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楦-楦高与脚高的关系_第1页
鞋楦-楦高与脚高的关系_第2页
鞋楦-楦高与脚高的关系_第3页
鞋楦-楦高与脚高的关系_第4页
鞋楦-楦高与脚高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五积件脚楦宽高的关系楦底宽与脚底宽的关系楦高与脚高的关系楦底宽与脚底宽的关系楦底宽:是指楦底样上脚特征部位点的宽度。楦底样板外形是依据脚印图设计;楦底宽度是依据脚宽度确定;楦底造型是依据脚底动态特征实现的。一、楦底宽与脚底宽关系通过对脚印图分析知道:脚印图轮廓宽:脚印宽+边距宽,那么楦底宽度取在什么位置合适?如取在脚印位置,由于骨骼支撑而形成,不包含脚肌肉在内,这种宽度会造成鞋子挤脚、无法穿着。如取在轮廓线位置,这包含着脚最大肉体,这种宽度造成鞋子不跟脚、太空旷,无法穿着。楦底宽度要取在脚印线与轮廓线之间。脚印线与轮廓线间是边距宽,究竟取多少边距合适?应考虑脚关节活动量、肌肉可被压缩量或膨胀量以及外形美化处理等因素进行适当取舍,见上图。二、中间型号楦底样板宽度确定设计楦底样时,首先设计出中间号、中间肥瘦型楦底样板,然后再利用等差变化,扩缩出不同肥瘦型样板和不同长度号样板。下面是设计一组男子250楦(三型)和女子230楦(二型)楦底样板参考数据。见表9;三、楦底的凸凹度据长宽数据设计出来的楦底样板是一个平面板,脚底板却是一个凸凹不平曲面,因此楦底面就要在楦底样板的范围内仿制出脚底板的形态。为加工使用方便.一般楦底面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前掌呈突起状态;底心呈凹进状态;后跟也呈突起状态。观察脚前掌,跖趾部位是凸起的.中心部位是凹陷的.但在脚受到压力时.前横弓消失、肌肉和脂肪等组织就会堆积在脚底。鞋楦前掌设计成凸起状态,就是为能容纳这些肌肉组织。楦的前掌有投有凸度.与脚的舒适感有关,如果赤脚在平地上走路.也能行走,但脚的两个跖趾关节是受力点,会感觉到“碚脚”、不舒服;穿鞋是为了保护脚的健康,楦前掌有凸度.鞋底就会有凹度,就会有容纳脚雇脂肪的余地,此时与脚接触的是一个受力面,人体的重力被分散了.减轻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脚的感觉就会舒服些。楦的前掌凸度过大会怎么样呢?在楦底宽度确定的条件下,如果凸度过大,在围长不变时就会显得楦型瘦长,看上去很美,但是穿起来就会出现问题。脚被挤在狭小的空间.前横弓就会下塌,成为一种反弓状.长久下去就会对脚造成伤害.甚至丧失正常的生理机能。四、楦高与脚高的关系楦高与脚高比较,要从拇趾高度、楦背高度、后跟突度点高度以及前后跷高度来分析。一、拇趾高度与楦背高度鞋楦的特征部位点高度肯定要比脚高,否则就无法穿用。在脚背一线,通过控制拇趾高度、第一跖趾关节高度、前跗骨突点高度,设计楦体背中线。楦头厚度与脚拇趾高度有关。在脚型规律中,拇指高度占脚长的8.54%,男250,脚高21.35mm,女230’脚高19.64mm。在应用时,男素头檀的头厚为20mm,女素头楦的头厚为165mm,两组数值都比脚的高度小,这会不会造成磨脚呢?其实,两者测量点不同,测量楦头厚度时,测量位置在脚趾端点,从楦体背中线上看,自脚趾端向后是一条逐渐上升的线,在拇趾高度测量点位置上,楦体高度已超过拇趾高度,所以不会造成磨脚。一般要求楦背在趾甲高度处多出约3mm,见图34。五、后跟突点高度楦的后跟突点高度也应高于脚的后跟突点高度,这样楦体由后容差所形成的空腔就能包容住脚后跟,使鞋穿起来跟脚。脚的后跟突点高度占脚长的8.68%,楦的后跟突点高度占脚长的8.日%,楦高略大于脚高。在实测后跟突点高度时,一般的鞋楦都没有考虑鞋垫的厚度,但是美国的运动鞋楦,就加进了鞋垫的厚度,所以测量楦的后跟突点时要引起注意。六、前跷与后跷高度楦底面并不是一个简单曲面,除具有凸凹度外,还有一定跷度。当楦后跟在水平面上垫起一定高度,前掌与水平面夹角,称作前跷角,简称前跷,楦底前端点与水平面的直距离称作前跷高;楦后身与水平面夹角称作后跷角,简称后跷,楦底后端点与水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作后跷高。后跷高也就是楦跟高,不同于鞋跟高。鞋楦前后跷变化不是简单杠杆作用,但有的规律可循。楦的前跷与后跷参见图3-35。如图所示,在楦后跟每抬高10mm下,鞋楦前跷下降1mm,着地部位点w向前移动1mm。鞋楦楦面展平实训教学目的知识点:了解楦面特征,为鞋样设计奠定基础。

能力点:学会半面版复制与展平的方法。

教学工具:鞋楦、美纹纸、纸板、刀具、尺子、笔与橡皮等教学内容:

贴楦方法;楦面展平方法;半面版处理方法。鞋楦楦面展平实训贴楦操作:(教师演示5分钟)1、对齐中线贴胶带(背中线、后弧中线)、底棱线贴胶带;2、从前向后贴半面楦面(外踝),胶带压半。3、标画设计点(线)。学生操作(15分钟)

展平操作:(教师演示3分钟)1、从前向后揭下胶带,前尖底棱与后弧底棱打剪口2、沿OV、OH部分剪开,看翘角;3、顺序展平在纸板上。

学生操作(17钟)半面版处理:(教师演示15分钟)

连接控制线;后弧处理;沿处理后边沿剪下。

学生操作(25钟)楦面里外踝比较:(教师讲解10分钟)

贴里踝-展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