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页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Agriculturallocationfactorsandtheirchanges新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穿洞街道黔中普定喀斯特地貌占总面积的84.26%石漠化面积达21.5%水土流失面积达46.3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94人长期高居全省各县之首人地矛盾特别突出。“乱石旮旯地,牛马进不去,耕种几大坡,收入两小箩。”这是普定的真实写照。人地矛盾如此尖锐的地区,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作为普宁县唯一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历史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朵贝贡茶已经名存实亡。

朵贝贡茶是贵州十大历史传统名茶之一,产于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境内朵贝片区。当地海拔1200—1400米,青山绵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云雾缭绕,碧绿的磨香河环绕茶山流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朵贝贡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及硒、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周恩来总理赞其“色清味甘,芳香浓郁”。普定县开展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生态重建与发展工程试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等一系列旨在改善生态并发展农村经济的工程普定县从四川挖取数万吨土方以3~4cm的厚度铺在石头荒山,经过两年的结皮治理,2015年进行了2万亩地朵贝茶叶的种植。于2018年朵贝红茶大规模上市并经电商扶贫项目售往全国。朵贝贡茶的崛起体现了哪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变化不大,而人文因素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生产。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改造热量灯光、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水果套袋改造光照排管系统(坎儿井)、喷灌滴灌改造水源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井排井灌)改造土壤梯田、平地改造地形技术改造自然条件案例材料:巴西农业的演变

17世纪葡萄牙人在巴西大量种植甘蔗,成为欧洲大部分糖的供应地,后荷兰人在爪哇种植甘蔗,从1654年起,巴西甘蔗一落千丈;1860-1910年亚马孙河流域天然橡胶广布,当南亚大量栽培后,巴西的橡胶生产日益衰落;18-19世纪,巴西是世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美国南北战争后棉花的大量种植,是巴西几乎放弃了棉花生产;18世纪后欧洲对咖啡的需求大增,遂使巴西咖啡生产日益发展。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市场需求的变化尼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尼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在以前,尼德兰的鲜花根本无法实现装点全世界,而现在能实现,说明何种区位因素在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材料: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地区,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说明何种因素在变化?科技:通过科技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了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下图,人们对何种因素做了改造?在<25°的坡地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科技:通过技术改造不适宜的自然条件,通过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农业发展。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案例城镇周边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基地。如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量增加。如桑蚕丝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高档水果大量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机械化的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图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作物生产重心在空间上发生变化。如桑蚕业重心从江浙转移到广西。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市场劳动力成本等技术市场

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一3题。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2.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3.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惠的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