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_第1页
九年级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_第2页
九年级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_第3页
九年级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_第4页
九年级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散文阅读训练记叙文知识回顾1.定义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并有适当抒情、议论),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从广义上说,包括通讯、报道、回忆录、传记、散文、小说各类文章。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3.明确人称一般情况下,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①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和描写心理活动,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之一或起串联情节的作用,视为线索人物。②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是第三人称。它的特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③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用第二人称,便于抒情。4.掌握结构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层次,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记叙的顺序,二是记叙的线索,三是记叙文的题材特点。(1)明确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①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②倒叙:只把后面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提到前面来写的“后发生的事情”或“事情的结局”往往是最突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片段。使用倒叙是为了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③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的一种方式。倒叙和插叙的区别:倒叙部分是放在整个事件的前面,插叙部分则是放在整个事件之中;倒叙部分属于某一事件的组成部分,插叙部分则不属于某一事件;倒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倒叙部分的内容构成悬念,插叙的目的是为了对中心事件某些情况作必要的交代、补充或强化,丰富记叙的内容。(2)抓住线索: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大有作用。线索的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②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④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⑤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⑥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归纳中心,把握详略。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对生活一定的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对于那些突出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详写,与中心材料有关但没有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略写。6.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抒情、议论和说明等。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①记叙: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②描写: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写和刻画。从描写的角度来说,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按描写对象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从描写的特征来说,分为白描和细节描写。A.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B.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它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③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④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感情。⑤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记叙文中的说明从整体上看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欲扬先抑等。任何表现手法都是为写作目的服务的。散文阅读指导一.知识清点散文是作者把自已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二.考点归纳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作品主旨。2.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3.欣赏散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品味其表达效果。4.体味作品的意境,领会其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三、考点突破(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⑵概括主题要抓住体现作品主要事件、反映作者情感取向的关键句。关键句具有极大的概括力,包括总起句(往往在篇首)、过渡句(篇中)、抒情句(结尾)、议论句(结尾)、哲理句(结尾)等。散文主题的概括还可以采用理清段落的方法,梳理各段落之间的关系,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等问题思考,也能很快概括出文章的主题。(二)结构常见提问方式:⑴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⑵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⑶联系全文,指出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题思路:⑴分析散文的结构,要明确其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作用。①句段作用:总领全文、呼应前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②结尾作用:感情升华、主题深化、③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赏析优美语句方法归纳答题方向: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四)词语含义考题形式: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答题思路:1.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2.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词语的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2.词语的表达作用。3.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意(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线索常常是人、物、事、情、活动。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六)表达方式的作用考题形式:表达方式的作用。答题思路:1.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2.议论的作用表达观点、点明主旨3.抒情的作用抒发感情、点明主题(七)表现手法考题形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题思路:1.内容方面:托物言志、对比反衬、铺垫烘托、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借景抒情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承上启下、首尾照应(八)、发展性考题.仿写考题形式:给一个句子,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思路:1.要读懂题旨要求。2.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3.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九)谈感受考题形式: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答题思路: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2.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3.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流畅性(十)、续写考题形式: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续写后半部分。答题思路:按原文的思路一)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2分)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二心疼;(1分)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1分)3.(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分,方法1分,作用1分)(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2分,方法1分,作用1分)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1分)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1分)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1分)(二)答案:5片断二:望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两个片断各2分,意合即可)6.(4分)(“一枕”扣住了“夜”“不眠”(2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2分)。(言之成理即可)7.(4分)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意合即可)8、(4分)动作描写(1分),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1分),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2分)。9.(4分)B(A项只强调了感动影响的深远;CD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三)示例:10①枯萎、凋零②喜欢(吸引)③兴奋11示例:①“突兀”是“突然发生,出乎意外”,也有“高耸”的意思。②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野百合出于意外地出现在山谷间,突出了野百合亭亭玉立的身姿。12【答案】示例一: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将百合花拟做人,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的勃勃生机。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示例二:①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把新生百合的青苗比喻成小队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整齐,充满生机的样子。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答到1点1分)13【答案】百合花给了“我”很多启示:①父亲让“我”知道一朵花是怎样长成,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②百合花的枯萎、凋零让人感伤,告诉“我”生命短暂、没的易逝。③百合花移栽后,到春天长出一溜青苗,让“我”看到蓬勃的希望。④再次路过花店,看到百合花,“我”会伤感和惆怅,告诉“我”要珍惜亲情,及时行孝,珍爱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酌情给分。)14【答案】略(语言流畅,叙事清楚即可酌情给分(四)15.生气→嘲笑→后悔→感动(每空1分)16.(1)答: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1分)(2)答: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1分)17.答: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答对一个方面原因可得2分,答对两个方面原因得3分)答:(1)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2)议论抒情,升华主题:(3)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4)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写出三点可得满分)18.答:最令我们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我”或者“女人”,能结合选文说明感动的原因,表达完整、流畅即可。(2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的角度答题均可。(2分)19答案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2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2分)(五)答案(17分)20.(1)伙伴们一起割槐花。(2)伙伴们争吃槐花。(3)母亲做槐花饭。(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1.(1)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突出了槐树竞相开花的情态,(1分)写出了槐花的繁盛和清香。(1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女人急切救蜜蜂的过程,(1分)充分表现了她的善良和爱心。(1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2.引用古诗写出古人对槐花多含伤感(凄清或凄凉)之情,(1分)通过古今对比(衬托),(1分)写出了眼前的槐花清香莹润、柔情满怀,(1分)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1分)(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3.(1)对槐花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2)对母亲的孝敬;(3)夫妻间的关爱;(4)对善良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的关爱;(5)对儿时经历的怀念;(6)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任意4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六)24.本文通过叙述“我”成长阶段中的几件事,表现了“我”在父爱的感召下,终于理解了父亲,彻底告别隔膜的过程。25.动作描写。“赶”“跑”“追”“喘”等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为找到女儿的急切不安和对女儿故意躲避的愤怒,突显出父爱的真挚。26.⑴“如释重负”意思: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⑵示例:每个人与父母之间不应该有感情的隔膜,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要学会主动地去关心父母,去爱父母。27.内容上: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爱有了正确的认识,个人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上:点明中心,照应题目。28.开放性题目,无惟一答案。(说明:说出获得的感悟;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语言通顺。)(七)参考答案:29.(1)因为父亲还沉浸在为村民拦到水的快乐与满足中。(或因为叨唠是母亲对父亲的心疼表现)(2)意思是山塘的涨满了水。(或山塘一下子水灵丰活起来)30.示例①: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第描摹了雨水的形态;②:运用了动作描写,“跑”“拾”“甩”,表现出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③:动词使用生动,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④: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⑤: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侧面写出风大的特点,从而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明确角度1分,具体联系词句分,分析表达效果1分)31.①“雨”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或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结构作用1分)②表现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主题),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内容作用1分)③透露情感主旨,表达了父亲对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情感主旨1分)32.(1)责任心强:来雨时,村人都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意思对即可)(2)甘于奉献: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3)顾全大局: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了出去拦水。(八)33.柔和温暖,静逸雅致,书屋变了样子,充满了商业气息,作者对原本温馨雅致的书屋在利益洪流的冲击下变得商业的惆怅可惜、失望之情。34.(1)柔和而温暖是温和轻柔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照射下小屋给人以温暖轻柔的氛围,突出了小屋静逸雅致的特点。(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两本书几乎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去买以及“我”找到这两本书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弥漫书香的书屋变得商业气息书店的惋惜惆怅之情。35.温馨的书屋虽然已经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书店,但是那间静逸雅致、充满书香的书屋却在作者心里久久不能忘怀,表现了作者对书屋的喜爱不舍之情。36.以回忆的方式写作,抑扬结合,对比衬托,比喻象征等,选择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九)37(3分)看老人在河边织网,听老人讲故事,被老人发现偷渡(老人翻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