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_第1页
螺旋c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_第2页
螺旋c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螺旋c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旋c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

股骨骨折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年轻时,由于高能损伤,诊断和治疗仍有挑战。常规X线虽能初步诊断,但难以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近年多排螺旋CT的普及和CT三维成像的广泛应用,为髋臼骨折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68例共75侧髋臼骨折患者的常规X线、轴位CT和三维CT影像资料,旨在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1数据和方法1.1患侧肢体活动障碍,一般为畸形、低血压病本组68例共75侧髋臼骨折,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13~68岁,平均(33±6)岁。其中车祸伤49例,高空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6例。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活动障碍,关节畸形、脱位等。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5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7例,股骨头损伤8例,尿道损伤3例。手术治疗32例,保守治疗36例。1.2影像学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和螺旋CT检查。X线平片采用PhilipsDR或AgfaCR,常规行骨盆前后位投照,部分患者摄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GEBr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条件:层厚5mm,螺距1.75,管电压120kV,管电流设为自动,常规重组层厚为1.25mm薄层图像。部分患者使用GEProspeedAI螺旋CT,扫描层厚3mm,螺距1.0,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重组出层厚3mm、层距2mm薄层图像。所有病例薄层重组图像导入GEBright-speed16层螺旋CT工作站进行后处理。CT三维成像方法: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onstruc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MPR按人体解剖标准冠状位、平行股骨颈长轴的斜冠位、平行髋臼内侧壁的斜矢状位3个方向重组。VR常规取正位(A)、后位(P)、左右侧位(L/R)、仰视位(I)、俯视位(S)、闭孔斜位、髂骨斜位,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展示骨折全貌的体位。部分患者利用GE工作站加骨/去骨、染色、透明化后处理,分别得到无股骨头干扰和股骨头部分透明化并染色处理化的VR图像。部分骨折线不明显者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根据检查分方法分为X线组、轴位CT组、三维CT组,骨折类型按Letournel-Judet分型描述,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骨折分型中的正确率。手术病例以术中所见确定分型,保守治疗病例由熟练掌握分型的2位主治医师共同阅片确定。1.4统计方法2x线、轴位ct和三维ct检查分型通过手术所见和影像资料综合分析,共检出138处骨折线,其中前柱和前壁组59处,后柱和后壁组54处,髋臼顶和髋臼窝组25处。X线、轴位CT及三维CT检出骨折数见表1。X线检出率为71.8%,漏诊8处前柱骨折、5处前壁骨折、9处后柱骨折、4处后壁骨折、5处髋臼顶骨折、8处髋臼窝骨折。轴位CT检出率为97.1%,漏诊2处前壁骨折、1处前柱骨折,1处后柱骨折,均为与扫描基线平行且长度<5mm骨折线。三维CT通过MPR结合VR无漏诊。X线、轴位CT及三维CT3组之间比较、X线组和轴位CT组、三维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CT和三维C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Letournel-Judet分型,53侧髋臼骨折为单一骨折,包括后壁型(图1~4)17侧、后柱型2侧、前壁型11侧、前柱型(图5~7)16侧、横型(图8~11)7侧;22侧髋臼骨折为复合骨折,包括T形4侧、后柱伴后壁型1侧、横断伴后壁型4侧、前方伴后方半横行型3侧、双柱骨折(图12)10侧。X线、轴位CT和三维CT检查分型正确数见表2。应用X线、轴位CT和三维CT对髋臼骨折分型正确率分别为64.0%、92.0%、100%。X线、轴位CT及三维CT3组之间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侧髋臼骨折中34侧存在关节间隙内骨碎片,轴位CT及MPR34侧阳性,X线仅19侧为阳性。3讨论3.1坐骨、耻骨的组成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球窝关节,髋臼由髂骨(约占顶部的2/5)、坐骨(约占后方及下方的2/5)、耻骨(占前方的1/5)组成。髋臼的前柱高,从髂嵴的顶点到耻骨联合,分为髂骨、髋臼、耻骨三个部分;后柱低,上下由髂骨、坐骨两部分组成;两个柱的夹角约60°。3.2传统骨折分型髋臼骨折是暴力作用于股骨头和髋臼之间产生的结果。暴力通常有4个来源:膝部(屈膝状态)、足部(伸膝状态)、大粗隆以及骨盆后方。根据暴力来源、作用方向以及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骨折。Letournel-Judet分型主要从解剖结构的改变来分,而不像多数骨折分型那样要考虑骨折移位的程度、粉碎程度、是否合并脱位等因素,是目前临床上用最广泛的髋臼骨折分型。具体分为单一骨折(只累及一个柱或一个壁的骨折)、复合骨折(至少由两个单一骨折组合起来的骨折)两大类。单一骨折包括:(1)后壁骨折;(2)后柱骨折;(3)前壁骨折;(4)前柱骨折;(5)横断骨折五种类型。复合骨折包括:(1)T形骨折;(2)后柱伴后壁骨折;(3)横断伴后壁骨折;(4)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5)双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金标准,常见的手术入路有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等,骨折类型是选择入路的基础;精确的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成为移位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关节内骨块嵌止容易造成难复性的后脱位或复位后的不稳定。基于髋臼骨折的复杂性和对手术精确解剖复位的要求,需对骨折的严重性和分型的准确性有充分的认识。3.3轴位ct表现为“假骨折”X线简单、经济,是诊断髋臼骨折的基本方法,通过X线平片能了解髋臼骨折以及骨盆的概况。本组75侧髋臼骨折共138处骨折线,X线检出99处(71.8%);正确分型48侧髋臼(正确率64.0%)。造成漏诊和分型错误的原因分析:(1)髋臼本身形态特点,加之股骨头和盆腔内容物的干扰,前后重叠的X线平片无法检出所有骨折线;(2)通常X线诊断髋臼骨折要求骨盆和(或)髋关节前后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本组大部分患者只有骨盆正位或髋关节正斜位片,缺少多个角度观察;(3)髋臼骨折常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及重物挤压伤,常常合并创伤性休克、全身多处骨折等导致患者无法配合投照体位要求。CT对骨折线敏感,常规CT轴位扫描对骨折诊断的价值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轴位CT受容积效应影响,容易漏诊与扫描基线平行的短小骨折。本组138处骨折,轴位CT检出134处(97.1%),漏诊2处前壁骨折、1处前柱骨折,1处后柱骨折,均为与扫描基线平行且长度<5mm骨折线。CT可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判断骨折类型,髋臼顶层面冠状位骨折线表示骨折累及一个柱,髋臼顶层面矢状走形的骨折线为横断骨折线,前壁和后壁的一般斜向走形。本组75侧髋臼骨折中,轴位CT正确分型69侧(92.0%),优于X线组。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可以得到丰富的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得到各种层厚、层距的轴位图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MPR、CPR、VR处理。文献报道SSD在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应用,但SSD是通过阈值控制、表面遮盖实现立体成像,容易造成“假骨折”、“假孔”现象,本组未采用SSD法重建。MPR从多个方位重组观察可避免容积效应造成的漏诊,而且对观察关节间隙内骨碎片位置效果明显。为规范检查避免漏诊,本组常规按人体解剖标准冠状位、平行股骨颈长轴的斜冠位、平行髋臼内侧壁的斜矢状位3个方向重组观察检出138处骨折(检出率100%)。本组检出髋关节间隙内骨碎片34髋(明显优于X线组为19髋),MPR对显示股骨头与髋臼对应关系,对关节间隙内骨碎片空间位置显示满意但立体感不强。VR操作简便,可任意角度旋转、立体显示骨盆及髋臼结构,弥补了MPR图像立体感不强的缺点,受到骨科医生的欢迎。本组75侧髋臼骨折常规取A、P、L/R、I、S、闭孔斜位、髂骨斜位和根据骨折线走向选择合适VR体位,对骨盆髋臼结构显示立体感强,观察骨折线范围、走向准确,分型准确率100%;其中56侧髋臼骨折实现去股骨的髋臼VR成像(图2)和股骨部分透明化并染色的骨盆VR(图6,7)显示髋臼顶、前后壁及髋臼窝结构明显优于常规VR。本组对部分髋臼骨折并关节间隙内骨碎片的患者,参考MPR重建方法进行一定层厚的VR重建(图4),可兼顾关节内外骨碎片的显示,对关节间隙骨碎片的显示立体感较普通MPR强。MIP(图11)对于暴露短小的骨折线有帮助,能使骨折线变得更为清晰锐利。螺旋CT三维成像通过多种重建方式,能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范围和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