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1.gif)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2.gif)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3.gif)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4.gif)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61f09251deb84b12b5ff92db9d304f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含解析)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苏州鸡笼山为花岗岩山体,主峰宛如巨大竹笋拔地而起;次峰山巅险峻异常,数块怪石笔立,上面还卧着几块奇石,危如垒木,现称“五人撑伞”。读“五人撑伞”景观图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面两题。
1.形成“五人撑伞”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A.bB.cC.dD.e
2.“五人撑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C.岩浆喷出—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震中位于博克拉,地震灾害导致多人遇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尼泊尔属于地震多发国,原因在于该国处于()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带上
B.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上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上
D.欧亚板块内部的张裂带上
4.震后尼泊尔雨季(6—9月)即将到来,此后该国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为()
A.海啸、雪崩
B.山体滑坡、泥石流
C.爆炸、放射性物质扩散
D.火灾、堰塞湖
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示河流西岸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壳运动情况分别是()
A.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B.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
C.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下降
D.不整合接触,地壳持续上升
6.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
A.T5>T4>T3
B.T4>T3>T5
C.T3>T5>T4
D.T3>T4>T5
7.若地层年龄T1>T2>T3,则该地有可能是()
A.向斜谷B.背斜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米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莱士溪因见证了1857年大地震而名声大噪,成为地质胜景。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图中地质构造线两侧地块的相对移动方向为()
A.西南侧向西北、东北侧向东南
B.西南侧向东南、东北侧向西北
C.西南侧向西南、东北侧向东北
D.西南侧向东北、东北侧向西南
9.与1857年前相比,流域内同等降水条件下,流量变小的河段是()
A.甲B.乙C.丙D.丁
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侵蚀作用。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地层、地形以及植被等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陷穴发育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选项中正确表示陷穴发育演化过程的是()
A.a—b—c—dB.b—d—a—c
C.c—a—d—bD.d—c—b—a
11.元谋干热河谷中利于陷穴地貌发育的条件有()
①湿热的气候条件
②土壤透水性较强
③地层构造节理发育
④沟底多隆起的地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福建平潭岛常年盛行东北风,其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图1),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着一些黑色碎石。图2为平潭岛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2.该沙丘的沙最可能来自()
A.河流沉积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岩石风化物
D.台湾岛
13.该沙丘几百年来从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该沙丘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B.该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沙丘上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指褒斜古栈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栈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15.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沿河成路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D.险绝而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特立尼达岛位于西印度群岛西南部,岛上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只在北部、中部和南部有三条大致为东西走向的低矮山脉。
(1)分析特立尼达岛三条山脉的形成原因。(4分)
(2)说明特立尼达岛平原的形成与三条山脉的关系。(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请绘制图中河漫滩阶段AB剖面线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提示:在下图中黑点处标注A、B,并用箭头绘出河流剖面上的水流方向。)(2分)
(2)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岛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据此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7分)
(3)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4分)
(4)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某河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为嘉陵江的支流,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形谷、“U”形谷、瀑布地貌,其中“V”形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形谷是类似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高38米,丰水期水落高度可达30米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米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图。
(1)分析该河上游河段形成“U”形谷,而下游河段形成“V”形谷的原因。(6分)
(2)指出瀑布下切侵蚀最强的季节。(2分)
(3)现有变化趋势下,推测未来瀑布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其落差变化。(5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地质构造是地形形成的基础条件,外力作用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地表形态。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等高线及聚落分布。实地调查发现龙山和虎山之间的岩层年龄以凉水河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新。为方便山区居民出行,政府欲建一条起点在丁处并沿凉水河南岸延伸的高速公路。
(1)推测凉水河谷地的形成原因。(4分)
(2)说明乙、丙两村之间的公路R—丙村段非常弯曲的原因。(4分)
(3)说明该高速公路布局方案的合理性。(4分)
答案与解析
1.A图中a来自地幔,为岩浆,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喷出岩,即e;b源自岩浆,但并未喷出地表,为侵入岩。鸡笼山为花岗岩山体,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故选A。
2.D花岗岩为侵入岩,其出露地表,必须有地壳抬升的过程,所以先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抬升之后的花岗岩受到风化侵蚀,形成“五人撑伞”的地貌形态,D正确。
3.C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活跃,地震多发。
4.B地震使得岩石破碎,产生大量松散物质,随着雨季到来,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B对。海啸、爆炸、放射性物质扩散、火灾都不是降雨引起的次生灾害,A、C、D错。
5.A图示河流西岸依次分布着T1、T2、T3、T4、T5地层,地层没有缺失,因此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因其依次沉积了各岩层,沉积没有中断,故地壳持续下降。
6.D图示河流向两侧地势逐渐升高,地层依次为T1、T2、T3、T4、T5,一般下部地层先形成(年龄较老),故地层年龄最可能是T1>T2>T3>T4>T5,D正确。
7.C若地层年龄T1>T2>T3,则由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新,说明该地为背斜。图示地区中间低、两侧高,地形为谷地,故C正确。
8.A结合图中河流上下游位置分离状况以及指向标可知,地质构造线的西南侧整体向西北移动,东北侧整体向东南移动,A正确。
9.C读图可知,1857年后乙支流流向发生改变,注入了华莱士溪故道,减少了丙河段的流量。
10.B结合材料可知,陷穴的形成首先是水流在地表低处集中,并顺垂直节理进入地下,对应b图;然后流水向着地下沟谷集中,并侵蚀沟谷使其增大、延伸形成地下河流,依次对应d图和a图;地下河流对岩层继续侵蚀,上部岩体被侵蚀搬运走,地下河流出露地表,对应c图。故选B。
11.D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干热,①错;陷穴是流水沿裂隙、节理等通道进入地下而形成的,并非沿疏松土壤从各个位置全方位进入地下,②错;地层构造节理发育,利于流水进入,③对;沟底多隆起的地形,利于水流在低洼处汇聚,④对。故选D。
12.B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该地盛行东北风,故沙应来自东北部。结合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岛屿东北部海滨地势平坦,多沙滩,故沙最可能来自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13.D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位于君山的迎风坡,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作用较小,B错;结合材料可知,沙丘上植被稀少,固沙能力较弱,C错;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可推知,沙丘附近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河流流向与风沙运动方向相反,河流与君山可一起阻挡沙丘继续向西南移动,D对。
14.A“火焚水激”法是先用火煅烧岩石,使岩石温度升高,之后突然用凉水激冲,岩石因温度骤变而“裂开”,便于开凿,利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类似于风化作用,A对。
15.C根据甲地两侧河流的流向可知,甲地位于分水岭,且山脉呈南北走向,因此在甲地修路时,不会“沿河成路”,A错;甲地古道线路较平直,并未盘旋迂回,B错;线路走向与甲地山脉走向大致垂直,因此在甲地修路时,会选择地势较低的“垭口”(即鞍部)越过,C对;“险绝而栈”是在地势险峻的地方(如陡崖处)沿等高线修建栈道,甲地线路穿越山岭,不需要修栈道,且读图可知,该地没有栈道,D错。
16.答案(1)特立尼达岛位于美洲板块,受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岛上岩层发生褶皱或断层;(2分)地壳向上抬升形成三条山脉。(2分)
(2)三条山脉长期遭受风化、侵蚀,产生大量碎屑物质;(2分)碎屑物质受雨水冲刷和河流搬运,流向山间凹地;(2分)随河流流速减慢,碎屑物质沉积,逐渐形成平原。(2分)
解析(1)山脉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结合特立尼达岛的位置,确定其所处的板块边界,可分析其上山脉的成因。
(2)平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可以从提供沉积物以及创造沉积条件等方面分析山脉对平原形成的影响。
17.答案(1)见下图。(AB位置正确得1分,在此基础上环流方向正确得第2分。)
(2)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1分)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3分)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3分)
(3)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2分)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2分)
(4)赞同。(1分)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2分)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2分)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2分)
或不赞同。(1分)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A、B两端分属河流凸岸和凹岸,凸岸河道水浅,凹岸河道水深,弯道处表面水由凸岸流向凹岸,底部水由凹岸流向凸岸。
(2)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结合材料中沉积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推出河流流速变化特征。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读图可知,该岛屿是由河漫滩演变成水下浅滩然后再进一步演化成岛屿的。
(3)读图可知,随着长江流量增多,南河道流量比重下降,北河道流量比重上升。水多时北河道分水多,可知其河道宽,水少时北河道分水少,可知其河道浅;同理,可推出南河道深且窄。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因此必须先表明观点,然后说出相应的理由。如果赞同,则应从关洲岛本身向北移动、长江南岸向南移动和北岸向南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如果不赞同,则应从关洲岛本身不移动或向南移动、长江南岸和北岸不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
18.答案(1)上游河段泥岩与砂岩相间分布,下层抗侵性能力弱,先被侵蚀,上层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两岸垂直的“U”形河谷。(3分)下游河段紫色土、泥岩发育,抗侵蚀能力弱,且河流流经丘陵地区,流速较快,下切侵蚀强,形成“V”形谷。(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职教高考《职测》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振兴促进法》参考试题库80题(含答案)
-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合同
- 幼儿园纸张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五篇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培训.x
- 租赁房屋租赁合同
- 企业业务咨询服务简单合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攀岩运动之绳结技巧课程
- 防打架殴斗安全教育课件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石家庄长安区幼儿园信息统计表
- 最终稿(教学评一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