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选择题要点专练(原卷+答案)押题角度1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下表为1751~1830年间英国离开农村流向城市人口总数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英国()1751~1780年1781~1790年1801~1810年1811~1820年1821~1830年7.5万7.8万13.8万21.4万26.7万A.农业生产呈现出衰退趋势B.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C.社会转型的条件渐趋成熟D.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2.19世纪初,“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并“期盼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的美国男工发现“希望化为泡影”,因为没有技术的“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妇女地位的迅速提高C.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D.工厂制度的逐渐形成3.18世纪英国的人均消费指数徘徊在57~60之间,19世纪中期上升到100左右,城市里也逐渐地出现了咖啡店、小酒馆、剧院、音乐厅、浴室等供市民特别是中产阶层消费的服务场所。这反映了英国()A.殖民掠夺提升民众生活水平B.工业革命推动市民生活变迁C.消费增加促使第三产业兴起D.生活方式改变加剧阶级分化4.18至19世纪中期,英国各郡女子独立走进劳动力市场的年龄逐渐降低。1866年,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请愿要求妇女参与选举。这些现象()A.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B.根源于产业革命C.体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加剧了贫富分化5.《家,甜蜜的家》是19世纪初的一首歌曲,它令当时和后来的许多英美资产阶级动情陶醉。对他们而言,家不仅意味着豪华住宅和高雅、时尚的摆设,还是“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这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革命扩展B.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D.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6.在19世纪的美国,女性往往被认为是在家庭领域中崇尚虔诚、顺从、纯洁、持家的“真正的女性”;但在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至此,“职业女性”与“真正的女性”逐渐分道扬镳。导致“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制度的废除B.女性具有道德优势C.女权运动的兴起D.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押题角度2工业革命能源结构的影响7.1784年,瓦特制成新式蒸汽机。瓦特的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第二个客户是威尔金森的钢铁厂,蒸汽机被用来控制风箱以保持熔炉空气的恒定供给。到1815年,英国已拥有几千台新式蒸汽机。由此推知()A.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B.蒸汽动力适应了经济发展C.英国普遍建立了工厂制度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8.如表是英美德三国能源转型关键时间节点。由此可知()国家煤炭系统石油系统天然气系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英国1560年之前1619年(49.1%)1926年1971年(48.5%)1970年未完成1973年(11.1%)美国1850年前1885年(50%)1910年前1950年(38.4%)1925年未完成1973年(30.1%)德国1815年1853年(49.6%)1954年1972年(46.1%)1971年未完成1973年(8.7%)(注:括号内数字为特定时间点相关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A.煤炭的推广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B.石油的开采利用仍在发挥重要作用C.天然气取代了煤炭和石油的地位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新能源开发9.“20世纪初,煤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1928年,据统计,它仍占世界能源生产的75%,而石油占17%,水力大约占8%。”造成石油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大战对能源的需求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电力的广泛应用D.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押题角度3工业革命对德国的影响10.19世纪以前,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主要有实科中学和工业学校。19世纪初德国开始建立多科技术学院,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营业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伙计、帮工和学徒有进入进修学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的义务,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形成。德国的职业教育双元制()A.以适应工业化进程为出发点B.促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成为教育与经济结合的开端D.致力于满足民众教育诉求11.19世纪以前,德国长期处于民族分裂和经济落后状态。1834年开始,德国经济在几十年内维持着持续增长势头。1910年德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1913年,德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这一时期的德国()A.拥有世界上最为广阔的殖民地B.技术的创新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C.分裂与割据阻碍了经济的腾飞D.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经济发展12.19世纪中期,德国大学调整原有专业规模和结构,大幅缩减神学、法学等传统学科,扩大医学和哲学学科,创设新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甚至成立新型的商业和工业大学。这折射出当时德国()A.国家统一推动教育发展B.大学教育体制逐步完善C.工业革命助推社会转型D.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13.据统计,德国妇女的就业比例,在纺织业从1895年的43万增长到1907年的53万人,增长比例为23.4%;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也从19%增加到24.8%;在工业和采矿业中,1882年女性劳动力的数量约是113万人,到1907年则超过了210万,增加人数尤其明显。上述变化()A.表明男女平等得以实现B.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建立C.源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D.导致工人阶级处境恶化押题角度4工业革命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4.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欧洲近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都会发现一种强烈的矛盾,那种极端的唯物思潮,过度刺激的享受,使感觉与精神受到不抵御的压力,而“逃遁在幻想内”的心理反应亦随之产生。该流派的出现源于()A.社会剧变导致理性幻灭B.工业文明暴露尖锐矛盾C.战争危机造成精神创伤D.垄断时代产生虚无主义15.1789年,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扫烟囱的小男孩》中描述到“我母亲死的时候,我还小,我父亲把我卖给了别人,我当时还不大喊得清‘扫呀,扫呀’,就这样白天扫你们的烟囱,晚上在烟灰里睡觉。”诗人意在抨击()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B.阶级矛盾尖锐对立的现实C.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D.工业化中人性关怀的缺失参考答案1.C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农村流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有助于加快推进英国城市化进程,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1765~1830年间的英国正值工业革命期间,农业机械化取得长足进步,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排除A项;表中信息是农村流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未提及劳动力是否剩余,排除B项;据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农村流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主要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圈地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D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度下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并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使得妇女因为“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妇女大量进入工厂,没有涉及国际工人运动,排除A项;妇女的地位提高是一个过程,19世纪初妇女的地位并没有迅速提高,排除B项;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3.B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咖啡店、小酒馆、剧院、音乐厅、浴室等供市民特别是中产阶层消费的服务场所,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市民生活的改善和变迁,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而非殖民掠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第三产业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分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B根据材料可知,18至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展,促进英国女子逐渐走向社会,参与政治的意识增强,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妇女要求参政,无法说明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排除A项;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强调妇女地位的变化,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D据材料可知,时间大致应是1800~1820年左右,此时和后来许多英美资产阶级陶醉的是既有豪宅和时尚摆设(其实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果实),也有“枪林弹雨里的一片和平净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成果以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曲折发展及成就),且D项从经济根源上还是A项深入进行的一个经济条件,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扩展,既片面又不够深刻,排除A项;工业革命创立巨额财富,但工人阶级相对贫困,贫富差距逐渐扩大,消费水平的大幅提升也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但都与题干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6.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的工业化也相继推进,女性也因此走上了工作舞台,因此出现“19世纪上半叶的北方,女性却被视为具有天然道德优势而成为工厂首选”的现象,说明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项正确;美国废除奴隶制度是在南北战争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非女性道德优势,排除B项;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40年代末,终于20世纪20年代,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B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瓦特制成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领域后,蒸汽机使用增加,进而适应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据材料“瓦特的第一个客户是阿克莱特的纺织厂,纺织厂用蒸汽机来泵取瀑布的水到浆轮上”可知瓦特蒸汽机第一次应用于棉纺织厂,不能得出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排除A项;工厂强调管理,材料反映的是技术发明应用于生产并没有涉及管理方面,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依赖工匠的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特点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虽然英美德三国先后完成了石油能源转型,并在能源总消费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B项正确;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排除A项;“取代了”说法绝对,天然气没有取代煤炭和石油的地位,排除C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属于常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B项。9.D根据所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带动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因此造成石油比重上升,D项正确;当时没有世界大战,排除A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可能是蒸汽动力的火车,因此不够准确,排除B项;电力与石油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有所发展,形成了职业教育双元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以适应工业化进程为出发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排除B项;C项“开端”说法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材料也没有民众教育诉求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1.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主要结论: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德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大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工业产量和对外贸易额仅次于美国,这说明德国技术的创新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B项正确;当时的英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广阔的殖民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分裂与割据的信息,排除C项;德国统一后,实行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12.C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德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学科调整以及新型高校的出现就是这一经济社会转型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C项正确;德国19世纪70年代才统一,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大学的学科设置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并不能体现整个教育体制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D项。故选C项。13.C据材料“德国妇女的就业比例,在纺织业从1895年的43万增长到1907年的53万人,增长比例为23.4%……”,可知德国女性在工业和采矿业中的就业数量不断增加,是因为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C项正确;仅从材料内容无法得出男女平等得以实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德国女性就业数量不断增加,不能体现推动代议制民主建立,而且德国于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工人阶级处境,排除D项。故选C项。14.A根据材料“逃遁在幻想内”可知,浪漫主义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其出现源于社会剧变导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核电用钢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垂直推拉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孔织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电镀前处理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热水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机支付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高压HPP灭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液氨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员工入股合同(美容美发)
- 外墙保温劳务分包合同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课件)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