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平潭县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要使和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和的质量比为()A. B. C. D.3.将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来制取少量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加二氧化锰也能产生氧气 B.试管中水的质量增加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小 D.完全反应后的液体是纯净物4.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5.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7.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碳C B.氯Cl C.钾K D.铜CU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空气 D.二氧化碳(CO2)9.鉴别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C.蒸馏水和食盐水蒸发 D.酒精和糖水闻气味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C.温度高低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矿泉水是纯净物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1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2)继续加热时,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3)该实验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其原因可能是_____。(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到室温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5)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14.现有图7所示仪器。(1)写出仪器名称:④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O2,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收集CO2,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CO2,气体通过图8所示装置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色小花不变色CO2能与水反应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是我们教材中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填空:(1)实验中,a管中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的结论:_____。(2)含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硬水,生活中用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16.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A②③⑦①④⑤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②③⑦①④⑥⑤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O2、CO2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进行以下实验探究。(1)写出装置A、B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南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实验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你建议小南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南同学若选择D进行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观察现象)。选择该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凡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山同学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山同学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该实验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山同学又选择如图装置进行收集二氧化碳,你认为气体_____端进入。(8)小凡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小凡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兴趣小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ClO3固体与KMnO4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填“a”或“b”)。(2)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登山运动员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19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kg的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3)用(2)中的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B。2、C【解题分析】

要使SO2和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氧原子的个数应相等,3SO2和2SO3中氧原子个数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比(3×64):(2×80)=6:5。故选:C。3、C【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A、不加二氧化锰同样能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慢,故A正确;B、试管中水的质量增加,因为反应有水生成,故B正确;C、液体中过氧化氢逐渐变少,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有一部分变成氧气,则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故C不正确;D、完全反应后的液体是纯净物,只有水一种液体,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过氧化氢在不加二氧化锰同样能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慢。4、A【解题分析】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题目详解】A、丙氨酸含有C、H、O、N四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答案选A。B、元素质量比等于其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C:H=36:7,故正确,不选。C、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个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为36+7+14+16=89,故正确,不选。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3:7:1:2,故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故正确,不选。5、A【解题分析】A、尘土是宏观物质,不是微观物质,不能用微观粒子来解释现象,符合题意;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不符合题意;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6、B【解题分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选项A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C错误;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选项D错误。故选B。7、D【解题分析】

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一大二小”。【题目详解】A、碳元素符号为C,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元素符号为Cl,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钾元素符号为K,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铜元素符号为Cu,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C【解题分析】

根据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气单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都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只有液态空气含有氧气,即含有氧分子。进行解答。【题目详解】A.过氧化氢中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C.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正确;D.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错误;

故选:C。9、A【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具有该性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食盐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蒸发后,有固体剩余的是食盐水,没有固体剩余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酒精具有芳香气味,糖水没有气味,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0、D【解题分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错误;B、溶液是否饱和与浓度无关,故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错误;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正确。故选D。11、B【解题分析】

A、我国人均水量很少,故要节约用水,错误;

B.蒸馏水属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正确;

C.矿泉水是混合物,错误;

D.硬水通过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错误。故选B。12、A【解题分析】

A、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2CuO+C2Cu+CO2↑氧化铜木炭碳能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避免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又变为黑色氧化铜集中火焰,提高温度【解题分析】

(1)开始预热时,氧化铜不能和木炭反应,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所以石灰水不变浑浊,故填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2)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和木炭反应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故填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uO+C2Cu+CO2↑;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后生成红色的铜,故填氧化铜;反应中木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呈二氧化碳,故填木炭。(3)碳能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填碳能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避免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又变为黑色氧化铜,故填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避免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又变为黑色氧化铜。(5)酒精灯火焰上罩网罩可以集中酒精灯的火焰,提高火焰的温度,故填集中火焰,提高温度。14、长颈漏斗水槽①⑨略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略化合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向上排空气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变红【解题分析】(1)仪器名称:④长颈漏斗,⑨水槽;(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说明要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①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过程中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塞棉花,使高锰酸钾颗粒进入水槽;(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物体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属于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4)实验室准备制取CO2,选择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收集C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法,其验满方法是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5)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15、氢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煮沸;【解题分析】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2:1,a管中的气体多,是氢气,b管中的气体少,是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可得出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等;(2)生活中用加热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16、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一起进入导管引起堵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收集满A【解题分析】

(1)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是试管;(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一起进入导管引起堵塞;(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步骤为: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①点燃酒精灯、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故选A。【题目点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排水法收集的操作顺序可记成:茶(查)庄(装)定点收(收集)利(撤离导管)息(熄灭酒精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试管长颈漏斗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氧气不易溶于水控制反应速率大理石稀盐酸B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左I和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不是,KClO3分解速率加大是因为KMnO4加热分解产生的MnO2起催化作用【解题分析】

(1)仪器①是试管,仪器②是长颈漏斗,故填:试管;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小南同学若选择D进行收集氧气,开始收集最佳时间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选择该方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氧气不易溶于水;(4)小凡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通过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填:控制反应速率;(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收集装置选择C。

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BC;(6)小山同学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该实验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