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合肥庐江县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相等质量的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它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随着科技的发展,汽油机的效率达到100%是可能的4.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的速度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短B.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C.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远5.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都没结冰C.都已结冰D.有一半的水结成冰6.下列措施中,能使瓶中矿泉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B.放在冰箱里,水温度变低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 D.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7.加在某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的输出机械功率为()A.P B. C. D.8.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9.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A.人脸是光源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10.卖散装米酒和酱油的某商店,用如图所示的竹筒状容器来量取米酒或酱油,装满对应的商品质量都是250g,已知ρ米酒=0.9g/cm3,ρ酱油=1.2g/cm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是量取米酒的B.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质量相同C.甲容器的体积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是2∶3D.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乙比甲多装了62.5g1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是v1,同步通讯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是v2,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A.v1<v2 B.vl=v2 C.v1>v2 D.无法比较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乙丁二、填空题13.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______射角等于______射角。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4: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若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15.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选填“快”或“慢”);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_m/s.三、实验题17.(8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是某同学安装的实验装置,其中他的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2)本实验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的温度,因为_________;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乙所示,为看清体温计液柱的位置,应沿图中________(填“A”“B”或“C”)方向观察。(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898989898.......(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5)他们发现在第2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6)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下,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丁所示的a、b两个图象,图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18.(8分)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__态;(填“固”或“液”)(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min.19.(8分)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______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_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_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四、作图题20.(8分)如图乙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5°角射向竖直的窗玻璃,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21.(8分)小王在A点看到水中物体S的像在S′点,请你画出一条看到物体像S′的光路图。(__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1)量杯的质量;(2)该液体的密度;(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简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23.(12分)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表Ⅰ:2526次普通列车表Ⅱ:D412次动车组项目上海苏州常州南京项目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发车时间06:3007:2608:24发车时间09:1509:5310:34到站时间07:2408:2211:30到站时间09:5110:3211:45里程/km084165300里程/km084165300(1)上海到南京的路程是多少?(2)从上海到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快多少时间?(3)从上海到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题目详解】平整光滑的反射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反射面使光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规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D【题目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从液态变成了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故选D。3、B【题目详解】A.利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相等质量的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则水升高的温度会更低一些,故A错误;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B正确;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汽油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B。4、B【题目详解】A.题目中只给出了速度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路程,所以无法确定时间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B.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速度是4m/s,小明的速度比小红的大,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故B正确;CD.题目中只给出了速度的大小关系,没有提到时间,所以无法确定路程的大小关系,故CD错误。故选B。5、B【解题分析】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中水不能放热,所以不结冰.故选B.【题目点拨】搞清凝固放热这一点非常关键,同时还要了解,热量要想顺利传递,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差才行.6、C【题目详解】A.矿泉水冻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随着状态变化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在冰箱里,温度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水蒸发,瓶中水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变小,故C符合题意;

D.把矿泉水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7、D【分析】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UI,发热功率=r,输出功率=P,根据功率关系求出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机械功率.【题目详解】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加在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由P=UI可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r=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故选D.8、D【题目详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按住鼓面,等于使其停止了振动因此声音消失了.9、D【题目详解】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CD.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D【题目详解】A.由题意可知,酱油的密度大于米酒的密度,由可知,质量相同时,酱油的体积小于米酒的体积,所以甲容器是量取酱油的,故A错误;B.由图可知,乙容器的容积大于甲容器的容积,由m=ρV可知,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质量不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乙容器装满酱油和酒精时的质量均为250g,由可得,甲容器的体积与乙容器的体积之比故C错误;D.甲容器的容积甲容器装满米酒时米酒的质量所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时乙比甲多装250g﹣187.5g=62.5g故D正确。故选D。11、A【题目详解】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由于地面的房屋随地球自转时半径小,同步卫星转动的半径大,所以房屋运动的路程小于卫星的路程,根据公式可知v1<v2。故选A。12、A【题目详解】甲、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乙、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

丙、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

丁、该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3、反入【题目详解】[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自变量,反射角是因变量。14、3:4【题目详解】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甲测总电压,乙测电阻R2的电压,根据U甲:U乙=4:1,可知那么电阻设,则,电源电压为U,则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若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甲测电阻R2,乙测总电流,则通过甲的电流表示数为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那么总电阻为那么通过干路的电流即乙电流表的示数为那么两表的示数之比为3:4。15、升华凝华熔化【题目详解】[1]干冰固体转化为气体为升华吸热。[2]水蒸气到冰晶由气体到固体,为凝华。[3]冰晶变成雨滴为熔化。16、快3×108【题目详解】[1]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真空中的光速是为3×108m/s.三、实验题17、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的沸点大于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A98保持不变变小a实验用的水质量大【题目详解】(1)[1]图甲中错误的地方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2]由于水的沸点大于体温计的最大测量值,所以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的温度;[3]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应沿A方向观察,此时A处相当于放大镜;(3)[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5]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6]由水沸腾的特点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5)[7]在第2min时,水还没有沸腾,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6)[8]由图丁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b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低,根据知,说明a实验用的水质量大。18、晶体48固6【题目详解】(1)[1]由图象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一定的熔点,因此该物质是晶体;(2)[2]BC段所对应的纵轴的温度为48℃,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3)[3]30℃低于物质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态;(4)[4]观察BC段对应的横轴可看出,物质从第6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2分钟结束,共持续6分钟.19、游码左BCA18.4200.92×103【分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当将平衡螺母向左使横梁平衡;(2)在测量液体密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测出的是倒在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分析排列顺序;(3)已知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读出图中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及量筒中油的体积,天平的示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和量筒的分度值;根据两次天平的读数之差,即可得出剩余油的质量;(4)根据计算出油的密度。【题目详解】(1)[1]天平使用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2]调节平衡的过程中,由于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当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2)[3]在测量时,需先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油的体积,并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所以测量顺序为BCA。(3)[4]剩余油与烧杯的总质量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故倒入量筒中油的质量为18.4g。[5]由乙图可知,倒出到量筒中这部分油的体积故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为20cm3。(4)[6]该油的密度故油的密度为。四、作图题20、【题目详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