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特困办事指南_第1页
城乡特困办事指南_第2页
城乡特困办事指南_第3页
城乡特困办事指南_第4页
城乡特困办事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城乡特困办事指南一、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一)救助供养对象范围。共有四类群体:1.城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2.城乡残疾人。3.城乡未满16周年的未成年人。4.城乡重病患者。(二)救助供养条件。以上群体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的,可以认定为特困人员:1.无劳动能力。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因患重在疾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2.无生活来源。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认定为无生活来源。家庭成员收入按照《江西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办法(试行)》(赣民发〔2020〕3号)进行评估。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具备特困人员条件的;60周岁以上或者重度残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因重病、重残经鉴定或评定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4.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特困人员的家庭财产标准原则上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财产的标准认定,但家庭财产状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纳入特困供养救助范围:不如实申报或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和财产,提供虚假证明,或故意放弃、转移生活权益和财产的;拥有私家汽车(作为唯一谋生工具的小型经营性车辆和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大型农用车(小型农用车辆除外)、高档艺术品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在高收费的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就读的,自费出国留学的;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积明显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当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名下有商铺、办公楼、厂房等非居住类房屋,或者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为获取特困人员家庭资格,故意采取拆分户口、合并户口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家庭人均金融资产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赌博、吸毒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拒不改正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5.未叠加享受社会救助相关待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的,应当纳入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不再适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三)救助供养标准。1、2021年1月起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670元/月。2、2021年1月起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1023元/月。二、特困人员的认定程序(一)申请1.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2.申请材料主要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重病患者需提供医院诊断证明,残疾人还应当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提交申请材料时须同时授权相关部门核查其家庭经济状况。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告知其救助供养政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等无法自主申请的,应当主动帮助其代为申请。4.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备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补齐所有规定材料。(二)审核1.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民主评议、信息核对等方式,对申请人的经济状况、实际生活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状况等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2.申请人以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3.调查核实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视情组织民主评议,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对申请人书面声明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调查核实结果的客观性进行评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审核意见及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审核意见连同申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等相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对公示有异议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重新组织调查核实,在2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重新公示。(三)审批1.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申请材料、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根据审核意见和公示情况,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随机抽查核实,并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2.对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批准,发给《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建立救助供养档案,从批准之日下月起纳入救助供养,并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3.对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不予批准,并将理由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书面告知申请人。三、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一)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标准依据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能力等6项指标评估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6项指标都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1-3项不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即半失能);有4项以上(含4项)不能自主完成的,可认定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即失能)。(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方式各县(市、区)民政局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医疗卫生机构(具有医疗资质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次。(三)自理能力评估的重点人群残疾等级为一、二、三、四级残疾人,重病患者,6周岁(含)以下儿童。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应该常态化进行,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评估。四、特困人员照料护理(一)明确照料护理标准我区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为失能、半失能、全自理三个档次。能特困人员1300元/月、半失能特困人员320元/月、全自理特困人员70元/月的标准落实照料护理经费。(二)确定照料护理方式坚持“自主选择、托底供养”的原则确定各类特困人员的供养形式和照料护理方式。全自理特困人员鼓励在家分散供养,半失能特困人员可自主选择集中或分散供养,失能特困人员原则上要实行集中供养,统一安排到护理型养老院。未满16周岁的需要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选择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在经本人同意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委托其亲友或村(居)民委员会、供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三)照料护理资金发放照料护理资金原则上直接拨付给合法的供养服务机构或经招标确认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般不发放给特困人员本人,也不得将照料护理资金拨付给村(居)委会代为发放。对于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资金统一拨付到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所在供养服务机构,用于供养服务机构照料护理开支,可以用于支付护理人员工资、添置与特困人员照料护理相关的设施设备等,但不得用于机构改造维修、添置与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无关的设施设备等。供养服务机构或经招标确认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要通过社会化方式发放给指定的照料护理人员。分散供养的,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受托方工作职责,根据委托照料服务协议,通过金融机构直接支付给受托方,原则上不得直接或变相支付给特困人员本人。(四)照料护理协议签订各县(市、区)民政局要按照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和探视巡访的通知》(赣市民字〔2020〕27号)文件规定要求,根据服务对象人数和照料护理标准,为特困人员配备照料护理人员并相应签订照料护理协议。申请特困人员所要提交的资料1、个人申请书(写明家庭基本情况及困难原因),书面提出申请,写明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如婚姻情况,是否生育子女、抱养子女、残疾类别和等级等;2、特困对象入户调查表和申请审批表;3、身份证、残疾证、结婚证、户口簿复印件等;4、结婚证或离婚证、离婚判决(调解、协议书),如户口本上是已婚但实际没结婚的,申请对象须到当地派出所更正信息或提供调查情况说明,村乡两级调查属实盖村乡两级公章并调查人签字(两人以上签字);5、申请特困人员供养家庭声明及授权(申请人按手印);6、村乡公示照片复印件一份;7、特困分散协议书、入院协议书(集中供养对象提供);8、城乡申请社会救助对象入户调查表(村乡入户调查时使用,按照表格要求实事求是填写盖章,调查人员签字后交一份民政局存档,乡镇(街道)民政所也需要存档一份。9、其他必要的相关证明佐证材料等。特困人员申请审批流程图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个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分散供养村(居)委会对申请人调查核实并进行民主评议和公示5天以上,并将民主评议意见、公示结果和有关材料报乡镇(街道)。农村特困供养机构集中供养乡镇(街道)调查受理审核区民政部门20日内对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并作出审批决定,对批准给予五保供养待遇的,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通知乡(镇、街道)民政所,再有乡(镇、街道)民政所书面说明理由并通知本人。确定供养方式区民政局审批乡镇(街道)应收到村(居)委会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完成对申请人家庭情况和经济条件的调查核实并公示,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区民政部门审批。村(居)委会调查评议初审赣州市南康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申请审批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详细地址照片亲属姓名关系出生年月性别家庭住址或工作单位职业个人申请申请对象签名(手印):行政村民主评议意见经村调查和民主评议,该对象家庭共有人,其个人申请的情况属实,初步认定该对象家庭符合《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的农村特困对象条件,根据其个人意愿和我村了解的实际情况,建议将该户共人纳入集中(分散)特困供养对象。评议代表签名:、、。行政村(盖章)村主任签名:年月日乡(镇、街道)政府审核意见经调查核实,申请人和村审核评议意见属实,根据申请人意愿可将该对象家庭共计人,纳入集中(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民政所审核人:乡(镇、街道)政府(盖章)乡(镇、街道)负责人:年月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