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对的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下列几项哪一种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合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输提供了条件4.下列几项哪一种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对的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有关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对的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结实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因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精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下列几项哪一种不属于孔子所拟定的“六艺”。()A.礼B.乐C.数D.易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A.礼B.仁C.孝D.德9.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正迁善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导者,是亦教导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办法的总结。()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16.第一种提出“化性起伪”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7.荀子提出的教育目的是()A.大丈夫B.仕人C.鸿儒D.大儒18.荀子将“六艺”改为“五经”,去掉了“六艺”中的()A.《诗》B.《书》C.《易》D.《春秋》19.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的是()A.荀子B.墨子C.庄子D.孟子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A.墨翟素丝说B.韩愈性三品C.荀子素丝说D.韩非性三品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A.教学的三种办法B.判断言谈的三条原则C.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规定D.一种数学办法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种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下列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9.下列教育论着不属于《礼记》的是()A.《大学》B.《四书》C.《学记》D.《乐记》30.“藏息相辅”是中的教育教学原则。()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叙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因素及其历史意义。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4.孟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6.《大学》里的三大纲、八条目是指什么?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四、分析叙述题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2.汉代着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5.下列哪一种不是太学的法定教材()A.《诗》B.《礼》C.《乐》D.《易》6.我国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是在形成的。()A.西周B.唐代C.秦朝D.汉代7.察举制是时期得以确立的。()A.西周B.唐太宗C.汉文帝D.汉武帝8.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A.四门学B.太学C.鸿都门学D.国子监9.董仲舒流传下来的代表作是()A.《师说》B.《劝学》C.《春秋繁露》D.《聊斋志异》10.董仲舒的人性论属于()A.性三品B.性善论C.性恶论D.素丝说11.下列教学办法不是由董仲舒提出的是()A.强免学问B.节博合宜C.兼程中衡D.专一虚静12.《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A.王充B.王阳明C.韩愈D.董仲舒13.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不涉及()A.天道自然B.性有善恶C.万物自生、万物一元D.人死神灭14.下列几位,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其它几位区别最大的是()A.韩愈B.董仲舒C.王充D.孟子15.王充把人才分为四等,其中最抱负的一类人是()A.鸿儒B.文人C.通人D.儒生16.王充所倡导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博通百家17.在解决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王充提出的观点是()A.师云亦云B.问难与距师C.师道尊严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二、简答题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选择题1.“重振儒术,兼融佛、道”是什么时期的文教政策?()A.汉代B.隋唐C.宋代D.魏晋2.我国古代初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太学C.教育部D.文部省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4.下列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A.中央官学B.儒学C.私学D.地方官学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A.旬假B.田假C.授衣假D.月假8.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办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构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考试办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4.下列哪一向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B.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A.留学生B.学问僧C.遣唐使D.观光客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王充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A.性善轮B.性恶论C.素丝说D.性三品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A.上品之人B.中品之人C.下品之人D.都不可教20.韩愈的代表作是()A.《劝学》B.《师说》C.《论衡》D.《春秋繁露》二、简答题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选择题1.宋朝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的体现不涉及()A.罢察举,重科举B.取士名额增加C.增加恩科D.增加考试办法2.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A.策问B.经义C.口试D.殿试3.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A.庆历兴学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4.熙宁兴学是由主持的。()A.范仲淹B.蔡京C.王安石D.胡瑗5.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A.苏湖教学法B.三舍法C.朱子读书法D.实学教学法6.“三舍法”是北宋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办法。()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7.崇宁兴学时期的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A.书学B.美学C.画学D.国学8.《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A.诗、书、乐B.礼、乐、易C.诗、乐、春秋D.诗、书、礼9.“三舍法”是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胡瑗10.在太学中,初入学者为()A.外舍生B.内舍生C.上舍生D.下舍生11.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A.升舍考核制度B.科举制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12.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13.下列几个书院中,哪一种性质与其它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14.朱熹担任洞主,亲自掌教的书院是()A.东林书院B.白鹿洞书院C.嵩山书院D.岳麓书院15.创立的书院定时举办学术会讲。()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16.诂经精舍的创立者是()A.阮元B.顾宪成C.胡瑗D.朱熹17.下列几个私塾,哪一种属于义塾()A.《三味书屋》B.有钱人家为孩子请家庭教师C.村里的医生捐钱办的一所简易学校D.全村人凑钱办的学校18.下列蒙学教材,哪一种不是唐宋时的?()A.《三字经》B.《急就篇》C.《千字文》D.《百家姓》19.下列蒙学教材,不属于诗歌类的是()A.《蒙求》B.《训蒙诗》C.《千家诗》D.《唐诗三百首》20.《四书》的作者是()A.孔子B.颜元C.朱熹D.王守仁2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的描述。()A.教育的作用B.教育办法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22.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A.学事B.明理C.学经D.锻炼意志23.“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24.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25.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A.六经皆史B.博习百家C.倡导儒学D.反对读书二、简答题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重要内容。 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 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4.宋代书院产生的因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5.简述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三、分析叙述题1.叙述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一、选择题1.下列几项哪一种不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普通特性?()A.批评传统B.包容广大C.崇尚西学D.倡导实用2.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的是()A.治术之士B.实德实才之士C.统治人才D.明道之人3.颜元是时期的教育家。()A.宋代B.元朝C.明清D.隋唐4.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A.礼教B.人才C.劳动D.科技5.颜元对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A.“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C.“齐家、治国、平天下”D.“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6.颜元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A.“三事、六府、三物”B.“正德、运用、厚生”C.“六德、六行、六艺”D.“金、木、水、火、土、谷”7.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A.理学斋B.艺能斋C.治事斋D.帖括斋8.颜元晚年创立,采用分斋教学的学校是()A.应天府书院B.湖州书院C.漳南书院D.颜氏书院9.颜元的漳南书院中有两斋是应时局的需要临时设立,待时机成熟就会关闭,指的是()A.文事斋帖括斋B.理学斋帖括斋C.经史斋理学斋D.经史斋帖括斋二、分析叙述题1.叙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A2.C3.C4.A5.B6.A7.B8.A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答: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西周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已形成这种“学在官府”、“官安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普通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朴,只有小学一级,设在都城以外的地方。“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教育内容涉及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涉及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多个礼仪。“乐”涉及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亲密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含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西周教育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A(解析:受教育对象的增加是私学兴起的成果而不是因素)2.D3.C4.D5.C6.C20.A(解析:孔子主张对古人的东西“述而不作”,只继承不创新,墨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发明出新的东西)(解析:法家发扬了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性利己说”)30.C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叙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答:这种说法是对的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叙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重要叙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阐明教学过程的多个关系。其作者普通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重要涉及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办法等几大部分。《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恪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还规定了教育猪肚和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规定视学与考试。《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总之,《学记》内容十分丰富,叙述十分深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办法,充满了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方面、严整的教育专着,值得我们不停研习。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因素及其历史意义。答:私学兴起的因素:1.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在某些诸侯国里获得了政权,这就增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根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这就是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增进了私学的发展。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兴起的意义: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奉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发明,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1)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①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变化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②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足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③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着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①学术自由,体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称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互相争鸣及吸取。②待遇优厚,涉及予以“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3)历史地位:①增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②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发明精神。③稷下学宫发明了一种杰出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着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激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④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答: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分析涉及两个方面,即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输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输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孔子还叙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种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另首先,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干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孔子即使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4.孟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答:(1)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大丈夫”的抱负人格。他对“大丈夫”的抱负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有崇高的气节,他们绝不像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的顺从。另首先,“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能够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含有高度自觉性。(2)要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培养“大丈夫”的抱负人格的途径重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下列几条: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种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对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特别是在逆境中的磨练。3.存心养性。孟子指出,即使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因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规定,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但凡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答:孟子的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定就是,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照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其教学原则以下: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通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干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干进一步心通,心有所得,达成运用自如的地步。他说:“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对的的方法,这就是规定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因此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2.盈科而进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环节,循序渐进。3.教亦多术教学办法有诸多个,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办法。“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导者,是亦教导之而已矣”。在多个教育方式中,尚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导他,这也是一种教导呢!这是一种激励别人奋发的方式。4.用心致志孟子重视学习的用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别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用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6.《大学》里的三大纲、八条目是指什么?答:《大学》提出了“三大纲”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大纲”。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规定达成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大纲和培养目的。《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大纲”的具体环节。“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典型,提高本身素质。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当是这样。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避免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成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成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规定。只有这样才干“齐家”、“治国”、“平天下”。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答:《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叙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重要叙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阐明教学过程的多个关系。其作者普通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重要涉及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办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恪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另首先,尽管也阐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种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学制与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2)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3.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1)“禁于未发之谓预”——防止性原则(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别,协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激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7)“藏息相辅”:现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四、分析叙述题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答: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种将一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奉献重要有两个:①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整顿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丰富而详实,能够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仁”、“礼”:1、“仁”的思想孔子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他的“仁”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政治上主动规定实施“德政”,缓和阶级矛盾;另外一种是“忠恕”的观念中,这是规定人主动协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2、“礼”的思想孔子的“礼”是就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体现在“正名”思想中。“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因此规定统治者倡导礼教。(二)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叙述涉及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输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输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孔子还叙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种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另首先,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干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孔子即使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三)孔子对教育对象的叙述是一种创举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能够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并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四)教育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种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尚有余力,应去做官。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五)孔子的教学思想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承袭了西周的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但是根据现实的状况作了调节,提出他的“六艺”的教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重视《诗》、《礼》、《乐》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缺点:①无视自然知识的传输;②鄙视生产劳动和知识技能另首先,在教学办法上,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办法:(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重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规定与个别差别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规定,但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性格、才干、志趣等方面差别,以实现共同目的。实现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方面的理解,精确掌握学生的特点。(2)启发诱导这一原则重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主动性间的矛盾的,两者缺一不可。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核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体现。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称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能够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略,但未能以合适的言词体现出来,此时能够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略。(3)学思并重这项原则重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叙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由博返约这项原则重要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主张学生学习的知识要广,但知识面广又必须做到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种中心加以统帅。(六)有关道德教育思想1.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即多个道德准则的基本精神。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致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另外还倡导智、勇、信、义等道德。2.道德教育原则(1)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抱负和宏伟目的,找到迈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解决此问题的核心是要教育学生对的解决远大抱负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抱负与物质享有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规定学生能经受磨练,有恒心。(2)克己内省(自省自克)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种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看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孔子在解决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规定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另外,在解决客观的道德准则与主观的道德思想的关系时,重视主动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恪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规定,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3)身体力行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倡导身体力行,规定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查就能够证明。(4)改正迁善在解决过失和改正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正,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正迁善的过程。要对的看待自己的过失,也要对的看待别人的过失,要允许别人出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用谅解的态度。(七)有关教师的叙述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4.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能够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仅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是教人的前提条件。总而言之,孔子以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必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打破了贵族子弟对教育权的垄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同时还给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出封建思想的界限,其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含有完全的民主性,并且,其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能够从其教育内容中看出,因而,我们在宣扬孔子的主动思想的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局限,扬长避短。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答: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两者的教育思想现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共同点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两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能够通过“化性起伪”,变化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崇高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重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成果。另首先,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似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规定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的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顿“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2)不同之处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孟子必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含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成完善的境地,就能够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含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另首先,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造成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别,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用心致志;而荀子更倡导“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张“思”的作用而无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当作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当作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足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含有较多的客观性。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两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似与分歧的分析,应当说,两者都有值得我们吸取、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点,我们应当取长补短,借鉴吸取。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着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重要就是《墨子》,《墨子》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人所做。其教育思想重要包含下列几个方面:(一)有关教育作用墨家的社会政治抱负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种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能够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叙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阐明“士亦有染”,因此“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着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二)有关教育的目的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含有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规定、思维论辩的规定和知识技能的规定。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规定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规定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规定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三)有关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规定“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其宗旨在于造福全社会。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方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进一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即从已知推未知,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与否对的的三条原则,即着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根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识;“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对的却与否。墨子通过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提炼出了多个思维的逻辑办法,同时又将这些逻辑办法应用于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四)有关教育办法1.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讨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2.发明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发明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3.实践4.量力5.论强力而行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规定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意志不仅是重要的道德品质,并且对知识才干有直接影响,没有在艰辛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意志,就谈不上人的智能。从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墨家教育思想含有本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特别可贵的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施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9.C(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二、简答题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答: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根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典型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兴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以儒家典型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替代自由讲学,课本知识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长句古训替代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二)兴办太学实施设太学养士,这是贯彻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环节。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三)建立察举制度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贯彻,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答:人性学说是董仲舒叙述教育作用的理论根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对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干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当。可见,他把教育当作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普通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干成“善”。董仲舒有关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重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用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着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下列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极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能够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能够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当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2)教育的培养目的王充抱负的培养目的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着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普通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另首先是文才,再另首先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普通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3)教育内容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但凡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4)论学习1.学知与闻见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含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辩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2.思考与求是针对当时的人迷信课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查。3.问难与距师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锋利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普通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责问,提问者是通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见解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能够是圣贤。阐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对的,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认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倡导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含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选择题10.A二、简答题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答:(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方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的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唐承隋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施偃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后来,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办法1.科举考试的程序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重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予以及第、出身的资格。普通秀才每年取一二人,明经大概十取一二,进士则百取一二。考试录用后尚不能直接授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入仕。2.科举考试的科目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其中经常举办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3.科举考试的办法唐代科举考试的办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规定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造成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原则和办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办法。(四)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数年,阐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科举制现有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主动作用不小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后被社会所裁减。其消极作用重要是: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无视了学校教育;科举制含有很大的欺骗性;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答:(1)性三品: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含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两者之间完全对应。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性的具体内容有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具体内容则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以仁德为主,对应也产生上品之情,动而适中,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仁德有所局限性或有所违反,七情也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下品之性为恶性,违反仁德,直情而行,不加控制。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2)教育的作用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虽也含有五常之性,但气质太坏,总是违反封建道德原则,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含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按封建伦理道德原则来教育改造他们。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原则格格不入,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典型是最佳的教育内容。可见,韩愈首先必定了教育在增进人性变化中的主动作用,另首先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位内发生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仅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并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答:韩愈被称为“儒学的卫道者”,教育思想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倡导尊师重道,他在《师说》中具体叙述了有关教师的许多见解,不仅分析教师的意义、任务、规定,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1、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韩愈认为,儒学之因此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肩负传输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他极力倡导重振奋师道。师与道是亲密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3、以“道”为求师的原则韩愈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原则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至于出身、年纪、资历、国别等等,都不是择师的原则。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互相为师。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特长者,皆可觉得人师表。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能够互相转化,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是一种否认。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选择题(解析:集贤殿书院是唐朝的皇家图书馆)二、简答题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重要内容。答: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兴学内容重要有三: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应是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这项方法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合,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庆历新政实施但是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某些改革方法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其具体内容重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一是设立学官全权负责管理本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含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根据的原则教材。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内容重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及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畴上,都远远地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它升外舍。第三,扩建太学。崇宁元年营建太学之“外学”专处外舍生。外舍生经考试合格补入上舍、内舍后,方可正式进入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崇宁时期的画学是中国古代惟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由于天下已普遍设学并实施三舍升级制度,崇宁三年罢科举,士人全部由学校升贡。后来又间行科举,与舍选并行。宣和三年恢复科举旧制,但太学仍保存崇宁定制。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答:(1)“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具体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称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统计,每月由任课教师举办“私试”,每年由学校举办“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办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别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安石的久远目的是逐步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2)历史意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主动作用,并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答:“苏湖教学法”是批示“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瑗是北宋着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重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的;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含有特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能够主治一科,兼学其它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4.宋代书院产生的因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答: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开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1)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下列几点: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久处在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状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弥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合。第二,朝廷崇尚儒术,激励民间办学。宋初倡导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开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予以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这些支持无疑是增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的讲经方式。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能够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对社会的教学研究场合。(2)书院含有下列教育特点: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书院既是一种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克拉玛依考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
- 水果库房配送合同范例
- 旅游与酒店合同范例
- 关于策划合同模板
- 正规运输合同范例及
- 委托产品运输合同范例
- 2024年重庆客运资格证在线考试
- 木桨厂设备出售合同范例
- 抵押按揭车合同范例
- 广场出售商品合同模板
- 中央企业商业秘密安全保护技术指引2015版
- 0417 教学能力大赛 公共基础《英语 》教学实施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
- 校园及周边重点人员排查情况表
- mbti性格测试题及答案(十篇)
- 钢筋加工厂龙门吊的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 方太销售及市场营销管理现状
- Module9 Unit 2 课件-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蔬菜栽培的季节与茬口安排-陇东学院教学提纲
- 三年级《稻草人》阅读测试试题附答案
- 《新闻学概论》第十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