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鼎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鼎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鼎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鼎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订版)鼎城区人民政府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域概况 1第二条规划目的 1第三条指导思想 1第四条规划范畴 1第五条规划期限 1第二章土地运用现状 1第六条土地运用现状规模和构造 1第七条土地运用效率 2第三章土地运用战略和规划目的 2第八条土地运用战略 2第九条土地运用规划目的 2第四章土地运用构造调节 3第十条总体构造 3第十一条农用地构造 3第十二条建设用地构造 3第十三条合理开发运用其它土地 4第五章土地运用分区 4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 4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6第六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7第十六条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7第十七条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7第十八条对基本农田实施永久保护 8第七章生态保护用地规划 8第十九条生态红线划定 8第二十条重要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 9第二十一条土地生态建设及环保方法 9第八章建设用地规划 9第二十二条城乡统筹发展用地布局 9第二十三条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11第九章土地运用重点工程 11第二十四条统筹安排重点基础设施用地 11第二十五条重大产业项目用地 12第二十六条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13第十章中心城区及斗姆湖街道土地运用规划 13第二十七条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及调控目的 13第二十八条土地运用构造调节 14第二十九条土地运用分区 14第三十条中心城区控制线范畴 15第三十一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划定与规模 15第三十二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土地运用现状 15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调控目的 15第三十四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土地运用构造调节 15第三十五条斗姆湖街道土地运用规划 16(一)区域概况 16(二)土地运用现状 16(三)土地运用调控目的 16(四)土地运用分区 16第十一章乡镇土地运用调控 17第三十五条乡镇土地运用调控重点和规定 17第三十六条各乡(镇)土地运用控制指标 17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方法 21第三十七条行政管理方法 21第三十八条经济方法 22第三十九条技术手段保障 22第四十条政策方法 22第十二章附则 23第四十一条规划文献 23第四十二条规划实施 23第四十三条规划解释 23第四十四条规划效力 23

附件1、常德市人民政府有关批复《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请示2、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有关转呈《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进行批复的请示3、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审核意见4、有关厅局有关《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订版)的审查意见5、厅局会会议纪要及签到表6、厅局会意见修改阐明7、规委会纪要8、专家审查会议纪要9、鼎城区国土资源局有关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改听证会会议纪要10、鼎城区有关职能部门有关《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订版)审查意见11、《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订版)听证公示材料12、有关明确县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编几项具体工作的告知(湘国土规办发[]15号)13、规划调节完善有关影像资料附表1、鼎城区重要指标控制表2、鼎城区-土地运用构造调节表3、鼎城区重要规划控制指标分解表4、鼎城区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5、鼎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统计表6、鼎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7、鼎城区-土地整顿复垦开发重点项目表8、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土地运用构造调节表9、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10、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统计表附图1、鼎城区土地运用现状图2、鼎城区土地运用现状图3、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图(-)4、鼎城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鼎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6、鼎城区土地整治规划图(-)7、鼎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8、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土地运用现状图9、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土地运用规划图(-)10、玉霞、红云、郭家铺街道办事处土地运用规划图(-)11、斗姆湖街道办事处土地运用现状图12、斗姆湖街道办事处土地运用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域概况鼎城区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沅水尾闾。地处东经111°27′~112°11′,北纬28°35′~29°23′之间。东接汉寿县;南连桃江、安化县;西邻桃源县;北抵临澧县;东北隔澧水望安乡;常德市武陵区与鼎城区治原武陵镇毗连,将鼎城区境分为南北两块。末,全区总人口81.92万人,其中城乡人口37.12万人,城乡化水平45.31%。全区生产总值238.54亿元,比上年增加10.5%,总量居全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3.1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70.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3.26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1.92:34.82:43.26。财政总收入14.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毕193.46亿元;城乡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4185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099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0:1。第二条规划目的合理拟定规划目的,调节土地运用构造,优化土地运用布局,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运用、整治和保护,为鼎城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第三条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贯彻规划调节完善的规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保护优先、节省集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土地调查和规划评定成果,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定,在保持土地用总体规划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贯彻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土地运用构造和布局,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四条规划范畴规划范畴为鼎城区全区行政管辖范畴全部土地及贺家山原种场和西洞庭管理区,土地总面积2339.60平方公里。鼎城区行政区划调节后,辖1乡18镇4个街道办事处,涉及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蒿子港、十美堂、中河口、牛鼻滩、韩公渡、周家店、石公桥、镇德桥、石板滩、蔡家岗、灌溪、双桥坪、谢家铺、草坪、黄土店、花岩溪、尧天坪、石门桥18个建制镇,玉霞、红云、郭家铺、斗姆湖4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红云街道)。第五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基期年为,为修改基期年,为规划目的年。第二章土地运用现状第六条土地运用现状规模和构造末鼎城区土地总面积为233960.42公顷,各类用地构成以下:农用地面积189902.6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1.61%,其中耕地面积87236.35公顷,占37.29%;园地面积5754.05公顷,占2.46%;林地面积68775.83公顷,占29.40%;其它农用地面积28136.38公顷,占12.03%。建设用地面积28848.8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2.33%,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0811.20公顷,全区土地总面积占8.89%;交通水运用地7621.61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26%,其它建设用地面积416.03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0.18%。其它土地面积15208.9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50%。其中水域面积14562.35公顷,占6.22%,自然保存地面积646.62公顷,占0.28%。表2-1鼎城区土地运用规模与构造表单位:公顷、%地类面积比重农用地累计189902.6181.61耕地87236.3537.29园地5754.052.46林地68775.8329.40其它农用地28136.3812.03建设用地累计28848.8412.33城乡建设用地城乡用地2676.431.14农村居民点用地17526.947.49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607.830.26小计20811.208.89交通水运用地7621.613.26其它建设用地416.030.18其它土地累计15208.976.50水域14562.356.22自然保存地646.620.28总计233960.42100注:数据采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按照部51号文献规定进行转换。第七条土地运用效率,鼎城区土地运用率为93.50%,人均城乡工矿建设用地面积为88.48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391.23平方米,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运用水平有待提高。第三章土地运用战略和规划目的第八条土地运用战略土地开发、运用、整治、保护得到合理统筹,各行各业各区域合理用地得到保障;统筹区域和城乡土地运用,优化土地运用构造和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进一步保护,建设用地节省集约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土地生态环境优良,形成各类用地互相协调、和谐的土地运用新格局。第九条土地运用规划目的(一)“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的到,预计全区GDP达成410亿元,财政收入达成25亿元,人口80.42万人,都市化率达55%以上。(二)耕地、基本农田规划目的到,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601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68570公顷,土地开发整顿补充耕地义务量不低于3303.20公顷。(三)建设用地规划目的到,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7553.27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566.53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8270.77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6406.38公顷以内,农用地转用规模控制在6219.35公顷以内,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813.82公顷以内。(四)人均城乡工矿规划目的到,人均城乡工矿用地规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第四章土地运用构造调节第十条总体构造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用地;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拓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构建土地运用景观风貌。规划到,全区农用地面积增加到191359.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81.17%提高至81.79%;建设用地总规模减少到27553.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12.33%下降至11.78%;其它土地面积减少到15047.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6.50%下降至6.43%。第十一条农用地构造规划期间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的实现的前提下,合理调节农业内部构造和布局,提高耕地面积,合适调减园地、林地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各业。(一)耕地调节到,全区耕地面积为86463.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的37.29%调节为36.96%。(二)园地调节到,全区园地面积达成5494.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2.46%调节为2.35%。(三)林地调节到,全区林地面积达成69594.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29.40%调节为29.75%。(四)其它农用地调节到,全区其它农用地面积为29805.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12.03%调节为12.74%。第十二条建设用地构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推动建设用地的节省与集约运用。协调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以及国家、省、市各级重点项目用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城乡工矿用地需求,其它建设用地按照产业政策合理安排。开展新农村建设,推动村庄整顿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一)城乡建设用地到,全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22566.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8.90%增加到9.65%。1、城乡用地到,全区城乡用地面积为7423.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1.14%增加到3.17%。2、农村居民点用地到,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4295.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7.49%调节为6.11%。3、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到,全区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846.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0.26%调节为到0.35%。(二)交通水运用地到全区交通水运用地面积为4533.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3.26%调节为1.94%。较交通水运用地下降了0.32%,重要因素是在最新的规划数据库中水库水面全部纳入了农用地,而的水库水面(3255.59公顷)则纳入了交通水运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因此造成了较大变化。(三)其它建设用地全区其它建设用地面积为453.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0.18%调节为0.19%。第十三条合理开发运用其它土地(一)水域全区水域面积为14512.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6.22%调节为6.20%。(二)自然保存地全区自然保存地面积为535.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0.28%调节为0.23%。第五章土地运用分区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规划期内将区域范畴内土地划分为9个用途管制区,即基本农田保护区、普通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区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68617.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32%,重要分布在石公桥、周家店、韩公渡和中河口等东北部环洞庭湖乡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区内的普通耕地,应参考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顿、复垦或者调节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者调节的,能够保存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严禁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严禁在基本农田上建房、建窑、建坟、挖沙、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4、规划期内已安排占用耕地的独立建设项目,以及在布局走廊范畴内的交通、水利等线性工程,占用耕地面积不突破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预留规模的,符合规划,按普通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赔偿。(二)普通农地区全区规划普通农地区面积为29820.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19%,各乡镇都有分布。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用地;2、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顿、复垦或者调节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顿、复垦或者调节的,可保存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油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以及不适宜在建设用地区内配备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三)林业用地区全区规划林业用地区面积为69535.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81%。,重要分布在黄土店镇和谢家铺镇等南部乡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2、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节为林地或其它农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节的,能够保存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保需要可转为林地;4、未经同意,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四)城乡建设用地区全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区面积7423.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重要分布在玉霞街道、红云街道、郭家铺街道、灌溪镇、石板滩镇、石门桥镇和斗姆湖街道办事处。用途管制规则:1、该区内的土地重要用于城乡建设,与经同意的城乡规划相衔接;2、区内城乡建设应优先运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3、区内农用地在同意变化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五)村镇建设用地区全区规划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14295.76公顷,占土地总面的7.16%,各乡镇都有分布。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与经同意的村庄、集镇规划相衔接;2、坚持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的原则,激励通过土地整顿,将其它用地区内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向本区集中,严禁在本区以外新增用地用于村镇建设;3、区内农用地在同意变化用途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六)独立工矿区全区规划独立工矿区面积为846.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2%,重要分布在灌溪镇和石板滩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它不适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工业用地;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同意的工矿建设规划;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4、区内建设应优先运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5、区内农用地在同意变化用途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七)风景旅游用地区全区规划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为41.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重要分布在韩公渡、十美堂和花岩溪等乡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于旅游、休憩及有关文化活动;2、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节为适宜的用途;4、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八)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全区规划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为8772.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9%,重要分布在蔡家岗、十美堂和花岩溪等乡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以生态环保为主导用途;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同意的有关规划;3、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节为适宜的用途;4、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保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多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九)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全区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面积为379.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重要分布在花岩溪和尧天坪等乡镇。用途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重要用于保护含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同意的保护区规划;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节为适宜的用途;4、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多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为引导土地运用方向、管制城乡用地建设活动所划定的空间区域,划定允许建设区,开展城乡建设的空间区域;划定有条件建设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限制建设区,限制城乡用地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空间区域;划定严禁建设区,形成以生态与环保空间为主导用途、严禁开展与主导功效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一)允许建设区全区允许建设区规划面积为22566.53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67%。重要分布在玉霞街道、红云街道、郭家铺街道、灌溪镇和石门桥镇等地区。重要管制方法: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确保土地节省集约运用;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变化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节,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节,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同意。(二)有条件建设区全区有条件建设区规划面积902.2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38%。重要分布在灌溪镇和石板滩镇等地区。重要管制方法: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对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2、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拟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毕,经评定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成集约用地规定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节,如需调节按规划修改解决,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同意。(三)限制建设区全区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39.38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6.06%。全区都有分布。重要管制方法: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区域;2、区内严禁城乡村建设,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严禁建设区全区严禁建设区总面积为9152.25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91%。重要分布在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花岩溪镇、十美堂镇等地区。重要管制方法: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保空间,严格严禁与主导功效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严禁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节。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严禁建设用地边界。规划范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严禁建设区,并采用对应的管制方法。第六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十六条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激励运用低丘缓坡地和未运用地,同时应符合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运用年度计划,实施“占一补一”的制度,并依法报批用地。全方面推行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运用。规划期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726.07公顷以内。其它各类用地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激励种植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通过经济赔偿机制、市场手段,提高耕地运用的效益,引导农业构造调节向不减少耕地甚至增加耕地的方向发展。切实贯彻国家生态退耕政策,除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的项目外,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安排新的生态退耕用地;严防耕地灾毁,严禁耕地闲置与荒芜。第十七条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赔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同意占用耕地的,按照“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严禁占用公益林地和坡度25度以上的林地进行土地开发、土地整顿、土地综合整治”的原则,在占用耕地前先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称的耕地。加强对开发整顿补充耕地的管理,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数量。(一)土地整顿复垦开发规划规划期内土地整顿复垦开发项目建设总规模19301.45公顷,实施后补充耕地3303.20公顷。1、土地整顿。规划期内土地整顿项目区面积为15711.74公顷,增加耕地面积为558.29公顷。2、土地复垦。规划期内土地复垦项目区面积为740.2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645.77公顷。在废弃工矿用地复垦过程中,必须先调查土壤环境质量,并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拟定复垦土地的用途。3、土地开发。规划期内土地开发项目区面积为2849.47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为2529.22公顷。(二)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工程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要分布在石公桥、周家店、韩公渡和中河口等东北部环洞庭湖乡镇。重点项目(工程):规划期内土地整顿复垦开发重点项目125个,补充耕地3303.20公顷。其中,土地整顿重点项目51个,增加耕地558.29公顷;土地复垦重点项目25个,增加耕地645.77公顷;土地开发重点项目49个,补充耕地2529.22公顷。第十八条对基本农田实施永久保护依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8570.00公顷。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目的责任制,强化区、乡各级政府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主体责任。1、全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量为不低于68570.00公顷,其中,中心城区(郭家铺街道)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65.6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贯彻到街道、乡镇、村。订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和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层层建立保护网络,将负责人贯彻到人和地块;2、建立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3、开展土地整治和高原则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第七章生态保护用地规划第十九条生态红线划定根据《湖南省主体功效区规划》,鼎城区属环洞庭湖经济区,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鼎城区花岩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十美堂鸟儿洲湿地公园属国家级重点生态功效区。结合本次鼎城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初稿),共划定生态红线保护面积362.09平方公里,具体涉及:水源修养功效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22.70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效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0.9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功效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151.4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5.64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151.96平方公里(核心区和缓冲区累计87.73平方公里);森林公园42.95平方公里;湿地公园16.96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14.25平方公里),其中一级管控区面积为89.20平方公里,二级管控区总面积为272.89平方公里,将其一级管控区全部划定为严禁建设区。第二十条重要生态用地规模和布局(一)自然保护区用地布局强化对现有的国家级鸟儿洲湿地公园,省级花岩溪自然保护区,区级“高老柏”、冲天湖自然保护社区和“牛蒿”湿地保护社区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加紧对其它残存自然生态系统的急救性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用地实施特殊和严格的保护。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成208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成8.89%以上。(二)饮用水源保护区用地布局加强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结合《常德市水功效区划》,将其中一级区划中的保护区、二级区划中的饮用水源区划入生态红线保护范畴。涉及:渐河鼎城保护区和枉水源头鼎城保护区等两个一级区划保护区;五里溪、五溪、超美、跃进、沧山等5座大中型水库为二级区划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水源保护区范畴内的土地实施用途管制,严禁在保护区范畴内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以及含放射性和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限期治理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对现有造成水源污染的公司应限期搬迁,果断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到,水源保护区面积达成107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成4.57%以上。(三)瞻仰景观休闲用地布局加大对现有区内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太阳山风景名胜区、甘泉寺、天子义岗、吉祥寺佛教文化工程、龙门古洞等旅游景区和森林公园的保护力度。严禁不符合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主导功效的土地运用行为以及各类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增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面积达成47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成2.00%以上。第二十一条土地生态建设及环保方法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用地面积达9734.35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15%。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及区域1000公里以上江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的源头汇水区、重要水源修养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法律法规严禁建设占用的其它区域,实施严格保护,严禁各类建设开发。第八章建设用地规划第二十二条城乡统筹发展用地布局规划期内,城乡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重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有所减少,城乡用地构造进一步优化。规划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566.53公顷以内。(一)优化配备城乡用地发展空间到全区城乡工矿规模控制在8270.77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城乡用地4973.09公顷。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推动新型城乡化,进一步优化全区城乡空间构造,形成“一核三轴六组团”的城乡空间格局。一核:即中心城区。突出城区承载能力与综合服务功效的提高,打造常德都市新中心。加紧城区扩容提质步伐,推动阳明湖、空港新城和临江棚户区改造三大板块建设。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交通、商贸、休闲等方面的功效,提高城区品质,提高城区综合承载力和居民生活舒适度。加强对城区的都市管理,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主动推动森林都市、海绵都市创立。三轴:即沅澧快速干线城乡发展轴,二广高速沿线城乡发展轴和沿澧水滨湖城乡发展轴。以沅澧快速干线为发展轴,串联沅水和澧水流域沿线城乡,打造鼎城连通南北的重要空间发展轴。以二广高速沿线为发展轴,有效加强与市域范畴内各县市城乡及周边地州市的联系,打造鼎城对外联系发展轴。以沿澧水滨湖地区为发展轴,加强洞庭湖城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城乡发展空间。六组团:灌溪组团、花岩溪组团、周家店组团、蒿子港组团、谢家铺组团、牛鼻滩组团。灌溪组团以灌溪镇为中心,重要涉及灌溪镇、石板滩镇、蔡家岗镇,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打造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含有区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花岩溪组团重要涉及花岩溪镇、尧天坪镇,重点发展林业经济和旅游经济,打造特色林产业、休闲生态旅游、红色文化旅游长廊。周家店组团重要涉及周家店镇、石公桥镇、双桥坪镇、镇德桥镇,重点推动当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蒿子港组团重要涉及蒿子港镇、十美堂镇、中河口镇,重点推动滨湖特色小城乡建设,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以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为龙头的美丽乡村旅游业。谢家铺组团重要涉及谢家铺镇、草坪镇、黄土店镇,重点加强农产品商贸、仓储、物流功效建设,发展大型竹木加工业和民营经济,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牛鼻滩组团重要涉及牛鼻滩镇和韩公渡镇,重点发展大湖经济,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和当代化的蔬菜种植基地。(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调控到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14295.76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1218.00公顷。规划期内缩减农村居民点规模3990.02公顷。以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实施精确扶贫、精确脱贫战略,主动引导村庄紧凑发展、集中建设,合适预留集镇和中心村发展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风貌改造。重点保障乡村道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农村生活垃圾解决设施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用地。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控,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省水平: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结合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严格执行省政府人均住宅面积等有关原则,控制农民超用地原则建房,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果断避免产生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和新的一户多宅现象。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现在,鼎城区没有明确具体的宅基地退出赔偿制度,造成某些村民因历史因素本身已拥有多宗宅基地,在儿女长大需分户建房时,父母不乐意把已使用的超出原则的宅基地安排给儿女建房,造成了农村社会矛盾;诸多农民传统的宅基地私有观念浓厚,认为宅基地是私有的,千方百计地批地建新居,新屋建成后不拆旧房,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闲置浪费。建立节省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制订宅基地管理考核方法。实施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成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时公布。(三)合理布局独立工矿用地到全区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46.84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用地247.9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122.90公顷以内。合适满足已有独立建设用地及采矿用地中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改扩建用地需求;重点保障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污水解决工程、电力设施以及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需求。第二十三条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一)交通水运用地到全区交通水运用地规模控制在4533.55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交通水运用地控制在511.12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289.65公顷以内。以建设“斗姆湖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加紧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市域快速干线、水运等当代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公铁水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东西向”配合省市抓好黔张常铁路、常岳九铁路建设,与九景衢铁路共同构成东达沪杭、西联成渝的长江南岸重要铁路干线;“南北向”配合省市主动推动洛湛铁路、石长铁路复线、长益常城际轻轨等项目建设,形成联通成渝、长株潭、北部湾等都市圈地区快速通道,实现鼎城区东西南北铁路动脉的大畅通;同时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体系,加紧对外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以市城区为中心“一环六线”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区域快速干线网,推动沅澧快速干线、双蔡线、丁马线、谢阳线、陬鄂线等工程建设;加紧推动航道整治,提高航道等级原则,提高沅澧水通航能力,实现与湘江航道以及洞庭湖、长江等的对接。以水利保障体系为核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提高鼎城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运用能力、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能力,加紧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加紧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新建、扩建灌区工程,重点完毕枉水大灌区及其它平原灌区与山区灌区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推动灌区末级渠系、排灌设施更新改造。同时加强河湖水域的管制,严禁围湖造地,严禁围垦河道,对居住在行洪河道内的居民,本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外迁,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大型骨干公司,应当列为防洪重点,确保安全。凡划入河道管理范畴的土地,土地使用者必须服从河道防洪安全的需要,恪守河道、堤防管理的有关规定。(二)其它建设用地到全区其它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53.19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其它建设用地控制在72.78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14.93公顷以内。围绕花岩溪、鸟儿洲保护与运用,构建以休闲、度假、体验、观光为内核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着力打造“一区、五园、八景”旅游发展格局,增强鼎城文化旅游吸引力。新增其它建设用地重要分布在蔡家岗镇、花岩溪镇、十美堂镇。第九章土地运用重点工程第二十四条统筹安排重点基础设施用地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体系。(一)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工程1、铁路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石长铁路复线、长益常城际铁路、黔张常铁路、常岳九铁路。2、公路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完毕常岳、常安、东常高速公路鼎城段建设,形成以市城区为中心“一环六线”高速公路网络。快速干线:沅澧快速干线、黄土店-花岩溪-桃花源快速干线、四号、五号、六号和七号大道、谢阳线、丁马线、双蔡线、陬鄂线等。县乡道路:完毕500公里农村公路和150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改造乡村危桥101座,县乡道维修,农村客运班线改造。交通枢纽:新建斗姆湖交通枢纽,实现高速铁路站、高速公路站、空港集散站、城乡客运中转站、都市轨道交通站、城乡公交站等多式联运,打造泛湘西北区域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隧道桥梁:沅江过江隧道、鼎城大桥,武陵大桥桥头改造,规划沅水五桥、六桥建设。运输站场:新建1个一级站场、1个二级站场、10个五级站场、农村客运招呼站等。3、港口码头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蒿子港和斗姆湖千吨级客货码头。(二)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易涝区治理工程,水利血防工程,都市防洪工程,洞庭湖三期治理,引调提水工程等。河湖治理:中小河流域治理,农村河道整治工程,河湖连通工程,内湖及撇洪河治理,沅水干流治理,水系生态综合治理等。排灌工程:山区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平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排灌设施更新改造等。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升级工程,饮水水源地建设等。新建水库:枫香坳中型水库,小Ⅱ型水库。(三)能源建设工程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城区电网入地工程,变电站建设及配套线路改造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其它:城区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建筑节能工程,村镇通天然气工程,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接受站布建,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等。(四)其它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其它基础设施用地重要有环保设施、风景名胜设施和特殊用地。1、环保设施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江南污水解决厂扩建、蒿子港镇和周家店镇污水解决厂建设工程、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污水解决厂建设工程、斗姆湖污水泵站建设工程、新老渐河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鼎城区制浆造纸遗留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工程等。2、旅游设施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花岩溪旅游区项目建设、十美堂鸟儿洲湿地公园建设、吉祥寺佛教文化旅游综合开发;油菜花海、古城荷花、生态紫云英、山丘油葵、薰衣草谷等五园,云峰竹海、东湖山、鸳鸯湖、沧浪仙山、大明谷、金霞山、仙樟红梁、樊溪等八景的乡村精品旅游开发;潘振武故居、文甲农民起义纪念碑、赵必振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开发;许家桥、周家店、草坪、尧天坪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必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系统下进行,并重视对景观的保护。3、其它特殊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钱家坪乡天主教堂扩建及德善陵园新建。第二十五条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一)湖南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园湖南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体功效定位是: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园一区一基地”的发展定位,正在主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拟将其打造成以起重装备为主导产业的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建成为全国重要的起重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园区位于灌溪镇和石板滩镇,核准面积为910.68公顷,规划至两个乡镇共安排城乡工矿建设用地规模为2417.79公顷,以沅澧快速路(临岗公路)为主轴,呈带状式分布在沅澧快速路东西两侧。(二)独立选址产业项目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万吨茶油深加工、页岩气勘测开发示范基地、中电建鼎城风电建设、天野竹业深加工等。第二十六条土地生态建设工程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有非煤矿山生态恢复项目、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鼎城区农药残留受污染基本农田土壤治理修复项目、鼎城区制浆造纸遗留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工程、新老渐河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鼎城区大气保护圈综合整治工程、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及湖区养殖水域综合整治、湿地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林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等。第十章中心城区及斗姆湖街道土地运用规划第二十七条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及调控目的(一)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及现状鼎城区中心城区规划范畴为玉霞、红云、郭家铺等三个街道办事处行政辖区范畴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为3947.23公顷。,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内农用地面积为1680.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57%,其中耕地1088.94顷,园地24.20公顷,林地71.23公顷,其它农用地495.94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1546.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19%,其中城乡用地876.7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03.97公顷,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4.02公顷,交通水运用地258.19公顷,其它建设用地3.85公顷;其它土地面积为720.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24%。中心城区所涉及各街道(乡镇)土地运用现状见附表8。(二)土地运用调控目的1、玉霞街道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0公顷。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69.28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36.03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36.03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7.42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221.42公顷以内,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54.02公顷以内。到,有条件建设区规模控制在0公顷以内,人均城乡工矿用地规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2、红云街道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0公顷。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94.11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1.42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551.42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1.62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306.22公顷以内,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168.58公顷以内。到,有条件建设区规模控制在0公顷以内,人均城乡工矿用地规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3、郭家铺街道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8.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65.41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0公顷。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85.99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18.57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74.04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7.02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640.96公顷以内,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476.98公顷以内。到,有条件建设区规模控制在0公顷以内,人均城乡工矿用地规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三)中心城区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方向:重要向西、向南发展。重要功效定位及布局: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在常德市都市总体规划中称为江南城区,是鼎城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功效定位为融合商贸、居住、综合服务等当代都市功效,以发展轻工业、教育培训等生产服务功效的当代化新型城区。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以阳明路、德安路、建新路为界分为中心城区西片区和中心城区东片区,其中中心城区东片区基本为建成区,西片区为将来重要发展区域。中心城区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心、三轴、三区”的空间构造。“一心”指善卷路与金霞大道交叉口的商业与交通枢纽中心;“三轴”指沿善卷路、阳明路的南北综合发展主副轴,沿金霞大道的东西主轴,沿建新路、桃花源路和金霞大道形成的西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三区”指片区的三大功效区:居住功效区、教育培训区、工业园区。第二十八条土地运用构造调节到,农用地面积减少到909.19公顷,占规划范畴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42.57%下降至13.88%;建设用地总规模增加到2336.22公顷,占规划范畴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39.19%提高至66.89%;其它土地面积减少到701.83公顷,占规划范畴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的18.24%下降至19.23%。中心城区所涉及各街道(乡镇)土地运用构造调节见附表8。第二十九条土地运用分区(一)土地用途分区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内,划定6个用途区。管制规则按全区制订规则执行。中心城区所涉及各街道土地用途分区见附表3。1、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65.67公顷,重要分布在郭家铺街道腰堤村、三叉湖村。1、普通农地区面积为628.51公顷,重要分布在郭家铺街道腰堤村、三叉湖村、三滴水村、大禾场村。2、林业用地区面积为30.23公顷,重要分布在郭家铺街道腰堤村。3、城乡建设用地区面积2044.49公顷,重要分布在三个街道。4、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57.53公顷,重要分布在郭家铺街道腰堤村、三叉湖村、三滴水村、大禾场村。6、独立工矿区面积为16.64公顷,重要分布在郭家铺街道腰堤村、大禾场村。(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中心城区规划范畴内,允许建设区规划面积为2119.02公顷,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为1831.30公顷。中心城区所涉及各街道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见附表4。管制规则按全区制订规则执行。1、玉霞街道。允许建设区规划面积为436.03公顷,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为273.94公顷。2、红云街道。允许建设区规划面积为551.42公顷,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为238.65公顷。3、郭家铺街道。允许建设区规划面积为1118.57公顷,限制建设区规划面积为1315.62公顷。第三十条中心城区控制线范畴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控制线范畴为中心城区规模边界所涉及郭家铺街道大禾场村、报国村、三滴水村行政边界及沅江大堤共同围成的区域,控制面积2578.41公顷。第三十一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划定与规模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规模边界内土地总面积2263.36公顷,东西北三面均至沅江大堤,南至丰家湾路。第三十二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土地运用现状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规模边界内土地总面积2263.36公顷。,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农用地面积为970.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89%,其中耕地613.09公顷,园地24.68公顷,林地51.89公顷,其它农用地281.1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1270.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16%,其中城乡用地878.6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98.80公顷,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3.76公顷,交通水运用地87.62公顷,其它建设用地2.14公顷;其它土地面积为21.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5%。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调控目的到,常德市中心城区(鼎城区部分)城乡用地规模控制在2061.49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06.05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1168.6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844.59公顷以内;人均城乡工矿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人下列。第三十四条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土地运用构造调节1、农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农用地面积为970.83公顷,除195.37公顷做为都市绿地或水体进行保存外,其它农用地规划至全部减少为城乡用地。2、建设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建设用地面积为1270.98公顷,增加到2067.99公顷。1.城乡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城乡用地面积为878.67公顷,增加到2061.49公顷。2.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98.80公顷,面积为0.00公顷。3.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采矿及其它独立建设用地面积3.76公顷,面积为0公顷。4.交通水运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交通水运用地面积为87.62公顷,面积为87.62公顷。5.其它建设用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其它建设用地面积为2.14公顷,面积为0.00公顷。(三)其它土地中心城区规模边界内其它土地用地面积为21.55公顷,全部减少为城乡用地。第三十五条斗姆湖街道土地运用规划(一)区域概况斗姆湖街道办事处位于常德市南大门,是常德市乃至湘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处在常张高速、常吉高速、常德市环城路、319国道交汇处;并且北靠沅江,水路南抵长沙,北通岳阳,经洞庭入长江,水运便利;另外桃花源机场也坐落于此,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二)土地运用现状,斗姆湖街道办事处范畴内农用地面积为2725.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89%,其中耕地2109.72公顷,园地38.14公顷,林地152.43公顷,其它农用地424.9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102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80%,其中城乡用地94.55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31.43公顷,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4.12公顷,交通水运用地380.23公顷,其它建设用地15.27公顷;其它土地面积为385.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1%。(三)土地运用调控目的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5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477.13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15.67公顷。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52.33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18.95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00.09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9.11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359.73公顷以内,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268.36公顷以内。到,有条件建设区规模控制在74.10公顷以内,人均城乡工矿用地规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四)土地运用分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477.40公顷,重要分布在水田坪村、葛麻山村、临沅村等。2、普通农地区面积为678.03公顷,重要分布在花园村、南垸村等。3、林业用地区面积为152.43公顷,重要分布在花园村、南阳村等。4、城乡建设用地区面积351.76公顷,重要分布在集中中心和桃花源机场西侧的马桥村。5、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436.86公顷,重要分布在龙头湾村、新渠村、红星村等。6、独立工矿区面积为27.60公顷,重要分布在万元村、新建村等。第十一章乡镇土地运用调控第三十五条乡镇土地运用调控重点和规定为合理引导和控制鼎城区各乡镇土地运用,在对各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条件、土地运用现状及土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上下反馈和综合平衡,贯彻区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拟定的各项控制指标,并制订各乡镇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土地运用约束性指标,强化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运用调控责任,为各乡镇经济社会全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第三十六条各乡(镇)土地运用控制指标(一)蒿子港镇位于鼎城区治东北50公里,东临澧水与安乡县交界,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属典型湖区乡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阜民康,主产棉花、水稻、油菜、珍珠等,特种养殖有肉牛、珍珠、甲鱼,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蒿子港镇静位为以当代农业为基础,货品流通业为主导,含有商贸集散和农产品加工职能的工贸型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4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2398.8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83.41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12.32公顷以内。(二)中河口镇中河口镇东濒澧水与安乡隔河相望,西北与津市渡口镇、毛里湖乡相邻,南与西洞庭农场接壤,东南与蒿子港镇毗连。镇境被澧水及其支流东湖河、麻河所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地方格成型,沟渠纵横交错。因受到澧水的影响,中河口镇用地向西和向南发展,形成新的集镇中心,发展定位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建设成为滨湖特色小镇。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620.2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74.8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57.91公顷以内。(三)十美堂镇鼎城区乡镇区划调节,将黄珠洲、黑山嘴2个乡与十美堂镇建制合并设立十美堂镇。十美堂镇为城乡密集带的普通镇,城乡性质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以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集贸型小城乡,并形成了“一心多带”的总体形态构造;一心:为十美堂镇区;多带:沿镇域乡村道路,形成“藤上结瓜”式的村庄分布带。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2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6171.3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79.6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9.67公顷以内。(四)石公桥镇石公桥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东北30公里处。地处太阳山东麓,洞庭湖西滨。东抵西洞庭管理区、西接大龙站镇、北靠周家店镇,全境西北山丘起伏,中部平坦,东部低洼。主产稻谷,盛产鲜鱼,鳜鱼、珍珠、莲藕。石公桥镇城乡性质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集贸中心。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42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647.18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89.57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7.78公顷以内。(五)周家店镇周家店镇是鼎城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是常德市当代化农业示范区,招商引资都含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农业以其有关的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含有较大优势,在其所处的区域中含有一定的带动、辐射、吸引功效。周家店城乡定位为以工贸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并举的当代化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2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193.2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60.94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0.34公顷以内。(六)镇德桥镇镇德桥镇位于常德市鼎城区东北部、省道306线以东,距常德中心城区17公里。定位为发展都市郊区农副产品生产、集散地的农贸型普通镇。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01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20.10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8.53公顷以内。(七)牛鼻滩镇牛鼻滩镇位于常德市城东15公里。南滨沅水,东与贺家山原种场接壤,西抵常德市郊的芦山乡。牛鼻滩镇静位为以商贸、造纸、建材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45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95.57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58.31以内。(八)韩公渡镇韩公渡镇位于常德市东岸30公里的八官崇孝垸内、冲柳河西岸,海拔高度34米。韩公渡镇是常德市粮食生产、油菜生产及水产养殖大镇,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0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5933.6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77.94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公顷45.39以内。(九)蔡家岗镇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来的长岭岗乡和蔡家岗、雷公庙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蔡家岗镇。本镇位于鼎城区西郊北部,南与石板滩镇接壤,距离城区19公里,属丘陵地带。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以商贸服务、建材、食品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66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082.2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06.81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30.81公顷以内。(十)石板滩镇石板滩镇位于常德市区西北部,与桃源县及鼎城区蔡家岗镇、灌溪镇接壤,距市区约12公里,207国道与临岗公路、石长铁路、常张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捷。定位为北部地区商品集散地,以建材、机电为主的工矿型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1238.0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18.43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561.58公顷以内。(十一)灌溪镇灌溪镇地处常德市西北郊,镇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备,新老207国道、岳常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定位为北部中心城乡,重型制造业基地和湘西北区域物流中心。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8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758.9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55.65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931.07公顷以内。(十二)花岩溪镇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来的港二口镇和逆江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花岩溪镇。位于鼎城区南部,距城区42公里。全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以集贸、旅游服务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5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1987.9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55.25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1.66公顷以内。(十三)双桥坪镇双桥坪镇鼎城区西北部,东抵周家店、西与蔡家岗镇接壤、北与津市、临澧紧临,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集贸中心。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34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2524.7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51.86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75.41公顷以内。(十四)草坪镇草坪镇位于鼎城区南部,东抵石门桥镇,南接黄土店镇,西临尧天坪、双桥坪两乡镇,北连斗姆湖街道办事处,距离城区20公里,属丘陵地带。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以旅游和商贸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31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2596.1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8.6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7.16公顷以内。(十五)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许家桥乡和丁家港乡建制合并设立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是鼎城区唯一的一种少数民族乡,位于湘北,距常德市西南15千米处,定位为乡域综合服务中心,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商贸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406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259.41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33.7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6.44公顷以内。(十六)石门桥镇石门桥镇行政区划从属鼎城区,因常德经开区发展需要,12月区域内各项社会经济事务交由常德经开区代管。全镇总面积9960.72公顷,常住人口5万。自并入常德经开区以来,其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末,全镇生产总值13.48亿,现有公司25家,其中规模公司6家。到耕地保有量不低364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2768.24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94.91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16.42公顷以内。(十七)谢家铺镇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谢家铺镇和唐家铺乡建制合并而成。位于鼎汉两区县交汇处,是鼎城区的“南大门”。距离城区25公里,东抵汉寿朱家铺,南临唐家铺乡,西与石门桥镇相邻,北和汉寿聂家桥乡接壤,交通便捷,石长铁路、319国道、常长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以农产品加工和集贸为主导的小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4095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303.3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4.707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8.00公顷以内。(十八)黄土店镇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沧山、钱家坪2个乡和黄土店镇建制合并而成。位于鼎城区南部,与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源相邻,207国道穿镇而过。定位为南部地区的中心镇,以采矿、竹木加工为主的边贸型城乡。到耕地保有量不低478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482.9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96.82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84.23公顷以内。(十九)尧天坪镇12月乡镇区划调节,由原尧天坪镇和长茅岭乡建制合并而成。位于鼎城区西南端,与桃源县接壤,常吉高速公路,桃花公路(桃花源至花岩溪)穿境而过,系山丘乡镇,农业大镇。定位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集贸中心。到耕地保有量不低421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545.1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64.4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6.85公顷以内。(二十)贺家山原种场到耕地保有量不低10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864.95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71.12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91.13公顷以内。(二十一)西洞庭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简称“西洞庭”,因地处洞庭湖西畔而得名,其前身为“西洞庭农场”,全境位于鼎城区境内,为湖南省常德市所辖县级行政管理区。到耕地保有量不低447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170.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80.00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098.84公顷以内。(二十二)花岩溪林场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鼎城区西南60公里处的雪峰山余脉九龙山北麓,地理坐标东经112°20′-112°21′,北纬28°40′-28°42′,是鼎城、桃源、安化三县的接连地。东部与本区花岩溪林场毗邻,西连本区花岩溪镇,南倚安化县、与桃花源风景名胜区隔山相望,北与本区港二口镇相接。花岩溪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山沟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到耕地保有量不低17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2.0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8.3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3.12公顷以内。(二十三)鼎城区园艺场鼎城区园艺场位于常德市区北部,东与石公桥镇交接,南与镇德桥镇分界,西与大龙站镇相邻,北抵周家店镇,距常德市区二十公里。园艺场土地运用重点是满足场部迁建和集中安置房用地的需求。到耕地保有量不低53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349.0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79.39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86公顷以内。(二十四)特种养殖场特种养殖场位于鼎城区东部,东与石公桥镇、西洞庭管理区相邻,西抵石公桥镇、周家店镇,南接韩公渡镇,北邻津市市,距离城区27公里,属丘陵地带。特种养殖场土地运用重点是满足集镇和居民建房用地的需求。到耕地保有量不低68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611.01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6.58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00公顷以内。(二十五)鼎城区芦苇场到耕地保有量不低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6公顷以内,城乡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0.20公顷以内。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方法第三十七条行政管理方法1、加强政府土地管理职能按照《鼎城区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订版)》拟定的目的和任务,明确耕地保护和节省集约用地责任,完善耕地保护和节省集约用地责任的考核体系,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耕地保护责任和节省集约用地目的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实施问责制,政府重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把严格保护耕地、节省集约用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因素。2、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划定的土地用途分区内,严格按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拟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在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和都市总体规划拟定的建设用地范畴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乡新区。严禁私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必须符合土地运用总体规划、都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运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3、加强对乡镇土地运用总体规划的控制鼎城区各乡镇土地运用总体规划需按本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规定进行编制,严格贯彻本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制订的各项规划目的和土地运用总体布局规定,进行合理土地用途分区,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乡镇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执行状况开展定时评定,把约束性指标作为乡镇考核内容进行考核。第三十八条经济方法1、加强耕地保护的财政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补贴机制,将《规划》拟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普通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重要根据,实施保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充足调动基层政府保护耕地的主动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资源赔偿机制,加大对超出补充耕地规模以外补充耕地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全部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等支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向粮食主产区和《规划》拟定的土地开发整顿重点区域倾斜,支持土地整顿和复垦、其它土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2、严格贯彻土地节省集约运用政策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征地赔偿费原则,综合考虑农用地转用的社会外部性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等标定不同宗地的价格。强化节省集约用地政策,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主动盘活存量。研究制订激励闲置土地的解决方法和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方法,更多地运用土地价格与租税费等经济调节手段,增进建设用地的集约运用。严禁闲置土地。农用地转用同意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行为或用地行为的,同意文献自动失效;对含有耕作条件的土地,应当交原土地使用者继续耕种。对用地单位闲置的土地,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方法》的有关规定解决。3、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原则统一公布制度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原则不得低于土地获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有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原则。低于最低价原则出让土地,或以多种形式予以补贴或返还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九条技术手段保障1、加大土地运用管理系统业务人员培训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土地运用管理系统业务人员培训力度,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当代化技术,激励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在系统内部流动,提高县乡(镇)两级土地运用管理系统业务人员管理水平。2、完善土地运用动态管理、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资源运用数据库、规划实施动态信息监测体系以及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应用于土地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为规划数据收集与适时更新、大量信息解决、规划方案动态调节与上下协调反馈、规划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第四十条政策方法1、严格执行土地运用总体规划本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后含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2、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政府内部行政监察力度,建立经常性的规划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典型检查与全方面检查、专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定时公布各地规划执行状况,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违法行为。第十二章附则第四十一条规划文献本规划由文本、图件、阐明三部分构成。规划文本和图件含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阐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划实施本规划自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之日起施行。由鼎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现行规划同时废止。第四十三条规划解释本规划由鼎城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第四十四条规划效力本规划一经同意,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区域范畴内进行各项土地运用、开发、整治、保护活动,都必须遵照本规划,凡涉及土地运用的各专项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衔接。附表1鼎城区重要指标控制表单位:公顷指标名称规划修改前①规划修改后②差值②-①指标属性总量目的耕地保有量81556.0086010.004454.00约束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7022.0068570.001548.00约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27432.2527553.27121.02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2471.5522566.5394.98约束性城乡工矿用地规模8138.948270.77131.83预期性增量目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6285.366406.38121.02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6092.596219.35126.76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3730.313813.8283.51约束性补充耕地任务量3303.203726.63423.43约束性表2鼎城区-土地运用构造调节表单位:公顷地类修改前①修改后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