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组织行为学14350全国2005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214350全国2005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419456全国2006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714350全国2006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1011636全国2007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1331217全国2007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15TOC\o"1-3"\h\z\u16112全国2008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1814350全国2008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2119456全国2009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2411636全国2009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2731217全国2010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3014350全国2010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3319456全国2011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3511636全国2011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 38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2.下面哪种方法不是问卷调查法的形式?()A.选择法 B.是否法C.等级排列法 D.比较法3.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是()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4.只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是()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5.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6.在完成复杂的任务,特别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任务时,效率高的群体是()A.同质结构 B.异质结构C.同化结构 D.异化结构7.组织内部的个人事业生涯往往是沿着几个方面变动的?()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8.事业生涯的组成是态度和()A.行为 B.意识 C.价值观 D.知觉9.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10.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群体受到外部威胁时,群体的凝聚力会()A.降低 B.增强C.不变 D.有时降低,有时增强11.沟通过程包括几个部分?()A.六个 B.七个 C.八个 D.九个12.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人际关系 D.利益关系13.个体在冲突中只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这属于处理冲突行为意向中的()A.回避 B.迁就 C.折衷 D.竞争14.贯穿于领导活动过程始终的是()A.组织功能 B.激励功能C.沟通功能 D.服务功能15.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以下哪个因素构成的?()A.情景 B.社会 C.组织 D.经济16.在管理方格论中,对工作高度关心,但对人很少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B.中间型管理C.团队式管理 D.任务式管理17.“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A.二元四分模型 B.菲德勒模式C.管理方格模型 D.勒温模式18.现代素质理论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识人,另一个是()A.留人 B.用人 C.选人 D.育人19.决策观念民主化的关键是()A.管理者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B.组织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C.组织成员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D.领导者思维方法和观念的更新20.按照需要的功能特征来区分,可将需要分为()A.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B.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C.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 D.优势需要与次要需要2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 B.弗鲁姆C.斯金纳 D.奥德弗22.在双因素理论中,下列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职务保障 B.工资待遇C.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D.工作条件23.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目的之一是()A.使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 B.在工厂人人能畅所欲言C.向能力的极限挑战 D.使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24.美国学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A.战略、结构、作风 B.制度、结构、技能C.战略、结构、制度 D.战略、技能、作风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组织目标或宗旨 B.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C.共同的价值观 D.作风及传统习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是()A.系统性 B.管理性C.再现性 D.可控性E.预见性27.创造性行为的类型包括()A.技术发明型 B.科学发现型C.艺术塑造型 D.组织管理型E.系统开拓型28.人际反应特质因人而异,但每个人的特质都有其()A.发展性 B.稳定性C.一贯性 D.变化性E.波动性29.决策科学化的特征是()A.决策思想科学化 B.决策程序科学化C.决策方法科学化 D.决策形式科学化E.决策目标科学化30.海尔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C.综合激励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E.双因素理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事业生涯的开发32.社会惰化33.激励34.企业集团35.非正式领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控制方位论与工作行为之间的关系。37.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38.怎样区分功能正常的冲突与功能失调的冲突?39.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40.简述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关系。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组织的理解。42.试比较分析四种内容型激励理论。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个体 B.群体C.团队 D.组织
2.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A.态度 B.性格C.气质 D.能力
3.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A.经济生产关系 B.上下级关系C.血缘关系 D.同事关系
4.赋予领导者正式职位和权力的是()A.群体 B.组织C.社会 D.法律
5.现代社会条件下,决策的优劣关系到组织的()A.工作绩效 B.凝聚力高低C.兴衰成败 D.群体发展6.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斯隆创立的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典型组织结构形式是()A.直线职能制 B.事业部制C.超事业部制 D.矩阵制
7.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的方法是()A.案例研究法 B.观察法C.心理测验法 D.实验法
8.他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A.角色知觉 B.角色期待C.角色定式 D.心理契约
9.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A.系统性 B.社会性C.主动性 D.管理性
10.事业生涯的两个组成方面分别是行为和()A.知觉 B.性格C.价值观 D.态度
11.一个单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的()A.办事效率 B.办事程序C.办事方法 D.办事规则
12.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人际关系测量的方法()A.社会测量 B.关系分析C.参照测量 D.对比分析
1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有效激励行为的内容()A.保健激励 B.成就激励C.控制激励 D.责任激励14.冲突双方都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这属于处理冲突行为意向中的()A.竞争 B.回避C.协作 D.迁就
15.影响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A.影响力 B.能力C.经历 D.资历
16.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A.领导方式 B.组织特点C.领导的情景 D.被领导者
17.以下哪种领导理论不属于领导权变论?()A.菲德勒模式 B.途径—目标理论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D.领导行为方格论
18.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体现了动机的()A.始发机能 B.选择机能C.导向机能 D.强化机能
19.宝钢的激励机制是以下列哪个激励理论为基础的?()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C.公平理论 D.综合激励理论
20.根据二元四重组合效应图,为了对员工进行全方位激励,领导者应着力追求和创造的激励氛围与机制是()A.水平距大,感情距大 B.水平距大,感情距小C.水平距小,感情距小 D.水平距小,感情距大21.组织的中层管理层负责制定组织的具体计划、执行上级政策,因此中层管理层也称为()A.战略层 B.计划层C.作业层 D.业务层22.根据组织成长阶段理论,在组织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分权发展阶段,最佳的领导风格是()A.指导式 B.授权式C.监察式 D.参与式
23.组织变革的关键是组织变革的()A.关键环节选择 B.配套环节选择C.内容选择 D.策略选择
24.组织行为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组织环境 B.组织文化C.组织变革 D.组织战略
25.组织行为学中,把大多数组织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称为组织的()A.强文化 B.弱文化C.主文化 D.亚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创造性潜能测定的方法()A.RAT B.TTCTC.TAT D.MMITE.CPM
27.冲突定义有很多,但冲突定义包含有一些共同的主题,这些共同主题是()A.冲突必须是双方感知到的B.冲突必须是为双方和其他人所感知的C.冲突过程的起点是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D.冲突过程的起点是行为的对立或不一致E.冲突过程的起点是性格的对立或不一致
28.一般地讲,一个良好的决策目标所具备的条件是()A.目标内容明确 B.时间规定清楚C.计量标准准确 D.目标责任确定E.实施程序科学
29.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目的是()A.使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B.尊重人性,创造明快工作场所C.在工作中得到欢乐和喜悦D.向能力的极限挑战E.使企业蓬勃发展
30.关于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美国学者勒温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认为组织变革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A.形成 B.解冻C.改变 D.诊断E.冻结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心理测验法32.个性33.角色知觉34.优势动机35.组织体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37.何谓事业生涯,其实质是什么?38.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39.领导的特点有哪些?40.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比较分析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利弊。42.联系实际谈谈需要层次理论对于搞好实际管理工作的意义。全国2006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5.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正比关系
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竞争
B.协作
C.人际关系
D.个性差异
17.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
18.在决策理论中,决策者被看作为一个()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然人
19.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的方式为()
A.激励
B.目标
C.需要
D.行为
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明了人们行为特征的()
A.自发性
B.持久性
C.目的性
D.可变性
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激励因素有关的是()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
D.决策
22.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A.马斯洛
B.麦克里兰
C.弗鲁姆
D.亚当斯
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
A.斯隆模型
B.直线职能式
C.立体组织制
D.职能制
24.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为()
A.职能型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
C.矩阵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
25.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
A.组织理念
B.组织伦理
C.组织规范
D.组织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
)
A.认知
B.情感
C.意向
D.行为
E.价值观
27.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有(
)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自尊需要
D.情感需要
E.权力需要
28.按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分,沟通可分为(
)
A.正式沟通
B.口头沟通
C.书面沟通
D.非言语性沟通
E.非正式沟通
2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
A.容貌
B.个性特点
C.相似
D.互惠
E.邻近
30.根据需要的功能特征的不同,可以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类型,它们主要包括(
)
A.自然需要
B.社会需要
C.物质需要
D.生理需要
E.精神需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行为
32.群体结构
33.角色
34.领导
35.决策程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群体规范的形成。
37.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38.在哪些情况下,运用回避策略处理冲突最合适?
39.简述制约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
40.简述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组织管理者应如何制定组织变革的方案?
42.联系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A.哲学 B.心理学C.组织学 D.行为科学2.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为选择及培训合格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这一学科是()A.人事心理学 B.个性心理学C.人格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C.因素分析 D.回归分析4.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A.归因性 B.社会性C.心因性 D.坚持性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A.动力上 B.特征上C.行为上 D.速度上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A.麦克里格 B.史布兰格C.海德 D.特尔曼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A.TAT B.RATC.SPS D.SPSS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A.意识 B.价值观C.知觉 D.行为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A.群体结构 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 D.相互依赖性11.若要从事一种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沟通,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链式 B.Y式C.轮式 D.全方位式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A.流言式 B.偶然式C.单线式 D.集束式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A.韦伯 B.霍曼斯C.莫里诺 D.阿西14.参照测量能够超出人们之间好恶感的感情方面,可以提示出每个成员的()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C.参照群体 D.利益群体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A.工作绩效 B.凝聚力C.人际关系 D.工作环境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德才兼备 B.工作计划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群体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A.工作 B.员工C.环境 D.决策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决策()A.合理性 B.科学性C.前瞻性 D.有效性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A.因果性 B.目的性C.持久性 D.自发性20.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A.原始动机 B.生理性动机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C.组织变革 D.决策2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A.马斯洛 B.麦克里兰C.弗鲁姆 D.亚当斯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C.超事业部制 D.虚拟结构制24.组织变革力场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A.勒温 B.卡斯特C.罗西 D.艾诺芬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A.强文化 B.弱文化C.主文化 D.亚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态度的特性包括()A.社会性 B.针对性C.协调性 D.两极性E.间接性27.研究群体发展阶段的模型有()A.五阶段模型 B.群体行为模型C.生命周期模型 D.间断—平衡模型E.激励模型28.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A.智力因素 B.人际关系C.自信心 D.群体气氛E.个性特点29.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是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关系的()A.相互竞争 B.相互合作C.相互喜欢 D.相互厌恶E.相互协同30.需要所具有的特征有()A.指向性 B.发展性C.再生性 D.交替性E.转移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组织行为学32.弹性组织结构33.角色冲突34.领导威信35.决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要说明人际反应特质的内容。37.在哪些情况下,运用折衷策略来处理冲突最为合适?38.什么是领导二元四分图模式?39.简述优势动机及影响优势动机的因素。40.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42.试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A.心理学B.社会学C.社会心理学D.社会行为学2.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划分,价值观可分为()A.五类 B.六类 C.七类 D.八类4.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对组织、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的新成果,这体现了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 B.有用性 C.主动性 D.高效性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能力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知觉 D.创造性记忆6.组织行为学把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称为()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计划 C.事业生涯开发 D.事业生涯发展7.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升降指的是事业生涯的()A.横向变动 B.纵向变动 C.斜向变动 D.向核心的变动8.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一般有()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9.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人际关系的需求。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霍曼斯 B.劳勒 C.伦林 D.舒兹10.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A.信息源 B.接受者 C.编码 D.载体11.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A.合作关系 B.工作关系 C.交往关系 D.心理关系12.在苹果电脑公司中,零件购买部与零件组装部之间的关系是()A.顺序式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C.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 D.协作式相互依赖关系13.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关键要素是()A.客观环境 B.领导者 C.被领导者 D.组织文化14.领导者沟通协调的目的是为了()A.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B.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各种内部关系 C.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D.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组织目标15.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A.领导作风论 B.途径—目标理论 C.领导行为方格论 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16.在企业家整体素质体系中,其核心要素是()A.协调素质 B.组织素质 C.能力素质 D.应变素质17.“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菲德勒 B.李克特 C.耶顿 D.霍曼斯18.决策的关键性特点既要求决策要有合理的程序,又要求决策要有()A.科学性 B.法律依据 C.前瞻性 D.规范性19.按照动机作用的强度来分类,可将动机分为()A.物质动机与精神动机 B.低级动机与高级动机 C.优势动机与次要动机 D.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20.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21.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是()A.成就需要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22.介于直线职能结构与事业部结构之间,并基于事业部制思想构筑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是()A.超事业部制 B.矩阵制 C.模拟分权结构 D.立体组织结构23.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的学者是()A.卡斯特 B.勒温 C.克利 D.罗西24.诺基亚(Nokia)公司的“科技以人为本”的口号属于组织文化的()A.仪式表现形式 B.语言表现形式 C.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D.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25.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是()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 B.组织文化 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D.组织战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C.行为反应规律性 D.群体心理规律性E.组织心理规律性27.影响群体间协作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群体间的互相依赖性 B.群体所从事任务的不确定性C.群体工作的时间 D.群体的目标取向E.群体间的一致性28.为了建立合理科学的决策体制必须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包括()A.建立科学的信息系统 B.建立合理的参谋系统C.建立科学的组织系统 D.建立合理的决断系统E.建立民主的领导系统29.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行为的共同特征的有()A.因果性 B.持久性C.自发性 D.目的性E.可变性30.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A.共同的价值观 B.组织目标或宗旨C.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 D.组织变革策略E.作风及传统习惯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测验的信度32.晕轮效应33.事业生涯34.正式领导35.管理模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是由什么决定的?37.简述“X理论”的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38.简述群体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39.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40.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比较分析四种群体决策技术。42.结合综合型激励理论谈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员工实施有效的激励。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人类学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是()A.体质人类学 B.文化人类学C.考古学 D.人类心理学2.在相关分析中,其度量的具体指标是()A.相关度 B.相关比C.相关系数 D.标准差3.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4.以下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特点的是()A.首创性 B.有用性C.适应性 D.可行性5.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能力C.创造性气质 D.创造性潜力6.组织行为学把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称为()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开发 D.事业生涯发展7.霍兰德认为个人的个性类型有()A.四种 B.五种C.六种 D.七种8.规定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是()A.组织战略 B.组织权力C.组织资源 D.组织结构9.沟通过程模型主要构成部分有()A.五个 B.六个C.七个 D.八个10.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A.霍曼斯 B.费斯廷格C.莫里诺 D.塔吉乌里11.在苹果电脑公司里,产品销售部与产品开发部之间的关系是()A.顺序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的相互依赖关系C.联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 D.协作式的相互依赖关系12.最为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A.组建工作团队 B.成立特别工作组C.制定计划 D.构建规则与程序13.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A.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B.满足组织中局部的、特殊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C.建立组织机构,实现组织目标D.制定工作程序,实现组织目标14.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 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 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15.中国古代最早在著作中根据领导者的不同层次对领导者素养问题进行论述的人是()A.孙武 B.孙膑C.荀子 D.韩非子16.一般把领导者自身的条件,即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称作()A.领导素质 B.领导能力C.领导表现 D.领导行为17.在组织运行方面,形成所有领导活动基础的是()A.领导行为方式 B.领导类型C.决策 D.领导素质18.习得动机又被称为()A.生理性动机 B.一般动机C.原始动机 D.衍生性动机19.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不正确的是()A.E高×V高=M高 B.E低×V高=M高C.E高×V低=M低 D.E低×V低=M低20.海尔集团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理论和()A.需要层次理论 B.ERG理论C.综合激励理论 D.行为改造激励理论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其中最高荣誉奖是()A.增益奖 B.增辉奖C.增效奖 D.争先奖22.以下关于传统组织理论的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D.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23.组织成长阶段理论认为组织发展到协调发展阶段,管理重点应置于()A.生产和销售方面 B.扩大市场方面C.强化组织方面 D.解惑及革新方面24.企业员工上班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A.文字和标识表现形式 B.语言表现形式C.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 D.仪式表现形式25.组织文化可分为创业型、挑战型、发展型、技术型、智力型和服务型等类型,其划分的标准是()A.组织文化的内容性质 B.组织文化的影响大小C.组织文化的活跃程度 D.组织的工作作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主要包括()A.心理活动 B.心理能量C.内驱力 D.心理特征E.心理环境27.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A.正式领导 B.群体规模C.群体任务 D.群体构成E.群体能力28.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A.领导者 B.被领导者C.客观环境 D.组织资源E.主观环境2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A.工作上的成就感 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C.和谐的人际关系 D.良好的工作条件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30.日本的组织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包括()A.崇尚竞争 B.民族精神C.忧患意识 D.宗族主义E.以人为本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测验的效度32.态度33.民主型管理方式34.正强化35.组织的管理幅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的基本涵义。37.简述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38.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有哪些?39.解决冲突的技术主要有哪些?40.组织老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群体的理解。42.试述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全国2008年4月历年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组织行为学实际上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A.行为科学 B.管理心理学C.人事管理学 D.现代管理学2.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C.准实验法 D.观察实验法3.心理测验的有效性是指心理测验的()A.可靠性 B.准确性C.信度 D.效度4.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麦克里格 B.梅奥C.罗斯 D.安德鲁斯5.“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C.集体价值观 D.社会价值观6.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A.被动性 B.社会性C.管理性 D.适应性7.根据薛恩的研究,他认为“职业锚”共有()A.三种 B.四种C.五种 D.六种8.以下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C.相对而言,5至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有效9.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A.规范 B.角色期望C.角色意识 D.行为模式10.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编码 B.接受者C.信息 D.反馈11.依据组织的结构特征,信息沟通可分为()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言语性沟通与非言语性沟通C.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D.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12.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A.政治法律关系 B.血缘心理关系C.经济生产关系 D.道德宗教关系13.如果两个群体的功能相对独立,但它们共同的产品是为组织的总体目标作出贡献,那么这两个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属于()A.顺序式相互依赖关系 B.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C.协作式相互依赖关系 D.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14.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冲突还是功能失调的冲突的指标是()A.冲突类型 B.冲突过程C.群体工作绩效 D.群体目标15.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A.指挥权 B.奖惩权C.决策权 D.人事权16.组织行为学中将领导者把握整个组织系统内部相互关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决策,并指出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称为()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C.创新能力 D.应变能力17.人的某种需要若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解决,会转移到另一种需要的满足。这体现了需要具有()A.转移性 B.交替性C.指向性 D.发展性18.以下关于动机与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B.动机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C.错误的动机可能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D.好的动机必定引起合理的行为19.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A.工资待遇 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 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20.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A.正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罚21.海尔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 B.公平理论与综合激励理论C.公平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 D.期望理论与综合激励理论22.组织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A.封闭式的系统理论 B.开放系统理论C.以人为本的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23.决策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A.决策科学化 B.决策法制化C.决策公开化 D.决策合理化24.在组织变革实践中,进行人事方面改革的主线是()A.组织成员间的权力再分配 B.改变组织成员的作风C.改变组织成员的评价标准 D.组织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改变25.组织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创建出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A.凝聚功能 B.创新功能C.约束功能 D.效率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最先被广泛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A.个体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E.教育心理学27.社会知觉包括()A.对他人的知觉 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 D.对因果关系的知觉E.对自我的知觉28.有效领导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计划 B.委派C.贯彻 D.奖惩E.评价29.权变理论又被称为()A.权力理论 B.权威理论C.应变理论 D.情景理论E.领导模式理论30.根据动机作用强度的不同,可以把动机划分为()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C.习得动机 D.优势动机E.次要动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工作态度32.群体促进效应33.激励机制34.晕轮效应35.组织的亚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37.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运用竞争策略来处理冲突?3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39.领导的功能主要有哪些?40.组织决策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结合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领导的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如何选择领导方式。42.结合组织发展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全国2008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A.梅奥 B.莱维特C.维卡 D.斯克伯兹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 B.韦伯C.勒温 D.明兹伯格4.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C.准实验 D.心理测验5.测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A.效度 B.信度C.恩格尔系数 D.区分度6.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A.态度 B.气质C.性格 D.能力7.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C.方差关系 D.无相关关系8.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A.价值观及其体系 B.人生观C.世界观 D.态度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A.X理论 B.Y理论C.超Y理论 D.Z理论10.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A.能力类型 B.个性类型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11.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A.绩效 B.合作关系C.规范 D.绩效规范12.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13.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A.信息 B.资源C.财富 D.规范14.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A.群体促进效应 B.协同效应C.从众效应 D.社会惰化效应15.群体互动表现为建设性的时候,群体之间的状况是()A.冲突 B.迁就C.合作 D.依从16.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是()A.凝聚力强弱 B.出勤率高低C.工作绩效水平高低 D.员工满意度高低17.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这种强化方式是()A.积极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罚18.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A.马斯洛 B.赫兹伯格C.弗鲁姆 D.奥德弗19.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性的基本标志是()A.组织目标的合理性 B.组织监控的有效性C.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D.组织沟通的灵敏性20.以下组织变革内容中,属于技术方面变革的是()A.管理跨度改革 B.工作进度改革C.绩效评价系统改革 D.信息系统更新21.下面哪一项不是领导资源控制权?()A.决策权 B.财务审批权C.专长权 D.物资分配权22.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理论依据是()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 D.期望理论23.全方位激励的理论基础是()A.过程型激励理论 B.行为改造激励理论C.公平型激励理论 D.内容型激励理论24.由领导做出变革的决策,自上而下发布命令,说明所要进行变革的内容和下级在贯彻这些变革中的职责。这种组织变革策略是()A.命令式策略 B.改良式策略C.参与式策略 D.分权式策略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组织作风与传统习惯 B.组织目标与宗旨C.组织的规章制度 D.组织共同的价值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人的行为特点具有()A.适应性 B.系统性C.多样性 D.动态性E.可控性27.依据归因论,人们一般可作出的归因内容包括()A.努力程度 B.能力大小C.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D.任务难度E.运气与机会28.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最常见的原因有()A.地位需要 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E.实现目标的需要29.人际反应特质包括()A.包容的需求 B.控制的需要C.感情的需求 D.态度的需要E.气质的需要30.按照心理学分析,动机所具有的机能体现在()A.始发机能 B.强化机能C.反馈机能 D.沟通机能E.选择和导向机能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问卷调查法32.性格33.创造性行为34.激励35.组织结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具体涵义。37.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38.事业生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39.简述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40.简述行为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42.联系实际谈谈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全国2009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的行为特点是()A.适应性 B.系统性C.静态性 D.不可控性2.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A.边缘性 B.系统性C.两重性 D.应用性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常用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A. B.C. D.4.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是()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5.“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C.集体价值观 D.社会价值观6.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 B.主动性C.适应性 D.独特性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A.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 B.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C.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 D.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8.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A.地位需要 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 D.人为需要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A.完成任务速度快 B.易解决复杂问题C.绩效水平高 D.凝聚力强10.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A.偶然式 B.全方位式C.集束式 D.流言式11.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12.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能更加让他人喜欢的人,其个性品质是()A.十全十美 B.平庸又犯小错C.能力超群略有小错 D.平庸但很守规矩13.下列四种形式中,不属于相互依赖性的类型的是()A.联营式 B.顺序式C.互惠式 D.协作式14.一般认为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是()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15.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A.影响力 B.号召力C.指挥力 D.领导力16.领导者的素质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是可能学来的。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A.菲德勒 B.杜拉克C.斯多基尔 D.莱克特17.决策程序中的最后阶段是()A.决定决策方案 B.实验决策方案C.评估决策方案 D.实施决策方案18.组织行为学中,把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操纵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这类动机称为()A.原始动机 B.优势动机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19.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A.需要层次理论 B.ERG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 D.双因素理论20.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A.弗鲁姆 B.亚当斯C.斯金纳 D.奥德弗21.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公平型激励理论22.组织的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政策,因此高层管理层也称为()A.执行层 B.业务层C.战略层 D.作业层23.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论企业改革》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是()A.变革的环境更复杂,竞争更激烈 B.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长C.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D.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效果更显著24.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了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B.降低变革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C.增大变革阻力的强度 D.变变革的压力为变革的阻力25.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于()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初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包括()A.公开性 B.可控性C.系统性 D.再现性E.预见性27.态度的特性有()A.社会性 B.广泛性C.协调性 D.稳定性E.两极性28.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在群体成员资源变量中,最重要的有()A.能力 B.关系C.性格特点 D.服从程度E.规模29.菲德勒强调领导者对情景的适应能力,提出决定领导效果好坏的条件有()A.情景的好坏程度 B.情景的繁简程度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D.被领导者对工作任务的了解程度E.职位权力所取得的支持程度30.组织运行要素主要包括()A.领导 B.决策C.激励 D.创新E.控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案例研究法32.社会交换理论33.非正式领导34.组织成员的认同感35.组织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科学的组成部分。37.简述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作用。38.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39.群体间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40.简述需要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群体行为的模型。42.试述优势动机理论及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全国2009年7月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A.系统性 B.可控性C.静态性 D.单样性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A.莱维特 B.梅奥C.维卡 D.泰勒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知觉 B.态度C.观念 D.价值观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A.主动性 B.适应性C.有用性 D.独特性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C.中间阶段 D.最后阶段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C.同质群体 D.异质群体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A.通道 B.工具C.情境 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A.伦林 B.扎琼克C.费斯廷格 D.奥斯卡普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14.为冲突情境中的各方提供总体的行为指南的是()A.行为意向 B.决策C.价值观系统 D.个体特征15.权力具有的性质是()A.情景性 B.确定性C.独立性 D.稀缺性16.“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A.领导有效性理论 B.权变领导理论C.途径——目标论 D.领导生命周期论17.领导决策的效力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期,这称作领导决策的()A.时效原则 B.数量原则C.周期原则 D.效率原则18.组织行为学中,把整个动机结构中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最为强烈的动机称为()A.原始动机 B.优势动机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19.双因素理论认为,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是()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C.维持因素 D.满意因素20.斯金纳把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作用于环境的行为称为()A.答应性行为 B.本能性行为C.操作性行为 D.学习性行为21.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M=Vit+Eia(Via+),其中Via表示的是()A.任务本身的内在激励 B.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C.任务外在报酬的效价 D.任务结果激励22.组织的基层管理层负责实施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因此基层管理层也称为()A.战略层 B.计划层C.业务层 D.作业层23.从如何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是()A.使组织具有对外有适应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B.使组织具有足够的适应性C.使组织具有对内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D.使组织具有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24.在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向对象索取完善性,要求对象始终处在“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影响组织改革顺利进行的()A.安全性心理 B.求稳性心理C.求全性心理 D.习惯性心理25.组织管理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A.组织战略 B.组织目标C.组织文化 D.组织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组织行为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有()A.边缘性 B.系统性C.两重性 D.针对性E.应用性27.能力按其适应性可分为()A.智力 B.才能C.专门能力 D.创造力E.智商28.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A.效用 B.效率C.效果 D.效能E.效价2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A.对食物的要求 B.对友谊的要求C.对休息的要求 D.对性的要求E.对爱情的要求30.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备的特征,除了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外,还具有()A.适应性 B.可操作性C.实现度 D.认知度E.对应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面谈法32.群体间互动33.领导的资源控制权34.组织的管理层次35.工作生活质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37.简述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作用。38.影响群体思维的因素有哪些?39.简述在管理实践中有效应用强化手段应遵循的原则。40.动机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x理论与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42.试分析领导威信的特点与作用,并谈谈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全国2010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这方面起着突出作用的是()A.认知 B.情感C.意向 D.行为2.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是()A.行为科学 B.组织科学C.微观组织行为学 D.宏观组织行为学3.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是()A.趋势分析 B.抉择分析C.相关分析 D.因素分析4.把能力分为能力低下、一般能力、才能和天才,其划分的标准是()A.差异性 B.倾向性C.适应性 D.独立性5.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A.社会性 B.系统性C.主动性 D.管理性6.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必须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用。这体现了领导决策应坚持()A.择优原则 B.随意原则C.衡量原则 D.平衡原则7.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A.四个 B.五个C.六个 D.七个8.“事业生涯计划是一个持续发现的过程”。提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霍莱特 B.霍兰德C.薛恩 D.罗斯9.组织中所存在的亚文化,通常是以何种群体为中心产生的?()A.正式 B.非正式C.异质 D.工作10.在人的个性特点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因素是()A.外貌 B.聪明C.热情 D.能力11.在预测群体成员的离职率的问题上,影响最大的变量是()A.外部环境 B.群体规模C.群体构成 D.群体任务l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的倾向被称为()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13.群体决策有多种方法,其中决策速度最慢的决策方法是()A.头脑风暴法 B.命名小组法C.德尔斐法 D.电子会议法14.了解人际关系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 B.社会测量法C.关系分析法 D.参照测量法15.管理群体间互动有许多办法,其中功能性最强,但代价最高的办法是()A.设计联络员角色 B.建立工作团队C.成立特别工作组 D.构建综合部门16.一般地,人们把冲突源概括为沟通变量、个人变量与()A.层次变量 B.结构变量C.类型变量 D.行为变量1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综合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A.被领导者的工作成熟度 B.被领导者的性格C.被领导者的气质 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18.领导过程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A.决策的合理性 B.决策的创新性C.决策的正确性 D.决策的民主性19.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了需要具有()A.再生性 B.交替性C.转移性 D.发展性20.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A.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 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 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21.吉林羊毛衫厂在实施全员塑形法过程中设立了“三奖”,这“三奖”具体是指()A.增益奖、增辉奖、增效奖 B.增辉奖、增效奖、争先奖C.增效奖、增益奖、争先奖 D.增益奖、增辉奖、争先奖22.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或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称,被称为组织成员的()A.认同感 B.协同性C.参与度 D.和谐度23.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开创组织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B.增大变革压力的强度C.增大变革阻力的稳定性 D.把变革的压力转变为变革的阻力24.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一个新的组织管理科学理论,它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管理科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这一理论是()A.行为科学理论 B.权变管理理论C.组织文化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25.世界著名的IBM公司和宝洁公司为其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并安排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这种组织文化属于典型的A.学院型 B.俱乐部型C.棒球队型 D.堡垒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在调查法中,一般采用的具体的调查方法有()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C.案例追踪法 D.问卷调查法E.心理测验法27.下列属于莱维特所说的组织和群体中正式沟通网络基本形式的有()A.轮式沟通 B.Y式沟通C.链式沟通 D.全方位沟通E.圆式沟通28.领导权的分配应坚持的原则有()A.量才适用,德才兼备原则 B.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C.分配适度,系统优化原则 D.因事设人,量才授权原则E.保权授责,科学授权原则29.途径—目标理论的补充者和发展者豪斯教授提出的领导方式有()A.指令型 B.独裁型C.支持型 D.参与型E.成就型30.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C.期望理论 D.ERG理论E.公平理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工业心理学32.事业生涯的设计33.群体思维34.冲突35.职业生活质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工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 技能培训安置就业协议(7篇)
- 食堂承包合同范文(30篇)
- 酒店先进获奖感言(7篇)
- 公司员工爱岗敬业演讲稿篇(31篇)
- 新学校财务工作总结
- 六普法个人年度工作计划
- 卫生监督所检疫监督工作计划
- 销售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
- 大面积种植铁皮石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工期定额-民用建筑
- 黄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评估
- 交际德语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最新修改 班组安全管理建设--5831模式通用课件
- 气割、电气焊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 2018年柴油机大修工程量单
- 超级精美PPT模版美国经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2022年“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专用稿纸
- 中医内科方歌-八
- 气动控制阀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详解
- 梯形练字格A4纸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