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对党八股(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1.《反对党八股(节选)》同步练习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
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因为中国原有语汇不够用,现在我们的语汇中就有很多是从外国吸收来的。例如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现在中党八股毒太深的人,对于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下苦功去学,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比如军事指挥员,他们并不对外发宣言,但是他们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这不是宣传是什么﹖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只要他不是哑巴,他就总有几句话要讲的。所以我们的同志都非学习语言不可。
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这种文风,早已存在,但尚未充实,尚未得到普遍的发展。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藏身之所,打倒了党八股,就消灭了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B.在学习语言时,作者反对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反对用古人语言中已经死去的语汇和典故。
C.对于怎样学习语言,作者主张占有、挑选、创新,与鲁迅《拿来主义》中提出的方式相似。
D.由于洋八股和党八股的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无法存在,无法获得充实和普遍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指出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的联系,并表明作者对它们的态度。
B.第二段比较了上海小瘪三和党八股的异同,指出二者都干瘪无味,面目可憎。
C.文中主要从语言特点上阐明党八股的危害,并提出了解决语言无味的三种途径。
D.文章最后总结全文,阐明抛弃党八股,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重大意义。
3.根据原义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上学时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造成了语言的无味,不丰富,不生动活泼,对此作者持反对态度。
B.对于如何学习外国语言,作者认为不能盲目,应该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适用的东西,新鲜的语言。
C.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就是做宣传工作,教员、新闻记者、文艺作者和工作干部都是宣传家。
D.作者强调革命党要为群众办事,就应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不学习,就办不好,宣传也不受群众欢迎。
阅读《反对党八股(节选)》,回答问题。
文本略
4.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作者在阐述党八股每条罪状时使用了什么写作思路?
6.本文语言生动活泼,主要体现在哪里?
7.本文论证方法多变,形式生动多样。文章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何效果?
8.解释“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一句中“瘦”的含意,分析其实际表达效果。
9.结合选文意思,“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会给本国语言带来怎样的问题?
10.“可是怎么敢看呢?”这句话中的“敢"字用得很好,为什么?
11.“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这句话中,“无赖"能否换成“无聊”?为什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埋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兵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问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哀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修辞立其诚”在当今仍有价值,“诚"则是指真,“立具诚”则是要坚持真实性。
B.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中又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C.党八股文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主要和首先的任务是禁绝一切空话。
D.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强调为文要真,材料二强调为文要言之有物,都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B.哲学和科学都能揭示客观规律,文学不表现客观规律,所以文学不符合名实一致的要求。
C.“静因之道"与列宁的“辩证法要素”都认为,要彻底避免主观因素对客观世界的干扰。
D.材料二中“懒婆娘的要脚"是表象,结果是群众不想看,危害是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14.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B.材料一逻辑严密,层次清晰。采取递进式论证结构,将“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
C.材料二语言严谨,周密且生动活泼,引用谚语歇后语等群众语言,使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D.材料二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1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6.这是网上一幅关于“标题党"的漫画,请结合文本中的观点分析“标题党”的危害性。
《标题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材料二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以前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
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1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比喻读之令人生厌的党八股文章,对其文字冗长、内容空洞的文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B.“下决心不要群众看"“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这两句话深刻揭示了党八股文风的严重危害。
C.“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D.“我们应该研究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作者提出这主张的现实原因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打仗很多,工作繁忙。
18.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多处运用设问和反问,引起人们对文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把相关论述步步推向深入,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
B.文章将斯大林发表的一篇演说和《解放日报》上的社论进行比较,意在肯定《解放日报》社论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C.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多处运用人民群众口头流行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歇后语、俗语等,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D.文章举《资本论》的例子,意在说明写文章要看实际情形,关键是要言之有物,而不是都以短为好,这样使论证更加严密。
19.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文艺工作者只要熟悉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做好了解人、熟悉人这一工作,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B.材料二指出人民生活存在着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源泉。
C.材料三首先论述了语言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语言是表现思想、创造形象的最基本的工具。
D.材料三运用类比论证,把文学上的语言运用和画家的颜色调配进行类比,意在论证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0.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1.针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材料二、三提出了哪些主张?请简要概述。
三、选择题
2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作残酷斗争;一个叫作无情打击。
C.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
D.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通过公井、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____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C.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D.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2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C.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五、填空题
2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中华戏曲种类多,京剧老调是(精粹/精炼),舞刀弄枪真功夫,舞台演绎世间事,字正腔圆唱百态。
②媒体报道许多地方一窝蜂地搞所谓的特色小镇,折射出的则是一种(轻重倒置/本末倒置),没有独具特色的“核”,只有投资炒作的“壳"。
③《红楼梦》里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经济关系是那样的错综复杂,真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洋洋大观。
④考古工作者经过多次考察和(周密/缜密)的安排,终于发掘了二号兵马俑坑。
六、判断题
27.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炉火正旺,半个小时不到,锅内已经沸腾了,李艳着急地喊道:“赶快来个釜底抽薪,否则水要沸出来了!”()
②假如一个人德行有问题,小则影响单位,大则祸国殃民。()
③现实中,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人讨论同个问题,因为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差异,对牛弹琴,让争议沦为口水仗。()
④我们要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众口难调,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⑤日本乒乓球公开赛结束了全部项目的争夺。在这场堪称东京奥运会预演的对决中,我国乒乓健儿发挥出色,勇夺五项桂冠得胜回朝。()
⑥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大家都向往这么一个安静闲适的纯净地方。()
参考答案:
1.B2.B3.A
4.这篇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阐明了抛弃党八股、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的重大意义,是一篇声讨党八股的战斗檄文。5.从对每一条罪状的剖析来看,基本上是按照先提出问题(摆情况),然后分析问题(挖根源、揭目的、论危害),最后解决问题(提办法)的思路来安排的,有条不紊,逐层深入。
6.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谚语,例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歇后语,例如“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成语,例如“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对牛弹琴”“莫名其妙"“津津有味”“祸国殃民";文言词语,例如“得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艾滋病防控形势
- 英语学习初中知识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2周《诗两首》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门窗保护施工方案
- 无痛分娩健康教育
- python考场安排案例
- paint造句简单而短
-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执法培训
- 2024新版浙教版教材
- (新版)艾灸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可编辑范本
- DB3502-T 141-2024 城市道路开口设置指引
- 工厂车间生产工艺培训
- DB4202T 39-2024 城市桥梁与隧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 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题库165题及答案(高中)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珍爱生命》教案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题集
- 政府、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