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_第1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_第2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_第3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_第4页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通过被污染的水、食品、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等而传播,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常易引起暴发。伤寒、副伤寒的流行较为广泛,至今仍是农村地区常发疾病之一。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甚,以学龄儿童最高,其次为青壮年及学龄前儿童。暴露机会不同会导致年龄、性别和职业间的发病率差异。1942年氯霉素问世后,伤寒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2口世纪7口年代出现抗药菌株后,给伤寒的防治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伤寒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含有菌体"0”抗原及鞭毛“H”抗原,部分菌株含有“Vi”抗原。伤寒起病多徐缓,可有乏力及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腰酸背痛等前驱症状。少数病例则有畏寒、发热、起病急骤。典型伤寒病程4-5周,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初期缓慢起病,有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及咳嗽等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1周内升至39-40(;极期主要表现有五大特点:持续高热、相对缓脉或重脉、神经中毒症状、玫瑰疹和脾肿大;缓解期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及心功能不全等,如无上述并发症,患者体温呈弛张热型下降,症状渐减轻,病情开始好转;恢复期体温多已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近JL年来,伤寒的临床表现趋于轻症化和不典型。伤寒诊断可依据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诊断,诊断要点见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国家标准。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一般情况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性别 (1)男(2)女 口年龄(岁、月)口口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口)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注明)(18)不详口口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及以上(7)不详口6现住址 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L9联系人联系电话(办公室)(住宅)2.发病情况2.1发病日期—一年—一月—_0__时□口□□口□□口2.2发病地点——2.3首诊时间—一年—一月—_0__时□口口□口□□口2.4首诊单位——2.5诊断医院——2.6报告时间—一年——月—_0_—时□口口□口□□口2.7住院时间―一年__月__0__时□口□□口□□口2.8出院时间—一年—一月一_日_—时□口口□口□口口3.临床资料1.1发热持续天 口口1.2最高体温℃ 口口.口TOC\o"1-5"\h\z3.1.3热型(1)稽留热(2)弛张热(3)不规则 口3.1.4有无如下症状与体征3.1.5发热 (1)有(2)无 口3.1.6畏寒 (1)有(2)无 口3.1.7头痛 (1)有(2)无 口3.1.8头晕 (1)有(2)无 口3.1.9腹痛 (1)有(2)无 口3.1.10腹胀(1)有(2)无 口3.1.11便秘(1)有(2)无 口3.1.12腹泻(1)有(2)无 口3.1.13便血(1)有(2)无 口3.1.14恶心(1)有(2)无 口3.1.15呕吐(1)有(2)无 口3.1.16表情淡漠(1)有(2)无 口3.1.17请妄(1)有(2)无 口3.1.18昏迷(1)有(2)无 口3.1.19相对缓脉(1)有(2)无 口3.1.20玫瑰疹(1)有(2)无 口3.1.21脾大(1)有(2)无 口3.1.22肝大(1)有(2)无 口3.2有无下列并发症 口3.2.1肠出血 (1)有(2)无 口肠穿孔 (1)有(2)无 口3.2.3其他(注明)3.3病人转归 (1)痊愈(2)带菌(3)死亡 口3.4诊断依据确诊依据 (1)临床(2)病原学(3)血清学 口3.4.2检验结果3.4.2.1培养(细菌型别)日期 血 粪 尿 其他3.4.2.2肥达反应日期0 H A B C3.4.2.3白细胞计数、分类日期 中性粒细 嗜酸性粒细总数 淋巴细胞 其他胞 胞4.流行病学调查4.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追溯(病前1个月)4.1.1外出史(1)有(2)无 口4.1.2去过何地: 4.L3在该地有无下列活动4.1.3.1住宿(1)有(2)无 口4.1.3.2用餐 (1)有(2)无4.1.3.3带回食品(1)有(2)无口4.1.3.4食品名称TOC\o"1-5"\h\z该地同样疾病(1)有(2)无 口4.1.4外人来家(1)有(2)无 口4.1.4.1来自何地该地同样疾病(1)有(2)无 口4.1.4.3来后有无下列活动4.1.4.3.1在家住宿 (1)有(2)无 口4.1.4.3.2在家用餐 (1)有(2)无 口带来食品(1)有(2)无 口4.1.4.3.4食品名称接触过同样病人(1)有(2)无 口4.1.5.1接触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4.1.5.2接触地点4.1.5.3接触方式TOC\o"1-5"\h\z4.1.5.3.1同吃(1)有(2)无 口同住(1)有(2)无 口4.1.5.3.3护理(1)有(2)无 口4.1.5.3.4其他(1)有(2)无 口4.2饮食情况(病前1个月)4.2.1饮生水(1)有(2)无 口4.2.2水源类型 (1)井水(2)河水(3)塘水(4)自来水(5)其他 口吃生冷食品 (1)有(2)无 口4.2.4生冷食品名称,购买地点熟食冷吃 (1)有(2)无 口4.2.6熟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7其他可疑食品名称,购买地点在外就餐史 (1)有(2)无 口4.2.9就餐地点 (1)排档(2)个体餐馆(3)宾馆餐厅(4)其他口4.2.10就餐地点名称4.2.11同餐人数 □□口4.2.12同餐日期年月0时□口□□口□□口4.3预防接种(1)有(2)无 口4.3.1最近一次接种时间 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4.3.2接种次 口5.疫点疫区处理5.1防疫站接到报告时间年月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