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1.gif)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2.gif)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3.gif)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4.gif)
![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61bd4391587a51ed26e876e8f34305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课文。3.理解故事内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4.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故事内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故事内容。2.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教学设计: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二、预习反馈,读通古文。1.生字:王戎的戎是本课的生字,通过预习你想提醒大家?(斜勾笔画长,半藏半露才漂亮!)带着她的提醒描一写一,注意写字姿势,开始吧!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简单说说你对王戎的了解。请看老师搜集的资料,他闻名于世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的成功都依赖于小时候的观察,思考。3.3.通过课前预习,有什么发现?(于洋:这是一篇文言文)前段时间我们还学习了一个文言文神话故事是?(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会读了吗?(1)请你读!评价。(2)再请你来读,评价。(3)我看你也想读,希望其他同学也在心里默读,并拿起笔按她读的节奏标斜线。开始吧!(4)看看自己标对了吗?错的改改!大家就这样一起按照节奏读,起!这样按节奏读,字字清晰,句句分明。这样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三、读懂古文,走近人物。1.回忆一下,在前面学习古文时,我们掌握了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借注释、组词法、猜一猜、看插图)现在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在组内交流碰撞,!老惯例,先读再理解,组内互助。开始吧!3.大家讨论的真激烈,谁想先汇报学习成果?第1句预设:尝是曾经的意思,游:游玩的意思。诸:诸多、许多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的?我常听爸爸说,我们住在胶州,有诸多便利!句子的意思是:王戎七岁那年,曾经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游玩。真棒呀!你联系实际理解了诸,这是创新!(板书联实际)对呀,诸表示一群,许多。文中还有和他意思相近的一个词儿,请你找找——对,诸儿。不错,方法得当,理解正确!请你读读第一句,如果你与小伙伴游玩,心情怎样?再读!第2句预设:(1)看插图理解多子的意思是:结了很多果子。请看老师把插图放在了课件中,这里可以用一个成语说?(果实累累,硕果累累)这半句的意思是:看到道路边行有一棵李树上结了很多果子。(2)谁看到?能用上文中一个词吗?(诸小儿)诸小儿与前面的意思完全相同吗?(不是,这里面多了王戎。)那就补充上再说说句子意思。哦,文言文有时也要省略,所以我们在理解时,可以把文中省略的内容加上,表达会更清楚。(板书补省略)(3)竞走:借助注释理解为争着跑过去,唯是只有的意思,所以句子的意思就是大家都争着跑过去摘果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4)听着听着你有什么疑问吗?(文中明明是走字,可是为什么解释跑过去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有时我们可以查资料来弄懂!(板书查资料)(5)请看!老师帮你查了资料,竞字的演变,竞的甲骨文像什么?(像两个人在比赛)所以看着它的演变我们就知道了它的意思就是!(竞争、比赛)再看看这个符号,你觉得它像什么?(一个人在奔跑)猜猜这是什么字?(走)所以文言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步才是走的意思。(6)理解以后,你来把王戎与诸儿的不同通过读表现出来!一边是争先恐后,一边是安安静静,好!(7)刚才解释了“之”的意思是果子、李子。不错,文中一共有三个之,请看(课件)都表示代指,只不过代指的事物不同。后面的哪个之和这个之意思相同?那第二个之呢?不急,我们在讨论交流中就懂了!第三句预设:(1)人问之:不是代指王戎。而是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可以联系上文中的唯戎不动。你们看联系上下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容。(板书联上下)。那此处我们就用问句取代之,可以是人问(点课件)(王戎你为什么不动?王戎你怎么不去摘果子?王戎难道你不想尝尝这些李子吗?)问的不错,提高一下难度,也试着用文言问问!(戎何不动?戎何不取果?)了不起,你不仅了解了古文意思,还会用文言表达了。(2)答曰:曰是说的意思,所以这里的答曰就是:王戎回答说。你也知道这里有省略的内容,可以补充上王戎,真棒!(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子树在道路旁边,树上有那么多果子,没有人去摘,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噢,在古代,道是指大路的意思,比道小的有,你说路、径(比如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就是指小山路)。想象一下每天大路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可以说?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车水马龙……(4)读读这句话!我要采访一下王戎,你看你的小伙伴都争先恐后地爬上树摘李子呢,你为什么不去,你在干什么?(观察)你观察到:树在道旁而多李。接下来你又干了什么?(思考)思考什么?(为什么这个大路边的树上有这么多果子,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李子肯定不是甜的。)于是你做出一个结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原来如此!请坐!此时,你们看到怎样的王戎?(板书:聪明、善察、善思)第4句预设:(1)取之信然,我发现此处也省略了人物,你补充上!诸儿,包括王戎吗?大家摘下来品尝了一下,果真像王戎说的一样,李子是苦的。(2)所以,如果你是小伙伴之一,那么你会不禁叹曰:你是围观群众,不禁叹曰,王戎真乃…………四、背诵积累,拓展提升。1.指导背诵。(1)大家看这个故事后来被后人做成了动画,老师将部分镜头截取下来,那每幅画下面应该配什么文字?(2)现在你能图文对照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看来真的读懂故事了!(3)现在图文对照,试着背背,看看谁能快速记忆。语文课就是学习、积累、表达语言的一门课程!2.这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了解一下有关知识。《世说新语》中古文言简意赅,很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读起来不太好懂,但是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就可以弄懂。3.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篇选自《世说新语》的小古文《咏雪》,小组合作试着读通、读懂这篇古文,开始吧!(1)请看你标对节奏了吗?不对的改改!谁来按照节奏读读这篇古文。(2)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们有没有不懂的?其他同学呢?那我们就进入第二关:读懂关,看看古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3)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寒雪日),地点在(家里),人物有(谢太傅和侄子侄女们),事件经过是(在一个寒冷的雪天里,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有关写文章的事。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问:“纷纷飘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用空中教盐大体可以比喻。”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絮乘风飞舞来比喻。”谢安大笑,非常高兴。)。看来大家拿到了理解古文的金钥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传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请看课后作业。下课!《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情分析一、四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自主预习的能力。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是第三次学习文言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填写导学卡,自学生字新词,借助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前完成部分学习任务,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课堂上我就以检查预习为主,无需在这些相关问题上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了。二、具备理解关键字词的能力。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文中一些重点字的意思,学生可以根据注释理解。而且,“竞走”与现在汉语中体育活动的“竞走”不同,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争着跑过去。三、具备有节奏朗读的能力。教学时,让学生在读懂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通过我范读、领读,学生自主练读、同学互读、全班展示读的方式,读好节奏,培养语感,最后熟读成诵。四、具备合作探究能力。学生自入学后就训练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四年级孩子这种能力基本成熟,所以在学习文章内容时,我重在引领学生通过自由思考——交流研讨——复述故事,学习理解文言文、复述故事的方法,体会王戎的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特点。当然,每个班级都有潜能生,所以对于大家都具备的这些能力,这些潜能生可能稍弱一些,但是在组长的带动下,每个组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是肯定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效果分析这次评测练习主要设计了几个方面的目标达成:生字词的掌握、阅读理解程度、情感表达以及背诵,解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训练。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发现,全班学生答题情况如下统计:正确率错误题例效果分析习题一96.5%“竞赛”的“竞”3人次出错这两个题目的设计,是对“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的考察,通过检测发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字词学习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交流。第2题着重教给孩子辨析形近字的方法。习题二100%形近字组词全部正确习题三96.67%结合语句理解词语意思这是对“2.能力目标: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语言、体会情感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王戎遇到事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两个课堂重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大部分孩子能根据老师讲的方法理解意思,但是因为是文言文古今意思的差异个别学生理解有偏差。习题四97.50%理解课文,感悟情感习题五98.5%背诵理解课标强调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要能理解并背诵,深入理解并感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通过文字背后感悟人物的思想。总体分析通过以上效果分析发现,学生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是合格的,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也进行了能力锻炼以及情感的熏陶教育,这样的课堂也真正实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人物遇到事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的。这是合作、生本、愉悦、高效、文意兼得的语文课堂。《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材分析本文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业》《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如,“竞走取之”写出了众孩童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众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此必苦李”中的“必”,表现出王戎的自信。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了因结满果子而低垂的李树枝,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李树多子折枝”的意思。本课是继三年级《司马光》《守株待兔》,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后,教材出现的又一篇小古文,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因此,本节课再拓展《世说新语》的另一篇小古文《咏雪》。《王戎不取道旁李》评测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róngzhūjìngwéi()马()位()赛()有二、比一比,再组词。戎()诸()竞()唯()猪()者()竟()难()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尝与诸小儿游。尝:_________诸:_________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竞走:_______唯:_________3.取之,信然。信然:_________四、选择正确的答案: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A.zhēB.zhéc.shé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五、背写课文,回答问题。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A.仔细观察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反思《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在文章中,王戎仅仅是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从王戎的善于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小孩都可以善于分析环境,可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可以进行分析。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难度比较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的效果还算满意,现总结如下:1.“读”占鳌头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还是非常陌生的,所以想理解文本内容必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首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先指生试着读一读,发现学生认识字但是不会停顿,所以教读题目学会停顿。听完之后自由练习朗读,同桌互读,发现问题在班内及时指导,争取每个学生会读本文,也能以此为根基学会去读其他的文言文。最后,指学生在班内展示朗读。2.“学”字当头在读熟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方法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创设自读自悟的氛围,让学生去自学。此环节我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着写批注。接着,试着用自己的话理解这个小故事。通过学生交流展示,发现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予以引导,以便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而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学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在观察所得中去分析解决问题。3.凸显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于是,我让孩子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然后图文结合进行故事的复述,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4.拓展阅读在学习完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之后,我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智能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途径
- 工程部资料员年度工作总结
- 社区健康生活之篮球场的规划与设计策略
- 聋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 社会参与对老年人记忆力保持的影响
-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 室外亮化维保协议书范本
- 荒山长期承包合同范本
- 电脑软件著作权出让合同范本
- 社交媒体隐私保护策略
-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 中华小厨神(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1
- 世界建筑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水工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 善读无字之书(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中智集团招聘重要岗位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