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尔菲法的河北民歌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调查_第1页
基于特尔菲法的河北民歌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调查_第2页
基于特尔菲法的河北民歌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调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特尔菲法的河北民歌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中国戏曲产业中央产业改革开放10年来,它已发展成为中国的主要产业之一。政府近几年不断出台新政策,但以文化产业作为影响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政策从没有改变。笔者采用特尔菲法对河北地区秧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进行抽样调查与初步研究,得知近几年被经济发展带动的秧歌文化产业,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秧歌文化产业逐渐参与融合到相关文化产业中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并不顺利。如何面对秧歌文化产业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发展?由此,调查和研究河北秧歌文化产业与其相关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河北省秧歌文化产业主要以国企的大、中、小艺术团与私企的个体、城镇以及乡村的文化站、表演队为主体。据调查,河北省与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并出具规模的有旅游业、大中小型文化传媒企业、公司,电视媒体,以及近几年发展迅速的高科技网络文化,餐饮服务产业等等。2008年至2011年,笔者选择了50名专家学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河北石家庄、保定、邢台、沧州、邯郸、秦皇岛等110个文化单位、演出单位、团体进行了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0.35%,有效问卷达到112份(有效率为83.32%)。调查步骤按照特尔菲法的操作程序,根据前期调查得出结果设计了对策研究的第一批问卷。在发放第一批问卷的同时,将前期调查结果的内容一并发放给每位选定的专家。50名专家分批次填写问卷。回收问卷46份(回收率92%)。在计算和分析专家评议的基础上,再制定并修改第二批问卷。同时将第一批问卷的分析报告随第二批一并下发给46位专家。通过46位专家在背靠背的情况下填写第二批问卷。回收问卷45份(97.82%)。以此方法进行第三批问卷发放45份,回收40份(回收率93.33%)。最后,得出专家意见趋于基本一致(W和谐系数为0.875)。河北民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一)被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如下:(见下表一)调查结果之一,河北秧歌文化产业参与旅游业所占份额1/3;民间文艺团体参与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据前期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民间文艺团体30场次/年)。参与文化传媒(舞台演出、电视、数码影视等)所占份额逐年递增,且利润回报率逐年递增。以国企省市艺术团为主力,个体乡镇参与为辅,所占份额逐年递增,且势态发展迅猛。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秧歌文化产业参与旅游业主要以国企的大、中、小型艺术团体为主,个体、城镇参与略显弱势。从表中可以看出,旅游业以国企参与为主。河北秧歌文化产业参与人数以省、市歌舞团最多,其次为大学艺术团、老年艺术团、城镇艺术团、个体表演队;由于政府财政拨款的支持,省、市艺术团在参与旅游业的平均投入较高,平均所获年终利润率为3.22%。河北秧歌文化产业在传媒(舞台演出、电视、数码影视等)产业的参与中,除了国企的大、中、小型艺术团以外,还有大学生艺术团、老年艺术团、个体表演团、城镇艺术团、乡村表演队所占份额都较突出;平均参与人数以省、市艺术团为主;大学生艺术团、老年艺术团次之;个体表演团、城镇艺术团、乡村表演队参与人数为省市歌舞团的1/2~1/3;平均投入以省、市歌舞团所占份额最多,乡村表演队所占份额最少。平均利润省、市歌舞团获利率为3.56%;在旅游文化产业与传媒产业中,省、市歌舞团均占份额最突出,城镇、乡村占份额较少,但发展迅速。调查结果之二,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具备较大潜力。加强与相关文化产业的融合及发展创新,提升产业集聚力与竞争力。河北秧歌发展历史悠久,各地区秧歌文化尤为突出,为河北秧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北秧歌种类繁多,著名的有地秧歌、软秧歌、地平跷、疯秧歌、凤秧歌、东寺大秧歌、端花、榆林秧歌、撵秧歌、武秧歌、灯秧歌、风柳、打溜子、秧歌溜子、地扭子、拉花、丑秧歌、小秧歌、安乐秧歌等等几十种。其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有井陉拉花、冀东昌黎地秧歌、抚宁太平鼓、沧州南皮落子、邢台大秧歌、赵县的战鼓、挎鼓、景县七巧灯等;在各类秧歌文化产业中,乡村表演队与城镇艺术团,近年来参与文化传媒与其他产业相比所占份额逐年递增。近年来,网络、数字电视开始走进百姓生活。民间乡村艺术团、个体表演团、城镇艺术团参与频率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相比旅游产业近几年虽然有所增加,但势头远不如网络、影视业。如河北井陉拉花曾经在网络、央视节目中多次播出,演出次数也逐年递增;“贴近百姓生活,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视活动,也加强了收视率和网上点击率,如央视草根选秀栏目《星光大道》,宗旨就是以百姓生活为视角,发现民间艺人,回归民间艺术,更多的民间艺术走上了梦想舞台。目前,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激烈。河北秧歌文化产业单一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缺乏市场竞争力。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市级的国企艺术团市场竞争力虽然比城镇乡村的艺术表演队略强,但与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相比,仍处于产业链低层阶段。因此,打破单一产业结构,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才能提升河北秧歌文化产业整体的竞争力。调查结果之三,缺乏对文化产业、产业结构以及文化市场研究,对现有文化产业融合管理制度尚需完善。据被调查单位透露,某地区上级有关部门对发展河北秧歌文化产业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不愿意进行财政支持;文化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对文化市场不做细致的调研,使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严重受阻。一方面国企与相关文化产业的融合其内部缺乏周密的管理机制。融合的相关文化产业为利益驱使,草草搭班,没有相应严格与合理的管理机制,致使目前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国企文化管理者思想保守,墨守成规,不愿意革新,新机制运行状况又得不到根本的变化。据调查河北省国有文化资产部门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机制虽然几经改制,但仍是老车旧辙。河北秧歌文化产业缺乏聚集力,各地区市县乡的个体和城镇艺术团、乡村表演队长期处于分散的自由状态,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没有统一管理体制。河北秧歌文化产业私企部分政府扶持力度小,市场竞争力不大。因此,与相关文化产业相融合时会出现产业链条断层现象,严重阻碍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调查结果之四,秧歌文化产业与相关的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加强,文化市场运行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河北省民间文化产业配套设施相对置后。省内各地区县、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好转,但由于地市、县、乡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不足,使民间秧歌文化活动难以全面开展,尤其是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后,配套设施资金后置,造成工作滞留现象,个别地区城镇由于资金不足,出现硬件设施以次充好现象,造成严重后果。在河北秧歌文化产业融合的经济市场中,相关的人才、技术、信息、项目等等资源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可见,秧歌文化产业融合中的市场运行服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产业融合初期虽然有一定的投入,但由于产业不能很快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