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PAGE文言文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册19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二册21课)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三册21课)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三册17课)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龚自珍《病梅馆记》三册24课)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三册20课)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册22课)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三册17课)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疑问句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用疑问代词的,例如: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二册21课)谁为哀者?独五人之激檄,何也?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三册17课)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二册21课)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三册19课)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四册20课)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三册19课)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三册17课)为顽童所辱。(李朝威《柳毅传》四册23课)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一册24课)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册14课)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故死而不容。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列传》六册15课)省略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公)(指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判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指樊哙)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之)(指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三册20课)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变式句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语后置。例如: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忌不自信。(不信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册19课)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册22课)以为莫己若也。(莫若己)(《庄子·秋水》一册24课)故不我若也。(不若我)(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二册24课)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三册20课)。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莫若我)(柳宗元《愚溪诗序》四册19课)寂寥而莫我知也。(莫知我)(柳宗元《愚溪诗序》四册19课)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以何)(《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册20课)大王来何操?(操何)沛公安在?(在安)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二册18课)有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二册24课)何为其然也。(为何)而今安在哉?(在安)(苏轼《赤壁赋》四册20课)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一册17课)我之谓也。(谓我)(《庄子·秋水》一册24课)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二册21课)唯利是图(图利)(成语)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荀子·劝学》一册23课)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苏轼《石钟山记》三册20课)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张溥《五人墓碑记》三册22课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册14课)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敢救之诸侯)(《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册14课)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一册17课)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同上)勾践说于国人曰(《国语·勾践灭吴》一册18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册19课)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同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一册23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一册23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经典应用题全面提升训练》(试题)
- 福建省泉港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儿童画水仙课程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四)含解析
-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第一次)英语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外国语校2025届初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14食品安全课件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矿图及CAD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专业十八项反措内容宣贯
- 【MOOC】中国传统家具欣赏-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桥梁机电交通设备施工及测试方案
- 202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发展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乱序版
- 3-2《瓶子大变身》教学课件
- 【中职专用】备战中职高考数学冲刺模拟卷三
- 个人信息保护法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届高三数学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
- 中职计算机选修课程设计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