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_第1页
(9.4.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_第2页
(9.4.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_第3页
(9.4.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_第4页
(9.4.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填写说明1、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填写,表达明确严谨,简明扼要。模板可网上下载、自行加页。2、申请书首页只填写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一栏可不填。3、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须认真审核,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提交。

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的探索所属学科学科一级门:法学03学科二级类:社会学030301申请金额起止年月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负责人姓名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2000年9月学号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联系电话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曾参加第四届山东理工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铜奖。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5项;受淄博市扶贫办委托,完成《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幸福指数提升》和《淄博市脱贫攻坚年鉴》(2016-2017);受淄博市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完成《淄博市残疾人公共服务与需求2017调查报告》、《淄博市残疾人公共服务与需求2018调查报告》。同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完成了《淄博市破解“落实不力”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督导检查工作第三方评估报告》、《淄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执行情况第三方评估》《淄博市园区第三方评估报告》《淄博市法治政府第三方评估报告》等10余项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从选题到项目论证,老师都给予了指导。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所在学院项目中的分工张明政管理1702班法学院实地调研、了解项目现状、创建数据平台董美会工作1701班法学院实地调研、了解项目现状、撰写项目书管雅倩16121605069行政管理1602班法学院数据收集与分析、项目细节制作、平台建设与维护立项依据(可加页)(一)项目简介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社区养老资源共享交流平台。该平台立足于现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以社区合作化养老服务为核心,结合互联网技术、社会工作和医院疗养等方面,通过把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和社区养老紧密结合,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使得“老有所养”,促进国内养老服务社区的快速发展,提高社区内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二)研究目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科学化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降低养老风险,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打破空间限制实现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家庭养老,使养老服务“包对点”,优化养老服务的“私人订制”,扩大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进而进一步实现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增强老年人养老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三)研究内容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养老机构的以优养老为目的,提供实时快捷、个性化的养老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主要是调研了解各地区养老市场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养老市场的优缺点,结合现有技术建立养老服务的平台。将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统一结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供需有序高效衔接。并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构建信息网,储存居家养老老年人基本信息,通过老年服务终端平台利用各种可穿戴智慧养老产品实现对老人地理位置、生理指标、活动能力等数据实时采集和监控,自动提供相应的安全看护、健康监测和生活服务等,同时利用社区合作,实现“包对点”私人订制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1、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英国、美国等国家已率先进行了有关智慧养老项目的实践,并获得一定的成效。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就有很多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服务对象三成是老人。投入使用后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护理费用。英国则使用了机器人护士,服务于家庭或社区。不仅可以完成日常护理,还能够与老人互动,为老人提供咨询建议。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通过在家具、地板中植入芯片等方式实现老人生活远程监控。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在国内,智慧养老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动,虽然在国内还没有出现真正实现可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平台,但已有很多优质的智慧养老项目得到实施。如乌镇联合中科院物联网研发中心引进椿熙堂项目,拟建设惠及全镇的“物联网+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沙韶山路社区上线的“康乃馨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和体检设备为老人提供远程高科技养老服务;常熟市建设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CCHC持续照料社区”模式,打造“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养老体系。通过“互联网+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可以实现社区养老的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取暖资源共享,大数据共享做到精准服务。但在国内还没有出现真正实现可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平台。(五)创新点与项目特色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体现在智能服务、资源整合以及打破空间限制三方面。首先,将“互联网”与“养老”相结合实现养老的智能服务。其次,与医疗、商业等相联系将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为各社区之间提供信息资源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多样化服务,满足现代老年人养老的个性化需求。另外,项目还致力于打破空间限制,走进社区,利用社区间合作,打造“包对点”私人订制服务,真正实现居家养老。(六)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技术路线(1)通过对国内各大智慧养老平台以及平台覆盖地区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2)在掌握的大量智慧养老数据材料基础上,打造社区资源整合、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的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平台,后期将根据市场需求、用户反馈对平台进行升级改进。2、拟解决的问题(1)解决当前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参差不一,信息封闭达不到各社区之间互联互通,过于注重线上服务使线下服务得不到真正解决,服务过于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这四大问题。(2)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进一步实现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全产业链贯通一体化服务体系。3、预期成果该项目预期实现以互联网为途径,以社区合作为依托的信息化,实时高效快捷,科学化,精确化,个性化的养老模式,弥补养老市场的缺陷。解决资源整合参差不一、社区间相对封闭等问题,与医疗、家政、生活、急救、商业相串联,形成全方位养老服务链条,将个人、家庭与服务商有机连接起来,将会实现以点带面的带动趋势,预期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社区进行试点工作,后续将进一步推广实施。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人才医院,通过线上APP开发与资源整合,便捷养老服务,不仅使老年人舒心,更使儿女放心。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肩负社会责任。(七)项目研究进度安排1、2019.9.1-2019.11.30:准备阶段,研读资料,实地调研2、2019.11.30-2019.12.10: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平台研发设计,数据收集3、2019.12.10-2020.4.20:项目开发合成阶段,数据分析,平台建立4、2020.4.20-2020.5.30:项目测试阶段,平台建设与维护5、2020.6.10-2020.7.10:验收结项阶段,论文报告撰写(八)已有基础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项目组成员已全部选修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社工专业将继续选修《老年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多门课程,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专业理论和方法基础。团队成员对社区智慧养老进行了多个方面的研读,查阅了相关政策与各方面资料,深入的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科学内涵,准确的掌握了其本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已具备的条件:团队成员来自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对政策和养老方面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此前已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已有较为明确的规划与发展目标。项目得到了法学院的大力支持,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项目的研究得到了更为专业的指导。尚缺少的条件:该项目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技术含量要求较高,项目暂时缺少研究资金的支持。解决方法:学校提供证明,争取多元资金支持,寻找专业技术人士的帮助。经费预算开支科目预算经费(元)主要用途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前半阶段后半阶段预算经费总额10000用于实地调研和平台运营维护540046001.业务费940051004300(1)计算、分析、测试费4000平台建立与维护25001500(2)能源动力费200研究所产生的水电气费100100(3)会议、差旅费3000小型会议、调研路费、住宿费20001000(4)文献检索费1000论文及调查资料的查阅500500(5)论文出版费1200相应论文出版012002.仪器设备购置费03.实验装置试制费04.材料费600研究所需书籍、材料打印300300学校批准经费10000四、指导教师意见该项目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项目组成员为社会工作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素养,参与多个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组成员均会熟练进行数据分析和网络平台的运营和维护。综上,具备完成项目的各项要求。同意推荐。签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