查。在选举过程中也缺少选民和社会的监督,存在暗箱操作。应该建立对竞选的全程监督,例如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对选举过程全程跟踪采访并及时报道,有利于促成选举程序的合法化。(四)基层组织设置了充分的候选人被选举权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但就选举来说,民众习惯了享有选举权而很少去争取和享有被选举权,使宪法赋予我们的此项权利形同虚设。竞选机制要以民众具有竞选意识为前提,若无人主动参加选举,只有单位和社团的提名没有选民联名和自荐,竞选机制即使存在也不能发挥效用。因此,要提高民众的权利意识,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的愿望。(五)改进和加强选举监督就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或代表当选方式看,权力的力量依然控制着整个选举的流程,选民对候选人的情况缺少全面知情权,对人大代表的参政议政的具体情况缺少必要的了解和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