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_第1页
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_第2页
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_第3页
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_第4页
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直隶地区水稻种植业现状

随着农业技术的改进、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边境地区的发展,清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对于直隶地区而言,为治理水患和减轻漕运压力,清政府大力推广营田水利建设,水稻种植相继展开。本文主要考察清代直隶地区的水源分布、营田水利建设以及直隶地区水稻种植分布状况,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运河水系及水淀湖泊清代直隶地区水源丰富,境内有海河、运河及滦河三大水系以及众多的湖泊水淀,河流干道及支流基本覆盖了直隶全境。海河水系主要由海河及其支流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组成。其干支各流与南北运河构成了直隶中部地区主要的水系网络。永定河发源于山西,流经直隶宛平、涿州、固安、永清、东安、雄县、霸州、良乡、天津等处。大清河途经文安、霸州、新镇、雄县、新城、保定、新乐等境。子牙河主要由滏阳河与滹沱河汇合而成,入直隶界后流经束鹿、肃宁、河间、任丘、文安等地。卷八十运河水系包括南运河、北运河及蓟运河,自南而北,经河间、天津、顺天等地最后抵京。北运河上流有三大分支:东为潮河,中为白河,西为榆河。潮河发源于丰宁,流经滦平、密云县界,一支由古北口入边,一支向西南流经密云城南,与白河汇合。白河为北运河上流之中支,流经赤城县、延庆州、怀柔县、顺义县入通州。榆河流经昌平、大兴、通州,为北运河上流之西支。南运河“即卫河合漳、汶流入畿辅者”,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的西南部,在直隶境内经景州、吴桥、东光、交河、南皮、沧州、青县、静海、天津,至三岔口与白河相会入海,长约八百余里。《直隶河渠志》北运河东部有蓟运河,亦称潮白蓟运河。蓟运河支流庞杂,流经迁安、遵化、丰润、玉田、蓟州、三河、平谷、怀柔、顺义、通州、香河、宝坻、宁河、天津十数州县之境。北运河会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成为海河,最后由天津入海。滦河水系是京津平原东部最大的水系,滦河发源于蒙古地区,经直隶境内的迁西、迁安、卢龙、滦县、昌黎等地,由乐亭县入海。卷七十六直隶地区水淀湖泊众多。天津县北有淀河,为“永定、子牙、清河之会流”,东淀“延袤霸州、文安、大城、武清、东安、静海之境”,霸州之南有会通河,流经保定府境内,西淀跨保定府“雄、新数邑之境”《直隶河渠志》。滏水发源河南彰德府之磁州,流入直属各州县,合诸水抵天津入海,凡广平、顺德、正定、河间诸郡之米盐、刍豆,无不藉以转输。621总之,清代直隶地区水网分布较广,为直隶地区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与交通运输提供了饶裕的水源支持。二、兴农兴商之限制明清以来,在治水的同时重视营田水利,一直是直隶地区治理水患的重要措施。明朝万历年间工部给事中徐贞明即主持直隶治水垦田事宜。卷二二三天启元年(1621年),左光斗领命在京畿屯田,作《足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一文,提出效法南方兴修水利种植水稻的主张。在其努力之下“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卷四九五。左光斗试验成功之后,邹元标评论言:“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卷一三二清初,直隶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命河督王新命修畿辅水利;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又命直隶巡抚李光地察勘漳河、滹沱河故道,并下令疏通修治;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巡视子牙河堤时,又下令修建石闸,并针对近水之地引水入田耕种的建议回应说:“水田之利,不可太骤。若剋期齐举,必致难行。惟于兴作之后,百姓知其有益,自然鼓励效法,事必有成。”卷二一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直隶总督蓝理上疏称:“直隶沿海旷地,丰润、宝坻、天津等处洼地,可仿南方,开为水田栽稻,一二年后,渐成肥沃。臣愿召募闽中农民二百余人开垦一万余亩,倘可施行,召募江南等处无业之民,安插天津,给与牛粮,将沿海弃地尽行开垦。”卷二一八对此请求,康熙帝比较慎重,他说:“昔李光地有此请,朕以为不可轻举者,盖北方水土之性迥异南方。当时水大,以为可种水田,不知骤涨之水,其涸甚易。观琉璃河、莽牛河、易河之水,入夏皆涸可知。”卷二二四此后,仍有大臣上疏恳请营治水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始令“蓝理于天津试开水田,俟冬后踏勘”卷二二四。在蓝理的努力之下,开垦了天津城南洼地,营治水田一百五十顷,“雨后新凉,水田漠漠,人号为小江南”卷十一,成为当地一景。只是这些高洼不均的田地,旱涝时节难于蓄泄,水田之利在短时期内难有成效,在蓝理离津后逐渐废弃。雍正三年(1725年),直隶地区遭水,“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轼相度修治。因疏请浚治卫河、淀池、子牙、永定诸河,更于京东之灤、蓟,京南之文、霸,设营田专官,经画疆理。召募老农,谋导耕种”《怡贤亲王疏钞》。雍正四年(1726年),设立水利营田府,将直隶河道划分为四局以辖。雍正五年(1727年)将海河流域分作京东、京西、京南及天津四局负责水利营田工程。由于北人不习水稻种植技术,雍正帝特从江浙等地选派了30名熟悉水田耕种技术的人到直隶地区教习水稻种植。水田耕种所需农具特命江浙等地工匠打制。为鼓励直隶地区种植水稻,特令“小民力不能办者,动支正项代为经理,田熟岁纳十分之一,以补库帑,足额而止;其有力之家,率先遵奉者,圩田一顷以上,分别旌赏,违者督责不贷;有能出资代人营治者,民则优旌,官则议叙,仍照库帑例,岁收十分之一,归还原本”《怡贤亲王疏钞》。清政府的重视对直隶地区水稻种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雍正年间的水利营田收效显著,计有14个州县奏报首种水稻。自雍正五年(1727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直隶地区共营成水田计六千多顷,自此本地“岁以屡丰,穗秸积于场圃,粳稻溢于市廛”卷四十六。仅以雍正五年(1727年)为例,当年营田州县共有27个,营田总计3287余顷(详见表1)。不过因水源分布、土壤状况不同,清代直隶的水稻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三、种植和分布(一)兴水利、辟农业以养稻为产稻顺天府地区水源富饶,永定河、大清河及北运河、蓟运河等水系均流经域内;同时散布各处的水泉,如房山县境内有泉水名甘池泉,该处石齿参差,泉出其隙,“浇灌稻田可三数顷”卷二,从而为本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裕的水源。房山县水稻有红、白两种,其余还有玉塘稻、马尾稻、玉样白、粳米、糯米等名色。卷二宛平县毗邻永定河,灌溉便捷,稻有糯、粳两个品种。卷二十六雍正六年(1728年),宛平县治西南、卢沟桥西北等处引永定河水灌溉,“不粪而肥”,农民自营稻田一十六顷。《畿辅营田图说》卢沟桥附近有村以稻为村名,称稻田村。道光三年(1823年)为汲灌溉之利曾在这里建筑灰坝,引小清河水灌田,“上下十余里颇称膏腴”卷七十八。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雨,山水涨发,稻田被淹,宛平附近的黑龙潭、石景山以及玉泉山、金河、圣化寺、巴沟村等种植稻田之处,皆依照受灾轻重给予地租征收上的照顾。涿州也出产水稻,偶遇水灾,则有浸伤。547雍正四年(1726年)初设水利营田府时,霸州营田二十顷左右,大城百姓开水田二十顷,文安则有二百四顷二十七亩之多。营田之初,蓟州(后称蓟县)营田五十余顷,亩收稻谷三四石不等。《河渠志》十三蓟县境内五名山东南的独乐亭附近,种有稻田数十顷,附近伍庄一带种有约五六顷荸荠,每亩可产千余斤。362三河县有井一眼,水与口平,人可掬引,井水甚至常常外溢,注入洳河。用水车或者水龙从中取水,每日可以灌田二百亩。县北另有一井,“其水翻涌如沸,旁有池井入注,入池为之满”卷五。城北十五里有灵水,“随地涌泉涓涓不息,蜿蜒与洳何(河)合,附近居民恒籍以灌园,所产蔬菜较他处鲜美”,利用当地地势开拓沟洫,以时潴泄,可得稻田数百顷,“当不让顺义之东西府也”卷五。清初,香河县即有稻米产出,“物产粳稻、糯稻、水稻、旱稻”卷二。宁河“邑近海,水咸,故旱种米,有红白二色”卷十五。同治四年(1865年)下令开垦荒地时曾言宁河等县所属塌河淀、军粮城等处滨临海河,若引水灌溉,可开稻田千余顷,“岁可收稻米十数万石”卷一五八。遵化州产稻甚盛,种类也颇为繁多,仅粳稻就有东方稻、双芒稻、虎皮稻数种,糯稻又有旱糯、白糯、黄糯几种。卷二十六乾隆年间山西道御史柴潮生在奏章中指出兴水利、辟水田对平减米价的必要性,并请先在直隶施行。其中谈及玉田和丰润两地,说“现今玉田、丰润秔稻油油”317,并“谓润泽丰美,邑之得名非虚也”,“城东之天宫寺、牛鹿山、铁城坎以及沿河沮洳之处或疏泉或引河可种稻田数百亩,多至千余亩”卷十一。丰润水稻种植广泛,当地百姓亦多食稻米,余则用糯米造酒,“丰人贵稻……有余之家多食稻……其贫家食稻或转不习此”卷三,卷五。稬,“稻之黏者,可为酒,邑呼为江米,稬俗作糯”卷三,卷五。“稌也,有芒榖,宜下地,邑有红白二色,银丝、蟁嘴、红莲等名”,这里的“稌”就是糯稻。丰润还种植旱稻,“秈稻也,稻之不黏者,宜旱种”卷三,卷五。乾隆年间丰润县内“宣各庄以下至今稻田数百顷,村农以此多至饶裕”卷一,陡河旁还有村庄名为上稻地、下稻地。玉田“粳稻与他处无异”,城东北二十里有泉出石罅间,西南流十里合孟家泉入白龙港,“灌稻田百有余顷”卷一,卷三。永平府,昌黎、抚宁、滦州皆有稻种植。滦州有小龙湾,“在州西十五里,人多于此种稻”,海子长湾“在州西四十里,产菱藕鱼虾”卷一。宣化府的宣化、保安、怀来也出产水稻,分为粘和不粘两种,粘者为糯,用来酿酒;不粘者为秔为粳,供以日常食用。《宣化府志》记载,宣化城东七十里有水泉村,用清水来浇灌的水稻不错,而用洋河浊水浇灌的水稻味道更为浓厚,并作为商品“销张垣及各县”卷九。易州涞水县的村庄设有稻米市,出产的稻米在那里得以交易。还有地名称为稻子沟,因“引拒马河之流溉稻地也,故名”,县内石亭新庄村亦有土产稻种于水田者。卷一,卷三(二)营田与稻田、稻、稻正定府的阜平、新乐、灵寿、正定、平山、井陉皆植有水稻。周河在正定县西二十里,当地百姓多利用泉眼种稻。如大鸣泉,在正定县西北三十里,旁边有小鸣泉,迤南为雕桥泉,皆有泉穴。此外还有白雀泉、河西泉、石城双井,都有灌溉之利,来营治稻田。阜平“民十三种稻”卷二,卷四。顺治年间新乐县知县林华皖撰《河渠纪》,提出要充分利用水泉之利多种水稻,一些地方“杨柳依依,稻田稷稷,水车之声轰轰然,亦可谓乐其乐而利其利”,一片江南景象。卷三,卷六平山县百姓亦种水稻,沕沕水“自山泉流出,浇田数顷,居民利之”,温泉水“流出长温,近泉地不产草,可浇田数十亩”卷三。雍正、乾隆年间井陉县境内有稻类种植,雍正六年到七年(1728-1729年),井陉共计营田四十七顷二十亩。卷三,卷四藁城有牧道沟,在城西北七十五里,“其水四时不涸,土人藉以艺稻,每遇秋成,遍地苍绿可掬”卷一。定州水稻种植亦颇具规模,“州北十里铺即清水河村……旧志载明季知州胡震亨捐三百金置稻田,岁入米一十九石三斗”卷五。保定府在康熙年间就有水稻种植,其中“尤以涞之稻为最”卷十一。雍正四年(1726年)初设水利营田府时,保定百姓闻风自种稻田三十六顷九十九亩。《河渠志》十三满城县土产稻有黄须者、乌须者,有秔稻、旱稻,米微红,“又有糯稻”卷二十六,种类颇多。县东奇村西北约四里处有一泉,“泉水涌出,其阔一亩”,曰一亩泉,“其处泉滃然四出,奇村一带皆稻田”卷二,卷三。康河“清流如带,沿河稻田鳞错,桃杏成林”;葫芦河“清流漪漪可溉田,村东稻畦甚多,味尤芗美,池塘遍栽莲藕、荸荠、蒲苇,获利亦丰”;奇村“西北地多沮洳,居民至今尚开畦种稻”卷一。安州有水稻生产,“垒头村……土脉亦云宜稻”。光绪六年(1880年),安州“入夏后旸雨调匀,早晚禾稻一律播种”。卷十七雍正五至七年(1727-1729年)新安县大溵淀、宋家庄、太平庄、刘家庄、赵家庄共营稻田五百五十九顷六十六亩。卷一,卷二望都土产有稻,其“滨河一带,多属稻田,产稻冠诸属纳贡备”卷四。雍正五年(1727年),安肃县治东南梨园等处营治稻田共四十一顷二十一亩四分,农民自发开辟稻田二十六顷有余。雍正六年(1728年)县治西北白塔铺、古庄头、高林庄等处,营治稻田二十六顷多,农民自营稻田七十八亩。《水利营田图说》天津水稻种植较早。雍正时,天津、静海、武清等县营治稻田已达六百二十三顷八十七亩,所产稻子或一茎三穗,或一茎双穗,常有丰收之年,“群黎共沾乐利矣”卷二十八。咸丰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督兵大沽海口,在咸水沽营田三千五百四十亩,葛沽营田七百五十亩,“使斥卤之区成为沃壤”卷二十八。同治五年(1866年)兵部侍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继续营田,新开稻地五百余顷。光绪元年(1875年)直隶总督李鸿章饬令提督周盛传开垦稻田,至光绪七年(1881年)共开垦水田六万余亩,加上民营水田,共十三万六千余亩。卷二十八沧州沿河地带也有植稻,“葛沽出香稻”卷二十六。(三)清代社会农田、水稻、旱稻的分布及生产赵州:隆平县地近大陆泽,为变害兴利,雍正四年(1726年)对大陆泽进行疏浚,稍平水患,“邢家湾南、边家庄北引流种稻营田数百顷”,周南门外亦常开渠播种,有“南畦稻熟”,是谓八景之一。卷十冀州:南宫当地植稻不多,不过个别年份亦有利用低地积水种稻。卷八顺德府:清前期南和县亦大量营田,并修补水闸以灌田。雍正五年(1727年)南立村、河头郭等处“共营稻田一十一顷九十八亩八分,农民自营稻田六十一顷二十四亩二分”;雍正六年(1728年)薛家屯、东贾郭等处农民“自营稻田七顷八十九亩八分一厘”;乾隆五年(1740年)修补水闸,“共灌稻田八十五顷五十五亩九分,灌地七百七十八顷”卷二,卷五。邢台县水稻分为红口、芒稻、糯稻三种。据乾隆《顺德府志》记载:“昔年邢邑稻田不下万顷。”卷二雍正年间营治水稻,四年间共营田一百二十九顷一十三亩八分。光绪年间,邢台东南水田多,“稻粒小而糙”卷一。顺德府城东南八里有百泉,“环三里许,泉流甚旺,灌溉邢台、南和稻田”319。当地水源比较丰富,水稻种植较多。任县临近大陆泽,亦有稻出产。雍正四年(1726年)怡贤亲王督导水利兴修,“水患既除,水利亦兴”,邢家湾南边家庄北引流种稻,营田数百顷。卷十六广平府:据《磁境水田原始记》载,明洪武至万历年间磁境已开三渠,“溉各村稻田二百余顷”卷六。清代“州牧蒋公(擢)又于各渠接开小渠,溉稻田二百余顷”卷六。时人曾作《渠上竹枝词二十首》,其十:“上渠流水下渠收,东闸开沟西闸流,处处黄云堆稻把,十分水是十分秋。”卷六磁州东西二闸稻田尤多,稻宜渠田,“旱稻种者少,糯米供醸”,可看出当地水灌的兴盛和稻米的丰收景象。永年濒临滏河,“十三村皆种稻田”卷十八。邱县亦有稻出产,只是“地燥味不佳”卷一。此外,武安在清早期也有稻出产。卷十一相对来说,大名府因土壤关系,水稻种植较少,平乡“虽水田,然土不宜稻,间有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